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汤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分析及对H_(2)O_(2)诱导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韩罗霞 纪鹏 +4 位作者 买占海 张亚辉 杨蓉 华永丽 魏彦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共7页
研究芍药汤(Shaoyao decoction,SYD)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对H_(2)O_(2)诱导的人克隆结肠腺癌(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试验以及FRAP法评价SYD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力;筛选SYD对Caco-2细胞的无毒范围,... 研究芍药汤(Shaoyao decoction,SYD)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对H_(2)O_(2)诱导的人克隆结肠腺癌(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试验以及FRAP法评价SYD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力;筛选SYD对Caco-2细胞的无毒范围,并建立H_(2)O_(2)诱导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检测SYD对氧化损伤细胞活力以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评价SYD对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SYD对DPPH、ABTS、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Fe^(3+)还原能力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EC_(50)分别为2.953μg/mL、1.492μg/mL和10.360μg/mL。SYD能显著提高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Caco-2细胞活力,并显著抑制氧化损伤细胞NO的升高,增强SOD活力以及GSH的含量。结果表明SYD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有效缓解H_(2)O_(2)导致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汤 氧化活性 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碳点用于对乙酰氨基苯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改善
2
作者 李燕 蔡皓 毕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22,共8页
对乙酰氨基苯酚(APAP)是一种用于治疗头疼和发烧症状的药物,其代谢产物会消耗肝脏内的谷胱甘肽(GSH),引起氧化应激.短时间内服用大量APAP会导致肝功能衰竭.本文以邻苯二酚(CAT)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合... 对乙酰氨基苯酚(APAP)是一种用于治疗头疼和发烧症状的药物,其代谢产物会消耗肝脏内的谷胱甘肽(GSH),引起氧化应激.短时间内服用大量APAP会导致肝功能衰竭.本文以邻苯二酚(CAT)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强抗氧化能力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黄光碳点(D-CDs).在斑马鱼APAP肝损伤模型中,体内成像显示D-CDs可有效富集在斑马鱼肝脏部位.D-CDs增加了斑马鱼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GSH含量,减少了丙二醛(MDA)含量,有效改善了由APAP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氧化 对乙酰氨基苯酚 损伤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枪鱼胶原低聚肽抑制皮肤细胞黑色素生成及抗氧化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松霞 郑硕磊 +3 位作者 安颖 李嘉鑫 王玉梅 王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91-101,共11页
目的研究金枪鱼胶原低聚肽(tuna skin collagen oligo-peptide,TSCP)对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通过研究TSCP对B16-f10细胞黑色素和酪氨酸酶生成的影响,对B16-f10细胞抗氧化活性分析,及对双氧水(hy... 目的研究金枪鱼胶原低聚肽(tuna skin collagen oligo-peptide,TSCP)对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通过研究TSCP对B16-f10细胞黑色素和酪氨酸酶生成的影响,对B16-f10细胞抗氧化活性分析,及对双氧水(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揭示TSCP对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对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结果TSCP在0.01~1.00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B16-f10细胞无明显毒性,并能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在1.00 mg/mL质量浓度下,TSCP将黑色素含量降低至83.79%±4.31%(P<0.01),酪氨酸酶活力降低至78.14%±6.95%(P<0.001)。同时,TSCP显著降低了B16-f10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1.00 mg/mL质量浓度下ROS含量下降至53.5%±4.4%(P<0.001),呈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效果。此外,TSCP能够提升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力[(16.62±0.62)U/mg prot,P<0.001],降低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0.352±0.051)U/mg prot,P<0.001],并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含量[(284.55±4.99)ng/mL,P<0.01]。在Hacat细胞模型中,TSCP同样无显著毒性,且在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模型中,TSCP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并抑制细胞凋亡,1.00 mg/mL TSCP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提高至73.66%±5.48%(P<0.01)。结论TSCP具有显著的抑制黑色素生成和抗氧化活性,展现出在皮肤美白和抗氧化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胶原低聚肽 黑色素生成 氧化 HACAT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蝉花孢子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对炎症和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李兴阳 王贝琦 +3 位作者 郭超 操慧 于瑞莲 王琴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195,共9页
本研究利用溶剂提取法对人工蝉花孢子粉中的脂类成分连续回流提取,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蝉花孢子油的得油率,分析其组成并通过实验探究其体外抗炎活性及其对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修复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溶剂提取法对人工蝉花孢子粉中的脂类成分连续回流提取,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蝉花孢子油的得油率,分析其组成并通过实验探究其体外抗炎活性及其对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液固比为12:1、55℃的条件下连续回流提取3 h后,蝉花孢子油得油率最高,为2.626%±0.04%。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共得到25种成分,其中包含18种脂肪酸成分,占比为87.86%。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蝉花孢子油浓度在20~200μg/mL时能够明显提高RAW264.7细胞存活率,显著促进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分泌至正常生理值(P<0.001);蝉花孢子油浓度在60~200μg/mL时,能够显著促进H2O2诱导的Caco-2细胞的增殖(P<0.01);蝉花孢子油浓度在40~100μg/mL时,能够显著增强Caco-2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因此,蝉花孢子油具有潜在的促进肠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作为由新食品原料提取得到的成分,在开发针对炎性肠病肠黏膜损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花孢子油 得油率 脂肪酸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豆芽菜多酚对氧化损伤小鼠体内抗氧化及肝脏损伤修复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颖 佐兆杭 +4 位作者 王欣卉 徐炳政 朱磊 刘淑婷 宫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12-216,共5页
本实验探究了芸豆芽菜多酚对D-半乳糖造模的氧化损伤小鼠体内抗氧化及肝脏损伤修复作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溶液构建氧化损伤小鼠模型,经连续灌胃不同剂量(20、40、60 mg/(kg·d))芸豆芽菜多酚28 d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肝脏脏器系数、... 本实验探究了芸豆芽菜多酚对D-半乳糖造模的氧化损伤小鼠体内抗氧化及肝脏损伤修复作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溶液构建氧化损伤小鼠模型,经连续灌胃不同剂量(20、40、60 mg/(kg·d))芸豆芽菜多酚28 d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肝脏脏器系数、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取肝脏制作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观察小鼠肝脏损伤及修复状况。与模型对照组小鼠比较,各灌胃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及肝脏脏器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芸豆芽菜多酚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SOD、GSH-Px活力显著上升(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肝脏功能指示指标ALT与AST活力显著下降(P<0.05),且综合肝组织病理学染色切片结果观察发现芸豆芽菜多酚可使肿胀的肝细胞恢复正常形态,并可减少胞间出血点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且作用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芽菜多酚 D-半乳糖 氧化损伤 肝脏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大鼠抗氧化及损伤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小连 孙婷婷 徐建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1-15,共5页
本试验以脂多糖(LPS)致氧化损伤大鼠为模型,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大鼠生长性能、脏器系数、抗氧化及损伤修复的作用。将64只70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雌雄对半。对照组和损伤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抗氧化剂组和损伤修复组饲... 本试验以脂多糖(LPS)致氧化损伤大鼠为模型,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大鼠生长性能、脏器系数、抗氧化及损伤修复的作用。将64只70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雌雄对半。对照组和损伤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抗氧化剂组和损伤修复组饲喂基础日粮并添加0.8 mL/d.只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损伤模型组和损伤修复组腹腔注射LPS 1 mg/kg,对照组和抗氧化剂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2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抗氧化剂显著增加大鼠日增重,提高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一氧化氮(NO)水平(P<0.05),对脏器系数影响不显著。与损伤模型组相比,损伤修复组可提高大鼠抗氧化性能,修复损伤使大鼠抗氧化性能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表明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具有提高大鼠抗氧化性能、修复机体氧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源性 氧化 氧化损伤 自由基代谢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大鼠繁殖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小连 孙婷婷 徐建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9,24,共5页
本研究以脂多糖(LPS)作为自由基的诱发剂,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作为自由基的清除剂,探讨自由基对大鼠繁殖性能的损伤及抗氧化剂的修复作用。将64只70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雌雄对半。对照组和损伤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抗氧化剂... 本研究以脂多糖(LPS)作为自由基的诱发剂,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作为自由基的清除剂,探讨自由基对大鼠繁殖性能的损伤及抗氧化剂的修复作用。将64只70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雌雄对半。对照组和损伤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抗氧化剂组和损伤修复组饲喂基础日粮并添加0.8 mL/d.只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损伤模型组和损伤修复组腹腔注射1 mg/kg LPS,对照组和抗氧化剂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雌鼠和雄鼠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LPS的雌鼠雌二醇浓度下降,受孕率降低,雄鼠精子数目、精子活动率和a级精子数显著降低。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使雌鼠生育综合指数明显提高,血清中雌二醇含量升高,雄鼠精子数目增加,精子运动能力增强,断奶时仔鼠的数量和存活率提高。与损伤模型组相比,损伤修复组可一定程度提高大鼠的生育状况。结果提示,注射LPS导致大鼠产生氧化应激,对机体生殖机能造成损伤,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具有提高大鼠繁殖性能并一定程度修复繁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源性 氧化 繁殖损伤 修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抗氧化肽对H2O2诱导HEK293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李思涵 倪庆圆 +1 位作者 耿相玉 李秀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61-169,共9页
目的评价纳豆肽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对对H_(2)O_(2)诱导HEK293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 目的评价纳豆肽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对对H_(2)O_(2)诱导HEK293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阳离子自由基(ABTS^(+)·)、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能力为指标,测定酶解得到纳豆肽粗品的抗氧化能力。利用超滤技术对纳豆肽进行分离,测定分离后各组分在不同浓度下对DPPH·及ABTS^(+)·清除活性。将活性最强的两个组分作为纳豆抗氧化肽,测定其对H_(2)O_(2)诱导氧化损伤HEK293细胞抗氧化酶含量的影响,评价其对氧化损伤HEK293细胞的保护效果。结果纳豆肽粗品在8.00 mg/mL时具有良好的DPPH·、ABTS^(+)·、·OH和·O^(2-)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能力。超滤后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大于30、10~30、3~10、小于3 kDa的4个纳豆肽组分,其对DPPH·及ABTS^(+)·清除活性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8 mg/mL时,相对分子质量为3~10 kDa和小于3 kDa组分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后续的细胞试验表明,这两个组分能够显著提高氧化应激下HEK293细胞的存活率。在30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小于3 kDa组分的纳豆抗氧化肽可使细胞存活率恢复至未损伤时的水平,而3~10 kDa组分也使损伤细胞的存活率提高了40.8%。同时,纳豆抗氧化肽均能提高氧化损伤HEK293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抗氧化酶的含量,<3 kDa组分和3~10 kDa组分的纳豆抗氧化肽分别使SOD含量提高了49.52%和50.80%,GPX含量提高了49.52%和50.81%,CAT含量提高了93.64%和91.97%。结论纳豆肽具有抗氧化潜力,纳豆抗氧化肽可以有效地缓解H_(2)O_(2)诱导的HEK293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为纳豆抗氧化肽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氧化 超滤 HEK293细胞 氧化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SKQ1对脂多糖所致急性肾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9
作者 万雨涵 杨定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4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SKQ1对急性肾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KQ1组、LPS组、LPS+SKQ1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制备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以生理盐水作... 目的观察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SKQ1对急性肾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KQ1组、LPS组、LPS+SKQ1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制备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SKQ1组腹腔注射0.2 mg/kg的SKQ1(溶解于10%DMSO、40%PEG300、5%Tween-80和45%生理盐水),LPS+SKQ1组于造模前24 h予SKQ1预处理,LPS腹腔注射24 h后处死小鼠并保留各组血液及肾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肾脏损伤程度,并通过Paller评分法量化比较;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RT-qPCR法检测肾脏组织中炎症因子mRNA变化,如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肾脏组织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途径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肾小管线粒体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小鼠肾脏病理损伤加重,肾脏损伤评分、SCr、BUN水平升高,肾组织中IL-1β、IL-6、TNF-αmRNA水平升高,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表达降低,GPx及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均<0.05);线粒体肿胀增大、线粒体嵴断裂及空泡形成。与LPS组比较,LPS+SKQ1组小鼠肾脏病理损伤减轻,肾脏损伤评分、SCr、BUN水平降低,肾脏组织IL-1β、IL-6、TNF-αmRNA表达量降低,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GPx、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均<0.05);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断裂及空泡化减轻。结论SKQ1预处理可保护脂多糖所致小鼠急性肾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异常凋亡、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以及维持线粒体正常形态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线粒体靶向氧剂SKQ1 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珧柱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李针 金丹青 +6 位作者 徐炫 王坤 李佳瑶 任春芝 唐红军 王玉梅 孙坤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09-217,共9页
以江珧[Pinna(Atrina)pectinate]柱为原材料,探究水解肽的抗氧化水平及对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可控酶解技术、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水解度(hydrolysis degree,DH)作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水解酶,并优化酶解条件;... 以江珧[Pinna(Atrina)pectinate]柱为原材料,探究水解肽的抗氧化水平及对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可控酶解技术、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水解度(hydrolysis degree,DH)作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水解酶,并优化酶解条件;运用超滤、Q强阴离子交换快速流层析柱(Q sepharose fast flow,QFF)、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氨基酸N端测序和质谱分析,分离、鉴定活性酶解肽;以H_(2)O_(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为氧化损伤模型,研究活性肽对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最佳酶解条件为:木瓜蛋白酶,37℃、pH 8.0、加酶量3.0%、料液比1∶20(g∶mL)、酶解时间3.0 h。从该条件酶解产物中分离、鉴定得到5条寡肽,经质谱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确定其分别为Val-Ala-His(JY1,325.18 Da)、Glu-Pro(JY2,244.11 Da)、Ala-Val(JY3,188.12 Da)、Trp-Tyr(JY4,367.15 Da)、Trp-Val(JY5,303.16 Da)。其中JY1、JY4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3种自由基清除活性的EC_(50)分别为(2.102±0.01)、(4.215±0.024)、(3.019±0.021)mg/mL,(2.981±0.014)、(5.385±0.027)、(4.204±0.031)mg/mL;并可减少细胞氧化损伤,显著提升H_(2)O_(2)诱导的HUVEC损伤细胞存活率。由此可见,江珧柱蛋白可以酶解产生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活性的肽,并对H_(2)O_(2)诱导的HUVEC细胞氧化损伤起保护作用,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江珧柱的开发利用和抗氧化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珧 酶解肽 氧化 氧化损伤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修复及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王欢欢 单帅 +1 位作者 冯培红 刘凯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1-63,152,共4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对其抗氧化应激及神经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6例DPN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对其抗氧化应激及神经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6例DPN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治疗;研究组增加α-硫辛酸辅助治疗,均持续4 w,对比两组患者神经修复效果、神经传导速度、抗氧化应激能力情况,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 w末,患者神经修复效果:桡神经、尺神经与正中神经横径和纵径均较对照组减小,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与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抗氧化应激能力: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α-硫辛酸辅助治疗老年DPN,可有效提升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神经修复及抗氧化应激能力,不良反应少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Α-硫辛酸 依帕司他 神经修复 氧化应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球盖菇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和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38
12
作者 王峰 王晓炜 +3 位作者 陶明煊 程光宇 杨启银 曩潇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3-238,共6页
目的:探讨大球盖菇多糖(SRP)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和对D-半乳糖所致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SRP体外抗氧化活性用自由基清除能力、红细胞溶血作用、肝匀浆MDA生成作用和抑制线粒体肿胀的方法来测定;在动物实验中,通过连续60d颈背... 目的:探讨大球盖菇多糖(SRP)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和对D-半乳糖所致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SRP体外抗氧化活性用自由基清除能力、红细胞溶血作用、肝匀浆MDA生成作用和抑制线粒体肿胀的方法来测定;在动物实验中,通过连续60d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氧化损伤动物模型,在造模的同时给予低、中、高剂量(100、200、400mg/kg·d)SRP,并定期测定血液SOD活性和MDA含量,动物被处死后测定血液和肝脏的抗氧化指标。结果:SRP在体外清除超氧自由基IC50为132.5μg/ml,在583.1μg/ml浓度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为47.44%,在832μg/ml时对红细胞氧化溶血抑制率为23.8%,在500μg/ml时抑制线粒体肿胀程度与对照组相同,在537μg/ml时在自氧化和诱导氧化条件下,抑制肝匀浆MDA的生成分别为38.0%和40.9%;在动物实验中,SRP对小鼠体重变化无显著影响,能使降低的血红蛋白(Hb)含量和肝指数恢复到正常水平。给予SRP(200mg/kg)在20、45、60d时能提高血液SOD活性,在45、60d时能降低血液MDA含量,与模型组比差异有显著性;在小鼠血清抗氧化指标中,模型组MDA含量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给予SRP后MDA含量显著降低,GPx活性和TAOC显著提高。与模型组比,SRP组的肝抗氧化酶(总SOD、MnSOD、CuZnSOD及GPx)活性及TAOC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SRP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对D-半乳糖所致氧化损伤小鼠血液和肝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说明SRP体内和体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多糖 自由基 氧化损伤模型 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氧化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7
13
作者 朱淑云 周越 +2 位作者 肖香 董英 朱胜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4-238,共5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测定水飞蓟油对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其总抗氧化力,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水飞蓟油对氧化损伤小鼠血清抗氧化酶... 目的:研究水飞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测定水飞蓟油对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其总抗氧化力,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水飞蓟油对氧化损伤小鼠血清抗氧化酶活力以及其对小鼠肝组织形态的影响,研究其对氧化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水飞蓟油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与其质量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水飞蓟油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可以保护小鼠肝细胞形态的完整性。结论:水飞蓟油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油 体外氧化 氧化损伤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花青素体外抗氧化及对H_2O_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5
14
作者 罗春丽 王林 +2 位作者 李杏 张子程 张久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25-230,共6页
目的:研究紫薯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建立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初步评价紫薯花青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紫薯干粉经过提取、纯化制得紫薯花青素干粉,分别测定紫薯花青素的总还原力、对羟自由基(·OH)、超氧... 目的:研究紫薯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建立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初步评价紫薯花青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紫薯干粉经过提取、纯化制得紫薯花青素干粉,分别测定紫薯花青素的总还原力、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以及对大鼠红细胞浴血的保护作用。建立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紫薯花青素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紫薯花青素的还原力和VC基本相当;紫薯花青素对·OH有很好的清除效果,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有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随紫薯花青素浓度的升高,对O2-·的清除作用增强,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单位浓度的紫薯花青素对O2-·的清除作用比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效果好。不同质量浓度的紫薯花青素均可抑制H20: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溶血,且随着紫薯花青素质量浓度的升高,大鼠红细胞的溶血度降低,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H2O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50~1600μg/mL的紫薯花青素均能够抑制H2O2引起的HepG2细胞凋亡,当紫薯花青素质量浓度达到800μg/mL时,HepG2细胞存活率为(88.03±7.48)%。结论:紫薯花青素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对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研究初步揭示了紫薯花青素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花青素 氧化 自由基 氧化应激损伤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多糖对力竭小鼠抗氧化、抗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37
15
作者 史亚丽 杨立红 +1 位作者 蔡德华 孙闽君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8,共3页
研究杏鲍菇多糖对力竭小鼠抗氧化、抗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灌服杏鲍菇多糖的力竭游泳小鼠实验模型 ,测定小鼠安静时心肌、肝脏、骨骼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安静时、力竭后以上 3种组织的MDA水平 ,力竭后小鼠血清谷丙... 研究杏鲍菇多糖对力竭小鼠抗氧化、抗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灌服杏鲍菇多糖的力竭游泳小鼠实验模型 ,测定小鼠安静时心肌、肝脏、骨骼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安静时、力竭后以上 3种组织的MDA水平 ,力竭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 (GPT)、谷草转氨酶 (GOT)、肌酸激酶 (CK)活性。结果安静时心肌、肝脏、骨骼肌MDA对照组与多糖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心肌GSH -Px活性对照组与多糖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肝脏GSH -Px活性多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骨骼肌GSH -Px活性多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力竭后心肌、肝脏、骨骼肌 3种组织MDA水平多糖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1、P <0 .0 5、P <0 .0 5 ;血清GPT活性多糖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血清CK活性多糖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1,差异极显著。表明 :杏鲍菇多糖对力竭小鼠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 ,对肝脏、骨骼肌有明显抗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多糖 力竭 自由基 氧化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其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0
16
作者 王双玉 李坤 +1 位作者 阚国仕 陈红漫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3,共5页
以玉米醇溶蛋白作底物,用Alcalase2.4FG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玉米抗氧化肽,SephadexG-25、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玉米抗氧化肽,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研究其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制备玉米抗氧化肽的最... 以玉米醇溶蛋白作底物,用Alcalase2.4FG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玉米抗氧化肽,SephadexG-25、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玉米抗氧化肽,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研究其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制备玉米抗氧化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为8%,[E]/[S]=2%,pH=9.0,时间3h,温度55℃。该条件下得到的玉米抗氧化肽对O2-·和·OH具有很强的清除能力,并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氨基酸分析表明其富含Ala和Leu,且含有7种人类必需氨基酸,因此其具有很高的生物学活性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氧化 酶水解 氧化 小鼠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H2O2诱导RAW264.7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伟 张小英 +4 位作者 叶嘉宜 陈熔 李一峰 陈运娇 曹庸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2-69,共8页
该文旨在研究余甘子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H2O2诱导RAW264.7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余甘子不同溶剂提取物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良好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一定浓度下抗氧化效果与抗坏血酸相... 该文旨在研究余甘子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H2O2诱导RAW264.7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余甘子不同溶剂提取物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良好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一定浓度下抗氧化效果与抗坏血酸相当。余甘子不同溶剂提取物能有效提高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乳酸脱氢酶活力及谷胱甘肽含量,降低丙二醛值,剂量依赖性保护氧化损伤的RAW264.7细胞。其中,余甘子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表现出最佳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这与其富含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及槲皮素有关。总之,余甘子不同溶剂提取物能有效改善H2O2诱导的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该研究为开发余甘子功能食品或保健品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氧化 RAW264.7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球盖菇提取物对CCl_4所致肝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晓炜 王峰 +3 位作者 陶明煊 程光宇 奚清丽 吕中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63-667,共5页
目的:研究大球盖菇提取物(SRE)对小鼠肝和主要脏器组织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连续30d给予低(100mg/kg·d)、中(200mg/kg·d)、高(400mg/kg·d)三个剂量的SRE后,灌胃给予CCl4(80mg/kg·d)建立动物急性肝损伤模型,动物... 目的:研究大球盖菇提取物(SRE)对小鼠肝和主要脏器组织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连续30d给予低(100mg/kg·d)、中(200mg/kg·d)、高(400mg/kg·d)三个剂量的SRE后,灌胃给予CCl4(80mg/kg·d)建立动物急性肝损伤模型,动物处死后取血液和脏器测定各项抗氧化指标。结果:高剂量S R E能降低血清A L P活性,提高肝总S O D、Mn-SOD、Cu,Zn-SOD及GSH-Px活性,降低肝组织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三个剂量呈现了一定的量效关系。主要脏器的抗氧化指标测定表明,SRE能显著提高心和肾SOD和GSH-Px活性(p<0.01),显著降低心组织MDA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脾总SOD和Mn-SOD表现出代偿性增高(p<0.01),给予SRE后可使升高的SOD活性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分析表明SRE的主要抗氧化成分为多糖和黄酮。结论:SRE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和主要脏器的氧化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提取物 急性肝损伤 脏器 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恶草酮对蚯蚓抗氧化酶活性及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佳 刁晓平 +3 位作者 胡继业 谢嘉 杜俊俏 赵春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5-931,共7页
采用人工土壤法研究了染毒14 d后不同浓度(0、10、20、40、80 mg.kg-1)异恶草酮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体腔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采用人工土壤法研究了染毒14 d后不同浓度(0、10、20、40、80 mg.kg-1)异恶草酮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体腔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低浓度(10、20 mg.kg-1)能显著诱导SOD酶活性(P<0.01,P<0.05),诱导率分别为19.56%、13.03%。CAT活性在较低浓度时没有显著性变化,当浓度达到40、80 mg.kg-1时出现显著性诱导(P<0.01),诱导率分别为43.42%、68.08%。T-AOC在整个胁迫阶段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最终趋于正常水平,20 mg.kg-1暴露组T-AOC含量最低(5.74 U.mg-1pro),比对照组减少了44.54%。GSH-Px酶活性在整个暴露阶段处于抑制状态。不同浓度的异恶草酮均能引起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暴露浓度与尾部DNA含量、Olive尾距和尾长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上述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及DNA损伤可作为异恶草酮影响的生物标志物,异恶草酮对土壤动物蚯蚓具有毒性作用,对土壤环境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异恶草酮 氧化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豆芽菜多酚对D-半乳糖致小鼠机体氧化及肾脏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颖 王欣卉 +4 位作者 徐炳政 朱磊 佐兆杭 刘淑婷 宫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19-223,共5页
为探究芸豆芽菜多酚对D-半乳糖致小鼠机体氧化及肾脏损伤的修复作用,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溶液构建小鼠损伤模型,连续灌胃不同剂量(低、中、高分别为20、40、60 mg/(kg·d)芸豆芽菜多酚及抗坏血酸(VC)28 d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肾脏... 为探究芸豆芽菜多酚对D-半乳糖致小鼠机体氧化及肾脏损伤的修复作用,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溶液构建小鼠损伤模型,连续灌胃不同剂量(低、中、高分别为20、40、60 mg/(kg·d)芸豆芽菜多酚及抗坏血酸(VC)28 d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肾脏脏器系数、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血肌酐(creatinine,CR)含量,并取肾脏制作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病理学组织切片,观察小鼠肾脏损伤及灌胃给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发现,相较于模型对照组小鼠,除芸豆芽菜多酚低剂量组外,其他灌胃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及肾脏系数均有所升高,但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灌胃给药组小鼠血清GSH-Px活力显著上升(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各灌胃给药组小鼠血清SOD活力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各灌胃给药组(除芸豆芽菜多酚低剂量组)小鼠肾脏功能指示指标BUN及CR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小鼠显著下降(P<0.05);肾脏HE病理学组织切片显示,模型对照组小鼠肾脏严重受损、肾小球及肾小球囊肿大并伴有间质渗血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灌胃给药后,各灌胃给药组小鼠肾脏肾小球及肾小球囊恢复正常形态,间质渗血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减少。结合各灌胃给药组检测指标及HE病理学组织切片分析得知,芸豆芽菜多酚对小鼠机体氧化及肾脏损伤修复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芽菜多酚 D-半乳糖 氧化损伤 肾脏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