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0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欣然 李馨 张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36-240,共5页
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其上携带大量官能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较高的载药率等优点,在肿瘤治疗中成为一种安全、高效、有选择性的靶向药物载体。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可负载各种天然抗肿瘤药物、人工合成... 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其上携带大量官能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较高的载药率等优点,在肿瘤治疗中成为一种安全、高效、有选择性的靶向药物载体。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可负载各种天然抗肿瘤药物、人工合成的抗肿瘤药物、基因药物,并可进行肿瘤光热联合治疗,在肿瘤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 药物载体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改性的高能金属燃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明宇 庞维强 李锐霄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3-512,共20页
综述了石墨烯(Gr)、氧化石墨烯(GO)和氟化石墨(FG)改性金属粉(如镁、铝、硼等)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比分析了Gr及其衍生物对高能金属燃料(Me)改性后燃烧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展望了Gr及其衍生物对Me改性的研究趋势与未来挑战。结... 综述了石墨烯(Gr)、氧化石墨烯(GO)和氟化石墨(FG)改性金属粉(如镁、铝、硼等)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比分析了Gr及其衍生物对高能金属燃料(Me)改性后燃烧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展望了Gr及其衍生物对Me改性的研究趋势与未来挑战。结果表明,Gr及其衍生物的引入能够改变Me的反应路径、抑制团聚、增强反应性,有效改善Me的燃烧速度、热释放特性和燃烧效率等性能,进而优化其在固体推进剂、炸药等领域的应用效能;相比其他改性方法(如纳米化、表面包覆、催化剂添加等),Gr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热性好、结构可调等综合优势,在提升含能材料性能方面表现出显著潜力;指出未来研究应着重解决Gr及其衍生物制备成本高、分散性差等技术难题,并加强改性机制与环境友好性方面的研究,推动其在高性能、绿色、安全含能材料中的工程化应用。附参考文献99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石墨 GR 氧化石墨 GO 氟化石墨 FG 石墨衍生物 金属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接枝黄原胶的制备和提升泡沫驱油研究
3
作者 王磊 杨陆涛 +3 位作者 钱国全 时维才 屈霜 姚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稳泡效果,材料经改性后能进一步提升泡沫性能,提高三次采油泡沫驱原油采收率.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为基体,通过表面羧基化改性,利用乙二胺(Ethylenediamine,EDA)为桥梁,接枝具有耐盐和增黏效果的黄原胶(Xa... 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稳泡效果,材料经改性后能进一步提升泡沫性能,提高三次采油泡沫驱原油采收率.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为基体,通过表面羧基化改性,利用乙二胺(Ethylenediamine,EDA)为桥梁,接枝具有耐盐和增黏效果的黄原胶(Xanthan Gum,XG)作为新型稳泡剂.通过FT-IR,XPS,Raman,TEM对不同改性阶段的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官能团进行表征分析.同时,考察了浓度、矿化度、pH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和XG体系相比,新型稳泡剂的效果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更加明显,还具有更好的抗盐性和pH稳定性.在85℃老化30 d后,新型稳泡剂损失13%,大幅减小了损失率.体系的界面张力值达到10-2,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在85°C,4 MPa条件下,进行了双管驱替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泡沫体系在高渗透岩心实现了封堵,改善了低渗透岩心的驱替效果,最终提高采收率达2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黄原胶 稳泡 泡沫驱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对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调控机理研究——以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产生的毒性影响为例
4
作者 张明 冯雪丽 +1 位作者 时文歆 张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95-2007,共13页
以受纳米材料石墨烯(G)和氧化石墨烯(GO)长期胁迫作用下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AGS)为研究对象,探究投加适量腐殖酸(HA)对AGS理化特性和污染物处理性能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表明:经过适量浓度的HA(10.0mg/L)处理后,实验组R2(1.0mg/L G)... 以受纳米材料石墨烯(G)和氧化石墨烯(GO)长期胁迫作用下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AGS)为研究对象,探究投加适量腐殖酸(HA)对AGS理化特性和污染物处理性能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表明:经过适量浓度的HA(10.0mg/L)处理后,实验组R2(1.0mg/L G)和R3(1.0mg/L GO)中AGS的理化特性与系统的处理性能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在整个实验期间(第0~75d),R3系统内的AGS平均粒径由1224.1μm增加至1407.5μm,R2系统内的AGS平均粒径由1313.0μm增加至1461.3μm.AGS理化特性的提升使得R2和R3系统内总氮去除率分别上升了2.3%和7.6%.通过投加HA,R2和R3系统内观察到活性氧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出现明显降低,这是由于HA可以与细胞内积累的活性氧相结合,进而降低G和GO胁迫下生物体内产生的氧化应激水平.此外,HA的引入减少了AGS中胞外聚合物(EPS)的过量分泌,并降低了EPS中芳香类蛋白质和酪氨酸类物质的含量,使得AGS呈现出更加致密紧凑的颗粒结构.最后,分析G和GO在HA投加前后Zeta电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投加适量HA提高了G和GO的初始电势值,增强了G/GO与微生物之间的排斥力作用,减少了微生物与G/GO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而有效缓解了G和GO对AGS微生物产生的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石墨 氧化石墨 胞外聚合物 氧化应激反应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与其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朱雷 张杰 +3 位作者 姜恒 陈婧 宋炳皞 关灵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3,共8页
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 antibiotics)可以迅速抑制细菌生长,有效治疗细菌感染,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医疗、畜禽养殖和农业领域中。但由于其分子结构复杂、难以被有效生物降解,排放至水体后会影响人体健康安全,目前已成为污水处理中... 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 antibiotics)可以迅速抑制细菌生长,有效治疗细菌感染,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医疗、畜禽养殖和农业领域中。但由于其分子结构复杂、难以被有效生物降解,排放至水体后会影响人体健康安全,目前已成为污水处理中的一大难点。石墨烯(Graphene)具有强度高、导电导热性能好、比表面积大和生物相容性高的优异特性,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功能材料,在水处理领域表现出了极高的应用潜力。利用石墨烯及其相关复合材料去除四环素类抗生素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了进行归纳总结,对其去除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方法及相关机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研究中存在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衍生物 抗生素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纳米流体吸液芯热管传热特性
6
作者 金志浩 陈艺帆 +1 位作者 牟嘉辉 陈超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0,82,共6页
对于铜粉烧结吸液芯的普通热管和铜粉烧结吸液芯与微沟槽结合的复合热管(简称普通热管和复合热管),使用质量法测试2种热管吸液芯的毛细性能。相比于铜粉烧结吸液芯,复合吸液芯的抽取液体质量提高了13.4%。制备质量分数为0.05%、0.03%、0... 对于铜粉烧结吸液芯的普通热管和铜粉烧结吸液芯与微沟槽结合的复合热管(简称普通热管和复合热管),使用质量法测试2种热管吸液芯的毛细性能。相比于铜粉烧结吸液芯,复合吸液芯的抽取液体质量提高了13.4%。制备质量分数为0.05%、0.03%、0.01%的GO(氧化石墨烯)溶液和去离子水4种溶液作为工质,并分别注入到普通热管和复合热管中,充液量分别为1.4 mL和1.5 mL。研究热管在水平、25°和45°倾角放置时,不同的加热功率下对2种热管的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放置时,复合热管质量分数0.01%、0.03%、0.05%GO溶液在45 W时相较于去离子水热阻分别降低了57%、53.9%、64.7%,普通热管0.01%、0.03%GO溶液热阻降低了19.2%、22.4%,0.05%GO溶液则失效。以25°、45°倾角放置(加热段在上),发现随着倾角的增加,质量分数较高的溶液在普通热管内更容易失效,而在复合热管中仍可保持较好的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吸液芯 毛细性能 倾角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自组装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付承臣 赖璐 +2 位作者 周培茹 赖红静 曹机良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2,214,共7页
首先,以乙二醛和壳聚糖(CS)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了CS改性棉织物;然后,将CS改性棉织物经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浸渍;最后,将吸附沉积在棉织物上的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CS-棉织物。采用SEM、FT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 首先,以乙二醛和壳聚糖(CS)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了CS改性棉织物;然后,将CS改性棉织物经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浸渍;最后,将吸附沉积在棉织物上的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CS-棉织物。采用SEM、FT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S质量分数、GO分散液质量浓度对RGO/CS-棉织物导电、抗紫外线和抑菌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耐洗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RGO/CS-棉织物表面沉积的GO已较充分还原为RGO,表面覆盖了一层连续的RGO/CS薄膜;RGO/CS-棉织物导电性随着GO分散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经质量分数2.00%的CS溶液改性和质量浓度5 g/L的GO分散液处理并还原后的RGO/CS-棉织物具有最佳的导电性,表面电阻为1.02 kΩ/cm;RGO与CS协同增强了RGO/CS-棉织物的抑菌性能,抑菌率最高达95%;经质量分数0.50%的CS溶液改性和质量浓度3 g/L的GO分散液处理并还原后的RGO/CS-棉织物经过30~50次皂洗洗涤后,导电、抑菌和抗紫外线性能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氧化石墨 棉织物 导电 自组装 纺织染整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性能评价
8
作者 王勇 黄世瑞 +5 位作者 张晶 张立峰 李晨 余文沁 李贺 王太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1-95,共5页
为研究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加工性能,提出一种正多边形磨削轨迹的组合实验方法。采用干式、浇注式和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3种不同冷却条件对氧化铝陶瓷进行磨削实验,比较磨削速度、进给速度及磨削深度对磨削力和... 为研究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加工性能,提出一种正多边形磨削轨迹的组合实验方法。采用干式、浇注式和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3种不同冷却条件对氧化铝陶瓷进行磨削实验,比较磨削速度、进给速度及磨削深度对磨削力和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削参数相同的条件下,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下的磨削力最小,浇注式次之,干式最大;干式条件下的最大凹坑长度为40μm,而采用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条件下的最大凹坑长度减少至10μm,且能观察到连续的塑性断裂。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在改善氧化铝陶瓷磨削性能、提高表面加工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流体 微量润滑 氧化铝陶瓷 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理化性质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邝一深(综述) 李祥伟(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近年来研究显示,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相容性,可促进细胞增殖和干细胞分化。牙髓再生涉及种子细胞增殖和分化,提示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有望应用于牙髓再生。然而,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理化性质是否适合髓腔环境及其对牙... 近年来研究显示,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相容性,可促进细胞增殖和干细胞分化。牙髓再生涉及种子细胞增殖和分化,提示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有望应用于牙髓再生。然而,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理化性质是否适合髓腔环境及其对牙髓再生种子细胞的具体作用等均未见报道。本文对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理化性质、细胞学作用和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将其应用于牙髓再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及其衍生物 牙髓再生 牙本质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对GO/PLA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曹伟娜 周玉庆 +2 位作者 王毅凡 吴瑞特 王玉周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为改善聚乳酸的脆性提高其韧性性能,采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纳米填料,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利用KH570硅烷偶联剂对GO进行表面修饰,改善GO表面基团的活性,提高GO在PLA基体中的分散性;将改性后的GO(记为KGO)与PLA采用溶液共混法成膜,分... 为改善聚乳酸的脆性提高其韧性性能,采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纳米填料,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利用KH570硅烷偶联剂对GO进行表面修饰,改善GO表面基团的活性,提高GO在PLA基体中的分散性;将改性后的GO(记为KGO)与PLA采用溶液共混法成膜,分析了纳米填料的含量对PLA微观结构的影响,并测试表征了热稳定性及拉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KGO质量分数为2%时,KGO/PLA膜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其值为12.52 MPa,断裂伸长率为5.36%,与纯PLA膜相比,分别提高了87.1%、103.8%,与GO/PLA复合膜的性能相比较好。相同温度下,与GO/PLA共混材料相比,KGO/PLA共混材料的热失重率较低,当PLA基体中加入KGO后,共混膜不易发生热分解,复合膜的性能发挥充分。结果表明,KGO能较好地提高PLA的拉伸性能及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氧化石墨 KH570 溶液共混 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载金铜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硼氢化钠氧化
11
作者 罗明洪 夏克坚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5-1602,共8页
以二氰二胺为氮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N-rGO),然后通过浸渍还原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载金铜催化剂(Au_(x)Cu_(y)/N-rGO)。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测试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 以二氰二胺为氮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N-rGO),然后通过浸渍还原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载金铜催化剂(Au_(x)Cu_(y)/N-rGO)。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测试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金属纳米粒子均匀地分布在载体上,平均大小大为4.3nm。利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和交流阻抗法(EIS)对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催化剂中Au_(2)Cu/N-rGO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分别是Au_(2)Cu/rGO和Au/N-rGO的1.34和1.07倍,且具有最优的稳定性,在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 金铜合金 硼氢化钠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增强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
12
作者 黄巍林 于巾茹 +1 位作者 尚君 王忠堂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19-2428,共10页
为提高混凝土在恶劣环境的使用性能,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OPS)改性氧化石墨烯(GO),获得硅烷化氧化石墨烯(fGO)。然后用fGO填充水泥砂浆,测定其力学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为提高混凝土在恶劣环境的使用性能,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OPS)改性氧化石墨烯(GO),获得硅烷化氧化石墨烯(fGO)。然后用fGO填充水泥砂浆,测定其力学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GO相比,fGO结构呈松散的层状,硅氧烷分子通过Si—O—C键与GO接枝。与对照组相比,fGO对水泥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的影响较小。当fGO掺量为0.06%(质量分数)时,水泥砂浆的28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升26.36%和36.29%,毛细吸水率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降低56.64%和33.16%。热重和微观分析表明,fGO改善了水化产物的形态,增强了水化产物与砂粒的黏结性,整体提高了硅酸盐网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 氧化石墨 硅烷 氯离子扩散系数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基氧化石墨烯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13
作者 潘俊 杜乔茹 +2 位作者 林诺 张婷婷 张萧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研究污泥基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法,为实现城市污泥建材化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思路。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污泥基GO,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PVP、NS两种分散剂的投加量及超声时间对分... 研究污泥基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法,为实现城市污泥建材化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思路。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污泥基GO,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PVP、NS两种分散剂的投加量及超声时间对分散效果的影响,进而考察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SEM、XRD及FTIR检测结果表明GO具有明显的片层结构,在掺量为0.8 g/mL、超声处理时间为4 h最佳处理条件下,GO&PVP分散液分散效果较好,GO&NS分散液的吸光度更高;当GO&NS掺量为0.07%时,复合水泥基体3 d的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30.32 MPa和6.14 MPa,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33.22%和20.16%。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的污泥基氧化石墨烯可应用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对提升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污泥基氧化石墨 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建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旋转热管传热性能
14
作者 金志浩 牟嘉辉 陈艺帆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0,共6页
实验研究加热功率、充液率、转速和GO(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等参数对旋转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充液率选择5%、15%、20%、25%,GO质量分数选取0.5%、0.2%、0.1%、0.05%、0.03%。实验结果表明:充液率对热阻有显著影响,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以... 实验研究加热功率、充液率、转速和GO(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等参数对旋转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充液率选择5%、15%、20%、25%,GO质量分数选取0.5%、0.2%、0.1%、0.05%、0.03%。实验结果表明:充液率对热阻有显著影响,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以实现最佳传热效果。5%充液率时热管启动较快,但加热功率在30 W时热管发生失效现象。10%充液率热管热阻最低,25%充液率热管热阻最高。添加GO纳米流体的旋转热管在高加热功率下与纯水热管相比显著提升了传热性能,其中GO质量分数0.5%的热管热阻对功率变化敏感度最高,当热功率为25 W时,热管在5%、10%、15%3种充液率下热阻较纯水热管分别降低54.04%、25.99%、40.19%。同时,实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转速可以增强冷凝液回流、减小液膜厚度,从而降低热管整体热阻,充液率为10%,GO质量分数0.05%时降幅最大,当转速从300 r/min增至1200 r/min时其热阻降低了3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旋转热管 充液率 氧化石墨质量分数 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石墨烯基氧化锌纳米阵列异质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15
作者 李颖 何春鹏 +1 位作者 朱忆仁 聂学童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213,218,共6页
采用简单的低温湿化学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刺猬状形貌的磁性石墨烯基氧化锌纳米棒阵列(RGO-MFe_(2)O_(4)-ZnO NRAs)。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RGO-MFe_(2)O_(4)-ZnO NRAs进行了表征,并进行罗丹... 采用简单的低温湿化学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刺猬状形貌的磁性石墨烯基氧化锌纳米棒阵列(RGO-MFe_(2)O_(4)-ZnO NRAs)。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RGO-MFe_(2)O_(4)-ZnO NRAs进行了表征,并进行罗丹明B降解实验。结果表明:RGO-MFe_(2)O_(4)-ZnO NRAs由具有刺猬形状的ZnO NRAs垂直生长于磁性石墨烯纳米片表面(RGO-MFe_(2)O_(4),M=Mn^(2+)、Zn^(2+)、Co^(2+)、Ni^(2+)、Mg^(2+)、Ca^(2+)、Cu^(2+))。RGO-ZnFe_(2)O_(4)-ZnO NRAs的光催化效果明显优于其他6种复合材料,虽然经过5次重复使用,但仍表现出90%左右的良好光催化效率,并且由于其磁性能可以通过外磁铁分离回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此外,还提出了可见光照射下基于协同效应和光敏效应的光催化性能增强机理,可为促进石墨烯修饰的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石墨 氧化锌纳米阵列 光催化 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多层界面润滑特性研究
16
作者 王固霞 徐海明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2-957,共6页
为解决机械磨损引起的能源损耗问题,通过共价作用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烷基化,制备了不同链长的烷基化还原氧化石墨烯[rGO-C(N),N=12、16、18]。结果表明,rGO-... 为解决机械磨损引起的能源损耗问题,通过共价作用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烷基化,制备了不同链长的烷基化还原氧化石墨烯[rGO-C(N),N=12、16、18]。结果表明,rGO-C(16)在15#工业白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在多种负载条件下,rGO-C(16)展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其中,在400 N条件下,与15#工业白油相比,其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分别降低了38.0%和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 滑动磨损 分散稳定性 界面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铽配合物电致化学发光体合成及四环素的灵敏检测
17
作者 杨延梅 冉雨晴 王存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共10页
在镧系配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引入导电性好、比表面积高的氧化石墨烯,合成了一种导电性好的氧化石墨烯铽配合物(GO-Tb-COP)电致化学发光(ECL)阴极发光体.相对于传统配合物(如Tb-COP),GO-Tb-COP具有更高的ECL强度、更强的导电性和更大的比... 在镧系配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引入导电性好、比表面积高的氧化石墨烯,合成了一种导电性好的氧化石墨烯铽配合物(GO-Tb-COP)电致化学发光(ECL)阴极发光体.相对于传统配合物(如Tb-COP),GO-Tb-COP具有更高的ECL强度、更强的导电性和更大的比表面积,其原因是GO增加了GO-Tb-COP的导电性和比表面积,进而加速内部电荷传输,提高其自身的电化学活性,最终实现强的ECL发光信号.以环境污染物四环素(TC)为信号猝灭靶分子,GO-Tb-COP为ECL发光体,立方体二氧化铈(CeO_(2))为共反应促进剂和信号稳定剂,过硫酸根离子(S_(2)O_(8)^(2-))为共反应试剂,构建了用于TC检测的三元ECL传感器,其检出限低至0.44 pmol/L(S/N=3).此外,该传感器具有高的选择性、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于实际样品TC的检测.通过增强配合物的导电性和比表面积提高镧系配合物ECL性能的策略,为合成高效镧系配合物ECL发光体提供了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镧系配合物 电致化学发光 四环素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界面力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黄立新 苏广厦 罗伟伦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9-288,共10页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的界面力学性能。首先搭建氧化石墨烯沥青复合材料模型,然后通过界面的模拟拉拔实验,计算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的界面力学性能参数,探讨了温度、氧化率、石墨烯氧化类型及拉拔速...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的界面力学性能。首先搭建氧化石墨烯沥青复合材料模型,然后通过界面的模拟拉拔实验,计算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的界面力学性能参数,探讨了温度、氧化率、石墨烯氧化类型及拉拔速率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玻璃化转换温度时,界面应力最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超过玻璃化转换温度后,界面应力最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对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界面力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当氧化率从0逐步增加到10%时,界面应力最大值不断增大,对界面的黏结性能有促进作用。当氧化率从10%逐步增加到30%时,界面应力最大值不断减小,导致界面黏结性能下降。在氧化率不变的情况下,界面应力最大值随着羧基占比增加而减小,羟基和羧基两种含氧官能团的比例对界面黏结性能有较大影响。随着拉拔速率提高,界面应力最大值增加,拉拔速率对界面黏结性能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氧化石墨 沥青 复合材料 界面力学性能 黏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有机物与钙镁离子对水环境中氧化石墨烯稳定性的复合影响
19
作者 方华 王燕 +3 位作者 李璇 章婷婷 赵怡 徐林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4-762,共9页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是应用最广泛的碳纳米材料,可造成潜在的水生态环境风险。进入水体后,GO将受各类环境因子的影响诱发凝聚和沉降而改变其稳定性和生态毒性。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s,NO...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是应用最广泛的碳纳米材料,可造成潜在的水生态环境风险。进入水体后,GO将受各类环境因子的影响诱发凝聚和沉降而改变其稳定性和生态毒性。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s,NOMs)和电解质。目前NOMs特性及其与金属离子间复合作用对水中GO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晰。通过对水中GO凝聚、沉降和再分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典型NOMs和电解质对水中GO稳定性的复合影响。结果表明,电解质可压缩GO表面双电层引发其在水中凝聚。凝聚后GO可进一步沉降并从水中分离,沉降速度与凝聚速度呈正相关。相较于Mg^(2+),Ca^(2+)与GO的亲和力更强,可使GO更快地凝聚和沉降。NOMs不会直接诱发GO凝聚,但可通过空间位阻作用抑制凝聚。相较于海藻酸钠,腐殖酸(humic acid,HA)更易被GO吸附,抑制凝聚作用更强。HA可与Ca^(2+)发生络合凝聚;GO、Ca^(2+)和HA共存时,引发了多种凝聚过程的协同,使凝聚速度加快。有机物分子量越大,对GO凝聚和沉降的抑制作用越强。再分散过程使GO凝聚体分解,再分散后的GO可再次自发凝聚和沉降,但速度变慢。有机物存在进一步增强了再分散后GO在水中的稳定性。该研究可为全面评估GO在水中的稳定性和生态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天然有机物 钙镁离子 凝聚动力学 沉降动力学 再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石墨烯与聚合物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少飞 魏智强 +3 位作者 乔宏霞 曹辉 赵辛源 葸玲玲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5-86,共12页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势,因其优良的强度、粘结性、防水性而被广泛用作混凝土结构修复材料。然而,聚合物存在延缓水泥水化、降低复合材料早期力学性能、温度敏感性、易老化等不足。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新...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势,因其优良的强度、粘结性、防水性而被广泛用作混凝土结构修复材料。然而,聚合物存在延缓水泥水化、降低复合材料早期力学性能、温度敏感性、易老化等不足。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通过调控水泥基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可以极大地改善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本文分别综述了几种常见聚合物、GO改性水泥基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聚合物和GO对水泥基材料水化特性、水化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二者对水泥基材料的改性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总结了聚合物和GO改性水泥基材料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采用GO改性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发挥GO和聚合物的各自优势,讨论了GO改性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石墨 聚合物 水泥基材料 水化进程 力学性能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