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气/氮氧化物的氧化特性实验与反应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刘昀洋 赵韵 +4 位作者 尤佳俊 殷阁媛 胡二江 黄佐华 包炀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3,共11页
为明晰合成气与氮氧化物(NO_(x))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高压流动反应器,在623~1273 K温度下,实验分析了不同压力(0.19,1.80 MPa)、不同NO_(x)初始摩尔分数(0,0.0925%,0.185%)工况下,典型煤制合成气掺混NO_(x)的氧化特性。基于6种已有... 为明晰合成气与氮氧化物(NO_(x))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高压流动反应器,在623~1273 K温度下,实验分析了不同压力(0.19,1.80 MPa)、不同NO_(x)初始摩尔分数(0,0.0925%,0.185%)工况下,典型煤制合成气掺混NO_(x)的氧化特性。基于6种已有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开展模拟计算,并结合实验结果和计算得到的反应速率常数,更新了CRECK-2019模型。采用更新后的模型进一步开展反应动力学分析,揭示了合成气/NO_(x)氧化过程的关键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升高压力对合成气的低温氧化存在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随NO_(x)掺混量的增大而增强;掺混NO_(x)对0.19 MPa下合成气的低温氧化无明显影响,而对1.80 MPa下的低温氧化存在促进作用,且对不同压力下的中、高温氧化均存在抑制作用;反应H_(2)+NO_(2)=H+HONO对高压下合成气/NO_(x)的氧化有显著贡献,反应HNO+NO_(2)=HONO+NO、HNO+H=NO+H_(2)和HNO+OH=NO+H_(2)O严重影响着中高温下OH的生成。研究结果可为合成气燃气轮机开发与污染物排放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氧化 高压流动反应 氧化特性 反应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的环氧化反应宏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广学 李广田 +1 位作者 马建华 宋晓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7-108,共2页
通过对环氧大豆油制备的小试和中试实验 ,给出了大豆油环氧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 ,宏观动力学关系公式 :rEO =d(EO) dt=0 0 752 .
关键词 大豆油 氧化反应 宏观动力学 工艺 传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氧化重整制氢反应宏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辉 张金昌 +1 位作者 介兴明 吴迪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7,46,共3页
以Φ2mm球型颗粒的双金属Ni-Pd/γ -Al2 O3 催化剂 ,在Berty型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中对汽油氧化重整制氢反应宏观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 ,确定了宏观动力学方程参数 ,得到了工程合适的宏观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 汽油 氧化重整 制氢反应 宏观动力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酐酯化反应宏观动力学模型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野 吕清林 霍稳周 《精细石油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2,共6页
以DZH树脂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00~120℃,反应压力为0.6 MPa,搅拌速率为200r/min的条件下,在高压釜反应器中进行了顺酐酯化反应实验。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采用1stOpt1.0软件中的通用全局优化法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了顺酐酯化反应宏观动力... 以DZH树脂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00~120℃,反应压力为0.6 MPa,搅拌速率为200r/min的条件下,在高压釜反应器中进行了顺酐酯化反应实验。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采用1stOpt1.0软件中的通用全局优化法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了顺酐酯化反应宏观动力学模型。顺酐单酯化反应活化能约为19.6kJ/mol,双酯化反应活化能为58.35kJ/mol。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参数检验,证明顺酐酯化反应宏观动力学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酐 酯化反应 马来酸二甲酯 DZH树脂催化剂 宏观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氧化反应动力学分析与模型
5
作者 于飞跃 孙姣 +1 位作者 杨辉 陈文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31-335,共5页
以棉秆热解生物油为研究对象,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基于COD的生物油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实验数据计算氧化反应动力参数,获得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曲线。结果表明:氧化过程中,生物油的COD呈指数形式递减,反应时间在0~60 min时,生... 以棉秆热解生物油为研究对象,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基于COD的生物油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实验数据计算氧化反应动力参数,获得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曲线。结果表明:氧化过程中,生物油的COD呈指数形式递减,反应时间在0~60 min时,生物油被迅速氧化,60~120 min时氧化速率降低,120 min时氧化过程基本结束,模型曲线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均为0.9以上,表明该模型可较好预测生物油中有机物氧化反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动力学分析 动力学模型 动力参数 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高压热解和氧化的实验及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李淑铭 湛昊晨 +2 位作者 胡二江 殷阁媛 黄佐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8-398,共11页
利用流动反应器对甲醇的高压氧化及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已发表的甲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并对宽裂解度范围的甲醇裂解气氧化特性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可以有效促进燃料的氧化;掺混甲醇裂解气可以有效降低... 利用流动反应器对甲醇的高压氧化及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已发表的甲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并对宽裂解度范围的甲醇裂解气氧化特性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可以有效促进燃料的氧化;掺混甲醇裂解气可以有效降低甲醛的排放量。甲醇及其裂解气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加快了燃料的化学反应速率,通过HO2自由基间接控制了下游链分支反应,生成大量OH自由基,改变了甲醛消耗路径中各反应的敏感性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氧化 热解 动力学模型 流动反应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催化剂上苯加氢反应宏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桂荣 辛峰 +1 位作者 王富民 廖晖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94-98,共5页
在常压、氢苯摩尔比为 3、反应温度 363.15—53.15 K条件下,采用 CDS-810 微反系统,研究了 0.75mm球形、 1.45mm球形、 2.5mm×5mm圆柱体、  5mm×5mm圆柱体四种粒度Ni... 在常压、氢苯摩尔比为 3、反应温度 363.15—53.15 K条件下,采用 CDS-810 微反系统,研究了 0.75mm球形、 1.45mm球形、 2.5mm×5mm圆柱体、  5mm×5mm圆柱体四种粒度Ni/Al2O3催化剂上气相苯加氢反应的宏观动力学.结果表明采用双曲型动力学方程比幂指数型方程要优越,宏观动力学与本征动力学模型方程形式一致.用双曲型动力学方程处理不同粒度催化剂上的动力学实验数据,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在5.15%~5.80%之间.随着所用Ni/Al2O3催化剂粒度增大,反应的表现活化能减小,而氢、苯吸附 热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反应 NI/AL2O3 催化剂 宏观动力学 双曲型动力学方程 幂函数型 动力学方程 镍/三氧化二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银催化剂上乙烯环氧化宏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汝军 李建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5,共7页
针对B型银催化剂,提出以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乙烯与一个活性中心位上非解离吸附氧发生环氧化反应和乙烯与相邻多个活性中心位上解离吸附氧发生深度氧化反应的乙烯环氧化反应机理;考虑到抑制剂1,2-二氯乙烷的竞争吸附作用,引入有效总活... 针对B型银催化剂,提出以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乙烯与一个活性中心位上非解离吸附氧发生环氧化反应和乙烯与相邻多个活性中心位上解离吸附氧发生深度氧化反应的乙烯环氧化反应机理;考虑到抑制剂1,2-二氯乙烷的竞争吸附作用,引入有效总活性位点覆盖率概念,构建包含1,2-二氯乙烷影响因子项的乙烯环氧化宏观动力学模型。采用无梯度反应器进行B型银催化剂上乙烯环氧化合成环氧乙烷的宏观动力学实验,以单纯形优化方法进行非线性参数估值,建立了与实验数据良好吻合的B型银催化剂上乙烯环氧化宏观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催化剂 环氧乙烷 乙烯环氧化反应 宏观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工业数据修正邻二甲苯氧化反应动力学方程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以撒 吴建成 +1 位作者 王磊 陆宝全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711-716,共6页
根据工业反应器的实例数据,对邻二甲苯的催化氧化反应系统进行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以Calderbank、Lyubarskii和Froment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做了回归分析,按拟均相一维模型法建立新的动力学模型,用修正系数... 根据工业反应器的实例数据,对邻二甲苯的催化氧化反应系统进行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以Calderbank、Lyubarskii和Froment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做了回归分析,按拟均相一维模型法建立新的动力学模型,用修正系数α概括传递过程阻力对反应速度常数的影响。修正系数。表示反应温度及邻二甲苯转化率的多项式方程。用四阶尤格-库塔法做模型计算得到的反应器最终转化率与产物分布、床层轴向的温度分布、反应系统的物料与热量平衡等主要指标均与实例值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数据 苯酐 动力学模型 氧化反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氧化物-大分子烷烃相互作用的化学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朝蕾 王迎 +2 位作者 何祖威 张庆峰 王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4-509,共6页
为准确模拟氮氧化物与C7、C8等大分子烷烃燃料之间的氧化过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NO-NC7H16相互作用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以Marinov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改.在此基础上,采用Glaude等人的方法,增加了大分... 为准确模拟氮氧化物与C7、C8等大分子烷烃燃料之间的氧化过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NO-NC7H16相互作用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以Marinov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改.在此基础上,采用Glaude等人的方法,增加了大分子碳氢燃料与NO之间的基元反应,并且采用了Anderlohr等人最新的研究结果,对部分基元反应数据进行了修正.该化学动力学模型包含245个反应,34种组份.在喷射反应器(JSR)与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上将试验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反应初始温度和不同压力下,该机理模型能很好的预测大分子烷烃及其主要中间产物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对NC7H16均质压燃的低温与高温着火时刻的预测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大分子烷烃 化学动力学模型 喷射反应 均质压燃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环柱形乙烯基乙酸酯合成催化剂宏观反应动力学
11
作者 范兆馨 杨运信 +2 位作者 王弘轼 朱炳辰 房鼎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12,共4页
在无梯度反应器中,对上海石化科技开发公司所开发的环柱形乙烯基乙酸酯合成催化剂的宏观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与工业操作条件相似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幂函数型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和参数估值,得到主、副反应的宏观动力... 在无梯度反应器中,对上海石化科技开发公司所开发的环柱形乙烯基乙酸酯合成催化剂的宏观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与工业操作条件相似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幂函数型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和参数估值,得到主、副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乙酸酯 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 无梯度反应 环柱形催化剂 多参数估值法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空气过程轻质原油低温氧化动力学 被引量:44
12
作者 侯胜明 刘印华 +2 位作者 于洪敏 牛保伦 任韶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9-173,共5页
对于埋藏较深且注水困难的低渗透油藏,空气驱可作为二次采油方法。空气驱过程中地层内部分原油将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低温氧化(LTO)反应生成烟道气(主要是N2、CO2)和油的氧化产物。通过分析轻质原油低温氧化机制,提出改进的低温氧化反应... 对于埋藏较深且注水困难的低渗透油藏,空气驱可作为二次采油方法。空气驱过程中地层内部分原油将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低温氧化(LTO)反应生成烟道气(主要是N2、CO2)和油的氧化产物。通过分析轻质原油低温氧化机制,提出改进的低温氧化反应模型;采用小型台架反应器实验求取改进模型的动力学参数(Arrhenius活化能及频率因子),并利用热采数值模拟方法对氧化管(OT)实验进行历史拟合和验证,同时考察储层岩心对原油低温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储层岩心参与的反应和纯油相比具有较低的Arrhenius活化能和较高的反应频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动力学 低温氧化 反应模型 低渗透油藏 注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氘化锂粉末与O_2,CO_2和水汽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赣 陆光达 +1 位作者 敬文勇 秦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2,共4页
研究了28℃下,氘化锂粉末与O2,CO2和水汽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氘化锂与O2,CO2的反应很微弱,而与水汽的反应速率相对要大得多。室温下氘化锂与水汽的反应可用收缩未反应芯模型来描述,界面化学反应为二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0 281kPa-1... 研究了28℃下,氘化锂粉末与O2,CO2和水汽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氘化锂与O2,CO2的反应很微弱,而与水汽的反应速率相对要大得多。室温下氘化锂与水汽的反应可用收缩未反应芯模型来描述,界面化学反应为二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0 281kPa-1·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化锂粉末 氧气 氧化 水汽 反应动力学 反应速率 收缩未反应模型 高放废物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油酸甲酯热氧化衰变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学春 方建华 +2 位作者 陈波水 王九 吴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考察亚油酸甲酯的热氧化衰变特性,采用自制氧化模拟装置将样品加速氧化,定时取样,利用气相色谱测定亚油酸甲酯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曲线;通过Rancimat法加速氧化实验,测定了亚油酸甲酯的氧化诱导期;同时采用一个简单连串反应模型,求... 为了考察亚油酸甲酯的热氧化衰变特性,采用自制氧化模拟装置将样品加速氧化,定时取样,利用气相色谱测定亚油酸甲酯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曲线;通过Rancimat法加速氧化实验,测定了亚油酸甲酯的氧化诱导期;同时采用一个简单连串反应模型,求出了反应速度方程的积分形式,并且分别利用微分方程法和积分法对反应速度方程式的参数进行了计算,进而确定了反映亚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历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进一步建立生物柴油高温热氧化衰变模型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甲酯 氧化衰变 诱导期 连串反应模型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速养护木纤维水泥基材料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15
作者 向涛 《河南建材》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通过试验对于木纤维水泥基材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机理是主要由硅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反应动力学则符合Kroger-Ziegler模型。
关键词 氧化 反应机理 反应动力学 Kroger-Ziegler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法的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王学春 方建华 +3 位作者 陈波水 王九 闫忠意 郑寻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3-648,共6页
为了考察油酸甲酯的热氧化降解特性,采用自制的氧化模拟装置将样品加速氧化,定时取样,利用气相色谱测定油酸甲酯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曲线;通过Rancimat法加速氧化试验,测定了油酸甲酯的氧化诱导期;同时采用一个简单连串反应模型,求出了... 为了考察油酸甲酯的热氧化降解特性,采用自制的氧化模拟装置将样品加速氧化,定时取样,利用气相色谱测定油酸甲酯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曲线;通过Rancimat法加速氧化试验,测定了油酸甲酯的氧化诱导期;同时采用一个简单连串反应模型,求出了反应速度方程的积分形式,利用微分法和积分法获得了相应动力学参数,确定了反映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历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进一步建立生物柴油高温热氧化衰变模型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甲酯 氧化降解 诱导期 连串反应模型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反应动力学对于反应器开发的优势
17
作者 赵学良 李文俊 王德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8-70,共3页
与L -H模型相比较微观动力学在反应器的设计模拟工作中有更广的适用范围。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和温度范围内都能得到比较良好的模拟效果。因此在反应器设计放大中用微观动力学模型来表征相对于L -H模型更有优势 ,可以缩短反应器设计周期 ,... 与L -H模型相比较微观动力学在反应器的设计模拟工作中有更广的适用范围。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和温度范围内都能得到比较良好的模拟效果。因此在反应器设计放大中用微观动力学模型来表征相对于L -H模型更有优势 ,可以缩短反应器设计周期 ,减少放大级数 ,加大放大倍数。以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为体系讨论了微观动力学的表征手段 ,并给出了反应器结合的计算方法等 ,探讨了它的可行性 ,该研究为反应器的开发铺设了一条可行、高效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反应动力学 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 反应器开发 甲烷部分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木糖制备糠醛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18
作者 李志松 朱斌 +1 位作者 唐新军 赵志雄 《化学世界》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08-712,共5页
得出了170℃时由木糖制备糠醛的相关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木糖脱水环化生成糠醛的反应速率常数k1=5.47×10-3 min-1、糠醛聚合和糠醛与中间产物缩合的反应速率常数k2=5.13×10-3 min-1、木糖发生缩合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3=0.98&#... 得出了170℃时由木糖制备糠醛的相关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木糖脱水环化生成糠醛的反应速率常数k1=5.47×10-3 min-1、糠醛聚合和糠醛与中间产物缩合的反应速率常数k2=5.13×10-3 min-1、木糖发生缩合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3=0.98×10-3 min-1。按反应过程中是否使用超临界CO2(SC-CO2)流体作萃取剂两种情况,分别建立了木糖制备糠醛的动力学模型。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超临界二氧化 萃取 反应速率常数 糠醛 木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吸收法处理氮氧化物的动力学数据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昆 李晶蕊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0年第1期52-54,共3页
为解决生产装置尾气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不稳定,导致数据难以处理的问题,对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2000m^3/h氮氧化物(NOx)碱吸收装置建立NOx吸收反应模型,通过合理简化获得符合实际的动力学方程c=0.75/(0.6366/c01.57+0.00577/Q)^0.6366... 为解决生产装置尾气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不稳定,导致数据难以处理的问题,对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2000m^3/h氮氧化物(NOx)碱吸收装置建立NOx吸收反应模型,通过合理简化获得符合实际的动力学方程c=0.75/(0.6366/c01.57+0.00577/Q)^0.6366,并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模型拟合获得动力学方程,其较好地反应了NOx吸收规律,可用于指导生产及工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尾气排放 碱吸收 反应动力学 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氧化甲酸反应体系的随机共振调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皮宗新 辛厚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74-677,共4页
采用甲酸电氧化的反应模型对随机共振的调制进行了研究.反应模型中有驱动电流和CO的饱和覆盖率两个控制参量.当弱信号和噪声同时作用于驱动电流时,固定信号强度,体系输出的脉冲间隔分布可以在合适的噪声强度时最有序,表明出现了随... 采用甲酸电氧化的反应模型对随机共振的调制进行了研究.反应模型中有驱动电流和CO的饱和覆盖率两个控制参量.当弱信号和噪声同时作用于驱动电流时,固定信号强度,体系输出的脉冲间隔分布可以在合适的噪声强度时最有序,表明出现了随机共振现象.对CO的饱和覆盖率施加周期性信号的作用可以对随机共振行为进行调制,调制的结果取决于调制信号的周期及初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共振 调制 信号 噪声 反应模型 氧化 甲酸 氧化 动力学 饱和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