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棒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microclavata中的生物活性氧化甾醇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翠仙 苏镜娱 +2 位作者 曾陇梅 梁永钜 杨小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6,129,共3页
从南中国海采集的小棒短指软珊瑚SinulariamicroclavataTix_Dur中首次分离得2个氧化甾醇。通过各种近代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出它们分别为孕甾_5_烯_3_醇_20_酮(pregnenolone)(1)和9,11_开环_24_亚甲基_5α_胆甾_7_烯_3β,6... 从南中国海采集的小棒短指软珊瑚SinulariamicroclavataTix_Dur中首次分离得2个氧化甾醇。通过各种近代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出它们分别为孕甾_5_烯_3_醇_20_酮(pregnenolone)(1)和9,11_开环_24_亚甲基_5α_胆甾_7_烯_3β,6α,11_三羟基_9酮(2)。1和2均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珊瑚 小棒短指软珊瑚 SINULARIA microclavata Tix-Bur 氧化甾醇 抗炎 细胞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甾醇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作用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洪华山 陈凤荣 +3 位作者 朱应葆 王一波 林岚 江琼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3β,5α,6β-胆甾烷二醇(Trio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及其与25-羟胆固醇(25-OH)比较的特点。方法体外培养VSMCs、光镜、透射电镜及TUNEL技术。结果VSMCs经Triol处... 目的研究3β,5α,6β-胆甾烷二醇(Trio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及其与25-羟胆固醇(25-OH)比较的特点。方法体外培养VSMCs、光镜、透射电镜及TUNEL技术。结果VSMCs经Triol处理后,贴壁层细胞呈现核染色质浓集,核碎裂和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TUNEL显示VSMCs凋亡细胞数随Triol浓度的增加而增多;剂量为 30 μmol·L-1的 Triol和 25-OH诱导 VSMCs的凋亡作用,前者不能而后者能被 50 μmol·L-1的胆固醇所抑制。结论Triol能诱导VSMCs凋亡,不同氧化甾醇可能有不同的作用通道和机制;氧化甾醇诱导VSMCs凋亡可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甾醇 血管平滑细胞 细胞凋亡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破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甾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洪华山 林岚 +4 位作者 王一波 江琼 郑关毅 陈良龙 陈建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 :研究 3β ,5α ,6 β 胆甾烷三醇 (Triol)和2 5 羟胆固醇 (2 5OH)对VSMC增殖的影响 ,探讨氧化甾醇在动脉粥样硬化 (AS)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培养和鉴定新西兰白兔主动脉VSMC ;以含不同浓度的Triol和 2 5OH的培养液作用于V... 目的 :研究 3β ,5α ,6 β 胆甾烷三醇 (Triol)和2 5 羟胆固醇 (2 5OH)对VSMC增殖的影响 ,探讨氧化甾醇在动脉粥样硬化 (AS)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培养和鉴定新西兰白兔主动脉VSMC ;以含不同浓度的Triol和 2 5OH的培养液作用于VSMC为实验组 ,不含氧化甾醇或含胆固醇的培养液作为对照组。VSMC增殖及其代谢活性以WST 1测定 ,细胞凋亡以光镜、透射电镜、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 (TUNEL)判断。结果 :在1× 10 - 9~ 1× 10 - 7mol·L- 1范围的Triol和 2 5OH对VSMC的WST 1代谢活性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 1× 10 - 6 mol·L- 1的氧化甾醇则使其代谢活性显著下降 (P <0 .0 1) ;≥ 2 0× 10 - 6 mol·L- 1的Triol和2 5OH诱导VSMC胞体皱缩变小、染色质在核周边浓集、核碎裂、空泡和凋亡小体形成等超微结构变化 ;TUNEL呈阳性反应。结论 :小剂量氧化甾醇无促进VSMC增殖而较大剂量氧化甾醇可诱导VSM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甾醇 血管平滑肌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紫柳珊瑚中过氧化甾醇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桃芳 汤华 +3 位作者 李玲 巩伟 孙鹏 张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紫柳珊瑚(Muriceopsis flavida)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层析(RP-HPLC)等分离手段对紫柳珊瑚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紫柳珊瑚(Muriceopsis flavida)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层析(RP-HPLC)等分离手段对紫柳珊瑚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手段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微生物活性测试。结果从紫柳珊瑚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种过氧化甾醇,分别鉴定为:(22E,24S)-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22E,24R)-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24R)-5α,8α-过氧化胆甾-24-乙基-6-烯-3β-醇(3)、(22E)-5α,8α-过氧化胆甾-6,22-二烯-3β-醇(4)、5α,8α-过氧化胆甾-6-烯-3β-醇(5)。体外抗微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这5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微生物活性。结论首次从中国南海紫柳珊瑚中得到5种过氧化甾醇,其中化合物2对微藻显示强烈的生长抑制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柳珊瑚 氧化甾醇 抗菌活性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5,8过氧化甾醇的结构、生理活性、波谱特征和合成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军 陆伟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5期883-887,892,共6页
本文对目前已知的天然5,8内过氧化物甾醇的结构、生理活性、波谱性质作了综述,并对其合成方法作了讨论。
关键词 甾醇 氧化 5 8内过氧化甾醇 生理活性 波谱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甾醇-磷脂脂质囊泡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6
作者 汤文星 郑思嘉 +4 位作者 王荣昌 游秀华 冷田东 胡海燕 颜光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77,共5页
氧化甾醇3,19?二羟基-胆甾烷-24-酮(DHCO)和3,β5,α6β-胆甾烷三醇(Triol)替代胆甾醇与大豆磷脂形成脂质囊泡的性质研究。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囊泡,通过测定脂溶性及水溶性荧光探针在脂质囊泡中的荧光强度变化,考察囊泡膜流动性及... 氧化甾醇3,19?二羟基-胆甾烷-24-酮(DHCO)和3,β5,α6β-胆甾烷三醇(Triol)替代胆甾醇与大豆磷脂形成脂质囊泡的性质研究。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囊泡,通过测定脂溶性及水溶性荧光探针在脂质囊泡中的荧光强度变化,考察囊泡膜流动性及通透性;通过测定脂质囊泡中游离DHCO及结合DHCO的浓度考察DHCO与磷脂的结合率;考察DHCO/磷脂比例、超声条件对脂质囊泡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DHCO、Triol与磷脂形成的脂质囊泡与胆甾烷(CHOL)-磷脂脂质囊泡的膜流动性无明显差异,但膜通透性稍有增大。DHCO与磷脂的结合率为82.58%。DHCO、Triol与大豆磷脂经简单工艺即可形成脂质囊泡。可通过调节DHCO/磷脂比例、超声条件获得具理想粒径和外观的脂质囊泡。氧化甾醇数量庞大,其作为脂质囊泡的新型"流动性缓冲剂"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甾醇 大豆磷脂 脂质囊泡 特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及其制品中过氧化麦角甾醇含量测定方法建立及应用
7
作者 鄂恒超 彭书婷 +4 位作者 赵志勇 张艳梅 李晓贝 周昌艳 赵晓燕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8,共7页
为建立食用菌及其制品中过氧化麦角甾醇(ergosterol peroxide,EP)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优化色谱、质谱条件,通过基质效应... 为建立食用菌及其制品中过氧化麦角甾醇(ergosterol peroxide,EP)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优化色谱、质谱条件,通过基质效应、加标回收率、检出限和重复性实验考察方法学,最后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31种食用菌及其制品中的EP含量。结果表明: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甲醇∶0.1%甲酸水=92∶8(V∶V),采用乙腈为提取溶剂30℃超声提取30 min,定量离子选用m/z 429.0/191.0;E P在5~2000n 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基质效应较弱;鲜品和腌制食用菌制品的EP检出限为0.020m g·kg^(-1),干制食用菌制品和即食食用菌制品的EP检出限为0.040mg·kg^(-1);加标回收率为78.4%~111.5%,符合GB 2763—2021中60%~120%的要求;日内变异系数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3%~4.8%和0.4%~2.0%;在鲜品中香菇的EP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氧化麦角甾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植物甾醇氧化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胡银洲 黄伟素 陆柏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7-122,128,共7页
植物甾醇作为一种降胆固醇的功能性成分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及其配料中,但是其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类似,易受光、热、氧、金属离子等作用,转变成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植物甾醇氧化物(POPs)。虽然对这种潜在危害还存在争议,但POPs已经引起了人... 植物甾醇作为一种降胆固醇的功能性成分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及其配料中,但是其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类似,易受光、热、氧、金属离子等作用,转变成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植物甾醇氧化物(POPs)。虽然对这种潜在危害还存在争议,但POPs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综合现有国内外有关文献,对POPs的来源分布、形成机理、生理作用及抑制有害POPs生成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氧化 植物甾醇 形成机理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甾醇氧化物的形成、摄入及健康相关效应 被引量:6
9
作者 余慧 徐宝成 +4 位作者 王大红 刘丽莉 连琦 周路 王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06-314,共9页
植物甾醇(phytosterol,PS)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抗炎等生理功能,但由于其自身结构不稳定,易被氧化形成植物甾醇氧化物(phytosterol oxidation products,POPs),POPs包括酮基类、羟基类和环... 植物甾醇(phytosterol,PS)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抗炎等生理功能,但由于其自身结构不稳定,易被氧化形成植物甾醇氧化物(phytosterol oxidation products,POPs),POPs包括酮基类、羟基类和环氧氧化物。随着越来越多的PS强化食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PS的氧化、POPs的机体摄入及可能存在的危害已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查阅国内外有关POPs的最新研究成果,从POPs的形成、种类与结构、膳食暴露情况、机体吸收及健康相关效应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论述,以期为PS的氧化控制,特别是POPs的膳食摄入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氧化 摄入量评估 机体吸收 健康相关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甾醇氧化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侍芳 金青哲 王兴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27,共3页
该文介绍甾醇氧化物种类,综述目前国内外对甾醇氧化物检测方法;包括油脂提取、甾醇氧化物纯化、富集,及色谱、色谱质谱联用对其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 甾醇氧化 甾醇氧化物检测 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纳香中抗炎活性成分虚拟筛选及麦角甾醇过氧化物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龙利 彭俊超 +3 位作者 杨会 廖加美 蔡亚玲 王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57-1363,共7页
目的探讨艾纳香中靶向TLR_(4)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抗炎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以TLR_(4)信号通路关键蛋白为靶点对艾纳香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并通过MTT、ELISA、Western blot、亚细胞结构定位等方法检测了从艾纳香中筛选出的麦角... 目的探讨艾纳香中靶向TLR_(4)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抗炎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以TLR_(4)信号通路关键蛋白为靶点对艾纳香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并通过MTT、ELISA、Western blot、亚细胞结构定位等方法检测了从艾纳香中筛选出的麦角甾醇过氧化物(ergosterol peroxide,EP)对细胞活性、LPS致细胞炎性因子分泌和NF-κB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艾纳香中EP、β-谷甾醇、16-贝壳杉烯、胡萝卜甾醇、木犀草素、金丝桃苷、芫花素等具有较好的对接打分;2.3×10^(-5)-9.3×10^(-5)mol·L^(-1)的EP能抑制LPS致RAW264.7细胞TLR信号通路下游蛋白IκB的降解和磷酸化以及NF-κB p65磷酸化,进一步抑制NF-κB p65的入核,从而抑制细胞因子IL-6、IL-1β的分泌。结论通过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和抗炎活性检测明确了艾纳香中抗炎物质,并阐明以EP为活性物质的抗炎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纳香 分子对接 麦角甾醇氧化 NF-κB p65 信号通路 虚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斌 郁听 +1 位作者 栗磊 孟祥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0-195,共6页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能同时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在2010年被我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文中简要介绍了植物甾醇的性质、来源及生理功能,总结了典型的植物甾醇分离提取工艺,并综述了植物甾醇的改性研究和甾醇氧...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能同时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在2010年被我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文中简要介绍了植物甾醇的性质、来源及生理功能,总结了典型的植物甾醇分离提取工艺,并综述了植物甾醇的改性研究和甾醇氧化产物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天然植物甾醇及其氧化物的安全性问题,为甾醇的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分离提取 改性研究 甾醇氧化产物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小月柳珊瑚Menellakanisa中过氧化甾体成分研究
13
作者 王潘 周巍 +5 位作者 汤华 刘宝姝 孙鹏 朱文 骆焱平 张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9-822,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等多种分离手段对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报...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等多种分离手段对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报道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和结论从南海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中分离得到5个过氧化麦角甾,分别鉴定为:5α,8α-过氧化胆甾-6-烯-3β-醇(1)、(22E)-5α,8α-过氧化胆甾-6,22-二烯-3β-醇(2)、(22E,24R)-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3)、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4(28)-二烯-3β-醇(4)、24(E)-5α,8α-过氧化胆甾-24-乙基-6,24(28)-二烯-3β-醇(5)。这5个过氧化甾醇均为首次从该种珊瑚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月柳珊瑚 氧化甾醇 天然产物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绵Dysidea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邵志宇 郭跃伟 +1 位作者 于嘉陵 朱大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从我国南海陵水地区采集的一种未定种海绵Dysideasp .中首次分离到 7个化合物 ,经MS ,NMR等光谱技术 ,确定了结构分别为胆固醇 (1) ,过氧化麦角甾醇 (2 ) ,cholest 7 en 9α ,11α epoxy 3β ,5α ,6 β ,19 tetraol 6 monoacetate(3) ... 从我国南海陵水地区采集的一种未定种海绵Dysideasp .中首次分离到 7个化合物 ,经MS ,NMR等光谱技术 ,确定了结构分别为胆固醇 (1) ,过氧化麦角甾醇 (2 ) ,cholest 7 en 9α ,11α epoxy 3β ,5α ,6 β ,19 tetraol 6 monoacetate(3) ,甲基尿嘧啶 (4 ) ,尿嘧啶 (5 ) ,甲基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 (6 ) ,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 (7)。其中化合物 3的1HNMR和13 CNMR数据通过二维NMR实验首次得到了全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绵 Dysideasp. 化学成分 胆固醇 氧化麦角甾醇 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植物露兜簕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献起 顾明广 +1 位作者 王聪 钟惠民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154-1155,1158,共3页
在对露兜簕果实研究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利用MS、NMR等波谱方法鉴定为菜油甾醇、过氧化麦角甾醇、Cholest-4-en-3-one、β-谷甾醇、油酸甘油酯、正十六烷醇。
关键词 露兜簕 菜油甾醇 氧化麦角甾醇 Cholest-4-en-3-one Β-谷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芝中脂溶性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陆易 翁新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72-777,共6页
从赤芝中分离获得3个化合物:灵芝萜烯酮醇(Ⅰ)、麦角甾-7,22-二烯-3β-醇(Ⅱ)、过氧化麦角甾醇(Ⅲ)。化疗药物顺氯氨铂(DDP)作为阳性对照,用MTT(microculture tetrazolium)法和形态学方法评定了它们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人胃癌细胞... 从赤芝中分离获得3个化合物:灵芝萜烯酮醇(Ⅰ)、麦角甾-7,22-二烯-3β-醇(Ⅱ)、过氧化麦角甾醇(Ⅲ)。化疗药物顺氯氨铂(DDP)作为阳性对照,用MTT(microculture tetrazolium)法和形态学方法评定了它们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Ⅰ、Ⅱ、Ⅲ、DDP对BEL-740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0.15、5.05、24.35、7.67μmol/L;对MGC-803的IC50值分别为:6.32、10.09、9.88、3.52μmol/L。Ⅰ和Ⅱ分别与DDP以质量比1∶1混合处理BEL-7402细胞有正协同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DDP。化合物Ⅰ、Ⅱ、Ⅲ对HMEC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很小,质量浓度6.25 mg/L的Ⅰ甚至能促其增殖,增长率为0.93%,Ⅱ、Ⅲ的抑制率仅为21.14%和2.86%。Ⅰ、Ⅱ、Ⅲ是极具潜力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芝 灵芝萜烯酮醇 麦角甾-7 22-二烯-3β-醇 氧化麦角甾醇 MTT法 抗肿瘤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耳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2
17
作者 张晓琦 戚进 +1 位作者 叶文才 赵守训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405,共2页
目的 :研究苍耳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并用NMR和MS等方法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苍耳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 :β 豆甾醇(1)、豆甾醇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 目的 :研究苍耳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并用NMR和MS等方法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苍耳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 :β 豆甾醇(1)、豆甾醇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2 )、羽扇豆醇十六酸酯 (3)、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4)、东莨菪内酯苷 (5 )及二十七酸 (6 )。结论 :化合物 3~ 6为从本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 羽扇豆醇十六酸酯 麦角甾醇氧化 东莨菪内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口蘑子实体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苏日古格 包海鹰 +2 位作者 图力古尔 杨树德 孙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80-284,共5页
对蒙古口蘑子实体石油醚提取物及从中得到的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测定其对H22荷瘤小鼠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及免疫因子含量的影响。同时探讨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的细胞凋亡影响。结果表明:除了石油... 对蒙古口蘑子实体石油醚提取物及从中得到的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测定其对H22荷瘤小鼠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及免疫因子含量的影响。同时探讨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的细胞凋亡影响。结果表明:除了石油醚提取物上清低剂量组(50mg/(kg.d))外其他组均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石油醚提取物沉淀低剂量组(35mg/(kg.d))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低剂量组(5mg/(kg.d))抑瘤率分别达到69.61%和67.15%;各受试药组的胸腺指数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其中石油醚提取物沉淀高剂量组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的高剂量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的脾指数没有规律性;所有石油醚提取物组的VD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近,麦角甾醇低剂量组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组与正常组对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所有受试药组的白介素-2(IL-2)含量明显增加,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均能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能够抑制HepG2细胞分裂,对HepG2细胞的早期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2%和4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醚提取物 麦角甾醇 麦角甾醇氧化 免疫功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