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污泥中氧化亚氮还原酶提取和测定优化
1
作者 杨睿 王刚 +4 位作者 袁林杰 于丽萍 有小龙 牛晚霞 袁林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9-104,共6页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氧化亚氮的排放问题与活性污泥中细菌的氧化亚氮还原酶活性有着密切关系。但目前活性污泥中细菌的氧化亚氮还原酶提取和活性测定方法尚未建立。该文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超声强度、超声次数和裂解液的添加与否等因素...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氧化亚氮的排放问题与活性污泥中细菌的氧化亚氮还原酶活性有着密切关系。但目前活性污泥中细菌的氧化亚氮还原酶提取和活性测定方法尚未建立。该文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超声强度、超声次数和裂解液的添加与否等因素对于胞内可溶性蛋白的释放与氧化亚氮还原酶催化活性的影响。根据活性污泥中氧化亚氮还原酶的催化特性以及其他实验条件,完善了氧化亚氮还原酶催化活性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超声法提取氧化亚氮还原酶的参数应设定为超声次数为60次,超声强度为400 W,不添加裂解液。在氧化亚氮还原酶催化活性的测定方法中,电子供体(连二亚硫酸钠)添加浓度应为150 mmol/L,氧化亚氮还原酶活性测定终点时间应为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生物脱氮 氧化亚氮还原 提取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湖氧化亚氮(N_(2)O)温室气体的微生物还原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康 邓闵 +2 位作者 森巴提·叶尔肯 王昱人 李露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938,共10页
氧化亚氮(N_(2)O)是强温室气体和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之一,河湖生态系统是人为活动导致N_(2)O排放的热点区域.含有nosZ功能基因的N_(2)O还原菌(N_(2)ORB)是唯一已知的N_(2)O还原微生物,在减少N_(2)O排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前的研... 氧化亚氮(N_(2)O)是强温室气体和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之一,河湖生态系统是人为活动导致N_(2)O排放的热点区域.含有nosZ功能基因的N_(2)O还原菌(N_(2)ORB)是唯一已知的N_(2)O还原微生物,在减少N_(2)O排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前的研究关注于河湖中N_(2)O的产生和排放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缺少对N_(2)O汇过程及其微生物还原作用的系统报道.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发现,寒冷的北方地区和河湖局部位点,如底泥、水库深水层和水草区,广泛表现为N_(2)O的汇.非反硝化N_(2)ORB是N_(2)O的净汇,新发现的nosZⅡ型N_(2)ORB更加多样,其N_(2)O还原酶转位能量需求更低.相比于nosZⅠ型N_(2)ORB,nosZⅡ型N_(2)ORB还原N_(2)O的半饱和常数更低,对N_(2)O的亲和力更高,在利用环境中低浓度的N_(2)O时具有优势.内源电子供体对N_(2)O还原过程的影响受微生物自身代谢特性的影响,内源电子供给不足会减弱N_(2)O还原过程,然而部分完全反硝化菌株会优先进行N_(2)O还原.河湖系统中的胞外呼吸细菌和腐殖质等电子穿梭体,可以增加外源电子供给,从而促进N_(2)O还原.河湖系统中竞争性电子受体对N_(2)O的影响复杂,可以通过影响电子分配减弱反硝化细菌尤其是nosZⅡ型N_(2)ORB的N_(2)O还原性能,但也有发现并不会影响水体N_(2)O/NO_(3)-和纯菌培养系统稳定阶段的最低N_(2)O浓度.最后,温度、溶解氧浓度、pH和河流水力停留时间会通过改变N_(2)O还原酶活性和N_(2)O还原反应时间来影响河湖系统N_(2)O还原过程.未来应当加强对河湖系统中原位N_(2)ORB的生物动力学特征及其环境影响机制的探索,提高对环境中N_(2)O减排机制的理解,这对正确估算全球N_(2)O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及其受全球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还原 河湖系统 基因型 动力学 电子供体 腐殖质 酶活性 电子穿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介导的农业土壤氧化亚氮减排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申卫收 熊若男 +2 位作者 张欢欢 杨思琪 高南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2-344,共13页
氧化亚氮(N_(2)O)是一种在大气存留时间长且破坏臭氧层的重要温室气体。农业土壤源N_(2)O是其重要来源,具有产生路径广、影响因素多、调控复杂等特点。减少农业土壤N_(2)O排放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含有N_(2)O还原酶的N_(2)O还原细菌能将N_... 氧化亚氮(N_(2)O)是一种在大气存留时间长且破坏臭氧层的重要温室气体。农业土壤源N_(2)O是其重要来源,具有产生路径广、影响因素多、调控复杂等特点。减少农业土壤N_(2)O排放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含有N_(2)O还原酶的N_(2)O还原细菌能将N_(2)O还原为氮气(N_(2)),这是目前已知的微生物还原N_(2)O唯一的汇。直接应用微生物减少农业土壤N_(2)O排放是一种新兴的减排技术。本文详细阐述了农业土壤N_(2)O的生物源与汇,重点论述了N_(2)O减排微生物的筛选及应用策略。综述了微生物介导的农业土壤N_(2)O减排的两种微生物生态学机制:一种是利用含有nosZ基因的N_(2)O还原细菌直接减少N_(2)O排放,另一种是利用能改变N_(2)O还原细菌群落组成和丰度及其活性的植物根际促生菌间接减少N_(2)O排放。最后,讨论了影响微生物介导的农业土壤N_(2)O减排的环境因素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在减少农业土壤N_(2)O排放中的应用进行展望。本文可为我国实现农业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nosZ基因 氧化亚氮还原细菌 植物根际促生菌 农业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DeNO_x体系中N_2O还原的微生物学验证及参数研究
4
作者 程鳌 陈浚 +1 位作者 郝红红 陈建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2,66,共6页
氧化亚氮(N2O)是BioDeNOx脱硝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而N2O还原酶是影响NO进行完全反硝化的关键酶。实验以前期从同一反应体系中筛选出的一株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tutzeri ND1为出发菌株,克隆鉴定该反硝化菌是否具有N2O还原酶基因nosZ,... 氧化亚氮(N2O)是BioDeNOx脱硝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而N2O还原酶是影响NO进行完全反硝化的关键酶。实验以前期从同一反应体系中筛选出的一株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tutzeri ND1为出发菌株,克隆鉴定该反硝化菌是否具有N2O还原酶基因nosZ,并考察了pH、氧气、温度对该反应体系NO去除率以及N2O产生量、转化率的影响。实验证明该菌确实存在N2O还原酶nos,即从微生物学角度表明该反应体系具有N2O的生物还原能力。该反应体系的最适pH值为8.0,此时NO去除率达最大值80%,N2O产量降至0.33mg/m3,N2O转化率为0.06%;在氧气含量小于1%时,N2O产量及转化率变化不明显,NO去除率下降了不到2%,而当氧气含量达到2%时,N2O有了明显的跃升,达到1.5 mg/m3,N2O转化率为0.48%,NO去除率下降至78.6%;反应最适温度为30℃,此时NO去除率达到最大值82%,N2O产量为0.34 mg/m3,且N2O产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eNOx 反硝化菌 氧化亚氮还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 hydrocarbonoclasticus NY4中nosZ基因的克隆与异源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立志 王鹏胤 胡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68,共5页
选取反硝化菌株Marinobacter hydrocarbonoclasticus NY4为试验对象,首先通过反硝化气态产物分析,证实了该菌株中N_2OR的存在;随后设计特异性引物并通过PCR扩增获取了nosZ的全长基因(1 896bp),该基因与来源于Geobacillus thermodenitrif... 选取反硝化菌株Marinobacter hydrocarbonoclasticus NY4为试验对象,首先通过反硝化气态产物分析,证实了该菌株中N_2OR的存在;随后设计特异性引物并通过PCR扩增获取了nosZ的全长基因(1 896bp),该基因与来源于Geobacillus thermodenitrificans的nosZ基因仅保持了46.9%的相似性;实现了nosZ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并成功检测到了N_2OR酶活,其比活力达到(0.2±0.01)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 氧化亚氮还原 NOSZ 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