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面能的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黏附性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艳 李波 +2 位作者 曹贵 杨娟 李志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1347,共7页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沥青黏附性能的影响,在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添加0.5%GO粉末和GO分散液来制备GO改性沥青并对其进行接触角试验.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计算GO改性沥青的黏附功、黏聚功和剥落功等参数来评价其黏附性能,同时通...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沥青黏附性能的影响,在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添加0.5%GO粉末和GO分散液来制备GO改性沥青并对其进行接触角试验.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计算GO改性沥青的黏附功、黏聚功和剥落功等参数来评价其黏附性能,同时通过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对GO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O提高了沥青和集料体系的表面能,增加了表面能中色散成分的比例;GO分散液比GO粉末在沥青中的分散程度更好;GO分散液对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黏聚功、黏附功及剥落功有明显的提升;SBS‐2#GO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最大,表明GO增强了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自由能 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 抗水损害性能 黏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孔剂对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砜复合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丽华 胡朝武 +1 位作者 马明明 金文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4,共6页
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聚乙二醇(PEG-4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致孔剂,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方法制备了4种不同的聚砜/氧化石墨烯(PS/GO)复合超滤膜,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测... 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聚乙二醇(PEG-4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致孔剂,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方法制备了4种不同的聚砜/氧化石墨烯(PS/GO)复合超滤膜,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致孔剂种类及用量对PS/GO复合超滤膜结构、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4种致孔剂均可在不同程度上促进PS/GO复合膜孔结构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复合膜的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降低膜污染阻力.其中CTAB的影响作用最大,在截留率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可显著提高膜的水通量.当CTAB质量分数为2%时,膜污染阻力最小,膜抗污染性能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沉淀相转化 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砜超滤膜 致孔剂 分离性能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破损氧化石墨烯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的X80钢在NaCl溶液中的局部腐蚀规律 被引量:7
3
作者 景红 王迪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在环氧树脂涂层中添加2%(质量分数)的氧化石墨烯(GO)对其进行改性,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扫描开尔文探针技术(SKP),研究在5种NaCl溶液中,X80钢基体上的GO改性涂层破损后的局部腐蚀规律。结果表明:GO的独特片状结构能有效抑制水和氯离... 在环氧树脂涂层中添加2%(质量分数)的氧化石墨烯(GO)对其进行改性,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扫描开尔文探针技术(SKP),研究在5种NaCl溶液中,X80钢基体上的GO改性涂层破损后的局部腐蚀规律。结果表明:GO的独特片状结构能有效抑制水和氯离子等介质进入改性涂层内;同时,GO对腐蚀介质的阻隔作用将金属腐蚀活动限制在涂层破损处,腐蚀产物堆积并形成保护膜,对金属基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钢 氧化石墨烯改性涂层 局部腐蚀 电化学阻抗谱 扫描开尔文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碳玻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嘉炜 张宏伟 高晓平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84,共10页
为研究双轴向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压缩性能,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VARTM)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氧化石墨烯(GO)改性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试样,分析不同GO质量分数对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GO改性后复合... 为研究双轴向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压缩性能,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VARTM)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氧化石墨烯(GO)改性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试样,分析不同GO质量分数对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GO改性后复合材料试样沿0°和90°方向压缩强度分别提高了12.24%和19.64%。以试样压缩性能为目标值,通过非线性拟合并经实验验证,表明最优GO质量分数为0.21%。试样微观断裂形貌图表明,经GO改性后复合材料纤维/基体界面结合面积与强度得到提高,可有效抑制纤维分层及界面脱黏,可见GO改性可以明显提高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分析GO机理,提高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改性 碳玻混杂纤维 复合材料 压缩强度 压缩模量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砜膜接枝氧化石墨烯改性膜吸附铅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伍惠玲 党铭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0,共4页
聚醚砜膜和氧化石墨烯都是良好的吸附材料,通过改性、接枝将二者组合,制备一种新型吸附材料聚醚砜膜接枝氧化石墨烯改性膜用于吸附Pb^2+。通过IR对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膜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溶液pH、溶液浓度... 聚醚砜膜和氧化石墨烯都是良好的吸附材料,通过改性、接枝将二者组合,制备一种新型吸附材料聚醚砜膜接枝氧化石墨烯改性膜用于吸附Pb^2+。通过IR对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膜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溶液pH、溶液浓度、氧化石墨烯含量和氨基化剂量对吸附量的影响,检验了膜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55℃、pH=6.18、氧化石墨烯含量3.3%、3 mL氨基化试剂;膜重复使用4次后吸附量仍能达到初次吸附量的72.75%,表明聚醚砜膜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氨基羧酸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膜 改性氧化石墨 吸附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纳米SiO2/氧化石墨烯改性聚氨酯涂层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刚 欧宝立 +1 位作者 赵欣欣 彭彩茹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1-536,共6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多孔纳米二氧化硅(SiO2),以苯聚酯多元醇和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为原料制备高强度聚氨酯,利用其末端异氰酸酯基和氧化石墨烯表面務基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聚氨酯,引入含极性基团氰基的扩链剂N-(2-氰乙基)二乙醇胺进行...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多孔纳米二氧化硅(SiO2),以苯聚酯多元醇和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为原料制备高强度聚氨酯,利用其末端异氰酸酯基和氧化石墨烯表面務基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聚氨酯,引入含极性基团氰基的扩链剂N-(2-氰乙基)二乙醇胺进行扩链反应,并且在纳米SiO2协同作用下固化制成多孔纳米SiO2/M化石墨烯改性聚氨酯。采用扫描电镜观测发现所制备的SiO2粒子大小均匀,粒径在80 nm左右。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改性的聚氨酯。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在氰基扩链剂的协同作用下多孔纳米SiO2/M化石墨烯改性聚氨酯涂层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多孔纳米SiO2质量分数添加量为5wt.%时,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9.1%和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纳米二氧化 氧化石墨 改性聚氨酯 涂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封端型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复合聚氨酯UV固化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夏贤良 娄育培 +2 位作者 李道壮 吴晓静 李再峰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
为提高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基于聚氨酯化学反应,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对氧化石墨烯(GO)实现了化学接枝,制备出新型氧化石墨烯(HEMA@GO)。探讨了HEMA@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协... 为提高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基于聚氨酯化学反应,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对氧化石墨烯(GO)实现了化学接枝,制备出新型氧化石墨烯(HEMA@GO)。探讨了HEMA@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协同复合对聚氨酯基UV固化涂层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接枝型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由接枝前的0.89 nm扩大到2.10 nm,改善了GO在聚氨酯基体中的分散能力和界面相互作用;当HEMA@GO和MWCNTs的添加量分别为1.0%、3.0%时,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和涂层硬度达到了最佳,分别为13.6 MPa和6H。此外,HEMA@GO和MWCNTs的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聚氨酯涂层的方块电阻,从空白涂层的1012 kΩ/□降至7.1 kΩ/□,展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和力学性能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UV固化树脂 改性氧化石墨 多壁碳纳米管 力学性能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抗生素的吸附
8
作者 王自娜 付义乐 +3 位作者 田乐 王宝杰 关丽 董社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9-170,共12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KC)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利用聚多巴胺(PDA)包覆,以明胶(Gel)为骨架材料,通过溶胶-凝胶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得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明胶/改性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复合气凝胶(GGB)。利用SEM,FTI... 采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KC)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利用聚多巴胺(PDA)包覆,以明胶(Gel)为骨架材料,通过溶胶-凝胶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得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明胶/改性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复合气凝胶(GGB)。利用SEM,FTIR,XPS等对GGB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不同条件(pH值、接触时间、温度、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对GGB吸附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LEV)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复合未改性GO的复合气凝胶(GGO)相比,复合改性后GO的复合气凝胶GGB对LEV的吸附量提升了3倍以上。GGB对LEV的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476.42 mg/g。此外,经5次吸附脱附循环后,GGB对LEV的平衡吸附量仍在80 mg/g以上。研究结果表明,GGB复合气凝胶有望作为一种去除废水中LEV污染物的良好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气凝胶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改性氧化石墨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FeCl3改性沸石联合生物预处理对氨氮的强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冬梅 吴翠如 +4 位作者 叶挺进 黄俊 刘贝 任毅 蒋树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3-747,共5页
以氧化石墨烯(GO)和FeCl3·6H2O为改性剂,制备GO-FeCl3改性沸石,与生物预处理技术结合,对含(2.98±0.38)mg/L氨氮的微污染水进行强化处理,探讨了GO-FeCl3改性沸石表面的挂膜性能以及GO-FeCl3改性沸石的表面特性,并对GO-FeCl3改... 以氧化石墨烯(GO)和FeCl3·6H2O为改性剂,制备GO-FeCl3改性沸石,与生物预处理技术结合,对含(2.98±0.38)mg/L氨氮的微污染水进行强化处理,探讨了GO-FeCl3改性沸石表面的挂膜性能以及GO-FeCl3改性沸石的表面特性,并对GO-FeCl3改性沸石、FeCl3改性石英砂(IOCS)和普通石英砂(RQS)3种滤料联合生物预处理的强化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与RQS和IOCS比较,GO-FeCl3改性沸石表面生物量最高(17.26μg/cm^3);(2)GO-FeCl3改性沸石联合生物预处理,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95.60%),出水中悬浮物粒径最小(由进水的458.70nm下降至1.49nm),生物安全性最高;(3)GO-FeCl3改性沸石比表面积最大,表面结构更加复杂且多孔,表面含有羟基、羧基等官能团,且煅烧过程形成的Fe3O4和α-FeOOH与GO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见光催化作用,因而强化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FeCl3改性沸石 生物预处理 氨氮 生物挂膜 表面形态 强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提升钢丝绳改性氧化石墨烯润滑油减摩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彭玉兴 王臣 +3 位作者 朱真才 唐玮 王大刚 卢昊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针对恶劣提升工况下润滑失效导致的提升钢丝绳内部钢丝摩擦磨损严重的问题,开展改性氧化石墨烯润滑油减摩特性研究.首先,制备十八胺官能化氧化石墨烯(ODA-GO)及其水合肼还原材料(ODA-rGO),分析其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片层间距和缺陷,探... 针对恶劣提升工况下润滑失效导致的提升钢丝绳内部钢丝摩擦磨损严重的问题,开展改性氧化石墨烯润滑油减摩特性研究.首先,制备十八胺官能化氧化石墨烯(ODA-GO)及其水合肼还原材料(ODA-rGO),分析其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片层间距和缺陷,探究其在钢丝绳润滑油IRIS中的分散性;接着,用四球机评价改性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并研究其润滑机理;最后,评判ODA-GO改性油对钢丝减摩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ODA通过酰胺化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接枝在GO表面,ODA-GO拥有高接枝密度的十八烷基链,并在IRIS中分散性较好,ODA-rGO则相反,但在最优添加量下ODA-rGO的抗磨减摩性优于ODA-GO;改性石墨烯基材料会附着在摩擦接触表面,并填补已损伤区域,从而减少磨损;ODA-GO改性油使钢丝间摩擦系数降低10%,疲劳磨损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钢丝绳 改性氧化石墨 润滑油 分散稳定性 减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用于海上B油田提高采收率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奇 陈士佳 +4 位作者 陈斌 王成胜 张军辉 张强 吴晓燕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1-676,共6页
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是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的新型纳米材料。本文研究了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尺寸和形貌,并考察了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与聚合物二元增效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乳化性能、黏浓关系、流变性能和驱油性能。研究结果... 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是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的新型纳米材料。本文研究了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尺寸和形貌,并考察了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与聚合物二元增效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乳化性能、黏浓关系、流变性能和驱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用的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典型尺寸为217.7 nm,在水溶液中呈片状松散堆积。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体系及其与聚合物的二元增效体系均能在改性氧化石墨烯加量为10 mg/L的极低浓度下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数量级,且在加量为50 mg/L的极低浓度下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4)mN/m数量级,表明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在油水界面上均匀分布。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具有一定的乳化能力,无论是否存在聚合物的情况下,乳化液的油水分离时间均随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加量的增大而延长。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与聚合物通过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加入100 mg/L的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可使聚合物溶液的增黏率达60%以上。在水驱基础上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与聚合物二元增效体系可使采收率提高2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氧化石墨 提高采收率 聚合物 界面张力 增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仕友 熊凡 +2 位作者 欧阳成炜 谢水波 唐振平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9,共5页
简述了石墨烯的基本结构以及氧化石墨烯在结构上的优越性。概述了氧化石墨烯的主要改性方法。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改性氧化石墨烯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对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归纳,指出了改性氧化石墨烯目前应... 简述了石墨烯的基本结构以及氧化石墨烯在结构上的优越性。概述了氧化石墨烯的主要改性方法。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改性氧化石墨烯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对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归纳,指出了改性氧化石墨烯目前应用在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氧化石墨 重金属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基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军凯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2,共5页
以木质素磺酸钠为磺化试剂,制备磺酸基改性氧化石墨烯,然后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磺酸基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在环氧树脂中添加磺酸基改性氧化石墨烯进行复合,能够提高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及复合材料图层的硬度和... 以木质素磺酸钠为磺化试剂,制备磺酸基改性氧化石墨烯,然后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磺酸基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在环氧树脂中添加磺酸基改性氧化石墨烯进行复合,能够提高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及复合材料图层的硬度和附着力,有效提升环氧树脂的防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基改性氧化石墨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改性氧化石墨烯(GO)杂化反渗透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佳楠 陈可可 +3 位作者 马文韬 姜熙安 刘涛 潘巧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78,共5页
研究了不同聚砜(PSF)底膜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浸泡时间、氧化石墨烯(GO)添加量对改性GO纳米杂化反渗透膜(GO-RO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膜在40℃、DMF质量分数30%的水溶液中浸泡50 min后,所得GO-RO膜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水通量... 研究了不同聚砜(PSF)底膜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浸泡时间、氧化石墨烯(GO)添加量对改性GO纳米杂化反渗透膜(GO-RO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膜在40℃、DMF质量分数30%的水溶液中浸泡50 min后,所得GO-RO膜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水通量为85 L/(m^2·h),截留率为99.1%,水通量较底膜未浸泡的GO-RO膜提高近75%。使用浸泡50 min的底膜所制备的GO-RO膜在添加GO的质量分数为0.05%时,膜表面GO团聚较少,性能较为优良,水通量为80 L/(m^2·h),截留率为99.1%,水通量较空白对照组提高近100%。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显示,随着GO添加量的增加,膜表面粗糙度不断的增加;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显示,随着GO添加量的增加,膜分离层中GO含量也不断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改性氧化石墨杂化反渗透膜 氧化石墨 N N-二甲基甲酰胺 浸泡 水通量 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镁/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雪 陈英波 +3 位作者 刘冬青 尹翠玉 胡可 丁尔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49,共4页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处理氧化石墨烯(GO),添加改性后的GO,与聚酰胺-6(PA6)/氢氧化镁[Mg(OH)2],成功制备了改性GO/PA6/Mg(OH)2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机械拉伸、锥形量热仪等技术手段对复合...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处理氧化石墨烯(GO),添加改性后的GO,与聚酰胺-6(PA6)/氢氧化镁[Mg(OH)2],成功制备了改性GO/PA6/Mg(OH)2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机械拉伸、锥形量热仪等技术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改性GO之后PA6/Mg(OH)2复合材料的热分解速率大大降低,拉伸强度由32MPa提高至43MPa,在改性GO添加量为1%(wt,质量分数),Mg(OH)2添加量为40%(wt,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得的改性GO/Mg(OH)2/PA6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8.5,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氧化石墨 氧化 PA6 机械性能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制备聚丙烯腈-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志献 杜燕军 +1 位作者 焦延鹏 冯伟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7,共5页
采用Hummers法制备高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烯,并用异氰酸苯酯对其修饰,丙烯腈单体在氧化石墨烯插层并进行原位聚合.采用FT-IR、XRD、TG及SEM对其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结晶度变化、热稳定性及形貌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改性 原位聚合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海虎 呙润华 刘喜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5,20,共5页
与氧化石墨烯(GO)相比,修饰改性后的GO在有机溶剂中具有更好的相容性与分散性,其复合材料表现出的优异性能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基于现有研究,简单介绍了非共价法、机械化学法、点击化学法、RAFT聚合法和硅烷偶联剂改性法等改性GO的制... 与氧化石墨烯(GO)相比,修饰改性后的GO在有机溶剂中具有更好的相容性与分散性,其复合材料表现出的优异性能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基于现有研究,简单介绍了非共价法、机械化学法、点击化学法、RAFT聚合法和硅烷偶联剂改性法等改性GO的制备方法,主要综述了改性GO在聚氨酯、环氧树脂、沥青、水泥等道路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改性GO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氧化石墨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改性氧化石墨烯对阻燃环氧固化动力学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建华 单继业 童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06-1912,共7页
讨论了添加量为1%(Per hundreds of resin)的咪唑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IPDI-MZ)对磷质量分数为1.5%的环氧树脂体系(1.5P-D-U-EMI)固化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结果表明,当GO-IPDI-MZ添加量为1%时不会改变1.5P-D-U-EMI的非等温自... 讨论了添加量为1%(Per hundreds of resin)的咪唑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IPDI-MZ)对磷质量分数为1.5%的环氧树脂体系(1.5P-D-U-EMI)固化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结果表明,当GO-IPDI-MZ添加量为1%时不会改变1.5P-D-U-EMI的非等温自催化固化反应特征.添加1%GO-IPDI-MZ的磷质量分数为1.5%的环氧树脂(1.5P-D-GOM-1)的固化起始温度(Tonset)和峰顶温度(Tp)均比1.5P-D-U-EMI体系低,而总的固化热(ΔH)比1.5P-D-U-EMI体系高.说明GO-IPDI-MZ添加量为1%时,对环氧体系起到一定的促进固化和共固化作用.等温DSC分析表明,在固化反应后期,体系出现了玻璃化转变现象,在此阶段,含扩散控制因子的Kamal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GO-IPDI-MZ的加入使固化反应相对均匀地进行,对固化反应会产生促进和共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改性氧化石墨 阻燃环氧 固化动力学 共固化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接枝聚酰胺纳滤膜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梦欣 肖凡 +3 位作者 陈英波 胡可 武梦雅 陶世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80,共9页
由哌嗪(PIP)和均苯三甲酰氯(TMC)界面聚合制备的聚酰胺纳滤膜的通量较低和抗污染性能较差,本文通过在聚酰胺纳滤膜表面上接枝两种氨基化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制备高通量、耐污染的改性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 ... 由哌嗪(PIP)和均苯三甲酰氯(TMC)界面聚合制备的聚酰胺纳滤膜的通量较低和抗污染性能较差,本文通过在聚酰胺纳滤膜表面上接枝两种氨基化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制备高通量、耐污染的改性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 spectr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静态水接触角等对改性聚酰胺纳滤膜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改性聚酰胺膜的通量、截留率和耐污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GO的加入能够有效地提高聚酰胺纳滤膜的水通量和抗污染性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聚合 聚酰胺纳滤膜 改性氧化石墨 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聚氨酯复合包覆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刘明 陈腾 +5 位作者 李万辉 李枭铭 李强 王庆华 郭双锋 姜炜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7-572,共6页
为提升固体推进剂中聚氨酯包覆层的耐热性能并降低残渣率,对原有包覆层体系进行了改性研究;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改性氧化石墨烯;采用XRD、FT-IR和Raman光谱对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MGO)进行了表征;分析了MGO在3种有机溶剂(正庚烷... 为提升固体推进剂中聚氨酯包覆层的耐热性能并降低残渣率,对原有包覆层体系进行了改性研究;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改性氧化石墨烯;采用XRD、FT-IR和Raman光谱对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MGO)进行了表征;分析了MGO在3种有机溶剂(正庚烷、乙酸正丁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分散性;以溶液共混法制备了改性氧化石墨烯(MGO)/聚氨酯复合包覆层材料,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耐烧蚀性能和残渣率。结果表明,经过IPDI改性后,MGO在DMF和乙酸正丁酯中有较好的分散效果;相较于原聚氨酯包覆层材料,MGO质量分数为5%的复合聚氨酯包覆层表现出更好的使用性能,其50%定伸应力提高31. 85%,拉伸强度下降5. 25%,线烧蚀速率和残渣率分别降低34. 10%和17. 71%,表明使用性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改性氧化石墨 MGO 聚氨酯包覆层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IPDI 线烧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