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水蓉 刘开宇 +2 位作者 易小艺 何方 谢清亮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607-613,共7页
以Co(NO3)2·6H2O和Ni(NO3)2·6H2O为原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为模板剂和碳锌的原料来源,制备了前驱体,随后通过高温煅烧法合成了多孔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等手... 以Co(NO3)2·6H2O和Ni(NO3)2·6H2O为原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为模板剂和碳锌的原料来源,制备了前驱体,随后通过高温煅烧法合成了多孔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等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研究,发现钴-镍-锌氧化物/碳复合物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55 m2/g。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A/g的电流密度下,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的比容量为804 F/g,远高于钴-镍氧化物的比容量(180 F/g),且10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保持94.4%;在高电流密度10A/g下,比容量保持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 MOF-5 模板法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SOD纳米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丽艳 王悦怡 +3 位作者 杨东生 孟庆繁 滕利荣 高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88-1490,共3页
以乙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一步合成羟基磷灰石(HA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纳米复合物(HAP-SO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OD的活性,还对各复合物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 以乙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一步合成羟基磷灰石(HA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纳米复合物(HAP-SO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OD的活性,还对各复合物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HAP-SOD纳米复合物粒径均匀,粒径在100nm以下,包裹后的SOD活性可达84.7%,且缓释作用明显,24h累计释放率为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超氧化物歧化酶纳米复合物 原位合成 蛋白活性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单层分散在相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羽 蒋骏骢 +1 位作者 朱月香 谢有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27-2335,共9页
与无机氧化物和盐类在载体表面自发单层分散相类似,许多有机物也可以在载体表面自发单层分散.有机物在载体表面单层分散行为和分散后的存在状态与有机物分子形状和结构特点及载体表面性质和孔结构有关.利用有机物在载体表面的单层分散,... 与无机氧化物和盐类在载体表面自发单层分散相类似,许多有机物也可以在载体表面自发单层分散.有机物在载体表面单层分散行为和分散后的存在状态与有机物分子形状和结构特点及载体表面性质和孔结构有关.利用有机物在载体表面的单层分散,可以设计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这方面研究工作取得的相关进展,主要介绍了有机物单层分散在碳/氧化物复合物、氧化物和薄壁中孔碳材料的制备和织构调控方面的一些应用实例.单层分散的有机物热分解后可在载体表面形成均匀的薄碳层,以无机多孔氧化物为载体可制备出包覆均匀碳薄层的碳/氧化物复合物,这种碳/氧化物复合物在染料吸附、催化剂载体和光催化方面显现出好的性能.以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物时,分散的有机物可以隔离溶胶颗粒,从而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氧化物并可对孔容进行调控,以此方法制备的γ-氧化铝比表面积可达506m2·g-1.在惰性气氛中加热上述碳/氧化物复合物,碳层可抑制氧化物的相变;而在氧气中,碳层燃烧发热会促进相变,由此可快速制备超细α-氧化铝.包覆均匀碳薄层的氧化物载体对碳起支撑作用,在将氧化物溶解去除后,可便捷制得高比表面积、大孔容、高中孔率的薄壁中孔碳材料,碳材料的形貌、孔径分布等可通过选用不同织构的氧化物载体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分散 材料制备 氧化物复合物 高比表面积氧化物 相变 中孔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表征与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柯仁怀 罗小兰 +1 位作者 关怀民 童跃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9期5376-5379,共4页
以甲壳素为原料,采用连续操作、不分离中间产物的方法合成了羧甲基取代度1.08的水溶性N,O-羧甲基壳聚糖,分别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通过重构插层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Mg-Al双层氢氧化物复合物,X... 以甲壳素为原料,采用连续操作、不分离中间产物的方法合成了羧甲基取代度1.08的水溶性N,O-羧甲基壳聚糖,分别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通过重构插层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Mg-Al双层氢氧化物复合物,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表明双层氢氧化物的片层已经被层离,N,O-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有效的插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羧甲基壳聚糖 Mg—Al双层氢氧化物复合物 插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液膜法-水热反应制备纳米Ni_(0.6)Zn_(0.4)Fe_2O_4铁氧体 被引量:3
5
作者 曾能 杨琳 +1 位作者 李宗葆 杨第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27-130,139,共5页
采用气泡液膜法,将Zn2+,Ni2+和Fe3+与OH-在液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制得了Ni0.6Zn0.4Fe2O4铁氧体的前躯体,用元素分析、EDS、TEM、FT-IR、XRD和VSM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躯体中Ni、Zn和Fe元素组成较精确地保持了原料溶液中Zn2+,Ni2+和... 采用气泡液膜法,将Zn2+,Ni2+和Fe3+与OH-在液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制得了Ni0.6Zn0.4Fe2O4铁氧体的前躯体,用元素分析、EDS、TEM、FT-IR、XRD和VSM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躯体中Ni、Zn和Fe元素组成较精确地保持了原料溶液中Zn2+,Ni2+和Fe3+的配料摩尔比并纳米级均匀分布。前躯体组成是0.6Ni(OH)2.0.4Zn(OH)2.2Fe(OH)3复合物,粒径为1~3nm的球状纳米粒子。前躯体于240℃水热反应4h,制得纳米Ni0.6Zn0.4Fe2O4铁氧体,其Ms=73.669emu/g,Mr=1.1035emu/g,Hc=8.896Gs,密度d=5.554g/cm3,再于800℃烧结1h,制得固结铁氧体的Ms=82.136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液膜 水热反应 NI-ZN铁氧体 前躯体 氧化物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Ca-Al-B-Si-O glass/Al_2O_3 composites with various alkali oxides contents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明 周洪庆 +2 位作者 朱海奎 岳振星 赵建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733-2739,共7页
The effects of alkali oxides (Na2O and K2O addition on both the sintering behavior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Ca-AI-B-Si-O glass/Al2O3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effects of alkali oxides (Na2O and K2O addition on both the sintering behavior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Ca-AI-B-Si-O glass/Al2O3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alkali oxides in the glass causes the decrease of [SiO4], which results in the decrease of the continuity of glass network, and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the softening temperature Tf of the samples and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crystallization. And that deduces corresponding rise of densification, dielectric constant, dielectric loss of the 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LTCC) materials and the decrease of its thermal conductivity. By contrast, the borosilicate glass/A1203 composites with 1.5% (mass fraction) alkali oxides sintered at 875 ℃ for 30 rain exhibit better properties of a bulk density of 2.79 g/cm3, a porosity of 0.48%, a 2 value of 2.28 W/(m.K), a er value of 7.82 and a tand value of 9.1 × 10-4 (measured at 10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osilicate glass alkali oxides Ca-AI-B-Si-O glass AL2O3 MICROSTRUCTURE thermal properties dielectric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