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毛顺杰 栾伟玲 +2 位作者 黄琥 涂善东 郭景坤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9-63,110,共6页
介绍了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背景和特点,分析了几种典型氧化物材料的晶体结构及热电特性,综述了该类材料在温差发电和气体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提高热电优值的途径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氧化物热电材料 晶体结构 热电特性 温差发电 气体传感器 能量转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忻 张久兴 +3 位作者 路清梅 张艳峰 刘延秦 刘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6-29,共4页
介绍了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应用前景,重点讨论了以NaCo_2O_4为代表的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基本结构、性能特征与研究进展;评述了NaCo_2O_4材料Na位、Co位掺杂研究和NaCo_2O_4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几种其它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氧化物热电材料 NaCo2O4 SEEBECK系数 电导率 热导率 热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热电材料热导率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曾令可 漆小玲 +1 位作者 王慧 刘艳春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530,共6页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氧化物热电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转换材料倍受人们关注。提高氧化物热电材料热电性能,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是降低材料的热导率。本文详细介绍了氧化物热电材料热导率的影响机理及测试方法...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氧化物热电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转换材料倍受人们关注。提高氧化物热电材料热电性能,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是降低材料的热导率。本文详细介绍了氧化物热电材料热导率的影响机理及测试方法,提出了降低氧化物热电材料热导率的主要途径;最后指出了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在热导率方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热电材料 热导率 纳米复合结构 低维化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酸盐类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邢学玲 闵新民 张文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7-49,53,共4页
氧化物热电材料是半导体热电材料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优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与其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并讨论了改善热电性能的途径。钴酸盐类氧化物中的NaCo2O4、Ca3Co4O9和Ca3Co2O6处于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前沿,综述了它们的晶体... 氧化物热电材料是半导体热电材料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优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与其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并讨论了改善热电性能的途径。钴酸盐类氧化物中的NaCo2O4、Ca3Co4O9和Ca3Co2O6处于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前沿,综述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制备方法、元素掺杂、热电性能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酸盐类氧化物 热电材料 热电性能 半导体热电材料 盐类 氧化物热电材料 氯化物 NaCo2O4 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阮文彪 郭瑞松 吕振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270-272,共3页
介绍了热电材料的基本原理,着重分析了几种P型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氧化物热电材料在发电方面的应用前景和提高材料品质因子(Z)的紧迫性。
关键词 氧化物热电材料 基本原理 研究现状 品质因子 重分析 P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型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淑芳 高琳洁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共10页
氧化物热电材料在空气中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高温热电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与p型氧化物热电材料相比,n型材料的ZT值普遍偏低,制约了氧化物热电器件的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几种代表性n型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分... 氧化物热电材料在空气中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高温热电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与p型氧化物热电材料相比,n型材料的ZT值普遍偏低,制约了氧化物热电器件的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几种代表性n型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几种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热调控手段对其热电性能的影响和物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n型氧化物热电材料性能进一步优化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型氧化物热电材料 热电性能 电、热协同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3Co_4O_9基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赵丽荣 宋英 +1 位作者 刘洪权 王福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48-952,984,共6页
详细综述了提高Ca3Co4O9基氧化物热电性能的主要途径,包括制备工艺的改进、掺杂改性研究、热电性能的结构调控等,着重从Ca位掺杂和Co位掺杂两个方面介绍了Ca3Co4O9在掺杂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材料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氧化物热电材料 热电性能 掺杂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柔刚 杨君友 朱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299-1303,共5页
介绍了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特殊优点;同时对氧化物热电材料做了大致分类.深入介绍了关于错配层氧化物高热电势起因的最新研究成果;广泛介绍了perovskite结构氧化物的置换对热电性能的影响,探讨了... 介绍了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特殊优点;同时对氧化物热电材料做了大致分类.深入介绍了关于错配层氧化物高热电势起因的最新研究成果;广泛介绍了perovskite结构氧化物的置换对热电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其导电机理及热电势的可能起因.最后介绍了透明导电氧化物热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热电材料 错配层钴氧化物 perovskite结构 T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徐飞 李安敏 +1 位作者 程晓鹏 孔德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38-4048,共11页
由于能源危机正在到来,废热回收已经成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热电材料在废热收集环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氧化物热电材料拥有抗氧化能力强、热稳定性好、原料相对低廉、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无毒、无污染、使用寿命... 由于能源危机正在到来,废热回收已经成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热电材料在废热收集环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氧化物热电材料拥有抗氧化能力强、热稳定性好、原料相对低廉、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无毒、无污染、使用寿命长等传统合金材料不具备的优点,但由于低的电导率因而限制了其在热电性能方面的表现。已经有大量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元素掺杂,改善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氧化物热电材料再次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了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与今后的发展方向,着重阐述了以BiCuSeO为代表的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基本结构、性能特征与研究进展;评述了BiCuSeO材料Bi位、Cu位和O位掺杂研究以及BiCuSeO的结构优化;并简单介绍了NaCo_2O_4、Ca_3Co_4O_9、SrTiO_3、ZnO、In_2O_3热电材料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热回收 热电材料 氧化物热电材料 BiCuSeO 元素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烧结制备AgxCa3-xCO4O9热电氧化物及其电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飞鹏 路清梅 +1 位作者 张忻 张久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1374-1376,共3页
以金属硝酸盐为起始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xCa3-xCO4O9(X=0.1-0.6)复合氧化物粉末,SPS烧结了其块体,研究了Ag^+掺杂量对系统物相组成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范围内随着Ag^+掺杂量的增加,出现了单质Ag和CO3O... 以金属硝酸盐为起始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xCa3-xCO4O9(X=0.1-0.6)复合氧化物粉末,SPS烧结了其块体,研究了Ag^+掺杂量对系统物相组成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范围内随着Ag^+掺杂量的增加,出现了单质Ag和CO3O4,与此伴随的是块体各温度点电阻率和Seebeck系数的降低.当X=0.6时,100℃时的电阻率达到最低值1.7×10^-5Ω.m,且块体导电特性由半导体转变为金属。当X=0.3,SPS烧结时间2h时功率因子达7.612×10^-4m.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氧化物 SPS烧结 掺杂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氧化物(Ca_3Co_2O_6)_(1-x)(Ca_3Co_4O_9)_x的制备和表征
11
作者 路庆凤 王海英 +2 位作者 李喜贵 胡保付 李玉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39,43,共4页
热电氧化物Ca3Co2O6和Ca3Co4O9是Ca-Co-O体系中两个确定的态,其热电性质显著不同.我们采用“快速加热法”制备了(Ca3Co2O6)1-x(Ca3Co4O9)x(x=0,0.2,0.4,0.6,0.8,1),并利用XRD、SEM等实验方法分析表征样品,系统研究了热电氧化物从Ca3Co2O... 热电氧化物Ca3Co2O6和Ca3Co4O9是Ca-Co-O体系中两个确定的态,其热电性质显著不同.我们采用“快速加热法”制备了(Ca3Co2O6)1-x(Ca3Co4O9)x(x=0,0.2,0.4,0.6,0.8,1),并利用XRD、SEM等实验方法分析表征样品,系统研究了热电氧化物从Ca3Co2O6到Ca3Co4O9的转化过程.从SEM图中可知Ca3Co2O6为无规取向棒状结构,Ca3Co4O9为法向取向与表面近似垂直的片状结构,XRD结果显示x=0.4之前的样品Ca3Co2O6和Ca3Co4O9两相衍射峰并存,x=0.6以后的样品是Ca3Co4O9单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氧化物 快速加热法 SEM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材料在发电和制冷方面的应用前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2
作者 朱文 杨君友 +1 位作者 崔昆 张同俊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5-588,548,共5页
本文介绍了热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阐述了热电材料在发电和制冷方面的应用前景 ,分析了可能具有较高ZT值的几个新概念 ,包括低维热电材料、氧化物热电材料。
关键词 发电 制冷 应用 研究进展 热电材料 低维热电 氧化物热电 SKUTTERUDITE 声子玻璃电子晶体 热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xCo_2O_4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厉英 张丽华 姜茂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6-239,共4页
介绍了NaxCo2O4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基本结构和热电性能,论述了NaxCo2O4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NaxCo2O4材料的Na位掺杂(掺入K,Sr,Y,Nd,Sm,Yb,Ca,Ag)和Co位掺杂(掺入Ti,Rh,Pd,Pb,Mn,Ru)进行了评述·不同元素对Na位和Co位的掺杂效果的... 介绍了NaxCo2O4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基本结构和热电性能,论述了NaxCo2O4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NaxCo2O4材料的Na位掺杂(掺入K,Sr,Y,Nd,Sm,Yb,Ca,Ag)和Co位掺杂(掺入Ti,Rh,Pd,Pb,Mn,Ru)进行了评述·不同元素对Na位和Co位的掺杂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但可以看出NaxCo2O4热电材料的掺杂研究有着非常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热电材料 SEEBECK系数 电阻率 热导率 热电材料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3Co_4O_9热电陶瓷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漆小玲 曾令可 +3 位作者 税安泽 刘艳春 王慧 赵昆渝 《陶瓷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3Co4O9陶瓷,对样品的显微结构和热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a3Co4O9为取向无规则层片状组织,制备工艺参数对样品的显微结构和热电性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氧化物热电材料 Co基氧化物 CA3CO4O9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元素掺杂对CaTiO_(3)微观结构及热电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建波 田震 +4 位作者 蒋全伟 于砺锋 康慧君 曹志强 王同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96-1404,I0007-I0009,共12页
CaTiO_(3)是一种新兴的高温氧化物热电材料,但多种元素掺杂对其微观结构与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本研究采用水热法结合真空热压烧结分别制备了Cr、Nb、Eu、Dy、Ce与La六种不同元素掺杂的CaTiO_(3)多晶块体样品。Cr掺杂导致大量... CaTiO_(3)是一种新兴的高温氧化物热电材料,但多种元素掺杂对其微观结构与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本研究采用水热法结合真空热压烧结分别制备了Cr、Nb、Eu、Dy、Ce与La六种不同元素掺杂的CaTiO_(3)多晶块体样品。Cr掺杂导致大量纳米级Cr相析出,由于基体中施主元素含量过低,功率因子严重损失,其ZT仅为0.012(983 K)。Eu掺杂并未为基体提供施主载流子,导致ZT提升不明显,仅为0.141(1031 K)。Nb掺杂导致高热导的微米级Nb相析出,热导率上升,但基体中Nb含量较多为基体提供了载流子,使其ZT有明显改善,达到0.263(1013 K)。Dy、Ce与La掺杂则既提供载流子又作为点缺陷散射声子,既提高了功率因子又降低了晶格热导率,极大地提升了热电性能,ZT在1031 K分别达到0.357、0.398、0.329,比纯CaTiO_(3)(0.096)分别提升了296%、342%、265%。其中,Dy掺杂的样品在整个温度测试范围内具有最低的晶格热导率和较高的功率因子,通过调控Dy含量与晶界处富集第二相的含量,可以解耦电和热传输性能,有望刷新目前CaTiO_(3)的ZT记录。本研究揭示了多种元素掺杂条件下CaTiO_(3)的成分-结构-性能联系,为其在高温热电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_(3) 氧化物热电材料 微观结构 元素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a novel oxygen production approach with full-spectrum solar energy for the lunar human base
16
作者 Wei Zhu Maobin H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1,I0001,共18页
Building a lunar human ba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of human lunar explor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oxygen by combining photothermal synergistic water decomposition with high-temper... Building a lunar human ba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of human lunar explor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oxygen by combining photothermal synergistic water decomposition with high-temperature carbon dioxide electrolysis,utilizing the full solar spectrum.The optimal oxygen production rates under different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inlet temperatures T_(e),ultraviolet(UV)separation wavelengths λ_(2),infrared(IR)separation wavelengths,and photovoltaic cell materials were explor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let temperature of the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should be as high as possible so that more carbon dioxide can be converted into carbon monoxide and oxygen.Furthermore,when the ultraviolet separation wavelength is approximately 385 nm,the proportion of solar energy allocated to the photoreaction and electrolysis cell is optimal,and the oxygen production rate is highest at 2.754×10^(-4) mol/s.Moreover,the infrared separation wavelength should be increased as much as possible within the allowable range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solar radiation allocated to the electrolysis cell to improve the rate of oxygen generation.In addition,copper indium gallium selenide(CIGS)has a relatively large separation wavelength,which can result in a high oxygen production rate of 3.560×10^(-4) mol/s.The proposed integrated oxygen production method can provide a feasible solution for supplying oxygen to a lunar human b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ar oxygen production full-spectrum solar energy photovoltaic and photon-enhanced thermionic emission electrolysis of carbon dioxide photothermal synergistic reaction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