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基封端型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复合聚氨酯UV固化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夏贤良 娄育培 +2 位作者 李道壮 吴晓静 李再峰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
为提高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基于聚氨酯化学反应,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对氧化石墨烯(GO)实现了化学接枝,制备出新型氧化石墨烯(HEMA@GO)。探讨了HEMA@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协... 为提高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基于聚氨酯化学反应,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对氧化石墨烯(GO)实现了化学接枝,制备出新型氧化石墨烯(HEMA@GO)。探讨了HEMA@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协同复合对聚氨酯基UV固化涂层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接枝型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由接枝前的0.89 nm扩大到2.10 nm,改善了GO在聚氨酯基体中的分散能力和界面相互作用;当HEMA@GO和MWCNTs的添加量分别为1.0%、3.0%时,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和涂层硬度达到了最佳,分别为13.6 MPa和6H。此外,HEMA@GO和MWCNTs的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聚氨酯涂层的方块电阻,从空白涂层的1012 kΩ/□降至7.1 kΩ/□,展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和力学性能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UV固化树脂 改性氧化石墨烯 多壁碳纳米管 力学性能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处理方法与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羧基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2
2
作者 邱军 王国建 +1 位作者 屈泽华 苌璐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9-272,共4页
从羧基定量化出发,采用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详尽研究了氧化处理方法与多壁碳纳米管(MW CNTs)上引入羧基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硝酸氧化法、混酸氧化法和混酸与过氧化氢共同氧化法均可以使MW CNTs表面产生羧基。热... 从羧基定量化出发,采用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详尽研究了氧化处理方法与多壁碳纳米管(MW CNTs)上引入羧基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硝酸氧化法、混酸氧化法和混酸与过氧化氢共同氧化法均可以使MW CNTs表面产生羧基。热重分析法和XPS分析法可以定量分析MW CNTs表面羧基的含量,并且分析结果相近。XPS分析表明,2.5m o l/L硝酸氧化48h可以使MW CNTs表面产生摩尔分数为4.80%的—COOH,而混酸(浓HNO3与浓H2SO4体积比为1∶3)氧化4h可产生摩尔分数为5.35%的—COOH,如果进一步由质量分数20%的过氧化氢氧化2h,MW CNTs表面产生的—COOH摩尔分数提高到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表面修饰 羧基化 氧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均匀沉淀包覆四氧化三铁及其磁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健明 肇研 +3 位作者 李翔 鲍天骄 申雄刚 段跃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本文用均匀沉淀的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包覆了四氧化三铁(Fe3O4),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场发射透射电镜(FETEM)对改性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形貌进行观察,采用场发射透射电镜附带的X射线能谱仪(EDX)对其表面成分进行测试,同时结合X... 本文用均匀沉淀的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包覆了四氧化三铁(Fe3O4),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场发射透射电镜(FETEM)对改性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形貌进行观察,采用场发射透射电镜附带的X射线能谱仪(EDX)对其表面成分进行测试,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包覆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最后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网络矢量分析仪表征了Fe3O4包覆多壁碳纳米管的静态磁性能和动态电磁性能.结果表明,均匀沉淀Fe3O4包覆多壁碳纳米管的效果理想,相对原始多壁碳纳米管,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静态磁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2.15 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均匀沉淀 氧化三铁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硅橡胶复合薄膜湿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潘良 孙晓君 +1 位作者 施云波 张慧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9084-19088,共5页
采用化学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o-MWC-NTs)与 Hummers 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超声混合,加入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具有湿敏特性的 o-MWCNTs/GO/RTV 复合薄膜.借助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吸收光谱(FT-IR... 采用化学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o-MWC-NTs)与 Hummers 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超声混合,加入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具有湿敏特性的 o-MWCNTs/GO/RTV 复合薄膜.借助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分析手段分别对化学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石墨烯进行表征,并对基于 o-MWCNTs/GO/RTV的复合薄膜的湿敏性能及湿敏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混酸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端口打开,侧壁和开端处产生羧基和羟基等官能团,有利于水分子的吸附,同时也有利于与 GO 表面的基团作用,形成三维的纳微米结构,提高了碳纳米管与硅橡胶基体的相容性,使所制备的 o-MWCNTs/GO/RTV 复合薄膜灵敏度提高.当相对湿度在23%~87%的范围,m (GO)∶m (o-MWCNTs)=1∶3时,o-MWCNTs/GO/RTV 复合薄膜的湿滞为5%RH,灵敏度为0.3152/%RH,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4和27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石墨烯 硅橡胶 薄膜 湿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杂化薄膜导电性能的调控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永锋 刘燕珍 +2 位作者 杨永岗 王茂章 温月芳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水溶胶作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将不同质量分数的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通过超声空化作用分散于其中得到稳定均质的多壁纳米管/氧化石墨烯(MWCNT-GO)悬浮液。采用微滤自组装... 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水溶胶作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将不同质量分数的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通过超声空化作用分散于其中得到稳定均质的多壁纳米管/氧化石墨烯(MWCNT-GO)悬浮液。采用微滤自组装法制备MWCNT-GO杂化薄膜,然后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低温(200℃)热处理1 h以脱除GO中的大部分含氧官能团,即得部分还原的多壁碳纳米管-还原石墨烯(MWCNT-RGO)杂化薄膜。结果表明:MWCNT-GO杂化薄膜呈现均质层状的"三明治"式结构,MWCNTs与GO形成3D交联导电网络,通过控制MWCNTs的添加量和低温热处理,可实现氧化石墨烯导电性的恢复和有效调控。随着MWCNTs含量的增加,所得MWCNT-GO杂化薄膜的导电率增加。掺杂质量分数50%的MWCNTs所制MWC-NT-GO-50杂化薄膜的导电率为1 120 S/m,经200℃热处理后,导电率高达5 380 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多壁碳纳米管 薄膜 导电性 低温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超鹏 韩博 +2 位作者 慕春海 赵洁 陈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0-464,共5页
该文研究了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NTs)对Pb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平衡时间、溶液pH值、溶液体积等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在静态吸附条件下:Pb2+能大量并快速地被o-MWNTs吸附,45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而活性炭(ACs)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 ... 该文研究了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NTs)对Pb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平衡时间、溶液pH值、溶液体积等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在静态吸附条件下:Pb2+能大量并快速地被o-MWNTs吸附,45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而活性炭(ACs)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溶液pH值在1.0~7.0范围对吸附量有显著影响,在pH5.0~6.0时o-MWNTs对Pb2+的静态吸附容量为17.43 mg.g-1。o-MWNTs对铅离子的吸附量随着溶液体积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最大吸附量可达25 mg.g-1。在动态吸附实验中,30 mg.L-1的铅离子溶液在SPE小柱的穿透体积为235 mL,溶液体积为400 mL时可完全穿透。动态吸附实验表明,o-MWNTs对铅离子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且萃取回收率高达94%。研究表明,氧化碳纳米管装填的固相萃取小柱可用于中药提取物中Pb2+的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多碳纳米管 铅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对乐果光催化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芳 廖婵娟 +3 位作者 罗琳 易建龙 李凯 刘富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7-333,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钛/多壁碳纳米管(TiO2/MWCNTs)复合材料,其m(TiO2)∶m(MWCNTs)=3∶4、表面平均孔径为5.724 nm。选用该复合材料对乐果进行光催化降解试验,探讨不同光源及光照时间、乐果初始浓度、复合材料添加量、温度等对...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钛/多壁碳纳米管(TiO2/MWCNTs)复合材料,其m(TiO2)∶m(MWCNTs)=3∶4、表面平均孔径为5.724 nm。选用该复合材料对乐果进行光催化降解试验,探讨不同光源及光照时间、乐果初始浓度、复合材料添加量、温度等对其光催化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乐果在25℃、紫外光照30 min、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和TiO2/MWCNTs复合材料添加量为0.25 g/L条件下的降解率为80.7%,TiO2/MWCNTs复合材料的最大吸附量为16.15 mg/g;在其他条件相同,仅将紫外光改为自然光条件下,乐果的催化降解率为79.2%,与紫外光下的催化降解率相差不大;而同等条件下,Ti O2对乐果在紫外光下的催化降解率比TiO2/MWCNTs低33.1%。因此,可以用自然光代替紫外光用于吸附试验,自然条件下采取该工艺可有效降解环境中乐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多壁碳纳米管 吸附 光催化降解 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用于过氧化氢的检测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红娟 周春梅 +2 位作者 余皓 彭峰 方锦坤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6,共5页
构建用于过氧化氢检测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阳极最大电流法和计时安培电流法测试表明:碳纳米管能提高电极的有效表面积,并加速电子的传递.循环伏安阳极最大电流和计时安培响应电流均与过氧化氢的浓度变化成线性关系,两... 构建用于过氧化氢检测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阳极最大电流法和计时安培电流法测试表明:碳纳米管能提高电极的有效表面积,并加速电子的传递.循环伏安阳极最大电流和计时安培响应电流均与过氧化氢的浓度变化成线性关系,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2.8μA/(mmol.L-1)、0.997和1.5μA/(mmol.L-1)、0.971;检测方法过程简单,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 循环伏安 计时安培 氧化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乙酸在多壁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电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纪文 段成茜 高作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1-436,共6页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研究了萘乙酸(NAA)在玻碳电极(GCE),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CNTs/GCE)和多壁碳纳米管-离子液体修饰玻碳电极(MWCNTs-IL/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NAA...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研究了萘乙酸(NAA)在玻碳电极(GCE),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CNTs/GCE)和多壁碳纳米管-离子液体修饰玻碳电极(MWCNTs-IL/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NAA在GCE电极上于1.00V附近有一不可逆氧化峰。与GCE相比,NAA在MWCNTs/GCE上的氧化峰电位略有负移,氧化峰电流增大约6倍,而与MWCNTs/GCE相比,NAA在MWCNTs-IL/GCE上的氧化峰电位基本不变,氧化峰电流增大约2倍,表明MWCNTs-IL/GCE对NAA的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在10~400 mV.s-1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扫描速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NAA在MWCNTs-IL/GCE上的电极反应受吸附控制。测定了NAA在MWCNTs-IL/GCE上的电化学动力学参数,建立了NAA含量的电化学定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乙酸 多壁碳纳米管 离子液体 电催化氧化 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克芦丁在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洪涛 周群 +3 位作者 段德良 武云 曹秋娥 丁中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6-982,共7页
研制了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SWCNTs-COOH/GCE)。用交流阻抗谱法(EIS)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电极膜性能,应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了曲克芦丁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SWCNTs-COOH修饰电极对曲克芦丁的氧化有良好的... 研制了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SWCNTs-COOH/GCE)。用交流阻抗谱法(EIS)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电极膜性能,应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了曲克芦丁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SWCNTs-COOH修饰电极对曲克芦丁的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其氧化反应为单电子单质子过程,结合恒电位电解实验产物推测其氧化过程可能为曲克芦丁分子上的酚羟基被氧化为羰基。电极反应的扩散系数及速率常数分别为1.10×10-6 cm2.s-1、9.87×10-3 mol.L-1.s-1。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氧化峰(0.85V)电流与曲克芦丁浓度在8.04×10-7~6.41×10-4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达5.01×10-7 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3.1%,方法可用于曲克芦丁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单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电极 曲克芦丁 循环伏安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红Ⅰ在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离子液体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宿星 代小容 +2 位作者 卢恒一 张红雅 伍远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14-2015,共2页
苏丹红I是常用于机油、汽车蜡和鞋油等工业产品着色的重偶氮类化工染料,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归类为可疑致癌物.苏丹红I的常用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法.但因其中仪器昂贵、处理复杂,难以在基层单位普及.电化学方法包括... 苏丹红I是常用于机油、汽车蜡和鞋油等工业产品着色的重偶氮类化工染料,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归类为可疑致癌物.苏丹红I的常用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法.但因其中仪器昂贵、处理复杂,难以在基层单位普及.电化学方法包括极谱法、修饰电极伏安测定法等,因其仪器简单、灵敏度高、分析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且易于自动化而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多壁碳纳米管 离子液体 苏丹红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诱导A549细胞氧化应激与去极化线粒体膜电位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社房 钟李明 +1 位作者 吴艺晖 张其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7-501,共5页
以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为模型细胞,探讨多壁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效应及其机制.A549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0-300μg/mL)的多壁碳纳米管后,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用活性氧(ROS)敏感探针2’,7’... 以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为模型细胞,探讨多壁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效应及其机制.A549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0-300μg/mL)的多壁碳纳米管后,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用活性氧(ROS)敏感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用荧光探针JC-1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敏感蛋白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可引起A549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内活性氧ROS过量产生以及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诱导细胞氧化应激效应;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抑制多壁碳纳米管诱导的A549细胞内ROS的产生.多壁碳纳米管处理A549细胞2h后,诱发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多壁碳纳米管诱导细胞氧化应激的同时伴有适应性应激蛋白HO-1的上调表达.结果表明,细胞氧化应激和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可能是多壁碳纳米管诱导A549细胞毒性效应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线粒体膜电位 氧化应激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体系处理对多壁碳纳米管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济林 吴桐山 +2 位作者 伍小丽 张杰元 陈宪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4-266,270,共4页
采用3种氧化体系(H2SO4/H2O2,H2SO4/K2Cr2O7,H2SO4/HNO3)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处理,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失重、滴定分析、Zeta电位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镜对氧化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处理未明显破坏MWCNT... 采用3种氧化体系(H2SO4/H2O2,H2SO4/K2Cr2O7,H2SO4/HNO3)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处理,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失重、滴定分析、Zeta电位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镜对氧化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处理未明显破坏MWCNTs的管状结构,并在表面引入羧基官能团,滴定分析显示按上述氧化体系的顺序样品的表面羧基含量分别为0.95%,6.08%,9.2%;氧化后样品能在水相中形成较稳定的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 羧基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赖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过氧化氢 被引量:5
14
作者 屈建莹 朱莉莉 +2 位作者 康世平 娄童芳 霍佳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66-1168,1173,共4页
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然后将该电极置于pH 6.7的0.01 mol·L^(-1)L-赖氨酸溶液中,于电位1.0~2.5 V范围内进行电聚合,制备了聚L-赖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PLL/MWCNT's/GCE)。... 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然后将该电极置于pH 6.7的0.01 mol·L^(-1)L-赖氨酸溶液中,于电位1.0~2.5 V范围内进行电聚合,制备了聚L-赖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PLL/MWCNT's/GCE)。采用循环伏安法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具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据此提出了用循环伏安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过氧化氢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3×10^(-4)~1.3×10^(-2)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5×10^(-4)mol·L^(-1)。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方法的回收率在92.4%~1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赖氨酸 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检测萘普生 被引量:5
15
作者 秦洪伟 连爽 +2 位作者 刘妍 赵文鹏 尤国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4-1050,共7页
将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并运用恒电位还原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直接电化学还原,制备了电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rGO/MWCNTs-GCE),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等对其... 将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并运用恒电位还原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直接电化学还原,制备了电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rGO/MWCNTs-GCE),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等对其进行初步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萘普生在该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并对检测条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萘普生的浓度为2.0×10^(-4)~5.0×10^(-6) mol·L^(-1)间,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成线性相关,检出限达到2.0×10^(-6) mol·L^(-1)。该复合修饰电极稳定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萘普生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检测 萘普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氧化条件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婷婷 薛春利 +1 位作者 胡志勇 朱海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09,共3页
采用稀硝酸(3.00mol/L)在超声条件下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氧化提纯,将羧基等官能团接枝到碳纳米管的侧壁。用透射电镜、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光谱考察了纳米管长度和羧基含量随氧化时间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氧化时间12h,温度65℃,... 采用稀硝酸(3.00mol/L)在超声条件下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氧化提纯,将羧基等官能团接枝到碳纳米管的侧壁。用透射电镜、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光谱考察了纳米管长度和羧基含量随氧化时间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氧化时间12h,温度65℃,既可以纯化碳纳米管,在侧壁引入活性基团,还可以保持碳纳米管的原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 时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多壁碳纳米管修饰铂电极生物传感器用于过氧化氢的循环伏安测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美萍 连国军 曹建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8-280,283,共4页
将1mg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散在5mL的0.5g·L^(-1)壳聚糖溶液中后,滴涂在铂电极表面,制得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将上述修饰电极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溶液中浸泡8h,在MWCNT's修饰电极表面静电吸附辣根过氧化物酶,制成... 将1mg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散在5mL的0.5g·L^(-1)壳聚糖溶液中后,滴涂在铂电极表面,制得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将上述修饰电极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溶液中浸泡8h,在MWCNT's修饰电极表面静电吸附辣根过氧化物酶,制成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用于过氧化氢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pH 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HRP/MWCNT's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具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过氧化氢的浓度在3.5×10^(-5)~9.0×10^(-3)mol·L^(-1)范围内与其还原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4×10^(-5)mol·L^(-1)。用标准加入法作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6.0%~101.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铂电极 生物传感器 辣根过氧化物酶 多壁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锌纳米复合物修饰丝印电极的制备及在去甲肾上腺素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玉婷 田辉 +2 位作者 王诗 陶莉 丁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3-957,共5页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锌纳米复合物修饰的丝印电极(MWNTs-ZnO SPE)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的方法。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即抛型MWNTs-ZnO丝印电极,去甲肾上腺素在此电极上0.28 V处可产生灵敏的响应电流。应用方波伏安法测定NE的线性...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锌纳米复合物修饰的丝印电极(MWNTs-ZnO SPE)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的方法。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即抛型MWNTs-ZnO丝印电极,去甲肾上腺素在此电极上0.28 V处可产生灵敏的响应电流。应用方波伏安法测定NE的线性范围为0.75~50μmol/L,r2=0.999 3,检出限(S/N=3)为0.3μmol/L。该法简单、快速、灵敏,且电极成本低、可批量制作,适用于大批量样品中NE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纳米复合物(MWNTs-ZnO) 丝印电极(SPE) 去甲肾上腺素(NE)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和过氧化苯甲酰化学反应的红外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为凡 徐学诚 +1 位作者 陈奕卫 成荣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特殊的力学、电磁学和化学性能.近几年来,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不断显现出来.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形成的石墨烯片层卷曲成的无... 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特殊的力学、电磁学和化学性能.近几年来,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不断显现出来.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形成的石墨烯片层卷曲成的无缝和中空的管体,具有类多烯的结构和其相似的化学性质-Yunning等在碳纳米管上引入了烷基,通过过氧化苯甲酰裂解得到的苯自由基和碘代烷烃在氩气保护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烷基自由基后,再和单壁碳纳米管发生化学反应.南开大学的李瑞芳等研究了氢在单壁碳纳米管上的加成;Hirsch等报道了氮烯、卡宾、自由基和单壁碳纳米管的加成,并通过NMR、质谱仪等进行了结构表征.Polona Umek等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和过氧化物的加成反应,在110~120℃条件下,过氧化物在甲苯溶液中直接裂解为碳自由基,和碳纳米管加成,没有研究另一部分氧自由基和碳纳米管的反应.本文用红外光谱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酰氧自由基和多壁碳纳米管之间的类烯加成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苯甲酰 化学反应 结构表征 红外 碳纳米管 加成反应 碳自由基 一维纳米材料 结构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纳米铂-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计时电流法测定过氧化氢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小梅 邓祥 +1 位作者 吴狄 唐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2-1045,共4页
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1mg分散在5g·L^(-1)壳聚糖溶液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将上述电极置于氯铂酸(1+99)溶液中,于电位-0.2V下电沉积90s,制得纳米铂-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玻破电极(nanoPt/MWCNT's-CTS/GCE)。采用... 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1mg分散在5g·L^(-1)壳聚糖溶液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将上述电极置于氯铂酸(1+99)溶液中,于电位-0.2V下电沉积90s,制得纳米铂-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玻破电极(nanoPt/MWCNT's-CTS/GC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电极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在pH 7.0的0.1mol·L^(-1)磷酸盐底液中,该传感器对过氧化氮具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过氧化氢浓度在6.30×10^(-7)~1.52×10^(-3)mol·L^(-1)范围内与还原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13X10^(-1)mol·L^(-1)。对0.35邪mmol·L^(-1)过氧化氢标准溶液连续测定8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8)为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纳米 壳聚糖 玻碳电极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