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乙烯焦油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碳质前驱体的氧化反应机理与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天瑞 陈荣起 +2 位作者 高伟 王艳莉 詹亮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366,共13页
为了得到优质的碳质前驱体,研究了乙烯焦油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机理及其反应动力学,并制备出高软化点沥青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材料的包覆改性。根据热重曲线将乙烯焦油的氧化过程分成350−550、550−700和700−900 K三个阶段,并采用质... 为了得到优质的碳质前驱体,研究了乙烯焦油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机理及其反应动力学,并制备出高软化点沥青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材料的包覆改性。根据热重曲线将乙烯焦油的氧化过程分成350−550、550−700和700−900 K三个阶段,并采用质谱和红外技术对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尾气成份进行在线分析以揭示乙烯焦油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机理。根据不同反应温度下乙烯焦油与氧气的热失重曲线,整个反应过程被分为4个阶段,进一步利用Coats-Redfern等转化率法分析17种常用反应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的拟合度,筛选出最适宜表达乙烯焦油与氧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1)在乙烯焦油的氧化过程中,芳香化合物的支链先与氧气反应生成醇类、醛类小分子化合物和含有过氧自由基的芳香化合物,然后含有过氧自由基的芳香化合物进行热缩聚反应形成分子量更大的芳香族化合物;(2)可采用四级反应模型描述乙烯焦油的前3阶段反应动力学,活化能分别为47.33、18.69和9.00 kJ·mol^(−1);可采用三维扩散模型描述第4阶段的反应动力学,其活化能为88.37 kJ·mol^(−1)。(3)经所制沥青包覆改性后,石墨负极循环30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由51.54%增长为79.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焦油 氧化反应机理 反应动力学 碳质前驱体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和铬离子配合物抗氧化性能及与过氧化氢自由基反应的机理(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高立国 宋小利 +1 位作者 曹炜 吕玲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29-2235,共7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木犀草素与Cr(Ⅲ)-木犀草素配合物的结构及它们的羟基键解离能。计算讨论了木犀草素与过氧化氢自由基反应的详细机理,并且用自然键轨道理论分析了氢原子转移机制。为了进一步验证理论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本工作... 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木犀草素与Cr(Ⅲ)-木犀草素配合物的结构及它们的羟基键解离能。计算讨论了木犀草素与过氧化氢自由基反应的详细机理,并且用自然键轨道理论分析了氢原子转移机制。为了进一步验证理论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本工作还从实验角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铬离子配合物清除过氧化氢自由基能力高于木犀草素,其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学 清除自由基能力 密度泛函理论 氧化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xFF MD方法揭示的JP-10热解吸热与氧化放热机理
3
作者 刘晗 肖媛媛 +2 位作者 郑默 任春醒 李晓霞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4,共12页
认识裂解吸热和氧化放热反应机理对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所需要的吸热型碳氢燃料极为重要。通过基于ReaxFF力场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ReaxFF MD),揭示了JP-10热裂解吸热与氧化放热的微观反应机理。升温模拟结果表明,JP-10氧化体系总反应... 认识裂解吸热和氧化放热反应机理对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所需要的吸热型碳氢燃料极为重要。通过基于ReaxFF力场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ReaxFF MD),揭示了JP-10热裂解吸热与氧化放热的微观反应机理。升温模拟结果表明,JP-10氧化体系总反应热效应由吸热转变为放热的转折点在2600 K附近,吸热阶段开环反应的吸热量约占总吸热量的64%。在JP-10氧化阶段,H自由基和O_(2)反应生成HO_(2),进而生成HO自由基以及含氧自由基生成H_(2)O的反应会大量释热,约占总放热量的54%。结果表明:基于ReaxFF MD模拟、通过反应热分析识别重要反应是一种有潜力认识燃料分子结构对燃料裂解吸热能力及裂解产物组成对燃料氧化释热能力影响规律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热型碳氢燃料 分子动力学模拟 REAXFF JP-10 吸热反应机理 氧化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X氧化过程中Mn催化剂沉淀机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成有为 李希 牛俊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2-486,共5页
对二甲苯(PX)高温液相催化氧化过程采用Co-Mn-Br三元催化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过程中催化剂Mn会形成氧化物沉淀析出,从而影响反应过程及产品质量.对反应产物中灰黑色沉淀固体用X射线衍射法(XRD)进行了表征,验证该沉淀主要成分是MnO1.8... 对二甲苯(PX)高温液相催化氧化过程采用Co-Mn-Br三元催化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过程中催化剂Mn会形成氧化物沉淀析出,从而影响反应过程及产品质量.对反应产物中灰黑色沉淀固体用X射线衍射法(XRD)进行了表征,验证该沉淀主要成分是MnO1.88的晶体;用原子吸光光度法(ASS)测定了母液中钴、锰离子浓度,从而定量反应过程中Mn的沉淀量.对水浓度、原料PX浓度、Br浓度和锰浓度4种影响Mn沉淀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验考察,并结合PX氧化反应机理认识到Mn的沉淀机理为在有水条件下Mn(III)发生歧化反应生成Mn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二甲苯 RX 氧化过程 Mn催化剂 沉淀机理 氧化反应机理 对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硼硅玻璃基体中金刚石氧化机理
5
作者 张向红 王艳辉 +1 位作者 臧建兵 张金辉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3-378,共6页
开展金刚石/铝硼硅玻璃复合材料的烧结试验,通过TG-DSC分析、XRD分析和Raman分析,研究铝硼硅玻璃熔体中金刚石的氧化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烧结纯铝硼硅玻璃时,在1000℃以下,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发生;烧结金刚石/铝硼硅玻璃复合材料时,... 开展金刚石/铝硼硅玻璃复合材料的烧结试验,通过TG-DSC分析、XRD分析和Raman分析,研究铝硼硅玻璃熔体中金刚石的氧化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烧结纯铝硼硅玻璃时,在1000℃以下,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发生;烧结金刚石/铝硼硅玻璃复合材料时,温度高于814°C后会发生体积膨胀、强度降低的现象;烧结温度780℃为最理想烧结温度,复合材料膨胀率约10%,抗折强度约39.0 MPa。在烧结温度不超过908.4℃时,金刚石和游离氧而非铝硼硅玻璃中的氧化物之间发生了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硼硅玻璃结合剂 金刚石 氧化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滤料氧化量子化学计算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蔡伟龙 胡恭任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108,共5页
将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应用于燃煤烟气中的NO2、SO3对聚苯硫醚(PPS)滤料氧化反应机理研究,通过NO2、SO3氧化剂对聚苯硫醚分子链中对苯硫醚单元氧化反应历程的量子化学计算,得到了2种氧化剂对二苯硫醚单元氧化性强弱为SO3>NO2;从反... 将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应用于燃煤烟气中的NO2、SO3对聚苯硫醚(PPS)滤料氧化反应机理研究,通过NO2、SO3氧化剂对聚苯硫醚分子链中对苯硫醚单元氧化反应历程的量子化学计算,得到了2种氧化剂对二苯硫醚单元氧化性强弱为SO3>NO2;从反应历程各阶段分子轨道与能垒对比分析,推断SO3更容易将二苯硫醚单元中的S原子氧化成二苯亚砜,进一步氧化成二苯砜则相对困难;NO2则不同,一旦氧化成二苯亚砜,进一步氧化成二苯砜则相对容易,二者反应历程存在差异;通过NO2、SO3对PPS氧化进行模拟实验,经外观、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及熔点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与量子化学计算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氧化反应机理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烤可提高抗氧化剂的含量
7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8-128,共1页
据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称,在经过高温。或者美拉德反应发生了褐变的焙烤黑咖啡中,发现了抗氧化物。众所周知,未经焙烤的咖啡豆含有很高的抗氧化剂,但是,研究者发现,经过焙烤的咖啡仍然具有很高的抗氧化剂含量,尽管在... 据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称,在经过高温。或者美拉德反应发生了褐变的焙烤黑咖啡中,发现了抗氧化物。众所周知,未经焙烤的咖啡豆含有很高的抗氧化剂,但是,研究者发现,经过焙烤的咖啡仍然具有很高的抗氧化剂含量,尽管在这一过程中,酚氯原酸的含量损失会有90%。在咖啡焙烤过程中,与美拉德反应的产物相关的抗氧化反应机理涉及到氢原子的转移和单电子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焙烤 美拉德反应 哥伦比亚大学 氧化反应机理 咖啡豆 氧化 温哥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ent Advances on Ruthenium-based Electrocatalysts for Lithium-oxygen Batteries
8
作者 Yu-Zhe Wang Zhuo-Liang Jiang +2 位作者 Bo Wen Yao-Hui Huang Fu-Jun Li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共16页
Rechargeable lithium-oxygen(Li-O_(2))batteries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igh energy density.However,the sluggish cathode kinetics results in high overvoltage and poor cycling performance.Ruthenium(Ru... Rechargeable lithium-oxygen(Li-O_(2))batteries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igh energy density.However,the sluggish cathode kinetics results in high overvoltage and poor cycling performance.Ruthenium(Ru)-based electrocatalyst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promising cathode catalysts to promot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It facilitates decomposition of lithium peroxide(Li_(2)O_(2))by adjusting Li_(2)O_(2) morphologies,which is due to the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Ru-based catalyst and superoxide anion(O_(2))intermediate.In this review,the design strategies of Ru-based electrocatalysts are introduced to enhance their OER catalytic kinetics in Li-O_(2) batteries.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Ru-based catalysts,including metal particles(Ru metal and alloys),single-atom catalysts,and Ru-loaded compounds with various substrates(carbon materials,metal oxides/sulfides),have been summarized to regulate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the matrix architecture of the Ru-based electrocatalysts.Th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of Ru-based catalysts is discusse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i_(2)O_(2)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at the cathode interface.Finally,the challenges of Ru-based electrocatalysts are propose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i-O_(2)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oxygen battery Ruthenium-based electrocatalyst Reaction mechanism Reaction kinetics OVERVOLT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荧光光谱仪测定溶液中总溴浓度 被引量:1
9
作者 常毓巍 杨敬军 薛月霞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前,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多采用高温氧化法,它是以对二甲苯(PX)为原料,醋酸钴、醋酸锰为催化剂,氢溴酸为助催化剂,并以醋酸(HAC)为溶剂的一种液相空气氧化法.该氧化反应机理为自由基型连锁反应机理,溴的作用是引发反应... 目前,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多采用高温氧化法,它是以对二甲苯(PX)为原料,醋酸钴、醋酸锰为催化剂,氢溴酸为助催化剂,并以醋酸(HAC)为溶剂的一种液相空气氧化法.该氧化反应机理为自由基型连锁反应机理,溴的作用是引发反应,从而加速氧化反应.溴浓度太低,连锁反应引发困难,氧化反应不完全,产品中杂质含量高,质量差;溴浓度太高,醋酸的燃烧反应加剧,消耗大,且会引起设备腐蚀.因此,必须将溴浓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控制 氢溴酸 荧光光谱仪 氧化反应机理 液相空气氧化 溶液 测定 精对苯二甲酸 助催化剂 连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测定有机物中钴(Ⅱ)含量
10
作者 沈伟 唐盛伟 +1 位作者 谭平华 梁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4-485,共2页
关键词 光度法测定 钴(Ⅱ) 钴含量 有机物 氧化反应机理 液相氧化 钴(Ⅲ) 活性组分 反应过程 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单原子催化剂表面CO2电还原动力学的电化学谱学解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庆 赵健 +5 位作者 刘松 郭唱 李冰玉 徐可一 曹自强 黄延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8-1067,共10页
针对Ni单原子催化剂表面的CO 2电还原反应(CO 2RR),提出了以Ni为活性位点的“单中心”机理以及同时借助Ni位点还原和碳氮锚定位水解的“双功能”机理.依据稳态极化的实验结果,开展了CO 2RR的动力学解析与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借助暂态... 针对Ni单原子催化剂表面的CO 2电还原反应(CO 2RR),提出了以Ni为活性位点的“单中心”机理以及同时借助Ni位点还原和碳氮锚定位水解的“双功能”机理.依据稳态极化的实验结果,开展了CO 2RR的动力学解析与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借助暂态模型方程,分别获取可表达CO 2RR线性与非线性频响特征的电化学阻抗谱(EIS)与总谐波失真(THD)谱.研究结果表明,CO 2的溶解分压对CO 2RR活性影响最显著.若CO 2RR遵循“单中心”机理,Ni位点COOH ads的形成为速率控制步骤;但若为“双功能”机理,碳氮锚定位的水解与Ni位点的CO 2,ads还原同为速率控制步骤.EIS理论上可用于区分CO 2RR的“单中心”机理与“双功能”机理;与之相比,THD谱在CO 2RR的机理识别中并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碳电还原反应机理 电化学阻抗谱 非线性频响分析 总谐波失真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method to produce potassium chromate from carbon ferrochrome
12
作者 胡国荣 王家良 +1 位作者 彭忠东 杜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264-1268,共5页
The oxidizing roasting of carbon ferrochrome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carbonate and air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ratio of alkali-to-ore were studied, together with a di... The oxidizing roasting of carbon ferrochrome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carbonate and air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ratio of alkali-to-ore were studied, together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thermodynamics and macro kinetics.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oasting reacti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changes greatly as the temperature varies. A two-stage roasting process is favorable for the roasting reaction, and a recovery ratio of 96.51% is obtained through this two-stage roasting method. The chromium residue yielded from this method is quite little, only one third of the product. Moreover, the component of Fe in the residue is as high as 54.28%. Therefore, it can be easily recovered to produce sponge iron, realizing zero-emission of chromium resid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ferrochrome potassium chromate two-stage roasting chromium residue zero-emi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