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掺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宏波 贾小静 +4 位作者 张博洋 孙岩 李泳 常璞 孙婧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59-3367,共9页
为解决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AC)力学性能及抗冻耐久性差问题,将氧化石墨烯(GO)及石墨烯(G)双掺作为纳米改性剂,研究不同比例GO与G双掺对RAC工作性、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掺改性剂的RAC相比,双掺0.... 为解决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AC)力学性能及抗冻耐久性差问题,将氧化石墨烯(GO)及石墨烯(G)双掺作为纳米改性剂,研究不同比例GO与G双掺对RAC工作性、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掺改性剂的RAC相比,双掺0.03%G和0.06%GO(以水泥的质量百分比计算)对RAC力学性能改善效果最显著,其7 d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29.14%、30.60%;双掺0.03%G和0.06%GO还能够有效降低RAC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及强度损失率,从而改善RAC抗冻耐久性。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双掺0.03%G与0.06%GO可以改善水化产物规整度,明显减少RAC的累计孔体积,增加RAC结构密实性。因此,GO与G双掺在改善RAC性能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石墨 再生骨料混凝土 力学性能 冻融作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的制备及耐久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王璇 王淑娟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81-7188,7208,共9页
采用对苯二胺(PPD)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了功能化处理,系统研究了PPD处理对GO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将PPD功能化处理后的GO掺入到再生混凝土中,探究了PPD-GO掺杂量对混凝土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力学性能及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对苯二胺(PPD)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了功能化处理,系统研究了PPD处理对GO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将PPD功能化处理后的GO掺入到再生混凝土中,探究了PPD-GO掺杂量对混凝土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力学性能及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功能化处理成功将PPD接枝到GO表面,两者之间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得到PPD-GO。PPD功能化处理后GO的碳骨架热稳定性得到提升,残留质量从43.1%提升至50.3%。适量的PPD-GO掺入再生混凝土后可以加速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提高致密度,减少有害孔和多害孔的数量。随着PPD-GO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先增大后降低,PPD-GO-0.06%试样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47.6和9.0 MPa, 35 d时PPD-GO-0.06%的碳化深度最低仅为11.1 mm,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再生混凝土 功能化 力学性能 抗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再生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瑞君 陈国良 +1 位作者 宋春草 朱亚飞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59,共6页
鉴于再生砂(RS)部分取代石英砂(QS)制备再生砂超高性能混凝土(RS-UHPC)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降低的问题,以不同氧化石墨烯(GO)掺量为试验参数,探究GO对UHPC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差热-热重分析和扫描电... 鉴于再生砂(RS)部分取代石英砂(QS)制备再生砂超高性能混凝土(RS-UHPC)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降低的问题,以不同氧化石墨烯(GO)掺量为试验参数,探究GO对UHPC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差热-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揭示其增强机理。结果表明:掺入RS会降低UHPC的流动度、力学性能及UHP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着GO掺量的增加,RS-UHPC流动度逐渐下降,但其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显著提升,当GO质量分数为0.06%时,RS-UHPC的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升11.8%和49.6%,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31.8%,抗裂韧性显著提升。RS的内养护效应和GO的晶核效应均促进水泥水化、降低基体孔隙率、改善再生砂与基体的界面过渡区,从而提升RS-UHPC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氧化石墨 再生 力学性能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再生混凝土气体渗透性能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郭凯 苗航 周静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2-698,共7页
目的研究多掺量氧化石墨烯(GO)对不同龄期再生混凝土的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TEM、EDS及FTIR对GO进行测试、表征,采用超声法制备GO分散液,并对GO掺量为0、0.03%、0.06%、0.09%的再生混凝土,在7 d、14 d、28 d龄期下进行气体渗透... 目的研究多掺量氧化石墨烯(GO)对不同龄期再生混凝土的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TEM、EDS及FTIR对GO进行测试、表征,采用超声法制备GO分散液,并对GO掺量为0、0.03%、0.06%、0.09%的再生混凝土,在7 d、14 d、28 d龄期下进行气体渗透性能试验.结果 GO的掺入使不同龄期再生混凝土的气体渗透系数均有所降低,其中掺量为0.06%时渗透系数为0.064、0.037、0.024,改善最为明显.结论 GO的凝结核效应能够调节水泥基材料的晶体结构,改善再生混凝土微观裂隙,使得不同龄期再生混凝土的气体渗透系数降低18%~62%,对提高其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再生混凝土 气体渗透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凯 马浩辉 王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7-224,共8页
利用纳米压痕仪和扫描电镜等设备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微观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加入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新砂浆和骨料(XJ-G)界面过渡区弹性模量平均增加18.54%,通过纳米压痕理论计算的高密度水化硅酸... 利用纳米压痕仪和扫描电镜等设备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微观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加入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新砂浆和骨料(XJ-G)界面过渡区弹性模量平均增加18.54%,通过纳米压痕理论计算的高密度水化硅酸钙(HD C-S-H)相体积平均增加17.8%,孔隙体积平均降低9.1%;加入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新旧砂浆(XJ-JJ)界面过渡区弹性模量平均增加16.25%,HD C-S-H相体积平均增加16.25%,孔隙体积平均降低6.4%;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了加入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其晶体呈片状,晶体排布更趋于无序化,削弱了氢氧化钙(CH)晶体的取向性,微观结构更加密实;根据弹性模量变化定义了界面过渡区的宽度,氧化石墨烯能使XJ-G界面过渡区宽度减少25%,XJ-JJ界面过渡区宽度减少37.5%;氧化石墨烯使界面过渡区弹性模量分布更加稳定,其弹性模量均值基本趋于一致;由再生混凝土微观力学性能与宏观力学性能的联系,得到氧化石墨烯可以增强和改善再生混凝土新旧界面过渡区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而提高和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再生混凝土 界面过渡区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固废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京红 石文发 +3 位作者 王伟 陈培奇 张凌博 尚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22-4030,共9页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可以改善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良好特性可用来改性固废(铁尾矿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研究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铁尾矿砂取代率和GO掺量3个因素设计了正交试验。引入考虑固废利用率的权重指标对GO改性固...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可以改善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良好特性可用来改性固废(铁尾矿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研究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铁尾矿砂取代率和GO掺量3个因素设计了正交试验。引入考虑固废利用率的权重指标对GO改性固废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进行修正并得出加权评价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得到GO改性固废混凝土的较佳配合比,研究较佳配合比下GO改性固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坍落度与吸水率和微观形貌。结果显示: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铁尾矿砂取代率为50%、GO质量分数为0.05%时,为GO改性固废混凝土的较佳配合比,对GO改性固废混凝土的评价指标影响显著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氧化石墨烯掺量、铁尾矿砂取代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微观形貌分析发现,GO能优化水化产物堆叠形态,在尺度上细化水化产物,能够填充改性固废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有效改善其致密度;较优配合比下的GO改性固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验证了GO改性固废混凝土替代普通混凝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氧化石墨 铁尾矿砂 再生骨料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抗硫酸溶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新宇 刘惠 +3 位作者 王新杰 朱平华 陈春红 周心磊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44-149,共6页
以地聚物再生混凝土为基体,将混凝土浸泡于pH=1.0的硫酸溶液中48 d,以其表观损伤、抗压强度、质量损失、中和深度作为耐硫酸性能指标,研究不同掺量的氧化石墨烯(0.01%,0.03%,0.05%,均为质量分数,下同)对混凝土抗硫酸溶蚀性能的影响。此... 以地聚物再生混凝土为基体,将混凝土浸泡于pH=1.0的硫酸溶液中48 d,以其表观损伤、抗压强度、质量损失、中和深度作为耐硫酸性能指标,研究不同掺量的氧化石墨烯(0.01%,0.03%,0.05%,均为质量分数,下同)对混凝土抗硫酸溶蚀性能的影响。此外,通过SEM、XRD、FTIR对氧化石墨烯的改性效果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掺入少量的氧化石墨烯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性能,但随着掺量的增加改性效果逐渐减弱。改性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别提高56.0%、17.0%、6.0%,且经硫酸溶蚀48 d后仍优于未改性混凝土。48 d后掺量为0.05%的混凝土出现最大的质量损失和中和深度,以及SEM图中较差的界面过渡区和较多松散的腐蚀产物代表其改性效果最差。综合宏观表现、XRD和FTIR分析,确定氧化石墨烯掺量为0.01%时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具有最佳的抗硫酸溶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再生混凝土 氧化石墨 硫酸溶蚀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与氯盐侵蚀耦合作用下GO-RAC的耐久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凯 佟舟 +2 位作者 张树峰 潘文浩 刘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3-1191,共9页
通过混凝土抗冻性快冻法试验,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GO-RAC)在冻融循环与氯盐侵蚀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能,测试分析了GO-RAC的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及氯离子侵蚀情况.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与氯盐侵蚀的耦合作用... 通过混凝土抗冻性快冻法试验,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GO-RAC)在冻融循环与氯盐侵蚀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能,测试分析了GO-RAC的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及氯离子侵蚀情况.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与氯盐侵蚀的耦合作用加速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AC)的劣化损伤,经历72次冻融循环后不同GO掺量GO-RAC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均降至其初始值的60%以下,宏观劣化程度较普通RAC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由于耦合初期侵蚀产物的填充致密效应,GO-RAC的抗压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GO-RAC在冻融循环与氯盐侵蚀耦合作用下的Cl-分布符合Fick第二定律,表面的Cl-质量比随着耦合次数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大,扩散系数随着耦合次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冻融循环 氯盐侵蚀 耦合作用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GO-RC界面过渡区的微观力学性能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凯 马浩辉 +1 位作者 杨丰硕 赵庭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0-238,共9页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氧化石墨烯(GO)对再生混凝土(RC)界面过渡区的影响,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对骨料新砂浆和新砂浆旧砂浆2个界面过渡区的微观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历10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GO-RC)和普通...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氧化石墨烯(GO)对再生混凝土(RC)界面过渡区的影响,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对骨料新砂浆和新砂浆旧砂浆2个界面过渡区的微观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历10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GO-RC)和普通再生混凝土(ORC)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GO在水化过程中的凝结核效应,提高了再生混凝土在各界面过渡区内高密度水化产物的数量,高密度水化硅酸钙的体积分数较ORC提高了7.02%~14.10%;界面过渡区内弹性模量提高了14.79%~17.74%,硬度提高了42.11%~60.80%.GO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提高其抗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再生混凝土 冻融循环 界面过渡区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