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含硫废水受控氧化的混凝强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兵 陈丹丹 +3 位作者 任宏洋 李永涛 王丹 林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33,34,共6页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为混凝剂对高含硫废水进行控制氧化处理,考察了混凝强化机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M投加质量浓度为1.0 mg/L,初始p H为6,过氧化氢投加量为9 m L/L,反应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为混凝剂对高含硫废水进行控制氧化处理,考察了混凝强化机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M投加质量浓度为1.0 mg/L,初始p H为6,过氧化氢投加量为9 m L/L,反应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混凝强化体系中硫化物去除率达99.09%,单质硫产量为1 588.5 mg/L,较普通反应体系分别提高了1%和14%;SO_4^(2-)产量为209.69 mg/L,较普通体系降低了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废水 单质硫 氧化历程 混凝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亚铁氧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邵婉莹 唐治钫 +2 位作者 张振华 赵杉林 商丽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9-122,共4页
为了掌握自燃性低的Fe S的氧化自燃过程,为预防Fe S自燃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对不同纯度化学试剂Fe S,利用定温、程序升温试验方法,结合XRD、TG-DTA、TG-DSC及化学分析的结果,研究其氧化反应历程。结果表明,不同纯度Fe S氧化时,试样... 为了掌握自燃性低的Fe S的氧化自燃过程,为预防Fe S自燃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对不同纯度化学试剂Fe S,利用定温、程序升温试验方法,结合XRD、TG-DTA、TG-DSC及化学分析的结果,研究其氧化反应历程。结果表明,不同纯度Fe S氧化时,试样都经历了先失重后增重再失重的变化过程。首先失重的是试样中易挥发的杂质,250~300℃时试样质量开始增加,意味着Fe S氧化反应的开始。在325~400℃范围内Fe S氧化反应复杂,涉及化学反应多,试样质量随试验时间延长而增加,直至恒重,增重的主要物质经XRD表征和化学分析为Fe SO4。试验温度达到480℃时,试样质量先增加后减小,增重的主要物质为Fe2(SO4)3,该温度下Fe2(SO4)3分解速率慢。在550~650℃内,Fe2(SO4)3热分解或Fe S的完全氧化反应引起试样质量迅速减小。试验温度高于660℃时Fe S发生完全氧化反应,最终产物为Fe2O3。具有不同氧化反应活性的Fe S,其氧化反应历程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氧化反应历程 硫化亚铁 程序升温 定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