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助Fenton试剂法氧化处理煤油废水溶液 被引量:25
1
作者 钟萍 杨曦 +2 位作者 赵贵来 孔令仁 刘光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0-463,共4页
以含煤油水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助Fenton试剂(photo-Fenton)深度氧化技术进行降解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Fe2+]=0.3mmol/L, [H2O2]=6mmol/L,pH=3的弱酸体系下,油类去除率达75%.光强能直接提高处理效率.通过以水杨酸作为探针性物质推算... 以含煤油水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助Fenton试剂(photo-Fenton)深度氧化技术进行降解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Fe2+]=0.3mmol/L, [H2O2]=6mmol/L,pH=3的弱酸体系下,油类去除率达75%.光强能直接提高处理效率.通过以水杨酸作为探针性物质推算出了由photo-Fenton化学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稳态浓度数量级为10-14mol/L,揭示了煤油的深度光氧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助Fenton试剂法 氧化处理 煤油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氧化处理对TiH_2释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洪吾 刘士魁 +2 位作者 赵彦波 刘顺华 李长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367,共5页
通过直接集气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 研究了TiH2 在空气中加热氧化处理前后的释氢行为。结果表明:经高于450℃空气中加热处理后TiH2 于Ar气氛中释氢, TiH1.97和TiH1.92向TiH1.5转变的相变开始温度有明显的升高趋势, 表明氧化产物对TiH2 有... 通过直接集气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 研究了TiH2 在空气中加热氧化处理前后的释氢行为。结果表明:经高于450℃空气中加热处理后TiH2 于Ar气氛中释氢, TiH1.97和TiH1.92向TiH1.5转变的相变开始温度有明显的升高趋势, 表明氧化产物对TiH2 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氧化温度对 TiH2 缓释效果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保温时间的影响。TiH2 在氧化过程中随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变化有明显的颜色变化, 呈灰色→金绿色→金黄色→紫色→蓝色的变化趋势; 颜色的变化不仅表明了氧化产物厚度和相的变化, 而且还表明氧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H2 发泡剂 泡沫铝 氧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的UV-Fenton氧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杨岳平 吴星义 +1 位作者 徐新华 汪大翬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247,共6页
对光助-Fenton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主要操作条件及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Fe2+和H2O2的投加量及投加比、温度、投加方式等对色度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光助-Fenton氧化反应对CODcr和色度都有比... 对光助-Fenton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主要操作条件及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Fe2+和H2O2的投加量及投加比、温度、投加方式等对色度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光助-Fenton氧化反应对CODcr和色度都有比较好的去除效果。在H2O2投加量为1Qth(H2O2理论投加量),Fe2+∶H2O2 = 1∶20,25℃,初始pH为6.0的情况下反应60分钟,色度去除率可达95.8%以上,CODcr去除率达到72.7%。针对污染物光助-Fenton氧化反应的特性,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这些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助-Fenton 印染废水 动力学模型 CODCR 色度 废水处理 氧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处理方法与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羧基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2
4
作者 邱军 王国建 +1 位作者 屈泽华 苌璐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9-272,共4页
从羧基定量化出发,采用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详尽研究了氧化处理方法与多壁碳纳米管(MW CNTs)上引入羧基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硝酸氧化法、混酸氧化法和混酸与过氧化氢共同氧化法均可以使MW CNTs表面产生羧基。热... 从羧基定量化出发,采用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详尽研究了氧化处理方法与多壁碳纳米管(MW CNTs)上引入羧基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硝酸氧化法、混酸氧化法和混酸与过氧化氢共同氧化法均可以使MW CNTs表面产生羧基。热重分析法和XPS分析法可以定量分析MW CNTs表面羧基的含量,并且分析结果相近。XPS分析表明,2.5m o l/L硝酸氧化48h可以使MW CNTs表面产生摩尔分数为4.80%的—COOH,而混酸(浓HNO3与浓H2SO4体积比为1∶3)氧化4h可产生摩尔分数为5.35%的—COOH,如果进一步由质量分数20%的过氧化氢氧化2h,MW CNTs表面产生的—COOH摩尔分数提高到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表面修饰 羧基化 氧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处理对Ti_2分解特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左孝青 潘晓亮 +2 位作者 寥明顺 周芸 孙加林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1-215,共5页
针对制备泡沫铝异型件的熔体路径发泡先驱体二次发泡工艺,对TiH2的氧化处理、变温分解特性、等温分解特性、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氧化处理可有效提高发泡剂。的开始分解温度,随氧化处理温度的提高,开始分解温度提高;氧化... 针对制备泡沫铝异型件的熔体路径发泡先驱体二次发泡工艺,对TiH2的氧化处理、变温分解特性、等温分解特性、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氧化处理可有效提高发泡剂。的开始分解温度,随氧化处理温度的提高,开始分解温度提高;氧化处理后发泡剂的等温分解曲线由低分解平台、快速分解阶段和稳定分解阶段3部分组成,低分解平台随氧化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延长;400℃/6h+500℃/1h+620℃/30s的处理,可使TiH2的分解量较400℃/6h+500℃/1h处理时有所提高;TiH2氧化处理后在其表面生成了厚约1.1-1.5μm的TixOy致密氧化层,TiH2在300-550℃氧化,其物相依次变化为:TiH1.97-TiH1.97+TiO2-TiH1.97+TiO2+T2O-TiH1.97+TiO2+T2O+Ti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H2 氧化处理 分解特性 组织结构 泡沫铝 二次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处理含油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张海燕 王宝辉 陈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制备了纳米级TiO2 半导体光催化剂。以中压汞灯为光源 ,考察了催化剂晶体结构、粒度、用量、pH值以及与Fe3+或H2 O2 并存时对含油污水中油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 ,纳米级光催化剂TiO2 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油的活性。催化剂粒度小... 制备了纳米级TiO2 半导体光催化剂。以中压汞灯为光源 ,考察了催化剂晶体结构、粒度、用量、pH值以及与Fe3+或H2 O2 并存时对含油污水中油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 ,纳米级光催化剂TiO2 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油的活性。催化剂粒度小、锐钛矿型晶体结构含量高时 ,光催化降解油的活性较强 ;催化剂用量过少和过多时 ,油的光催化降解程度都较低 ;污水初始 pH值越小 ,油的降解率越高 ;当TiO2 与Fe3+或H2 O2 共存时 ,相同光照时间条件下 ,油的去除率可提高 5 %~ 16%。光催化处理油田采油污水获得了良好效果 ,油的去除率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处理 含油污水 研究 氧化 油田采出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亮 王树众 +2 位作者 张钦明 赵威 林宗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6-549,共4页
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上进行含油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研究,反应温度390~430℃、压力24~28MPa、反应时间30~90s。研究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随反应时间增加、温度升高,废水COD去除率... 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上进行含油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研究,反应温度390~430℃、压力24~28MPa、反应时间30~90s。研究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随反应时间增加、温度升高,废水COD去除率显著增大;以幂函数方程描述了氧化剂过量时含油废水超临界水氧化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氧化反应对废水的反应级数为1级,在26MPa时,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5896.83±243.68)J/mol和(0.0652±0.0028)s-1,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含油废水 影响因素 动力学 超临界水氧化 氧化实验 氧化处理 有机废弃物处理 COD去除率 反应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处理多孔硅的光致发光和发光衰减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清山 李鹏 +3 位作者 马玉蓉 方容川 蔡志岗 徐志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用沸硫酸对多孔硅进行了处理,测量了它们的红外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和发光衰减.对氢、氧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发现氧的加入可使发光强度增加两个数量级,发光衰减变快.用三层发光模型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多孔硅 处理 发光衰减 氧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鸡高温应激与超氧化处理对其肝脏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范石军 韩友文 +2 位作者 李德发 胡松 李树继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雏鸡 高温应激 氧化处理 肝脏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含量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氧化处理对炭纤维及炭/炭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翟更太 郝露霞 岳秀珍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0-54,共5页
采用硝酸表面氧化法,对炭纤维进行表面氧化处理,考察了不同的氧化处理时间、温度和浓度对炭纤维及其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适宜的表面氧化处理条件是低温(室温)、浓酸(50%~65%),短时间(15min~6... 采用硝酸表面氧化法,对炭纤维进行表面氧化处理,考察了不同的氧化处理时间、温度和浓度对炭纤维及其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适宜的表面氧化处理条件是低温(室温)、浓酸(50%~65%),短时间(15min~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表面氧化处理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对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法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石建敏 黄新文 +1 位作者 林春绵 周红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97-100,共4页
研究了无机盐分 ( Na Cl和 Na2 SO4 )对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法的影响 ,提出无机盐氯化钠和硫酸钠对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法的系统处理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接触氧化法对 Na Cl和 Na2 SO4 的忍受程度的研究中 ,发现当该生化系统驯化到一定... 研究了无机盐分 ( Na Cl和 Na2 SO4 )对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法的影响 ,提出无机盐氯化钠和硫酸钠对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法的系统处理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接触氧化法对 Na Cl和 Na2 SO4 的忍受程度的研究中 ,发现当该生化系统驯化到一定时间时 ,水体会变成淡红色 ,这主要由于随着驯化的不断进行 ,生化池中的微生物不断更新演变 ,最后嗜盐细菌占了大多数 ,由于嗜盐细菌通体为淡红色 ,其游离在水中 ,故水体变为淡红色。同时 ,在接触氧化法处理系统中 ,系统耐 Na2 SO4 的能力高于 Na Cl,这说明氯离子比硫酸根离子对微生物体更易致细胞壁破裂和原生质解体 ,从而降低了活性污泥的活性 ,削减了其处理能力。为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法在工程应用中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盐 含盐废水 盐份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 废水处理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化处理对热障涂层热冲击性能及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亚娟 董允 +1 位作者 王志平 柳士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0,115,共4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镍基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热障涂层(底层为MCrA-lY,面层为ZrO2+8%Y2O3),通过控制高真空烧结炉的氧分压对涂层进行预氧化处理,分析了预氧化处理对热障涂层热冲击性能和涂层应力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处理提高... 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镍基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热障涂层(底层为MCrA-lY,面层为ZrO2+8%Y2O3),通过控制高真空烧结炉的氧分压对涂层进行预氧化处理,分析了预氧化处理对热障涂层热冲击性能和涂层应力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处理提高了粘接层的致密度,涂层组织变得均质化,降低了粘结层由于凸起尖角产生复杂应力的概率;有效干预热生长氧化物(TGO)的生长过程,降低了TGO的生长速度;热障涂层残余应力随热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但经过预氧化处理的涂层应力增长幅度较缓慢,经过400次热冲击后的残余应力为492.5 MPa,未经过预氧化处理涂层热冲击350次后应力值为650.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处理 热障涂层 热生长氧化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试剂快速氧化处理地下水中BTEX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玲 赵勇胜 +5 位作者 孙威 马百文 单强 刘莹莹 李敬杰 许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111,共5页
研究了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地下水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的效果。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具有很好的氧化处理BTEX的能力;H2O2/BTEX(摩尔比)=5和10时,在H2O2/Fe(Ⅱ)(摩尔比)=4和8的情况下氧化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能达到80%以上;H2O2/... 研究了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地下水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的效果。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具有很好的氧化处理BTEX的能力;H2O2/BTEX(摩尔比)=5和10时,在H2O2/Fe(Ⅱ)(摩尔比)=4和8的情况下氧化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能达到80%以上;H2O2/BTEX(摩尔比)=20时,氧化去除效果显著,此时H2O2/Fe(Ⅱ)摩尔比对处理效果影响较小,H2O2/Fe(Ⅱ)=10时最终去除效率均达到97%~100%;整个实验过程中体系处于强氧化环境,pH值由6~7迅速下降至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试剂 氧化处理 BTEX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废水深度氧化处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立荣 潘光泽 +2 位作者 王荣 余思源 王荣华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2期70-74,共5页
针对后期油气勘探钻井废水COD超标率高的现状 ,开展了钻井废水深度氧化处理的室内研究 ,筛选了氧化剂 ,并确定了催化剂 ,重点探讨了深度氧化处理的条件。室内试验研究表明 ,经一步混凝法处理后的钻井废水再经H2 O2 进行氧化处理 ,同时辅... 针对后期油气勘探钻井废水COD超标率高的现状 ,开展了钻井废水深度氧化处理的室内研究 ,筛选了氧化剂 ,并确定了催化剂 ,重点探讨了深度氧化处理的条件。室内试验研究表明 ,经一步混凝法处理后的钻井废水再经H2 O2 进行氧化处理 ,同时辅助FeSO4·7H2 O作催化剂 ,控制好各种氧化条件 ,对原水 (一步混凝法处理后 )COD小于 1 0 0 0mg/L的处理水 ,氧化处理后基本能达到COD值≤ 1 0 0mg/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废水 COD 氧化处理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处理对煤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自烧结炭块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燕 宋怀河 陈晓红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3-17,共5页
 采用氧化处理得到自烧结性良好的中间相沥青炭微球(MCMB),通过热压成型、炭化等工艺制备了高性能的各向同性炭块,经300℃氧化45min后的中间相炭微球热压成型后1000℃炭化1h制得的炭块密度为1.64g cm3、弯曲强度达99.5MPa。详细研究了...  采用氧化处理得到自烧结性良好的中间相沥青炭微球(MCMB),通过热压成型、炭化等工艺制备了高性能的各向同性炭块,经300℃氧化45min后的中间相炭微球热压成型后1000℃炭化1h制得的炭块密度为1.64g cm3、弯曲强度达99.5MPa。详细研究了不同氧化温度和时间对各向同性炭块的密度、弯曲强度、体积收缩率、断面形态等的影响。元素分析、XPS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MCMB中氧含量逐渐增加,H、C含量逐渐降低,H C比也逐渐降低;微球中的塑性组分β树脂被氧化成羟基、羰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微球的芳香度增加,从而降低了中间相沥青炭微球的塑性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处理 煤沥青基 炭块 性能 影响 同性炭材料 中间相炭微球 自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表面氧化处理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先锋 肖鹏 +2 位作者 许林 熊翔 黄伯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124,共4页
对炭纤维进行表面氧化处理不仅可以改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状况,而且可以改善纤维自身的力学性能。TX-3和HTA纤维的液相(HNO3、H2O2)和电化学表面氧化处理的结果表明,在氧化处理的不同阶段,纤维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表现出不同的升... 对炭纤维进行表面氧化处理不仅可以改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状况,而且可以改善纤维自身的力学性能。TX-3和HTA纤维的液相(HNO3、H2O2)和电化学表面氧化处理的结果表明,在氧化处理的不同阶段,纤维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表现出不同的升降规律,从纤维表面特性的角度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解释。电化学表面氧化处理时,电解质的浓度和氧化电流对炭纤维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炭纤维 氧化处理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氧化处理对球形石墨结构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简志敏 刘洪波 +3 位作者 石磊 何月德 肖海河 匡加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研究了微氧化处理对球形石墨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采用XRD、Raman光谱和SEM等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并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粉末微电极技术和慢速扫描循环伏安法(SSCV)研究了微氧化前后石墨负极的电化学行为... 研究了微氧化处理对球形石墨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采用XRD、Raman光谱和SEM等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并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粉末微电极技术和慢速扫描循环伏安法(SSCV)研究了微氧化前后石墨负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微氧化后石墨颗粒中的结构缺陷增多,近表面区域的无序度增大,面内平均晶粒尺寸La减小,且菱形相含量降低,石墨呈不规则的鳞片状,部分层面的边缘有卷曲与刻蚀现象.微氧化后石墨负极的第三次脱锂容量从345.5 mAh/g增加至381.4 mAh/g,且其循环性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微氧化后锂离子较容易从石墨中脱出,脱锂过程中一阶Li-GICs(lithium-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简称Li-GICs)向二阶Li-GICs的阶转变可在较低的电位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球形石墨 氧化处理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臭氧氧化和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处理特性比较 被引量:14
18
作者 金鹏康 王晓昌 白帆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3-537,共5页
以TOC和UV254为指标,比较了不同条件下腐植酸的臭氧氧化和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效果,运用HPLC和热裂解-GC-MS分析考察了氧化前后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和官能团构造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和臭氧单独作为氧化剂对水中TOC基本上没有去除... 以TOC和UV254为指标,比较了不同条件下腐植酸的臭氧氧化和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效果,运用HPLC和热裂解-GC-MS分析考察了氧化前后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和官能团构造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和臭氧单独作为氧化剂对水中TOC基本上没有去除作用,但均能导致水中UV254浓度的降低;在几种催化剂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对TOC和UV254的去除效果明显提高,其中以O3作为催化剂的效果最好Fe2+次之,而Mn2+和Cu2+的催化效果较差;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和臭氧化均导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向小分子的方向转移,氧化后水中以羧酸、醇、胺、酯、醚、烷烃为代表的含氧基团和饱和构造基团明显增多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和臭氧氧化均有助于改善混凝处理和活性炭吸附处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臭氧 氧化 催化氧化处理 臭氧氧化 特性比较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 UV254 GC-MS分析 含氧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的氧化处理对其负载TiO_2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金旭东 傅雅琴 倪庆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共4页
以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作为TiO2的载体制备光催化材料,用质量分数为65%-68%的硝酸(115℃)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氧化处理,采用浸渍法对碳纤维进行TiO2负载。研究碳纤维表面的氧化处理对其负载TiO2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超声波清洗仪等... 以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作为TiO2的载体制备光催化材料,用质量分数为65%-68%的硝酸(115℃)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氧化处理,采用浸渍法对碳纤维进行TiO2负载。研究碳纤维表面的氧化处理对其负载TiO2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超声波清洗仪等对材料的表面形态、TiO2的负载牢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对碳纤维氧化处理时间的增加,其对TiO2的原始负载率、超声波清洗后的负载率等均有提高的趋势;以对碳纤维进行4 h左右的表面氧化处理后,负载TiO2的效果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TIO2 氧化处理 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站热力系统氧化处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志刚 吕兰 +1 位作者 孙本达 柯于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6-29,共4页
介绍了电站热力系统氧化处理技术 ,讨论了氧化剂的氧化作用以及有关影响因素。研究认为 ,根据氧化膜的生成原理 ,合理控制氧化剂和钝化剂的应用条件 。
关键词 电站 热力系统 氧化处理 氧化 氧化 钝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