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lenAlOC(CH_3)_3催化CO_2和氧化环己烯的共聚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言平 罗建新 +3 位作者 邹志强 周统昌 张敏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共4页
完全交替的聚碳酸亚环己酯可用作微电子牺牲材料,文中用水杨醛,邻苯二胺和叔丁醇铝制备了SalenAlOC(CH3)3,以N,N-二甲胺基吡啶(DMAP)作为共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氧化环己烯共聚,用核磁共振(1H-NMR)对共聚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完全交替的聚碳酸亚环己酯可用作微电子牺牲材料,文中用水杨醛,邻苯二胺和叔丁醇铝制备了SalenAlOC(CH3)3,以N,N-二甲胺基吡啶(DMAP)作为共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氧化环己烯共聚,用核磁共振(1H-NMR)对共聚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催化效率最高可达494 g Polym/g Cat,共聚产物中的碳酸酯键含量为99.9%,-Mn=30300 g/mol,分子量分布PDI=1.46;与SalenAl(OiPr)相比,SalenAlOC(CH3)3得到交替度大于99%的共聚产物的反应条件更宽,更加容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环己烯 SalenAlOC(CH3)3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芳烃络合物引发氧化环己烯阳离子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旭东 陈用烈 梁兆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605-1608,共4页
以环戊二烯异丙苯铁六氟磷酸盐为引发剂,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了氧化环己烯(CHO)阳离子聚合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CHO聚合反应影响很大.CHO在一系列温度下等温聚合时,放热量和转化率均在40℃左右最高,而聚合反应速率则随着温... 以环戊二烯异丙苯铁六氟磷酸盐为引发剂,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了氧化环己烯(CHO)阳离子聚合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CHO聚合反应影响很大.CHO在一系列温度下等温聚合时,放热量和转化率均在40℃左右最高,而聚合反应速率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HO聚合反应属一级反应,活化能为-9.87kJ/mol,并对聚合反应历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其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物 阳离子 光聚合 氧化环己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环己烯连续进料下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3
作者 张亚明 高凤翔 +3 位作者 周庆海 秦玉升 王献红 王佛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4-1389,共6页
由于氧化环己烯(CHO)与二氧化碳的共聚反应速度比其与环氧丙烷(PO)快,这种竞聚率的差异导致一锅法所得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组成难以稳定控制。为此本文在稀土三元催化剂下,采用氧化环己烯单体连续进料的方法合... 由于氧化环己烯(CHO)与二氧化碳的共聚反应速度比其与环氧丙烷(PO)快,这种竞聚率的差异导致一锅法所得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组成难以稳定控制。为此本文在稀土三元催化剂下,采用氧化环己烯单体连续进料的方法合成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催化效率可达575 g/(mol Zn h)。三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CHO含量升高而增大,当CHO的摩尔投料比从0.19增加到0.59时,玻璃化温度从44.3℃提高到70.1℃。CHO连续进料合成的三元共聚物的组成与投料比基本相近,且连续进料法所合成的三元共聚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而普通的一锅法所得的三元共聚物通常存在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因此连续进料法是制备组成稳定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环己烯 氧丙烷 连续进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煤丰喜公司双氧水氧化环己烯制己二酸获专利
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9-419,共1页
阳煤丰喜化工有限责任公司70kt/a己二酸项目成功投产,产品含量达到99.8%(w)。该双氧水氧化环已烯直接合成己二酸的连续生产工艺获得国家专利。
关键词 双氧水氧化 国家专利 己二酸 氧化环己烯 连续生产工艺 产品含量 直接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辅助晶化法制备高骨架钛含量纳米TS-1分子筛及其催化1-己烯环氧化性能
5
作者 朱婷婷 邓青桃 +5 位作者 董鹏 李铁森 崔勍焱 施杰 周林裕 岳源源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5,共8页
常规TS-1分子筛存在反应活性位点(骨架钛物种)数量有限和可及性差的问题,降低了其催化烯烃环氧化的性能。基于此,采用溶剂络合钛源与硅源预水解相结合的策略,以蒸汽辅助晶化法合成出具有高骨架钛含量的纳米TS-1分子筛,并与利用水热晶化... 常规TS-1分子筛存在反应活性位点(骨架钛物种)数量有限和可及性差的问题,降低了其催化烯烃环氧化的性能。基于此,采用溶剂络合钛源与硅源预水解相结合的策略,以蒸汽辅助晶化法合成出具有高骨架钛含量的纳米TS-1分子筛,并与利用水热晶化法制备出的具有高骨架钛含量的常规TS-1分子筛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TS-1分子筛比商业TS-1分子筛和所合成的常规TS-1分子筛具有更小的晶粒尺寸和更高的外比表面积;与对比样品相比,所制备的纳米TS-1分子筛具有更高的骨架钛含量,因此在被应用于1-己烯环氧化反应时,其表现出比对比催化剂更优异的催化性能,1-己烯转化率为70.4%,1,2-环氧己烷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4.0%和6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S-1分子筛 溶剂络合 蒸汽辅助晶化 高骨架钛含量 1-己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模板法制备大孔-微孔等级孔TS-1分子筛及其1-己烯环氧化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时浩峰 孙明慧 +5 位作者 余申 刘湛 吕佳敏 朱绍林 陈丽华 苏宝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5-1496,共12页
针对等级孔钛硅分子筛TS-1合成方法存在步骤复杂及成本高等难题,使用二氧化硅纳米球同时作为硅源和大孔模板,结合蒸汽辅助结晶方法,通过“硅源溶解-分子筛结晶”过程形成大孔结构,得到大孔-微孔TS-1分子筛。通过调控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尺... 针对等级孔钛硅分子筛TS-1合成方法存在步骤复杂及成本高等难题,使用二氧化硅纳米球同时作为硅源和大孔模板,结合蒸汽辅助结晶方法,通过“硅源溶解-分子筛结晶”过程形成大孔结构,得到大孔-微孔TS-1分子筛。通过调控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尺寸,可以系统调变大孔直径(100~500 nm)。此外,合成的大孔-微孔TS-1分子筛硅/钛摩尔比可调(30、50、100)。HTS-1-200-30分子筛样品在1-己烯催化环氧化反应中,温度343 K、反应时间6 h条件下1-己烯转化率可达41%,高于微孔TS-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研究所采用的自模板法使用低成本St9ber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球,相较于高成本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降低了等级孔钛硅分子筛的合成成本,适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纳米球 自模板 蒸汽辅助晶化 大孔-微孔分子筛 TS-1分子筛 1-己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包容乙酰丙酮镍的制备及其催化空气环氧化环己烯的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继全 郑岩 +2 位作者 陆敬国 韩建萍 葛凤燕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6-270,共5页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以SiO2为基体包容乙酰丙酮镍Ni(acac)2·2H2O配合物,制备了分子氧环氧化环己烯的催化剂.并采用FT-IR、TG-DTA及XPS技术对凝胶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包容条件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包容后得到的凝胶催化...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以SiO2为基体包容乙酰丙酮镍Ni(acac)2·2H2O配合物,制备了分子氧环氧化环己烯的催化剂.并采用FT-IR、TG-DTA及XPS技术对凝胶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包容条件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包容后得到的凝胶催化剂催化活性与均相催化剂活性相当,环己烯转化率达98.0%.循环使用3次,其活性降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技术 包容 氧化 氧化环己烯
原文传递
Pd(OAc)_2/HQ/FePc催化环己烯氧化合成环己酮反应机理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华明 叶兴凯 吴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0-24,共5页
在醋酸钯[Pd(OAc)_2]/氢醌(HQ)/酞菁铁(FePc)催化环己烯氧化合成环己酮反应中,应用XPS、UV-Vis、IR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催化剂各组分在反应前后存在状态,以及Pd(OAc)2、Pd(OAc)2/... 在醋酸钯[Pd(OAc)_2]/氢醌(HQ)/酞菁铁(FePc)催化环己烯氧化合成环己酮反应中,应用XPS、UV-Vis、IR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催化剂各组分在反应前后存在状态,以及Pd(OAc)2、Pd(OAc)2/BQ(苯醌)对环己烯的作用,FePc对HQ的催化氧化。讨论了Pd(OAc)2/HQ/FePc催化环己烯氧化合成环己酮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烯氧化 己酮 醋酸钯 氢醌 酞菁铁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丙基氢氧化铵处理钛硅分子筛催化1-己烯环氧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亚权 林永杰 +4 位作者 刘伟 王书海 叶家鑫 李昊阳 王守桂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70,共6页
用不同浓度的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处理钛硅分子筛(TS-1),处理后的钛硅分子筛作催化剂催化1-己烯发生环氧化反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漫反射(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 用不同浓度的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处理钛硅分子筛(TS-1),处理后的钛硅分子筛作催化剂催化1-己烯发生环氧化反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漫反射(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附-脱附曲线(BET)、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MFI结构没有被破坏;当TPAOH碱处理钛硅分子筛时,晶体内部部分硅溶解导致分子筛内部有介孔生成;随着四丙基氢氧化铵浓度的增加,分子筛中的骨架钛含量逐渐减少同时有非骨架钛生成.在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中,介孔的生成使处理后的钛硅分子筛活性和选择性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当介孔体积大于0.219,cm3/g时,由于骨架钛损失较多,1-己烯转化率和1,2-环氧己烷相对于1-己烯和过氧化氢的选择性都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硅分子筛 四丙基氢氧化 1-己烯氧化 介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调控WO_(x)表面Brönsted酸和氧空位含量用于提高1-己烯环氧化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邢向英 王会香 +1 位作者 王连成 吕宝亮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80-1490,共11页
本研究采用动态溶剂热合成法,在WO_(x)的制备过程中直接引入Co^(2+)得到了Co-WO_(x)催化剂,并将其用于1-己烯的催化环氧化。通过XRD、SEM、TEM、Raman、XPS等多种表征手段以及原位NH_(3)-FTIR对Co^(2+)引入前后WO_(x)的结构进行了系统... 本研究采用动态溶剂热合成法,在WO_(x)的制备过程中直接引入Co^(2+)得到了Co-WO_(x)催化剂,并将其用于1-己烯的催化环氧化。通过XRD、SEM、TEM、Raman、XPS等多种表征手段以及原位NH_(3)-FTIR对Co^(2+)引入前后WO_(x)的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Co^(2+)的引入对WO_(x)的晶型和晶体主生长方向无明显影响,但有效减少了其表面Brönsted酸(B酸)含量,同时增加了其表面氧空位含量。在环氧化反应中,所得Co-WO_(x)催化剂(Co/W=0.1)在1-己烯转化率降低5.3%的情况下,可以将1,2-环氧己烷的选择性从纯WO_(x)的26.9%提高至55.7%。Co-WO_(x)催化剂环氧化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是,WO_(x)表面B酸位点减少抑制了1,2-环氧己烷的开环水解;二是,WO_(x)表面氧空位增多促进了H_(2)O_(2)的活化,保证了1-己烯转化率降幅不大,而且使氧化剂H_(2)O_(2)的利用率提高了13.5%。结合表征结果和反应数据,提出了以W−O−OH为活性中间体的1-己烯环氧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_(x) Co^(2+)掺杂 Brönsted酸位 氧空位 1-己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俊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0,共3页
叙述了环己烷氧化时的副产物———轻质油的组成、性质 ,以及从中回收正戊醇和氧化环己烯的工业方法 ,介绍了这
关键词 己烷 氧化 副产物 轻质油 综合利用 正戊醇 氧化环己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交替度聚碳酸亚环己酯的合成与热性能
12
作者 罗建新 崔奇 +2 位作者 张敏 刘保华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0,14,共4页
文中用SalenAl(OiPr)作催化剂,并以路易斯碱为共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与氧化环己烯共聚得到了高产率高交替度(碳酸酯键含量>99%)的聚碳酸亚环己酯。用1H-NMR、IR、DSC、TG等对共聚产物进行了结构性能的分析和表征。DSC和TGA结果表明,... 文中用SalenAl(OiPr)作催化剂,并以路易斯碱为共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与氧化环己烯共聚得到了高产率高交替度(碳酸酯键含量>99%)的聚碳酸亚环己酯。用1H-NMR、IR、DSC、TG等对共聚产物进行了结构性能的分析和表征。DSC和TGA结果表明,该高交替度聚碳酸亚环己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35℃,在280℃左右开始分解,350℃完全分解。并讨论了碳酸酯键含量对共聚物的热分解性能的影响,进一步表明了碳酸酯含量高的共聚物具有热分解的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环己烯 共聚 SalenAl(OiPr) 聚碳酸亚己酯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二氧化碳-氧化苯乙烯的共聚
13
作者 邹志强 姬文东 +2 位作者 罗建新 张敏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以钴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Co-Zn DMC)为催化剂,高催化效率地合成了CO2/StO二元共聚物,以及CO2/StO/CHO三元共聚物,并对催化剂和聚合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等进行表征。二元共聚催化效率高达3600g... 以钴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Co-Zn DMC)为催化剂,高催化效率地合成了CO2/StO二元共聚物,以及CO2/StO/CHO三元共聚物,并对催化剂和聚合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等进行表征。二元共聚催化效率高达3600g Polym/g Cat,碳酸酯键含量达94.5%,Mn=13000g/mol,分子量分布PDI=1,29;三元共聚催化效率为890g Polym/g Cat,碳酸酯键含量为92.6%,Mn=16700g/mol,PDI=1.61。通过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聚合产物的热性能,S-2L共聚物的瓦较聚碳酸苯亚乙酯提高了10℃左右,其碳酸酯键热分解温度都比相应的二元共聚物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苯乙烯 氧化环己烯 共聚 三元共聚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环氧磷酸酯的合成和表征
14
作者 杜隆超 杨兆 +2 位作者 张敏 朱文凯 王聪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95,共6页
以氯磷酸二乙酯、3-环己烯-1-甲醇为原料,首先合成3-环己烯-1-甲酯缩磷酸二乙酯(CDP),然后在CDP的基础上合成3-氧化环己烯-1-甲酯缩磷酸二乙酯(OCDP).通过正交实验找出两步反应的较优条件.当反应温度为80℃,n(氯磷酸二乙酯)∶n(3-环己烯... 以氯磷酸二乙酯、3-环己烯-1-甲醇为原料,首先合成3-环己烯-1-甲酯缩磷酸二乙酯(CDP),然后在CDP的基础上合成3-氧化环己烯-1-甲酯缩磷酸二乙酯(OCDP).通过正交实验找出两步反应的较优条件.当反应温度为80℃,n(氯磷酸二乙酯)∶n(3-环己烯-1-甲醇)∶n(三乙胺)=1∶1.5∶1,反应时间为36h时,CDP收率可达80.6%.当反应温度为80℃,n(CDP)∶n(过氧单磺酸钾)∶n(四丁基溴化铵)=1∶2∶1,反应时间为36h时,最终产物OCDP的收率为87.6%.通过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分别对两步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己烯-1甲酯缩磷酸二乙酯 3-氧化环己烯-1-甲酯缩磷酸二乙酯 膨胀阻燃剂 合成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可再生生物资源和二氧化碳制造塑料
15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70,共2页
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首次用可再生资源和CO2为原料制造塑料。到现在为止,已经有用CO2为原料的塑料,如使用石油衍生物(氧化丙烯、氧化环己烯)为原料。称为聚碳酸苎烯(PLC)的新聚合物,是R-氧化苎烯(LO)与CO2... 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首次用可再生资源和CO2为原料制造塑料。到现在为止,已经有用CO2为原料的塑料,如使用石油衍生物(氧化丙烯、氧化环己烯)为原料。称为聚碳酸苎烯(PLC)的新聚合物,是R-氧化苎烯(LO)与CO2的交替共聚物,它具有许多与聚苯乙烯相似的特性,而且能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氧化 生物资源 制造 可再生资源 氧化环己烯 交替共聚物 CO2 研究人员 氧化丙烯 聚苯乙烯 生物降解 原料 衍生物 聚合物 聚碳酸 苎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掺杂苯基与乙基桥连的有序介孔有机硅的制备及其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佩 黄依斌 +1 位作者 袁霞 罗和安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分别采用1,4-(双乙氧基硅烷)苯(1,4-BTEB)和1,2-三乙氧基硅基乙烷(1,2-BTESE)作为有机硅源,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硅源,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以Pluronic EO20PO70EO20(P123)为模板剂在酸性环境下水热合成制备了Ti掺杂的有机-无机有... 分别采用1,4-(双乙氧基硅烷)苯(1,4-BTEB)和1,2-三乙氧基硅基乙烷(1,2-BTESE)作为有机硅源,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硅源,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以Pluronic EO20PO70EO20(P123)为模板剂在酸性环境下水热合成制备了Ti掺杂的有机-无机有序介孔有机硅材料Ti-SBA-15-ben和Ti-SBA-15-et.同时,在合成过程中加入H2O2作为配合剂调节钛源水解速度,制备得到Ti-SBA-15-ben-H和Ti-SBA-15-et-H.采用FT-IR、DR UV-Vis、N2物理吸附、XRD、TG-DSC、TEM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中加入H2O2制备的苯基桥连有机硅杂化材料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其骨架中活性4价位钛含量高,结构有序性最好.在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源的环己烯氧化反应中对制备的催化材料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Ti-SBA-15-ben-H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其催化的反应以环氧化产物为主,环己烯的转化率为26.9%,环氧选择性为32.8%,T i-SBA-15-et催化的反应以烯丙位氧化产物2-环己烯-1-酮为主,环己烯的转化率为8.5%,2-环己烯-1-酮选择性为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介孔有机硅 骨架修饰 H2O2 己烯氧化
原文传递
敞开体系法合成W-MCM-41介孔催化剂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晓丽 杨春艳 +2 位作者 李敏艳 王向宇 郑修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5-699,共5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钨酸钠为钨源,采用敞开体系法制备了W-MCM-41介孔催化剂样品。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投料中硅与钨摩尔比对W-MCM-41结构和催化环己烯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制...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钨酸钠为钨源,采用敞开体系法制备了W-MCM-41介孔催化剂样品。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投料中硅与钨摩尔比对W-MCM-41结构和催化环己烯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制W-MCM-41介孔催化剂样品均保持着MCM-41的介孔结构,而且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其中硅与钨摩尔比为30时所制的W-MCM-41样品催化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敞开体系法 W-MCM-41 硅与钨摩尔比 结构表征 己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玉盘化学成分的研究
18
作者 任强 刘春雨 +2 位作者 徐丽珍 杨世林 廖永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从紫玉盘Uvaria macrophylla var. microcarpa中分离具有抗癌活性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分离紫玉盘中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IR,ESI-MS,1H-NMR,13C-NMR,HMQC,COSY,HMBC,NOESY)进行鉴定结构。结果:从紫玉盘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uvarim... 目的:从紫玉盘Uvaria macrophylla var. microcarpa中分离具有抗癌活性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分离紫玉盘中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IR,ESI-MS,1H-NMR,13C-NMR,HMQC,COSY,HMBC,NOESY)进行鉴定结构。结果:从紫玉盘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uvarimacrins A(1),B(2)and C(4)和uvamalols D(3)。结论:化合物(1),(2),(4)均为新化合物,(3)首次从紫玉盘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玉盘 己烯氧化 uvarimacrins A B and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小鼠造模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苏先芝 刘一斐 +5 位作者 孔文娟 闫菲 王晓梅 韩福国 刘清飞 史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5-732,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小鼠模型三种常用造模方法的差异,探索符合POI临床特征的造模方法。方法将96只动情周期规律的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B雷公藤组、C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VCD)组、D半乳糖组。适应性喂养后,分别... 目的对比分析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小鼠模型三种常用造模方法的差异,探索符合POI临床特征的造模方法。方法将96只动情周期规律的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B雷公藤组、C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VCD)组、D半乳糖组。适应性喂养后,分别给予不同造模干预,分别于干预后第16、46和76天随机处死各组8只小鼠,检测小鼠血清性激素、观察卵巢和子宫病理改变等。结果各模型组小鼠E2、卵泡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各模型组均出现动情周期紊乱,对照组则阴性。结论VCD腹腔注射法可损伤小鼠卵巢功能,造成小鼠POI模型;此造模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在三种造模方法中成模更为理想,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氧化乙烯基己烯 造模方法 雷公藤 半乳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结合VCD药物诱导围绝经期肥胖小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珊珊 李翔 +6 位作者 柯碧莲 陈颖棋 曾晓铃 岳虹妤 孙漫沁 徐世芬 宓轶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72-2178,共7页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加4-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物(VCD)药物诱导小鼠卵巢功能衰退的方法,建立围绝经期肥胖动物模型,为中医药领域开展围绝经期肥胖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基础。方法8周龄雌性C57BL/6N小鼠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4-乙烯基...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加4-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物(VCD)药物诱导小鼠卵巢功能衰退的方法,建立围绝经期肥胖动物模型,为中医药领域开展围绝经期肥胖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基础。方法8周龄雌性C57BL/6N小鼠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4-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物组,每组10只,观察两组小鼠动情周期变化、体质量、体长、腰围、Lee’s指数、脂肪湿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雌激素、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比较两组小鼠体重、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卵巢大小、湿重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情周期紊乱,卵巢组织萎缩,卵泡减少,体质量、体长、腰围、Lee’s指数、脂肪湿重均大于空白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高脂饮食喂养加4-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物诱导的方法可以导致小鼠卵巢功能衰退、体重增加,是一种围绝经期肥胖的理想动物模型,该模型较为稳定,适合用于中医药领域对围绝经期肥胖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肥胖 4-乙烯基己烯氧化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