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孔剂对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砜复合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丽华 胡朝武 +1 位作者 马明明 金文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4,共6页
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聚乙二醇(PEG-4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致孔剂,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方法制备了4种不同的聚砜/氧化石墨烯(PS/GO)复合超滤膜,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测... 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聚乙二醇(PEG-4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致孔剂,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方法制备了4种不同的聚砜/氧化石墨烯(PS/GO)复合超滤膜,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致孔剂种类及用量对PS/GO复合超滤膜结构、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4种致孔剂均可在不同程度上促进PS/GO复合膜孔结构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复合膜的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降低膜污染阻力.其中CTAB的影响作用最大,在截留率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可显著提高膜的水通量.当CTAB质量分数为2%时,膜污染阻力最小,膜抗污染性能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沉淀相转化 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砜超滤膜 致孔剂 分离性能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改性及抗污染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尹枭平 李振颖 +1 位作者 姚志安 孙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5,共8页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作为石墨烯的衍生物,结构上逐层堆叠,在片层之间能形成一定间距的纳米通道,可根据透过粒子的尺寸进行筛分,从而实现物质的选择性分离。近年来,氧化石墨烯逐渐成为污水处理的新一代膜材料,但氧化石墨烯膜...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作为石墨烯的衍生物,结构上逐层堆叠,在片层之间能形成一定间距的纳米通道,可根据透过粒子的尺寸进行筛分,从而实现物质的选择性分离。近年来,氧化石墨烯逐渐成为污水处理的新一代膜材料,但氧化石墨烯膜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膜污染问题。本文综述了GO膜的主要制备方法,介绍了GO膜的改性方法,分析了氧化石墨烯膜抗污染表面构建策略及抗污染机制,总结和展望了氧化石墨烯膜的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改性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PVDF超滤膜截留染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韩硕 王磊 +1 位作者 孟晓荣 黄丹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0-54,共5页
采用氧化石墨烯(GO)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聚四氟乙烯(PVDF)超滤膜进行改性,以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和阴离子染料刚果红为模型染料,研究GO添加量和pH、染料和NaCl含量对改性膜截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添加质量分数为0.5%时,染料截留... 采用氧化石墨烯(GO)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聚四氟乙烯(PVDF)超滤膜进行改性,以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和阴离子染料刚果红为模型染料,研究GO添加量和pH、染料和NaCl含量对改性膜截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添加质量分数为0.5%时,染料截留效果最好。高染料含量和高NaCl含量有利于提高膜对2种染料截留率,当染料的质量浓度50 mg/L、NaCl浓度为1 mol/L时,截留率分别达到75.2%和87.4%。pH对2种染料截留率有着相反的效果,低pH有利于提高膜对罗丹明B的截留率,高pH提高膜对刚果红的截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氧化石墨 聚乙吡咯烷酮 阴离子染料 阳离子染料 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石墨烯改性PVDF微滤膜在MBR中的抗污染性能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传起 杨悦锁 +1 位作者 徐晓晨 杨凤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5-384,共10页
利用强亲水性氧化石墨烯(GO)作为添加剂,自制了PVDF/GO复合微滤膜,并将其应用于MBR系统中,进行长期应用研究。研究发现,共混膜的表面性质得到改善,其表面含氧基团达到29.33%(GO=3%);共混膜与PVDF膜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相近,但共混膜(GO=... 利用强亲水性氧化石墨烯(GO)作为添加剂,自制了PVDF/GO复合微滤膜,并将其应用于MBR系统中,进行长期应用研究。研究发现,共混膜的表面性质得到改善,其表面含氧基团达到29.33%(GO=3%);共混膜与PVDF膜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相近,但共混膜(GO=3%)仅进行了一次清洗,清洗周期是PVDF的4倍;PVDF/GO共混膜的膜阻力要低于PVDF膜,并且共混膜的不可逆污染阻力显著下降,其数值仅仅是PVDF膜的9.0%(GO=3%);EPS分析发现,共混膜表面的EPS浓度明显减少,其降幅分别达到59.98%(GO=1%)和69.57%(GO=3%),抗污染性能显著提高;通过SEM与CLSM分析发现,随着氧化石墨烯加入量的提高,共混膜表面形成了滤饼层变得疏松,厚度也变薄,甚至露出了部分膜表面(GO=3%),保证了共混膜稳定的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纳米材料 氧化石墨 亲水改性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聚偏氟乙烯杂化超滤膜处理乳化含油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薛娟琴 王森 +2 位作者 韩小龙 王玉琪 李继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5,共8页
借助N-(三甲氧基硅丙基)乙二胺三乙酸钠(EDTS)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功能化,制备了EDTS-GO纳米复合物;XRD结果表明,经EDTS功能化后,GO片层之间规则的累积被破坏,形成了不同片层朝向的无序结构,减弱了片层之间的聚集.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ED... 借助N-(三甲氧基硅丙基)乙二胺三乙酸钠(EDTS)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功能化,制备了EDTS-GO纳米复合物;XRD结果表明,经EDTS功能化后,GO片层之间规则的累积被破坏,形成了不同片层朝向的无序结构,减弱了片层之间的聚集.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EDTS-GO和GO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以及未改性的PVDF超滤膜,系统考察了EDTS-GO和GO对PVDF超滤膜孔隙率、表面亲水性等性能的影响.处理乳化含油废水的实验结果显示,EDTS-GO/PVDF膜通量及通量恢复率明显高于GO/PVDF膜和PVDF膜,这表明EDTS-GO改性的PVDF膜在处理乳化含油废水时,比GO改性的PVDF膜和纯PVDF膜具有更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乳化含油废水 氧化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溶菌酶的氧化石墨烯/聚醚砜杂化超滤膜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军勇 王琼柯 +3 位作者 许欣 刘绰绰 刘金盾 张亚涛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29,共7页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固定酶载体,在水溶液中通过静电吸附及氢键作用实现溶菌酶(Ly)的固定化得到GO-Ly。并将已固定化酶的GO为添加剂,以聚醚砜为膜材料,采用相转化法制备杂化超滤膜。考察了添加剂含量对膜形态、亲水性、分离性能、力学性...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固定酶载体,在水溶液中通过静电吸附及氢键作用实现溶菌酶(Ly)的固定化得到GO-Ly。并将已固定化酶的GO为添加剂,以聚醚砜为膜材料,采用相转化法制备杂化超滤膜。考察了添加剂含量对膜形态、亲水性、分离性能、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Ly的加入使杂化膜的亲水性及纯水通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拉伸强度也得到一定改善;尤其当GO-Ly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时,膜的纯水通量达到318 L/(m2.h),并且对聚乙烯醇(PVA 30 000~70 000)的截留率维持在99%以上,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溶菌酶 聚醚砜超滤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砜膜接枝氧化石墨烯改性膜吸附铅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伍惠玲 党铭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0,共4页
聚醚砜膜和氧化石墨烯都是良好的吸附材料,通过改性、接枝将二者组合,制备一种新型吸附材料聚醚砜膜接枝氧化石墨烯改性膜用于吸附Pb^2+。通过IR对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膜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溶液pH、溶液浓度... 聚醚砜膜和氧化石墨烯都是良好的吸附材料,通过改性、接枝将二者组合,制备一种新型吸附材料聚醚砜膜接枝氧化石墨烯改性膜用于吸附Pb^2+。通过IR对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膜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溶液pH、溶液浓度、氧化石墨烯含量和氨基化剂量对吸附量的影响,检验了膜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55℃、pH=6.18、氧化石墨烯含量3.3%、3 mL氨基化试剂;膜重复使用4次后吸附量仍能达到初次吸附量的72.75%,表明聚醚砜膜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氨基羧酸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改性氧化石墨 吸附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分离水中Pb^(2+)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艳春 曾效舒 +2 位作者 袁秋红 敖志强 沈佐健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37,102,共6页
以改进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和氧化改性碳纳米管(CNT)为原料,按照不同质量比混合后,通过超声分散→离心→真空抽滤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改性碳纳米管复合膜,分析了复合膜的结构、组成和形貌,并测试了该复合膜分离水中Pb^(2+)的效... 以改进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和氧化改性碳纳米管(CNT)为原料,按照不同质量比混合后,通过超声分散→离心→真空抽滤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改性碳纳米管复合膜,分析了复合膜的结构、组成和形貌,并测试了该复合膜分离水中Pb^(2+)的效果。结果表明:该复合膜的结构呈片层状,改性CNT进入GO的层间使其层间距增大,且增加了膜层缺陷;当GO和改性CNT的质量比由1…2增至1…0时,复合膜的Pb^(2+)截留率由85%快速增至99%以上,水通量则由550×10^(-5) L·m^(-2)·h^(-1)·Pa^(-1)降至35×10^(-5) L·m^(-2)·h^(-1)·Pa^(-1);GO和改性CNT质量比为1…1时制备的复合膜性能较佳,Pb^(2+)截留率达到99%以上,水通量达到518×10^(-5) L·m^(-2)·h^(-1)·P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改性碳纳米管 氧化石墨/碳纳米管复合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改性超滤膜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云帆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2期57-60,共4页
将聚偏氟乙烯(PVDF)、聚乙烯吡咯烷酮(PVP)、N甲基吡咯烷酮(NMP)与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共混,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得到了GOT/PVDF改性超滤膜。分别在黑暗(dark)和紫外光照射(UV)条件下,以大肠杆菌溶液(BS)为料液,研究了错... 将聚偏氟乙烯(PVDF)、聚乙烯吡咯烷酮(PVP)、N甲基吡咯烷酮(NMP)与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共混,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得到了GOT/PVDF改性超滤膜。分别在黑暗(dark)和紫外光照射(UV)条件下,以大肠杆菌溶液(BS)为料液,研究了错流超滤过程中膜通量衰减和截留率变化情况,同时测定了膜的接触角和zeta电位。结果表明:在紫外照射条件下GOT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GOT膜更小的接触角和更负的Zeta电位的表征说明,该膜有较强的亲水性及负电荷,解释了其抗微生物污染性能的原因。指出了GOT膜能有效控制微生物对超滤膜的污染,能很好地满足水处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大肠杆菌 改性超滤 氧化石墨-二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在纳滤膜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温书 张文娟 +5 位作者 杜海洋 宋丹 王少坡 张宇峰 张瑛洁 薛正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0-198,共9页
传统超滤膜材料通常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导致制备出的纳滤膜存在水通量较低、膜污染严重等问题,而通过对纳滤膜进行改性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碳材料,其表面附着了大量的羟基、羧基以及环氧基等极性基... 传统超滤膜材料通常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导致制备出的纳滤膜存在水通量较低、膜污染严重等问题,而通过对纳滤膜进行改性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碳材料,其表面附着了大量的羟基、羧基以及环氧基等极性基团,将其应用于纳滤膜的改性,可有效提高纳滤膜的亲水性、脱盐率以及膜表面的抗污染性等.本文介绍了利用氧化石墨烯(GO)改性纳滤膜的几种常用方式与应用,探究了GO复合纳滤膜稳定性、亲水性、脱盐率以及抗污染性提高的机理,分析了氧化石墨烯(GO)改性纳滤膜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GO复合纳滤膜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纳滤 亲水性 污染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栗雯绮 陈文革 +1 位作者 崔晓娟 菊军武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9-210,共12页
石墨烯的衍生物——氧化石墨烯(GO)因可实现逐层堆叠,在片层之间形成一定间距的纳米通道,通过粒子的尺寸大小不同,进行尺寸筛分,故可应用于物质的选择性分离,在膜材料领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氧化石墨烯独特的二维结构,为探... 石墨烯的衍生物——氧化石墨烯(GO)因可实现逐层堆叠,在片层之间形成一定间距的纳米通道,通过粒子的尺寸大小不同,进行尺寸筛分,故可应用于物质的选择性分离,在膜材料领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氧化石墨烯独特的二维结构,为探索氧化石墨烯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对氧化石墨烯分离膜的制备技术及改性进行简要地概述。在氧化石墨烯分离膜的制备方法中,关于制备技术的研究报道多种多样。梳理了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如旋涂法、真空抽滤法、浸涂法、喷涂法、层层自组装等,同时结合前人在相应制备方法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氧化石墨烯类材料主要通过掺杂或表面功能基因团嫁接进行改性,表面改性可提高GO膜对某些离子的选择性、水通量或者是增强膜的机械稳定性和抗污染性。氧化石墨烯在分离膜油水分离、污水净化、海水淡化、气体分离、重金属离子分离等领域均表现出优异的分离特性。最后,展望了氧化石墨烯分离膜在上述三个层面未来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表面改性 分离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改性和对油水乳状液分离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才力 刘庆旺 +3 位作者 范振忠 里清扬 王娇 郭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8-426,共9页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具有超高的水通量、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可调节的层状结构等特点,逐渐成为可用于污水处理的新一代膜材料。氧化石墨烯(GO)膜的层间传输通道可通过人工修饰和调控实现油水乳状液的分离,但过程中会出现污染现象缩短GO膜...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具有超高的水通量、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可调节的层状结构等特点,逐渐成为可用于污水处理的新一代膜材料。氧化石墨烯(GO)膜的层间传输通道可通过人工修饰和调控实现油水乳状液的分离,但过程中会出现污染现象缩短GO膜的使用寿命,需对GO膜进行改性以优化性能。介绍了GO膜的主要制备方法,概述了GO膜的改性方法及油水分离机理,总结和展望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改性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正渗透膜制备及其抗污染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倩 赵频 +2 位作者 刘浩 胡阳 王新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88,95,共9页
利用化学偶联的方式将氧化石墨烯(GO)接枝到聚酰胺复合正渗透(TFC-FO)膜表面,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GO改性TFC-FO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量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IR-FTIR)和固体表面Zeta电位分析仪... 利用化学偶联的方式将氧化石墨烯(GO)接枝到聚酰胺复合正渗透(TFC-FO)膜表面,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GO改性TFC-FO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量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IR-FTIR)和固体表面Zeta电位分析仪等表征手段,证明GO成功接枝到膜表面,并通过接枝改性降低了膜面粗糙度,增加了亲水性,并增强了荷负电性.然后,采用去离子水和4 mol/L氯化钠溶液作为进料液和汲取液,进行清水渗透实验,同时选取200 mg/L海藻酸钠为特征污染物进行污染实验.渗透和污染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TFC-FO膜相比,GO接枝处理使得改性TFC-FO膜的选择性和抗有机污染能力增强,且在长期污染实验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膜表面污染层的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表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GO接枝改性确实提升了TFC-FO膜的抗有机污染性能.本研究为TFC-FO膜通过表面改性提升抗有机污染能力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复合正渗透 表面改性 氧化石墨 有机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接枝聚酰胺纳滤膜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梦欣 肖凡 +3 位作者 陈英波 胡可 武梦雅 陶世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80,共9页
由哌嗪(PIP)和均苯三甲酰氯(TMC)界面聚合制备的聚酰胺纳滤膜的通量较低和抗污染性能较差,本文通过在聚酰胺纳滤膜表面上接枝两种氨基化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制备高通量、耐污染的改性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 ... 由哌嗪(PIP)和均苯三甲酰氯(TMC)界面聚合制备的聚酰胺纳滤膜的通量较低和抗污染性能较差,本文通过在聚酰胺纳滤膜表面上接枝两种氨基化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制备高通量、耐污染的改性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 spectr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静态水接触角等对改性聚酰胺纳滤膜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改性聚酰胺膜的通量、截留率和耐污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GO的加入能够有效地提高聚酰胺纳滤膜的水通量和抗污染性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聚合 聚酰胺纳滤 改性氧化石墨 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对不同孔径Al_2O_3微滤膜纯水渗透通量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学兵 于云 +1 位作者 汪永清 周健儿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35,41,共5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将该氧化石墨烯用于不同孔径的Al_2O_3微滤膜改性,探讨了改性工艺对氧化石墨烯涂层显微结构以及对Al_2O_3微滤膜纯水渗透通量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二次改性的条件下,氧化石墨烯涂层平整均一,且...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将该氧化石墨烯用于不同孔径的Al_2O_3微滤膜改性,探讨了改性工艺对氧化石墨烯涂层显微结构以及对Al_2O_3微滤膜纯水渗透通量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二次改性的条件下,氧化石墨烯涂层平整均一,且厚度约为5nm.氧化石墨烯二次改性的较小孔径(约175nm)的Al_2O_3微滤膜纯水渗透通量,相对于原膜.可提高35.7%;而改性的较大孔径(约370nm)的Al_2O_3微滤膜纯水渗透通量,其增幅没有较小孔径膜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Al2O3微滤 改性 纯水渗透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PVDF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锦滢 张军 +2 位作者 李宁 左薇 田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20-125,共6页
随着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普及,性能优良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同时伴随的膜污染现象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膜改性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膜基体或表面进行修改,能够改善膜的性能以延缓膜污染,提高膜的... 随着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普及,性能优良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同时伴随的膜污染现象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膜改性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膜基体或表面进行修改,能够改善膜的性能以延缓膜污染,提高膜的应用价值。氧化石墨烯(GO)由于含有单层碳原子的二维平面结构和各种含氧官能团,同时其比表面积大、强度高、耐热性好、亲水性强,成为水处理中的研究热点。采用GO对PVDF膜进行改性,能够提高膜的亲水性,增强膜的抗菌性和光催化性,缓解膜污染,是一种抑制膜污染的有效手段,从而提高了PVDF膜的工程应用价值。文章从PVDF膜的膜污染和GO的优良特性出发,介绍了GO改性PVDF膜的常用方法,总结了对膜抗污染性能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污染 氧化石墨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胺改性氧化石墨烯/PVDF共混膜接触器脱硫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金伟 黄莉兰 +6 位作者 辛清萍 叶卉 赵莉芝 丁晓莉 林立刚 王少飞 张玉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76,共7页
通过醇胺改性氧化石墨烯(GO)和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制备具有SO_2吸附功能的共混膜,用于膜接触器脱硫.考察了GO和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改性氧化石墨烯/PVDF共混膜的SO_2静态吸附性能,并将其用于膜接触器,以NaOH溶... 通过醇胺改性氧化石墨烯(GO)和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制备具有SO_2吸附功能的共混膜,用于膜接触器脱硫.考察了GO和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改性氧化石墨烯/PVDF共混膜的SO_2静态吸附性能,并将其用于膜接触器,以NaOH溶液为吸收液研究其脱硫性能,考察了吸附对SO_2在膜中的扩散传递的促进及其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混醇胺改性后GO后,膜对SO_2的吸附性能明显提高,其中GO-DEA/PVDF膜表现出了最佳的SO_2吸附性能,平衡吸附量可达7.68mg/g.将GO-DEA/PVDF膜用于膜接触器脱硫时,其对SO_2的吸附作用明显,促进了气体的传质,使该膜显示出较高的脱硫效率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在吸收液流速为30L/h时,GO-DEA/PVDF膜的脱硫率可达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 改性氧化石墨 接触器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超滤膜用于氧化石墨烯酸液清洗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盛春光 臧毅华 +6 位作者 王楚宁 胡凯 李阳 刘宗园 贾志伟 吴巍 陈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6-88,共3页
以陶瓷基功能超滤膜为核心材料,设计并建造了氧化石墨烯酸液清洗装置,研究了该装置对氧化石墨烯的水洗效果,对陶瓷基功能超滤膜技术参数进行优化,并进行稳定运行试验。
关键词 超滤 氧化石墨 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酰胺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文杰 杨丹丹 +5 位作者 刘金雨 牟键坤 刘雅倩 胡昊楠 吴思楠 王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共6页
氧化石墨烯(GO)作为新型纳米材料,因良好的理化性能,近年来在膜改性方面应用广泛。介绍GO的理化特性、制备方法,主要围绕利用GO改性聚酰胺复合膜的表面活性层及亚层,归纳了各类改性方法的优点,针对活性层,主要有表面涂层、表面接枝、逐... 氧化石墨烯(GO)作为新型纳米材料,因良好的理化性能,近年来在膜改性方面应用广泛。介绍GO的理化特性、制备方法,主要围绕利用GO改性聚酰胺复合膜的表面活性层及亚层,归纳了各类改性方法的优点,针对活性层,主要有表面涂层、表面接枝、逐层组装和掺杂改性等方法;针对亚层,主要有表面改性和掺杂改性等方法。并提出了目前改性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聚酰胺复合 聚酰胺层改性 亚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FeCl3改性沸石联合生物预处理对氨氮的强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冬梅 吴翠如 +4 位作者 叶挺进 黄俊 刘贝 任毅 蒋树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3-747,共5页
以氧化石墨烯(GO)和FeCl3·6H2O为改性剂,制备GO-FeCl3改性沸石,与生物预处理技术结合,对含(2.98±0.38)mg/L氨氮的微污染水进行强化处理,探讨了GO-FeCl3改性沸石表面的挂膜性能以及GO-FeCl3改性沸石的表面特性,并对GO-FeCl3改... 以氧化石墨烯(GO)和FeCl3·6H2O为改性剂,制备GO-FeCl3改性沸石,与生物预处理技术结合,对含(2.98±0.38)mg/L氨氮的微污染水进行强化处理,探讨了GO-FeCl3改性沸石表面的挂膜性能以及GO-FeCl3改性沸石的表面特性,并对GO-FeCl3改性沸石、FeCl3改性石英砂(IOCS)和普通石英砂(RQS)3种滤料联合生物预处理的强化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与RQS和IOCS比较,GO-FeCl3改性沸石表面生物量最高(17.26μg/cm^3);(2)GO-FeCl3改性沸石联合生物预处理,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95.60%),出水中悬浮物粒径最小(由进水的458.70nm下降至1.49nm),生物安全性最高;(3)GO-FeCl3改性沸石比表面积最大,表面结构更加复杂且多孔,表面含有羟基、羧基等官能团,且煅烧过程形成的Fe3O4和α-FeOOH与GO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见光催化作用,因而强化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FeCl3改性沸石 生物预处理 氨氮 生物挂 表面形态 强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