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对吲哚菁绿稳定性及体内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武 张晓戈 +1 位作者 祝杏 张慧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材料(Ti O2-GO)对吲哚菁绿(ICG)稳定性及体内分布的影响,探讨Ti O2-GO/ICG作为光敏剂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储存时间及激光照射等因素对ICG和Ti O2-GO/ICG稳定性... 目的:研究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材料(Ti O2-GO)对吲哚菁绿(ICG)稳定性及体内分布的影响,探讨Ti O2-GO/ICG作为光敏剂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储存时间及激光照射等因素对ICG和Ti O2-GO/ICG稳定性的影响;并以荷瘤小鼠为模型,静脉注射后,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Ti O2-GO对ICG体内分布的影响。结果:Ti O2-GO可以有效增强ICG在常温储存以及近红外激光照射下的稳定性;作为纳米材料,Ti O2-GO可显著改善ICG在体内的分布,增强其在肿瘤部位的蓄积。结论:Ti O2-GO可通过增强ICG稳定性及肿瘤部位蓄积提高其光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稳定性 体内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金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的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欢欢 李瑾 +1 位作者 王鹏飞 钟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本文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为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氯金酸的还原剂与稳定剂,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金(rGO/CMC/AuNPs)复合物。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 本文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为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氯金酸的还原剂与稳定剂,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金(rGO/CMC/AuNPs)复合物。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ED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rGO/CMC/AuNPs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以NaBH 4为供氢体时,复合物对4-硝基苯酚(4-NP)的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取代度为0.665的CMC对GO的还原性最强,得到了C/O比为3.97的rGO。在rGO/CMC/AuNPs复合物中,球形或准球形AuNPs均匀分布在rGO表面。rGO/CMC/AuNPs复合物对4-NP的催化还原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剂活性。取代度为0.456的CMC制备的rGO/CMC/AuNPs中AuNPs平均粒径为(54.7±13.3)nm,以其为催化剂时,30℃反应30 min,4-NP转化率可达到98.1%,反应速率常数可达0.1520 min^(-1),反应活化能E a为31.2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 纳米 羧甲基壳聚糖 催化性能 4-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氧化石墨烯核酸适配体分离材料构建17β-雌二醇传感器
3
作者 金心宇 陈乐源 +2 位作者 刘艳娜 谢文菁 彭汉勇 《色谱》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17β-雌二醇(E2)是天然的甾体雌激素,在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外源性E2也被归类为内分泌干扰物(EDC),即使在ng/L水平上也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且在医疗、畜牧业废水中均能检测到E2污染。目前,E2的检测方... 17β-雌二醇(E2)是天然的甾体雌激素,在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外源性E2也被归类为内分泌干扰物(EDC),即使在ng/L水平上也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且在医疗、畜牧业废水中均能检测到E2污染。目前,E2的检测方法主要以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为主,但受仪器等限制,难以应用于现场检测或大量样品检测。为了解决该难题,本工作用油包水微乳液法(W/O microemulsion)合成了一种基于磁性氧化石墨烯(MGO)的核酸分离材料,并进行了系统的表征,以开发高灵敏度、快速检测、高通量的荧光恢复(“turn-on”)型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样品中的E2。传感器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FRET),即MGO通过吸附荧光基团标记的E2核酸适配体发生FRET效应猝灭荧光信号,而在E2存在时,核酸适配体与E2结合,从MGO上脱附,实现荧光信号恢复,且信号响应与一定范围的E2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本工作引入了磁性固相分离方法,降低了背景信号值,从而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本方法中相对荧光恢复强度与E2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1 ng/mL,对多种干扰离子有较好的抵抗性,且在同族雌激素类似物中有良好的选择性。与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时间短,成本低,操作简便,可应用于环境水样中E2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磁固相分离 荧光生物传感器 磁性氧化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二氧化钛-石墨烯杂化材料光催化水分解制氢 被引量:18
4
作者 裴福云 徐慎刚 +4 位作者 刘应良 张丽 吕晶 路瑞娟 曹少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062-3069,共8页
以曙红、石墨氧化物与二氧化钛(P25)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曙红敏化的二氧化钛-石墨烯杂化材料。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考察了石墨氧化物(GO)以及染料敏化二氧化钛石墨烯杂化材料(T-G-EY)的C1s信号的变化,水热过程使石墨烯含氧官能... 以曙红、石墨氧化物与二氧化钛(P25)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曙红敏化的二氧化钛-石墨烯杂化材料。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考察了石墨氧化物(GO)以及染料敏化二氧化钛石墨烯杂化材料(T-G-EY)的C1s信号的变化,水热过程使石墨烯含氧官能团含量大幅度减少,透射电镜照片清晰地显示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分析发现复合材料的带隙变窄,从P25的3.25eV降低到2.75eV,吸光范围明显向可见光区拓展,并存在曙红的特征吸收峰。从荧光光谱上明显看出复合材料发生了荧光猝灭现象,确认是石墨烯与二氧化钛之间及曙红与石墨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T-G-EY在500 W氙灯照射下光解水制氢气的效率比P25提高了1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石墨 染料 光催化剂 光解水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越 何大伟 +1 位作者 王永生 杨冰洋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2,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石墨烯的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仪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同纯二氧化钛纳米管相比,二氧化钛纳米管-石墨烯的光催化...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石墨烯的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仪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同纯二氧化钛纳米管相比,二氧化钛纳米管-石墨烯的光催化性能较高。石墨烯与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充当电子受体,载流子迁移率得到提高,从而提升了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石墨 二氧化钛纳米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状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导电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琳 李莹 +4 位作者 鄂涛 杨姝宜 姜志刚 许丽岩 张天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7-102,共6页
采用改进的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石墨烯(TiO2/G)复合导电材料,并研究水热温度以及石墨烯用量对TiO2/G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手段对复... 采用改进的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石墨烯(TiO2/G)复合导电材料,并研究水热温度以及石墨烯用量对TiO2/G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导电性能进行表征,并确定最佳的水热温度以及石墨烯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石墨烯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水热温度为160℃,TiO2/G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最佳,其电阻率为13.46Ω·cm。复合材料中TiO2纳米颗粒为球状的锐钛矿相,直径为100~200nm左右,且均匀生长在石墨烯片层表面。其中,TiO2纳米颗粒生长于石墨烯片层上,有效地阻止石墨烯片层的聚集,有利于石墨烯片层间形成导电网络,提高电子迁移效率,赋予二氧化钛复合材料优异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二氧化钛 导电性 水热法 复合导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膜的原位聚合及气体渗透性能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彩虹 满春利 +4 位作者 薛琬蕾 王挺 陈迪 陈潜 吴礼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6-693,共8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TiO_2-GO)复合物,再将TiO_2-GO复合物与4,4'-(六氟异亚丙基)邻苯二甲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通过原位聚合构建TiO_2-GO/TiO_2-GO/PI(聚酰亚胺)混合基质...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TiO_2-GO)复合物,再将TiO_2-GO复合物与4,4'-(六氟异亚丙基)邻苯二甲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通过原位聚合构建TiO_2-GO/TiO_2-GO/PI(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膜,用于CO_2的渗透脱除.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TG)和Zeta电位等表征了TiO_2-GO复合物和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形貌与结构;探讨了TiO_2掺杂量对TiO_2-GO复合物及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结构和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GO复合物中TiO_2纳米粒子较均匀地沉积在GO片层上,TiO_2纳米粒子在形成的同时破坏了GO的结构,使其无序度增加.TiO_2的掺杂对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形貌与结构影响较小,但提升了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CO_2和N2渗透性能.但过量的掺杂使TiO_2粒子在GO片层上团聚,从而导致TiO_2-GO复合物在混合基质膜中的分散性变差,CO_2渗透性及CO_2/N2渗透选择性降低.当TiO_2掺杂质量分数为30%时,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CO_2渗透性为360 Barrer[1 Barrer=10^(-10)cm^3(STP)·cm/(cm^2·s·cm Hg)=7.5×10^(-14)cm^3(STP)·cm/(cm^2·s·Pa)],CO_2/N_2的渗透选择性可达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氧化石墨复合物 聚酰亚胺 混合基质膜 原位聚合 气体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海绵负载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蒙脱土漂浮材料可见光降解17α-乙炔基雌二醇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轶 倪凌峰 郭燕飞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将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蒙脱土材料负载在聚氨酯海绵上,制备了一种新型漂浮光催化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能量弥散X射线探测器、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等研究材料的表征,结果显示,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分... 将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蒙脱土材料负载在聚氨酯海绵上,制备了一种新型漂浮光催化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能量弥散X射线探测器、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等研究材料的表征,结果显示,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分布于片状石墨烯表面,光催化活性组分均匀稳定地分布于聚氨酯海绵表面及基体中。该材料的密度约为0.26 g/cm^3,比表面积为17m^2/g,保证了其漂浮性质和对污染物良好的吸附能力。1 g材料对2 mg/L 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的吸附能力达到73%,4 h降解率达到76%。此外,经5次循环使用,该材料对EE2的降解效率无明显下降,表明其在实际污染水体修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漂浮 聚氨酯 二氧化钛 石墨 17Α-乙炔基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潘艳飞 邱凤奇 +5 位作者 尹鼎文 郭强 戴马音 周嵩然 胡年广 黄金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55-2558,共4页
综述了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发展进程、合成方法、优点和缺点。通过纳米石墨烯掺杂,添加EDTA和甲醇使纳米木质纤维素基磁性中空材料光催化活性提高,但也有可见光利用率低和定量回收和再利用难的问题。因此,在对磁性中空光催... 综述了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发展进程、合成方法、优点和缺点。通过纳米石墨烯掺杂,添加EDTA和甲醇使纳米木质纤维素基磁性中空材料光催化活性提高,但也有可见光利用率低和定量回收和再利用难的问题。因此,在对磁性中空光催化材料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时,提出应对磁性中空光催化材料进行优化,以提高中空材料对可见光利用率和定量回收和再利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石墨 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二氧化碳还原电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泽林 王聪伟 +2 位作者 张晓祥 郭全贵 王俊英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30,共31页
通过电化学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CO_(2)),同时生产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是一种克服全球变暖问题的有效策略,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CO_(2)稳定的分子结构,设计高选择性、高能效和低成本的电催化剂是关键... 通过电化学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CO_(2)),同时生产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是一种克服全球变暖问题的有效策略,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CO_(2)稳定的分子结构,设计高选择性、高能效和低成本的电催化剂是关键。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因其独特且优异的物理、力学和电学性能,相对较低的成本,使其在CO_(2)电还原方面具有竞争力。此外,石墨烯基材料的表面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改性,包括掺杂、缺陷工程、构建复合结构和包覆形状。首先,本文综述了电化学CO_(2)还原的基本概念、评价标准,以及催化原理和过程。其次,简要介绍了石墨烯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按照催化位点的类别,总结了石墨烯基催化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最后,对CO_(2)电还原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二氧化碳还原 电催化 纳米材料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绿色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雯雯 柴涛 +1 位作者 兰树仁 张新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6-189,共4页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胆酸钠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物理法高速剪切制备石墨烯(GR)。以自制的石墨烯与纳米二氧化钛(TiO2)为原料,采用简单搅拌、超声处理、水热反应3种不同的方法制备石墨烯-二氧化钛(GR-TiO2)复合材料。采用拉曼光谱、扫描电镜...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胆酸钠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物理法高速剪切制备石墨烯(GR)。以自制的石墨烯与纳米二氧化钛(TiO2)为原料,采用简单搅拌、超声处理、水热反应3种不同的方法制备石墨烯-二氧化钛(GR-TiO2)复合材料。采用拉曼光谱、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分析表征。模拟紫外光和太阳光,分别研究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通过高速剪切制备的石墨烯的质量浓度为0.059 mg/m L,缺陷较小且层数大部分为2层。3种复合材料相比,在紫外光下GR-TiO2(超声)的效果最好,比TiO2提高23.08%;在太阳光下GR-TiO2(水热)的效果最好,比TiO2提高42.67%。与传统方法相比,直接用石墨烯制备GR-TiO2复合材料的方法简单且绿色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剥离 石墨 二氧化钛 光催化 绿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原位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9
12
作者 任建 李光照 +3 位作者 韩锐 赵天宝 郭云娟 彭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85-7190,7198,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RGO/TiO2)复合光催化剂。对该光催化剂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以亚甲基蓝(MB)模拟有机废水,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大量TiO2粒子负载在RGO...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RGO/TiO2)复合光催化剂。对该光催化剂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以亚甲基蓝(MB)模拟有机废水,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大量TiO2粒子负载在RGO片层表面形成膜层,分散均匀;在RGO/TiO2中,TiO2为锐钛矿型,RGO仍保留部分含氧官能团;RGO的引入使得RGO/TiO2吸收带发生红移,能带宽度由3.2 eV降低至3.0 eV;RGO/TiO2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及循环稳定性,在持续光照MB溶液30 min后,最高降解率可达96.9%,5次循环光催化降解后,RGO/TiO2仍有近90%的降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石墨 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关恩昊 岳红彦 +6 位作者 高鑫 王宝 王婉秋 王钊 宋姗姗 张宏杰 王唯一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3,共4页
综述了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在超级电容器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石墨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43
14
作者 龙梅 丛野 +3 位作者 李轩科 崔正威 董志军 袁观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4-1350,共7页
采用水热法以Hummers氧化法制备的氧化石墨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制备了部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RGO/TiO2)复合光催化剂,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以及紫外光下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氧化石墨... 采用水热法以Hummers氧化法制备的氧化石墨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制备了部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RGO/TiO2)复合光催化剂,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以及紫外光下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氧化石墨加入量可以调控TiO2的晶相组成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在水热反应过程中氧化石墨烯发生了部分还原;所制备的RGO/TiO2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和紫外光催化活性均高于纯TiO2;部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担当载体和电子受体,同时可以使TiO2的初始吸收边向可见光区域红移,增强了TiO2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能有效提高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性和光催化降解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 部分还原氧化石墨 二氧化钛 光催化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催化剂的光解水制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耿悠然 国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3-166,共4页
为改善能源短缺,对新型光催化水解制氢材料进行了研究。通过改进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溶胶-凝胶法制备锐钛矿型二氧化钛,采用浓碱法制得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催化剂,考察了不同石墨烯的掺杂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经过光解水制氢实验发... 为改善能源短缺,对新型光催化水解制氢材料进行了研究。通过改进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溶胶-凝胶法制备锐钛矿型二氧化钛,采用浓碱法制得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催化剂,考察了不同石墨烯的掺杂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经过光解水制氢实验发现,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石墨烯的催化剂催化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其中掺杂量为1%的产氢活性最好,产氢速率是纯二氧化钛纳米管的2. 5倍。通过BET、XRD、UV以及FT-I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石墨烯与二氧化钛纳米管成功复合,并且石墨烯的掺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催化剂的BET比表面积;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这为催化剂光解水制氢性能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二氧化钛纳米 光解水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戴博琳 陶红 +1 位作者 宋晓锋 张章堂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研究了二氧化钛的形态对二氧化钛-石墨烯(GN)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法制备了3种不用形态的二氧化钛,即钛纳米管(TNT)、钛纳米片(TNS)与二氧化钛纳米粒子(TNP)。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 研究了二氧化钛的形态对二氧化钛-石墨烯(GN)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法制备了3种不用形态的二氧化钛,即钛纳米管(TNT)、钛纳米片(TNS)与二氧化钛纳米粒子(TNP)。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对所得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在紫外灯照射下降解活性黑染料与诺氟沙星药物的混合废水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形态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均优于纯商业用二氧化钛,所制备材料在形态上的差异对复合材料催化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形态 石墨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质 被引量:14
17
作者 邓玲娟 古元梓 +1 位作者 徐维霞 马占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2-947,共6页
以氧化石墨和商业用二氧化钛为前驱物,在150℃水热条件下制备了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物,利用XRD、Raman、SEM、TEM和低温N2吸附-脱附测试对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物在紫... 以氧化石墨和商业用二氧化钛为前驱物,在150℃水热条件下制备了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物,利用XRD、Raman、SEM、TEM和低温N2吸附-脱附测试对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物在紫外光及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效果,结果表明,该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较之商业用二氧化钛有较大提高。对光催化机理的研究表明,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物光催化性能提高的原因是其对于染料分子的吸附能力提高、吸光能力增强,并且复合物中电荷分离效率也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二氧化钛-石墨催化剂 光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台洪旭 丁国新 +1 位作者 吴敏敏 尚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22-2225,2233,共5页
从物理改性、原位生长以及化学改性三方面综述了GO-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在制备GO-SiO_(2)纳米复合材料时工艺不同所带来的优缺点,重点阐述了化学改性制备的研究进展。目前纳米SiO_(2)和GO已成为轮胎制造企业的主要... 从物理改性、原位生长以及化学改性三方面综述了GO-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在制备GO-SiO_(2)纳米复合材料时工艺不同所带来的优缺点,重点阐述了化学改性制备的研究进展。目前纳米SiO_(2)和GO已成为轮胎制造企业的主要增强填料,优化GO-SiO_(2)纳米复合材料生产步骤并提高产量,开发更加简便、高效的工艺路线的研究越发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二氧化 原位生长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体系下二氧化钛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晶的合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俊松 张晖 +1 位作者 王腾 张胜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6,82,共4页
200℃下四方结构的二氧化钛(TiO2)与氧化石墨烯(GO)复合纳米晶在一个装有适量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氧化石墨烯和蒸馏水的密闭的水热釜中加热12 h后被制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一系列... 200℃下四方结构的二氧化钛(TiO2)与氧化石墨烯(GO)复合纳米晶在一个装有适量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氧化石墨烯和蒸馏水的密闭的水热釜中加热12 h后被制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一系列分析仪器被运用来揭示二氧化钛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晶是由粒径大约160 nm的四方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晶与氧化石墨烯复合而成,通过紫外吸收对其光学性能进行了必要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氧化石墨 复合纳米 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少波 张华 +2 位作者 付海丽 张雯 李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31-1837,共7页
通过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GO)制备了1-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氧化石墨烯(1-MDMH/GO)纳米材料。利用FTIR、XRD、XPS、SEM和AFM等方法对1-MDMH/GO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别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cereus)和大肠杆菌(E.coli)... 通过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GO)制备了1-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氧化石墨烯(1-MDMH/GO)纳米材料。利用FTIR、XRD、XPS、SEM和AFM等方法对1-MDMH/GO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别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cereus)和大肠杆菌(E.coli)为模拟体系对纳米复合物的抗菌性进行检验,通过抑菌环和平板计数法测定复合物的抗菌性能。结果显示:1-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1-MDMH)成功地接枝到GO上,并且得到的GO和1-MDMH/GO皆为片状结构组成的二维单层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其中1-MDMH/GO复合物的层间距较GO增大0.124nm。细菌与复合物接触24h后,1-MDMH/GO对S.cereus的抗菌率为97.9%,对E.coli的抗菌率为92.4%。较之GO,相同条件下其对上述两种细菌有更好的抑制能力,抗菌率分别提高了25.0%和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卤铵盐 协同作用 抗菌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