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_(2)型聚芴-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程进 刘长春 +1 位作者 单玉华 薛叙明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6,50,共6页
以2,6-二羟基碘苯为分子架构骨架,通过铃木宫浦反应得到末端为双(2-溴代丙烯酸)的聚芴,再利用聚芴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AB_(2)型聚芴-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并将该嵌段共聚物与均聚芴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具有相... 以2,6-二羟基碘苯为分子架构骨架,通过铃木宫浦反应得到末端为双(2-溴代丙烯酸)的聚芴,再利用聚芴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AB_(2)型聚芴-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并将该嵌段共聚物与均聚芴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热性能和光致发光稳定性,嵌段共聚物表现出略高的β相(即平面化高分子链结构)组成,其电子迁移率也从均聚芴的4.5×10^(-7)cm^(2)/(V·s)上升到了AB2型嵌段共聚物的1.3×10^(-6)cm^(2)/(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_(2)型 聚芴 苯乙烯 共聚物 热性能 电子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
2
作者 莫笑君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3,54,共7页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能,因而具备较理想的机械阻尼性能。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对机械阻尼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得到具有较宽温域范围(>50℃)的阻尼材料。本文以苯乙...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能,因而具备较理想的机械阻尼性能。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对机械阻尼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得到具有较宽温域范围(>50℃)的阻尼材料。本文以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为单体,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和选择性加氢技术,合成了具有不同3,4-结构含量、苯乙烯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加氢度的SEPS,建立了聚合物主要结构参数与其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聚异戊二烯段3,4结构含量在55%以上、苯乙烯含量在20%、数均分子量控制在1.0×10^(5)以上的SEPS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有效阻尼温域(阻尼因子>0.3)范围为-20~35℃,温差达到55℃,是较理想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阻尼减震材料,可用作减震、去耦、隔声、消声覆盖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异戊二烯3 4-结构 阴离子聚合 选择性加氢 阻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γ-Al_(2)O_(3)催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氢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浩浩 郭方 +2 位作者 荣泽明 侯召民 苏东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2-880,共9页
以γ-Al_(2)O_(3)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Ni/γ-Al_(2)O_(3)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催化加氢。通过XRD、TEM、XPS、1HNMR和DSC对催化剂和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种类、Ni理... 以γ-Al_(2)O_(3)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Ni/γ-Al_(2)O_(3)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催化加氢。通过XRD、TEM、XPS、1HNMR和DSC对催化剂和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种类、Ni理论负载量(以载体质量为基准,下同)、反应条件对SIS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γ-Al_(2)O_(3)为载体并负载10%的Ni为催化剂、环己烷为溶剂、反应温度为140℃、反应压力为1MPa、反应时间3.0 h的条件下,催化剂具有最优活性,聚异戊二烯嵌段加氢度达到85%,副反应苯环的加氢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Ni/γ-Al_(2)O_(3) 非均相催化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b-聚氧乙烯-b-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建军 李英顺 +4 位作者 李小琴 张小红 程时远 江雷 封麟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1-373,共3页
In this paper, the self-assembly of PS 43-b-PEO 45-b-PS 43 triblcok copolymer was investigated. The colloids were made by firstly dissolving the copolymer in the common solvents, including THF, 1,4-dioxane, and DMF, t... In this paper, the self-assembly of PS 43-b-PEO 45-b-PS 43 triblcok copolymer was investigated. The colloids were made by firstly dissolving the copolymer in the common solvents, including THF, 1,4-dioxane, and DMF, then droping water into the corresponding copolymer solution to induce the self-assembly. The aggregates prepared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TEM and AFM techniqu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lf-assembled vesicles were formed when THF and 1,4-dioxane were used as the common solvents to dissolve the copolymer, comparatively, using DMF as the common solvent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spherical aggregates. The self-assembled aggregates observed, possessing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could be used as either the nanostructures themselves for drug delivery systems, separations, catalysts, and so on, or templates or building blocks for more complex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聚氧乙烯 苯乙烯 共聚物 自组装 囊泡 分子聚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化合物对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催化加氢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善生 杨柳 +4 位作者 苑可 王佰全 周秀中 李伟 贺小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22-2025,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茂金属催化剂 ( C5H4R) 2 Ti Cl2 [R=H( 1 ) ,Me( 2 ) ,C6 H1 1 ( 3) ]和 ( C5H4R) 2 Ti Ar2 [R=H,Ar=C6 H5( 4) ,p-Me C6 H4( 5 ) ,m-Me C6 H4( 6) ;R=Me,Ar=C6 H5( 7) ,p-Me C6 H4( 8) ;R=C6 H1 1 ,Ar=C6 H5( 9) ,p-Me C6... 合成了一系列茂金属催化剂 ( C5H4R) 2 Ti Cl2 [R=H( 1 ) ,Me( 2 ) ,C6 H1 1 ( 3) ]和 ( C5H4R) 2 Ti Ar2 [R=H,Ar=C6 H5( 4) ,p-Me C6 H4( 5 ) ,m-Me C6 H4( 6) ;R=Me,Ar=C6 H5( 7) ,p-Me C6 H4( 8) ;R=C6 H1 1 ,Ar=C6 H5( 9) ,p-Me C6 H4( 1 0 ) ],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对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SBS的催化加氢 ,考察了催化剂种类、用量及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比例对加氢效果的影响 ,得到了较佳的条件 ,可使聚合物加氢度达到 98%以上 ,钛催化剂用量为 0 .0 0 1~ 0 .0 0 3m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基钛配合物 加氢 催化剂 苯乙烯 丁二烯 共聚物 S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苯乙烯双亲嵌段共聚物的微结构及水溶液行为 被引量:6
6
作者 高保娇 许如秀 +2 位作者 郁士奎 徐立 葛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64-1169,共6页
通过改变丙烯酰胺 ( AM)与苯乙烯 ( St)的投料比、苯乙烯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之比及引发剂加入量 ,在微乳液中制备了分子链微结构系列变化的丙烯酰胺 -苯乙烯双亲嵌段共聚物 ( PAM-b-PSt) ,用荧光探针法与表面活性测定法详细地研究了... 通过改变丙烯酰胺 ( AM)与苯乙烯 ( St)的投料比、苯乙烯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之比及引发剂加入量 ,在微乳液中制备了分子链微结构系列变化的丙烯酰胺 -苯乙烯双亲嵌段共聚物 ( PAM-b-PSt) ,用荧光探针法与表面活性测定法详细地研究了共聚物中 PSt嵌段长度、含量及分子量等微结构因素对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疏水缔合性与表面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共聚物水溶液的浓度高于临界缔合浓度时 ,PAM-b-PSt的疏水缔合作用以分子间的缔合为主 .若共聚物中 PSt嵌段含量及分子链长一定时 ,随着 PSt疏水嵌段长度增长 ,PAM-b-PSt的疏水缔合性增强 ,而对共聚物的表面活性影响很小 .若共聚物中 PSt疏水嵌段长度及分子链长一定时 ,PAM-b-PSt的疏水缔合性随着 PSt嵌段含量的变化而变化 ,当 PSt嵌段含量一定时 ,使大分子链之间产生最强的疏水缔合作用 ;而其表面活性则随着 PSt嵌段含量的增大而增强 .若共聚物中 PSt疏水嵌段长度及含量一定时 ,分子量对其表面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分子量越高 ,表面活性越差 ;同时 ,在较稀的溶液浓度范围内 ,分子量对 PAM-b-PSt的疏水缔合性的影响则很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共聚物 丙烯酰胺 苯乙烯 微结构 疏水缔合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宁晶 黄礼侃 +1 位作者 胡福增 郑安呐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通过阴离子溶液聚合合成了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嵌段共聚物(PS-b-PDMS),并用GPC、FTIR、DMA、1H-NMR、TEM等分析手段表征了其结构与组成;电镜测得该嵌段共聚物的微区尺寸大约为20~30 nm,与计算微区尺寸的结果相近.该共聚物具有非... 通过阴离子溶液聚合合成了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嵌段共聚物(PS-b-PDMS),并用GPC、FTIR、DMA、1H-NMR、TEM等分析手段表征了其结构与组成;电镜测得该嵌段共聚物的微区尺寸大约为20~30 nm,与计算微区尺寸的结果相近.该共聚物具有非常低的表面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聚二甲基硅氧烷 共聚物 合成 表征 阴离子溶液聚合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α-蒎烯嵌段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梁晖 卢江 +1 位作者 胡静 邓云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研究了苯乙烯 /α -蒎烯嵌段共聚物的溶液粘度、热性能和相增容性能等。结果表明 :相对于苯乙烯的均聚物而言 ,该嵌段共聚物的溶液粘度有所增大 ;DSC、TG分析表明 ,α -蒎烯链节的引入增大了聚苯乙烯分子链间的距离 ,使该嵌段共聚物的... 研究了苯乙烯 /α -蒎烯嵌段共聚物的溶液粘度、热性能和相增容性能等。结果表明 :相对于苯乙烯的均聚物而言 ,该嵌段共聚物的溶液粘度有所增大 ;DSC、TG分析表明 ,α -蒎烯链节的引入增大了聚苯乙烯分子链间的距离 ,使该嵌段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失重 1%时的温度相对于苯乙烯的均聚物有所下降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该嵌段共聚物对聚苯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相增容性能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Α-蒎烯 共聚物 性能 增容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9
作者 逄杰斌 金关泰 +1 位作者 侯元雪 张洪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8-431,共4页
在 10℃下 ,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嵌段组成均可控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嵌段共聚物 ,对所得共聚物进行了IR、NMR、TG、TEM等表征 。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叔丁酯 共聚物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春刚 张邦华 +3 位作者 宋谋道 周庆业 黎明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879-1883,共5页
采用阴离子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两嵌段共聚物(PS-b-PMMA).采用GPC、FTIR、NMR(1HNMR、13CNMR和固体NMR)和DM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高分子量、窄分布、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两嵌段共聚物.
关键词 共聚物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杜丽利 金滟 刘荣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3年第4期70-73,共4页
从相态结构、改性及其共混等几个角度分别概述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的研究近况,并对SEBS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了较详报道。
关键词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研究进展 相态结构 改性 共混 相容性 SEBS S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溶液粘度的测定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昌仁 徐敏 +2 位作者 吴石山 李洪泊 刘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82,共5页
采用 NEX- 1型锥板粘度计和 HAAK- 10 0型锥板粘度计测定了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BS)两种型号 SBS140 1和 SBS4 4 0 2的环己烷溶液和甲苯溶液的粘度 ,温度范围为 2 0℃~ 60℃ ,浓度范围为1%~ 2 5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溶液粘度... 采用 NEX- 1型锥板粘度计和 HAAK- 10 0型锥板粘度计测定了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BS)两种型号 SBS140 1和 SBS4 4 0 2的环己烷溶液和甲苯溶液的粘度 ,温度范围为 2 0℃~ 60℃ ,浓度范围为1%~ 2 5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溶液粘度的影响 ,并计算出了运动粘度。 8%以下溶液呈现牛顿流体的性质 ,粘度基本不随剪切速率改变。浓度从 10 %起 ,溶液呈现出非牛顿性 ,粘度随剪切速率呈幂率变化 ,粘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高。在本文的测量范围内 ,绝对粘度与浓度呈三次多项式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高分子溶液 粘度 测定 锥板粘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形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粘弹弛豫与相形态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淼 郁秋明 +1 位作者 王万杰 郑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3-757,共5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粘弹弛豫与相形态.DSC分析发现,SBS的相结构特别是其中质量分数较低的PS相畴的大小受热历史影响显著.用TEM表征了SBS的双相连续形态和两相相畴尺寸.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不同...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粘弹弛豫与相形态.DSC分析发现,SBS的相结构特别是其中质量分数较低的PS相畴的大小受热历史影响显著.用TEM表征了SBS的双相连续形态和两相相畴尺寸.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SBS嵌段大分子的松弛行为.结果表明,在低于PS相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嵌段分子中的PB段已可发生运动;而当高于PS玻璃化转变温度后,由于PB与PS间的相互作用及PB的链缠结所限制,体系仍保持较高的弹性模量,呈现“第二平台”特征流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粘弹弛豫 相形态 有序-无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α-蒎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晖 黎昱 +2 位作者 卢江 张仁俊 邓云祥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1997年第3期20-23,共4页
考察了一种用大分子引发剂制备七乙烯/α-蒎烯嵌段共取物(PSt-b-Pα-P0的方法,其中大分子引发剂为末端含α-Cl的聚苯乙烯,由生阳郭子聚合剂制备。首选考察了α-氯代乙苯/SnCl4体系的α-蒎烯聚合,进而了不同... 考察了一种用大分子引发剂制备七乙烯/α-蒎烯嵌段共取物(PSt-b-Pα-P0的方法,其中大分子引发剂为末端含α-Cl的聚苯乙烯,由生阳郭子聚合剂制备。首选考察了α-氯代乙苯/SnCl4体系的α-蒎烯聚合,进而了不同条件下的PSt-α-Cl/SnCl4Le3wis碱)体系的α-蒎烯聚合。产物经GPC、IR、HNMR等分析确定。方法可以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苯乙烯嵌段上接枝聚α-蒎烯嵌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蒎烯 共聚物 共聚物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增韧聚苯醚体系的韧性、亚微相态和流变性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汪晓东 张强 金日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39-743,共5页
考察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及其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EBS-g-MA)增韧聚苯醚(PPO)体系.DSC谱图显示,PPO与SEBS的共混物仅有一个Tg,两者完全相容;PPO与SEBS-g-MA的共混物存... 考察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及其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EBS-g-MA)增韧聚苯醚(PPO)体系.DSC谱图显示,PPO与SEBS的共混物仅有一个Tg,两者完全相容;PPO与SEBS-g-MA的共混物存在两个Tg,只能达到部分相容.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PPO/SEBS体系中,基体中分散相SEBS的相界面模糊,无法引发基体银纹和剪切屈服,增韧PPO的效果有限;而部分相容的PPO/SEBS-g-MA共混物显示了增韧剂良好的相界面引发基体银纹和剪切屈服的作用,其缺口冲击强度在SEBS-g-MA质量分数为20%时达到1260 J/m的超韧性.亚微相态显示,SEBS在PPO中呈现条形分散相的“海岛”结构;而 SEBS-g-MA在基体中呈现网络结构.流变性能研究显示,PPO/SEBS共混物的表观粘度均高于PPO,并随SEBS的含量增加而变大;而PPO/SEBS-g-MA则完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马来酸酐 SEBS 增韧 相容性 亚微相态 流变性能 工程 塑料 氢化苯乙烯 丁二烯 共聚物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型双端过渡态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研制——Ⅰ.共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杨 王钧 +3 位作者 王玉荣 顾明初 杨锦宗 洪定一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0年第3期1-4,16,共5页
以双卤代烷烃取代型双锂齐聚物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丁二烯(B)、苯乙烯(S)单体采用1次加入的方法,合成了对称型双端过渡态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S/B)-B-(B/S)-S,并对双锂体系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将丁二烯... 以双卤代烷烃取代型双锂齐聚物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丁二烯(B)、苯乙烯(S)单体采用1次加入的方法,合成了对称型双端过渡态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S/B)-B-(B/S)-S,并对双锂体系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将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反应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段处理,求得不同引发温度、不同单体配比、不同极性添加剂用量[二乙二醇二甲醚(2G)/Li]下丁二烯聚合段、苯乙烯聚合段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度常数kp_1、kp_2;求得不同2G/Li下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反应的表观竞聚率,随着2G/Li的增大,丁二烯的表观竞聚率减小,苯乙烯的表观竞聚率增大,表明随着2G/Li的增大,丁二烯、苯乙烯逐渐向无规共聚合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 苯乙烯 共聚物 动力学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中改性剂含量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莉宁 缑晶 +3 位作者 符小红 蔡娜娜 况栋梁 陈华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54-61,共8页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掺量是决定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抵制市场上SBS改性沥青中改性剂掺假现象,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SBS改性剂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整理总结,其中主要包括物理方...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掺量是决定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抵制市场上SBS改性沥青中改性剂掺假现象,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SBS改性剂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整理总结,其中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即红外光谱法、荧光显微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热重分析法、提取分离法、双键滴定法以及电位滴定法。系统梳理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化学检测方法比传统的物理方法精确度高。由于SBS含量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采用单一的检测方法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出改性剂的含量,因此结合各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叉检测方法理念:红外光谱法作为基础的定性判断,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改性剂含量测定,最终通过其他物理手段排除一切干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改性沥青 SBS含量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沥青静电纺膜复合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若涵 李小力 +1 位作者 诸葛依娜 夏鑫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24,共5页
为了制备具有良好防水、防酸且透气的复合织物,实验通过溶液共聚法将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SBS)分别在60、70、80℃条件下改性为环氧化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ESBS),并且在70℃的条件下加入聚乙二醇以提高改性效果。ESBS与沥青混合后进行静... 为了制备具有良好防水、防酸且透气的复合织物,实验通过溶液共聚法将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SBS)分别在60、70、80℃条件下改性为环氧化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ESBS),并且在70℃的条件下加入聚乙二醇以提高改性效果。ESBS与沥青混合后进行静电纺丝,以涤/棉平纹机织物做为静电纺膜的接收载体,制得ESBS/沥青静电纺膜防酸透湿复合织物。结果表明:SBS成功环氧化,且反应最佳条件为70℃并加入聚乙二醇催化剂,该条件下制成的复合织物的水、硫酸、盐酸以及硝酸的接触角分别达到145.8°、145.9°、145.0°、147.3°;该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和顶破强力分别可达到1098.1、668.2 N,与涤/棉平纹机织物相比提高了50%以上;透湿量为11515.92 g/(m^2·24 h),透气率为70.55 mm/s,表现出较好的服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改性 苯乙烯共聚物/沥青纳米纤维 复合织物 防酸透湿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行为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种德 黄妙玲 +3 位作者 卜路嘉 万雨南 E.L.Thomas L.J.Fetters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54-260,共7页
本文采用 DSC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具有不同形态结构的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及其微相分离行为。研究表明:PI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1)高于纯PI的T_g,并随PI嵌段子量的降低而略有升高;由PS组成基体(PS含量高)的嵌段... 本文采用 DSC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具有不同形态结构的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及其微相分离行为。研究表明:PI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1)高于纯PI的T_g,并随PI嵌段子量的降低而略有升高;由PS组成基体(PS含量高)的嵌段共聚物的T_(g1)低于由PI组成基体(PS含量低)的嵌段共聚物的T_(g1),PS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2)低于纯PS的T_g,并随 PS嵌段分子量的降低而显著下降;由PS组成基体(PS含量高)的嵌段共聚物的T_(g2)高于白PI组成基体(PS含量低)的嵌段共聚物的T_(g2)。以上实验事实均可由在分相界面区内以化学链相连的PS与PI链段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PS与PI链段运动的影响予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聚异戊二烯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大权 吕伟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64-1067,共4页
研究了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的三种典型情况 ,发现即使满足离析试验要求的改性沥青在热储存过程中也会发生性能下降的现象 .利用界面层理论解释了SBS改性沥青储存性能差异的原因 ,并以界面层理论为指导提... 研究了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的三种典型情况 ,发现即使满足离析试验要求的改性沥青在热储存过程中也会发生性能下降的现象 .利用界面层理论解释了SBS改性沥青储存性能差异的原因 ,并以界面层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反应性共混改性的方法 ,以提高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性SBS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热储存稳定性 ,长期高温储存 (16 3℃ ,8d)未发生离析 .反应性SBS改性沥青具有SBS、沥青两相连续的空间网络结构 ,这使其使用性能显著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热储存稳定性 化学改性 相结合 空间网络结构 使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