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电解水杀菌特性及其对肉品杀菌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玉婵 任占冬 +1 位作者 刘晔 张智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83-2589,共7页
利用自制三室型电解槽制备氧化电解水(EOW),对自制铱氧化物电极进行了XRD、SEM表征和电化学分析。以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为杀灭对象,考察了影响EOW杀菌作用的3个因素,即有效氯(ACC)、氧化还原电位(ORP)和pH值。结果表明,ACC... 利用自制三室型电解槽制备氧化电解水(EOW),对自制铱氧化物电极进行了XRD、SEM表征和电化学分析。以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为杀灭对象,考察了影响EOW杀菌作用的3个因素,即有效氯(ACC)、氧化还原电位(ORP)和pH值。结果表明,ACC值越高,EOW的杀菌效率越高,当ACC值大于40mg.L-1时,杀菌效率进一步提高缓慢,最大杀菌率为99.89%,杀灭对数值为2.67lgcfu.ml-1。EOW中有效氯存在形式以HCl O为主,这也是EOW具有高效杀菌作用的原因。随ORP值增加,杀菌效率也随之增加,但当其大于1100 mV后,杀菌率和杀灭对数值进一步增加较少,可分别达到99.99%和3.86lgcfu.ml-1。pH值本身对杀菌效率影响很小,但pH值改变会影响有效氯的存在形式。考察了EOW对肉品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当EOW与肉品接触后,其ACC值、ORP值会迅速下降,1 min后分别由78.60 mg.L-1和1132 mV降低到47.35mg.L-1和935 mV;25 min后降低至11 mg.L-1和815 mV,此时EOW已失去高效杀菌能力。EOW对肉品杀菌20 min后,杀菌率为99.96%,杀灭对数值为3.42lgcf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电解水 有效氯 氧化还原电位 PH值 肉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电解水凝胶的制备及杀菌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朱玉婵 景莉 +4 位作者 袁敏 刘毅 赵干 吴祯祯 任占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109,111,共5页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氧化电解水凝胶。结果表明,不同有效氯质量浓度氧化电解水凝胶释放曲线类似,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浸渍液中有效氯质量浓度变化呈现2个峰值,分别对应着凝胶表层中氧化电解水快速释放出和凝胶内部的氧化电解水释放。氧化...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氧化电解水凝胶。结果表明,不同有效氯质量浓度氧化电解水凝胶释放曲线类似,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浸渍液中有效氯质量浓度变化呈现2个峰值,分别对应着凝胶表层中氧化电解水快速释放出和凝胶内部的氧化电解水释放。氧化电解水有效氯质量浓度越高,释放出来有效氯的质量浓度越多,达到峰值时间越短。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氧化电解水凝胶的杀菌作用,随着杀菌时间的延长,氧化电解水凝胶的杀菌效果不断提高,当杀菌时间为60 min,杀菌效率达到79.76%;而对照组(普通水凝胶)的杀菌效率仅为23.01%,提高了近4倍,说明氧化电解水凝胶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且明显优于无负载氧化电解水的水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电解水 水凝胶 有效氯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电解水对水产食品中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沈晓盛 于慧娟 唐鸟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4,共4页
通过在水产食品中人为感染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其中包括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摩化摩根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后,利用氧化电解水的抑菌活性,对水产食品中的鱼、虾及贝进行处理,研究其杀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电解15m... 通过在水产食品中人为感染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其中包括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摩化摩根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后,利用氧化电解水的抑菌活性,对水产食品中的鱼、虾及贝进行处理,研究其杀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电解15min0.1%NaCl溶液和海水所得酸性水,均能将细菌总数含量分别为1.85×103CFU/g、1.65×104CFU/g、3.88×104CFU/g的三文鱼片、虾肉和牡蛎肉中细菌杀死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电解水 致病菌 水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氧化电解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清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余铭 张全凯 +2 位作者 罗小军 陈海强 杨公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研究酸性氧化电解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通过观察放大5 000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扫描电镜照片发现,经酸性氧化电解水处理后,细菌外部基质基本被破坏,细胞破裂严重,生物被膜态细菌量下降,清除效果明显。增加保... 研究酸性氧化电解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通过观察放大5 000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扫描电镜照片发现,经酸性氧化电解水处理后,细菌外部基质基本被破坏,细胞破裂严重,生物被膜态细菌量下降,清除效果明显。增加保存酸性氧化电解水的时间、提高保存温度以及存在有机干扰物时均会显著降低清除效果;闭口储存的电解水清除生物被膜的能力高于敞口保存。有效氯、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对清除效果具有协同作用:有效氯含量较低时,电解水清除能力影响明显,有效氯含量较高时,清除效果无明显影响;低pH值条件下,清除效果较好;氧化还原电位与清除效果有明显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酸性氧化电解水 清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电解水在食品工业中的消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钱蓓蕾 黄萱运 +1 位作者 惠芸华 沈晓盛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2年第1期54-60,共7页
氧化电解水是一种具低pH、高氧化还原电位以及含一定有效氯的新型机能水。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并在食品生产中进行消毒杀菌。为了加强氧化电解水在食品业中应用的重视程度,更好地了解电解水在食品生产中的消毒效果,本文就电解水的发生装置... 氧化电解水是一种具低pH、高氧化还原电位以及含一定有效氯的新型机能水。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并在食品生产中进行消毒杀菌。为了加强氧化电解水在食品业中应用的重视程度,更好地了解电解水在食品生产中的消毒效果,本文就电解水的发生装置、生成原理和食品生产中的消毒效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电解水 食品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氧化电解水对卷心菜的杀菌作用与机理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后成 朱玉婵 +4 位作者 任占冬 潘登 刘晔 王又容 柴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77-283,共7页
酸性氧化电解水作为一种高效杀菌剂,但因其低pH值,所以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氯气污染、对金属材料有一定腐蚀性,影响其在农业和食品领域中应用。中性氧化电解水的pH值接近中性,可以克服以上缺点。该文考察了有效氯浓度相近的中... 酸性氧化电解水作为一种高效杀菌剂,但因其低pH值,所以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氯气污染、对金属材料有一定腐蚀性,影响其在农业和食品领域中应用。中性氧化电解水的pH值接近中性,可以克服以上缺点。该文考察了有效氯浓度相近的中性氧化电解水、84消毒液、H2O2和NaClO对卷心菜的杀菌作用,结果表明NEOW具有高效的杀菌作用,杀菌效果优于84消毒液、H2O2和NaClO,当NEOW有效氯含量为24.52 mg/L时,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率为95.81%,杀灭对数值为1.38;当有效氯含量为63.42 mg/L时,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率为98.92%,杀灭对数值为1.97。另外,研究了中性氧化电解水杀菌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有效氯含量会提高杀菌效果,但有效氯含量过高时,杀菌效率反而降低,原因在于有效氯增高时,氧化电解水pH值增加,有效氯存在形式发生改变。在有效氯含量较高时,氧化电解水pH值的改变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但当有效氯含量较低时,pH值越高,杀菌效果越差。此外,还考察了杀菌时间对杀菌效果的影响,杀菌时间增加有利于提高杀菌效率。该试验研究为中性氧化电解水的食品杀菌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还通过其杀菌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揭示了其杀菌机理,提出了最优的杀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 农产品 细菌 中性氧化电解水 卷心菜 影响因素 杀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O_2-SnO_2阳极电催化活性及氧化电解水制备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文阳 任占冬 +5 位作者 朱玉婵 杨晓鸿 全姗姗 高洁 柴波 陈红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9118-19125,共8页
氧化电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杀菌剂,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目前氧化电解水制备过程中,缺少对关键电极材料的研究,没有建立电极材料与杀菌活性因子(HClO)之间的关系。采用热分解法制备RuO2-SnO2氧化物... 氧化电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杀菌剂,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目前氧化电解水制备过程中,缺少对关键电极材料的研究,没有建立电极材料与杀菌活性因子(HClO)之间的关系。采用热分解法制备RuO2-SnO2氧化物合金电极。通过XRD表征可以看出其晶型为典型的金红石型结构,进一步通过循环伏安(CV)表征证明其表面为典型的RuO2电化学特征,没有SnO2电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伏安(LSV)技术分别考察了RuO2-SnO2的析氯极化曲线和析氧极化曲线,研究表明电流密度为70 mA/cm2时,RuO2-SnO2电极的析氯析氧电势差为368mV,而RuO2为278mV,提高了析氯反应选择性。在此基础上,对RuO2-SnO2电极在实际制备氧化电解水过程中的电解效率,有效氯含量、次氯酸含量及强化实验寿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RuO2-SnO2电极比RuO2电极氯离子电解效率提高了11.34%,有效氯含量提高了35.57%,次氯酸含量提高了33.62%,电极强化实验寿命提高了14倍。最后,通过SEM表征和电化学孔隙率的计算,表明RuO2-SnO2电极表面较平整,内部孔隙率大,所以使电解液不容易渗透到电极内部,而使电极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都将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电解水 RuO2-SnO2 电解效率 有效氯 次氯酸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氧化电解水水稻浸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翠玲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6期38-39,35,共3页
本文将对酸性氧化电解水水稻浸种实验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对水稻浸种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 酸性氧化电解水 水稻浸种 浸种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电解水对油菜秸秆降解处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郗腾 鲁明珠 +4 位作者 袁敏 邓力 任占冬 张开诚 朱玉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7-209,213,共4页
为了提高油菜秸秆木质纤维素的能源化利用效率,研究了常压温和条件下利用氧化电解水(EOW)处理油菜秸秆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3h,温度30℃,pH=2.04,EOW有效氯含量105mg/L条件下,EOW对油菜秸秆的还原糖得率达到16.88%,而对照组... 为了提高油菜秸秆木质纤维素的能源化利用效率,研究了常压温和条件下利用氧化电解水(EOW)处理油菜秸秆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3h,温度30℃,pH=2.04,EOW有效氯含量105mg/L条件下,EOW对油菜秸秆的还原糖得率达到16.88%,而对照组仅为11.35%,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氧化电解水 油菜秸秆 预处理 还原糖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氧化电解水对黄瓜白粉病防治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先辉 郭瑞光 +2 位作者 罗文辉 刘昌敏 夏江明 《湖北植保》 2018年第6期13-14,共2页
应用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黄瓜白粉病,经试验结果表明电解水667m2用45kg~75kg(随黄瓜生长逐渐加量),平均病情指数防效为67.1%~70.51%,与常用化学农药50%多菌灵WP平均病情指数防效66.23%~73.31%接近,可替代常规杀菌剂用于黄瓜白粉病的... 应用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黄瓜白粉病,经试验结果表明电解水667m2用45kg~75kg(随黄瓜生长逐渐加量),平均病情指数防效为67.1%~70.51%,与常用化学农药50%多菌灵WP平均病情指数防效66.23%~73.31%接近,可替代常规杀菌剂用于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无农药残留、生态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氧化电解水 防治 黄瓜白粉病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黄瓜霜霉病效果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雄军 陈红 +2 位作者 徐爱仙 鲍喜峰 和世玉 《长江蔬菜》 2018年第16期69-71,共3页
在秋季黄瓜上开展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通过5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黄瓜霜霉病田间发病程度、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酸性氧化电解水及用酸性氧化电解水代替部分农药的处理防治效果均好于化学农... 在秋季黄瓜上开展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通过5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黄瓜霜霉病田间发病程度、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酸性氧化电解水及用酸性氧化电解水代替部分农药的处理防治效果均好于化学农药处理,其中以1/2用量的普力克(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酸性氧化电解水处理效果最好,平均防效为49.01%;其次为纯酸性氧化电解水处理,平均防效为43.84%;常规用量普力克处理平均防效为32.4%。因此,酸性氧化电解水可以部分替代化学农药在黄瓜霜霉病防治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氧化电解水 黄瓜霜霉病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宇舟 黄怡兵 王娟 《湖北植保》 2018年第4期14-15,43,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酸性氧化电解水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常规农药的替代效果。30kg/666.7m2的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效为44.16%。45kg/666.7m2的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效为56.68%,酸性氧化电解水配1/3常规药量5%井冈霉素A防效为54.62%、酸性...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酸性氧化电解水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常规农药的替代效果。30kg/666.7m2的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效为44.16%。45kg/666.7m2的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效为56.68%,酸性氧化电解水配1/3常规药量5%井冈霉素A防效为54.62%、酸性氧化电解水配2/3常规药量5%井冈霉素A防效为64.75%、常规药量5%井冈霉素A防效为67.53%。表明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水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5%井冈霉素A防治水稻稻曲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氧化电解水 稻曲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莴苣灰霉病效果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宇舟 王娟 +3 位作者 黄怡兵 耿协洲 许爱琼 胡定汉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9期192-193,共2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酸性氧化电解水对莴苣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酸性氧化电解水稀释2/3常规用药量的常用农药克得灵对莴苣灰霉病的防效最佳,防效达88.25%。使用单一的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莴苣灰霉病防效为68.7%;常用农药克得灵的常...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酸性氧化电解水对莴苣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酸性氧化电解水稀释2/3常规用药量的常用农药克得灵对莴苣灰霉病的防效最佳,防效达88.25%。使用单一的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莴苣灰霉病防效为68.7%;常用农药克得灵的常规剂量用清水稀释,防效为74.33%;且常用农药克得灵的常规剂量用清水稀释和单一的酸性氧化电解水对莴苣灰霉病的防效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苣灰霉病 酸性氧化电解水 病情指数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氧化电解水浸种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登文 卢建新 唐玉梅 《湖北植保》 2020年第3期40-41,共2页
酸性氧化电解水浸种育秧是一项新兴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可以起到部分替代杀菌剂、减量杀菌剂、促进作物生长等作用。试验表明,酸性氧化电解水浸种育秧试验组的成苗率、苗高、根长、茎叶鲜重和根鲜重5项指标显著高于清水浸种对... 酸性氧化电解水浸种育秧是一项新兴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可以起到部分替代杀菌剂、减量杀菌剂、促进作物生长等作用。试验表明,酸性氧化电解水浸种育秧试验组的成苗率、苗高、根长、茎叶鲜重和根鲜重5项指标显著高于清水浸种对照组。将此技术用于再生稻头季水稻种子浸种,能进一步完善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育机插壮秧,可为再生稻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氧化电解水 水稻浸种 育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效果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洪菊 蒋山 蔡广青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3期64-65,共2页
为探索水稻稻曲病的有效绿色防控技术,开展了酸性氧化电解水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酸性氧化电解水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达50.33%~57.10%,低于对照处理68.29%的防效,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建议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使用2次,... 为探索水稻稻曲病的有效绿色防控技术,开展了酸性氧化电解水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酸性氧化电解水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达50.33%~57.10%,低于对照处理68.29%的防效,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建议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使用2次,推荐用量为67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氧化电解水 稻曲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氧化还原电位电解水冷泡绿茶茶汤理化特性、抗氧化性能及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夏瑞 钟耕 +2 位作者 李恬 杨万富 高羽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89-97,共9页
以瓶装饮用天然水冷泡绿茶和常规热泡绿茶作为对比,探讨负氧化还原电位电解水对冷泡绿茶茶汤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得到活性成分含量高及抗氧化活性强的冷泡绿茶饮品提供新选择。通过调节电解饮用水时间电解生成不同负氧化还原电位电解水1... 以瓶装饮用天然水冷泡绿茶和常规热泡绿茶作为对比,探讨负氧化还原电位电解水对冷泡绿茶茶汤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得到活性成分含量高及抗氧化活性强的冷泡绿茶饮品提供新选择。通过调节电解饮用水时间电解生成不同负氧化还原电位电解水1和2;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并比较负氧化还原电位电解水、瓶装饮用天然水冷泡绿茶和常规热泡绿茶茶汤基本理化指标、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性、感官品质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负氧化还原电位电解水冷泡绿茶茶汤pH呈弱碱性,氧化还原电位为负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茶汤浸提率显著高于瓶装饮用天然水冷泡绿茶(P<0.05),与常规热泡茶相当;电解水制得茶汤色度黄绿明亮,汤色品质高;电解水茶汤多酚含量显著高于瓶装饮用天然水冷泡,且电解水样2显著高于常规热泡(P<0.05),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瓶装饮用天然水冷泡以及常规热泡(P<0.05),咖啡碱含量低于常规热泡,儿茶素类含量均高于瓶装饮用天然水冷泡,除EGCG和EGC外均高于常规热泡;电解水冷泡茶茶汤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绿茶茶汤(P<0.05);电解水冷泡茶汤感官评分最高且茶汤香气成分最为丰富醇和。实验初步验证了负氧化还原电位电解水用作冷泡绿茶加工用水可行性,且筛选出电解水样2制得绿茶茶汤生化成分高、抗氧化活性强且感官评价得分高、香气清香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位电解水 冷泡绿茶 活性成分 氧化活性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te Law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Over CuO
17
作者 Bo-Yuan Gao Wen-HuaLeng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7,共11页
Photocatalytic splitting of water over p-type semiconductors is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production of hydrogen.However,the determination of rate law is rarely reported.To this purpose,copper oxide(CuO)is selected as ... Photocatalytic splitting of water over p-type semiconductors is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production of hydrogen.However,the determination of rate law is rarely reported.To this purpose,copper oxide(CuO)is selected as a model photocathode in this study,and the photogenerated surface charge density,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rate constant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water reduction rate(in terms of photocurrent)were investigated by a combination of(photo)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rge transfer rate constant is exponential-dependent on the surface charge density,and that the photocurrent equals to the product of the charge transfer rate constant and surface charge density.The reaction is first-order in terms of surface charge density.Such an unconventional rate law contrasts with the reports in literature.The charge density-dependent rate constant results from the Fermi level pinning(i.e.,Galvani potential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reaction)due to accumulation of charge in the surface states and/or Frumkin behavior(i.e.,chemical potential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This study,therefore,may be helpful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sm of hydrogen evolution over a CuO photocathode and for designing more efficient CuO-based photo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Rate law Kinetics of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copolymerized film of ruthenium catalyst and redox mediator for electrocatalytic water oxidation
18
作者 WANG Hao TANG Kun +2 位作者 SHAO Jiangyang WANG Kezhi ZHONG Yuwu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93-2202,共10页
Electro-copolymerized film containing ruthenium complexes as electron-transfer(or redox)mediators and water-oxidation catalysts by an oxidative copolymerization method is presented.The addition of the redox mediator s... Electro-copolymerized film containing ruthenium complexes as electron-transfer(or redox)mediators and water-oxidation catalysts by an oxidative copolymerization method is presented.The addition of the redox mediator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electrocatalytic water-oxidation activity and reduced the overpotential to 220 mV.The prepared electrode showed a water-oxidation catalytic rate constant kobs of 31.7 s^(-1)and an initial turnover frequency of 1.01 s^(-1)in 1000 s by potential electrolysis at 1.7 V applied bias vs NHE(normal hydrogen electrode).The kinetic isotope effect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atalytic water oxidation reaction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occurs via a bimolecular coupling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oxidation water splitting ruthenium complexes ELECTROPOLYMERIZATION ELECTROCAT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增效试验初报
19
作者 张求东 谢原利 +3 位作者 郭瑞光 刘昌敏 石教波 蔡旭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2期106-107,共2页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农农发[2015]2号)文件精神,结合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方案,2019年在大冶市刘仁八镇秋玉米开展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农农发[2015]2号)文件精神,结合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方案,2019年在大冶市刘仁八镇秋玉米开展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溶粒剂20 g/亩,清水稀释,防效为76.02%~89.7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溶粒剂减量40%,12 g/亩,加酸性氧化电解水稀释,防效为77.04%~88.60%。经方差分析,两个药剂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酸性氧化电解水 农药减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alytic hydrolysis of carbonyl sulfide over modified coal-based activated carbons by loading metal 被引量:2
20
作者 易红宏 于丽丽 +4 位作者 唐晓龙 宁平 李华 王红妍 杨丽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985-990,共6页
A novel type of metal oxide/activated carbon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for the hydrolysis of carbonyl sulfide (COS). The influences of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dditive content (2.5%-10.0% Fe2O3, ... A novel type of metal oxide/activated carbon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for the hydrolysis of carbonyl sulfide (COS). The influences of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dditive content (2.5%-10.0% Fe2O3, mass fraction) and the basic density of the activation process wer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The surface of catalysts was characterized by Boehm titration.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talysts with 2.5%-5.0% Fe2O3 after calcining at 500 ℃ have superior activity. The conversion rate of CO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basic capacity loaded onto activated carbon(AC), and the activity follows the order: KOH〉Na2CO3 〉NaHCO3. Boehm titration data clearly show that the total acidity increases (from 0.06 to 0.48 mmol/g) and the basic groups decrease (from 0.78 to 0.56 mmol/g) after COS hydrolysis and H2S adsorption. The XP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duct of HzS may be absorbed by the interaction with metal compounds and 02 to form sulfate (171.28 eV) and element sulfur (164.44 eV), which lead to catalysts pois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yl sulfide activated carbon metal oxide HYDRO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