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还原反应的循环复习教学模式
1
作者 李惠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25-29,共5页
关键词 氧化一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 氧化 还原 还原 教学模式 亚甲蓝 思考题 对立统一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红妹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5-46,共2页
零价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上海澄衷中学(200082)黄红妹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一般常用化合价升降法或电子得失法,但遇到特殊或较难配平的方程式时,以上两种方法就不太适用了.本文介绍的“零价”法能很简便地解决氧... 零价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上海澄衷中学(200082)黄红妹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一般常用化合价升降法或电子得失法,但遇到特殊或较难配平的方程式时,以上两种方法就不太适用了.本文介绍的“零价”法能很简便地解决氧化—还原反应式配平中的“疑难杂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 反应方程式 化合价 氧化 氧化一还原反应 零价 还原 变价元素 最小公倍数 还原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化合价不易确定的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裕森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3-47,共2页
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普通中学高中化学教材介绍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式的“化合价升降法”的基础上,应用了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简单方法——“假设化合价的化合价升降法”(下文简称“假设法”)。 “假设法”与“化合价升降法”... 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普通中学高中化学教材介绍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式的“化合价升降法”的基础上,应用了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简单方法——“假设化合价的化合价升降法”(下文简称“假设法”)。 “假设法”与“化合价升降法”的唯一不同之处是在不违背“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这一原则的条件下对复杂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进行适当的假设,使之能顺利地应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现列举三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法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 复杂化合物 等于零 质量守恒 氧化一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组氧化-还原反应的选择题
4
作者 凌先应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2-43,共2页
3.下列制取单质的反应中,化合物作还原剂的是( ) ①用溴和碘化钠反应制取碘 ②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在电炉中用碳和二氧化硅反应制取硅 ④铝和二氧化锰反应冶炼锰 4.有下列四个含氮物质的反应。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稀硫酸 含氮物质 氧化 氧化一还原反应 碘化钠 铂铑合金 大予 氧化反应 能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活与学活“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5
作者 张荣珍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7-20,3,共5页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创造性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走发明者之路,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研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创造性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走发明者之路,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研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思维和品质的培养,进行创造性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学习过程 现代教学论 创造性学习 氧化一还原反应 反应方程式 创造思维 氧化还原 思维过程 创造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题的层次设计
6
作者 李立芬 周红杰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3年第6期39-40,共2页
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历年高考必考的热点,从这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此类题型分析发现,其考查层次已由简单应用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化。因此,在进行此知识点的教与学时,应在弄清实质的基础上着眼于综合运有水平的提高,为了真正掌握方... 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历年高考必考的热点,从这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此类题型分析发现,其考查层次已由简单应用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化。因此,在进行此知识点的教与学时,应在弄清实质的基础上着眼于综合运有水平的提高,为了真正掌握方程式的配平,我们可按下列知识梯度,结合历届高考试题,分八个层次设计习题,层层深化,逐步“攀登”。这样既能体现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应用,又可达到培养能力选拔人才的高层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方程式 高考试题 知识的巩固 层次设计 氧化一还原反应 高层次要求 选拔人才 简单应用 简单型 能力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反应新授课教案
7
作者 纪永顺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氧化一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 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 氧化 还原 新授课 氧化反应 化学反应
全文增补中
再议甲酸与银氨溶液氢氧化钢的反应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孙富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银氨溶液 甲酸 银镜反应 氧化一还原反应 化学教学 中和反应 费林试剂 化钢 氧化 黑色沉淀
全文增补中
“集合”在几种常见反应类型中的作用
9
作者 万新军 周峰岩 李承让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9-,40,共2页
“集合”在几种常见反应类型中的作用安徽巢湖师专(238000)万新军山东枣庄师专(277160)周峰岩巨野第四中学(274918)李承让数学上把具有相同性质的数、点、图形等对象的全体,叫做“集合”。它是数学和现代思维... “集合”在几种常见反应类型中的作用安徽巢湖师专(238000)万新军山东枣庄师专(277160)周峰岩巨野第四中学(274918)李承让数学上把具有相同性质的数、点、图形等对象的全体,叫做“集合”。它是数学和现代思维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化学中引入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类型 化学教材 氧化一还原反应 安徽巢湖 现代思维 山东枣庄 周峰 化学课 巨野 用符号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下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能氧化甲苯(二甲苯)吗?
10
作者 江立波 乔锦祥 侯玮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8-39,共2页
用高锰酸钾酸性稀溶液来区别苯与甲苯、二甲苯的实验,在高中或高师教材中沿用了几十年,八十年代也曾出现在高考试卷中。然而,在我们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 酸性溶液 稀溶液 八十年代 实验探索 高考试卷 十年 氧化一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性杂质 课堂演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个反应不宜出现”一文的联想
11
作者 金毅 胡家桢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6-37,共2页
“这个反应不宜出现”一文的联想江苏省昆山中学(215300)金毅吴县市角直中学胡家桢学习了“这个反应不宜出现”似下简称“丁文”)收获颇大,使我01得到以下两点联想.联想一:39组方程式源于两个基本方程任何一个化学方程... “这个反应不宜出现”一文的联想江苏省昆山中学(215300)金毅吴县市角直中学胡家桢学习了“这个反应不宜出现”似下简称“丁文”)收获颇大,使我01得到以下两点联想.联想一:39组方程式源于两个基本方程任何一个化学方程式都是一个具体化学反应事实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方程式 江苏省昆山中学 基本反应 计量形式 氧原子 高氯酸 得失电子总数 氧化一还原反应 方程式的配平 正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还原血红蛋白,还是脱氧血红蛋白?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占金 《生物学教学》 1995年第7期49-49,共1页
在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还原血红蛋白”这一名词,并认为这就是“脱氧血红蛋白”,脱氧就是还原嘛!两者真的是一回事吗? 我们知道,血红蛋白属结合蛋白质,辅基为铁卟啉,其中的二价铁离子(Fe<sup>2+</sup>)能和氧发... 在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还原血红蛋白”这一名词,并认为这就是“脱氧血红蛋白”,脱氧就是还原嘛!两者真的是一回事吗? 我们知道,血红蛋白属结合蛋白质,辅基为铁卟啉,其中的二价铁离子(Fe<sup>2+</sup>)能和氧发生可逆结合,但并不引起铁离子中电子的转移。也就是说,铁保持其价数不变(仍是两价)。因此,血红蛋白同O<sub>2</sub>的结合不是氧化作用,结合O<sub>2</sub> 的血红蛋白把氧释放也不是还原作用,结合和释放O<sub>2</sub>后的血红蛋白应分别称为氧含血红蛋白(HbO<sub>2</sub>)和脱氧血红蛋白(Hb),而不是氧化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血红蛋白 还原 血红蛋白(Hb) 氧化血红蛋白 铁离子 结合蛋白质 氧化作用 可逆结合 氧化一还原反应 还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解决弱酸与弱酸盐反应问题的好方法
13
作者 方继谦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6-47,共2页
一种解决弱酸与弱酸盐反应问题的好方法广东省惠来县第一中学(515200)方继谦在判断弱酸与弱酸盐在溶液里能否生成更弱的电解质而发生复分解反应时,我们可用分子式(或离子式)从左至右排出跟反应有关的弱酸(或酸式酸根离子)... 一种解决弱酸与弱酸盐反应问题的好方法广东省惠来县第一中学(515200)方继谦在判断弱酸与弱酸盐在溶液里能否生成更弱的电解质而发生复分解反应时,我们可用分子式(或离子式)从左至右排出跟反应有关的弱酸(或酸式酸根离子)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再在各个式子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 多元弱酸 物质的量 酸根离子 反应 氧化一还原反应 电解质 惠来县 反应物用量 离子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平分解反应方程式的简易方法
14
作者 杨柳培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5-45,共1页
有些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很难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例如,上海市有一道化学高考题,要求配平:C<sub>3</sub>H<sub>5</sub>N<sub>3</sub>O<sub>9</sub>—N<su... 有些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很难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例如,上海市有一道化学高考题,要求配平:C<sub>3</sub>H<sub>5</sub>N<sub>3</sub>O<sub>9</sub>—N<sub>2</sub>+CO<sub>2</sub>+O<sub>2</sub>+H<sub>2</sub>O,因硝化甘油(C<sub>3</sub>H<sub>5</sub>N<sub>3</sub>O<sub>9</sub>)中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较难确定,所以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就难于下手。如果用“一改、二拆、三扩大”的配平方法,就不难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方程式 升降法 分解反应 高考题 分子反应 氧化一还原反应 平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与SO_3^(2-)反应的实验探讨
15
作者 文德方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双水解反应 氧化一还原反应 化学教学 SO3 气泡产生 稀盐酸 反应方程式 溶液颜色 浓溶液 白色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O_2与CO_2反应实验的改进
16
作者 郑胜文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0-10,共1页
Na_2O_2与CO_2反应实验的改进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55G600)郑胜文一.原理利用人体呼出的CO2气体与Na2O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产生氧气和大量的热,从而引发干燥的棉花剧烈燃烧.二.仪器,药品石棉网一张,玻... Na_2O_2与CO_2反应实验的改进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55G600)郑胜文一.原理利用人体呼出的CO2气体与Na2O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产生氧气和大量的热,从而引发干燥的棉花剧烈燃烧.二.仪器,药品石棉网一张,玻璃管(约20cm)一根,Na。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O2 反应实验 CO2 剧烈燃烧 氧化一还原反应 棉花 贵州省 民族中学 反应过程 贴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反应方程式错例分析
17
作者 党学堂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3-34,共2页
离子反应方程式错例分析陕西省柞水县中学(711400)党学堂正确地、熟练地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也明确要求“能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由于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物质的性质掌握... 离子反应方程式错例分析陕西省柞水县中学(711400)党学堂正确地、熟练地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也明确要求“能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由于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物质的性质掌握得不牢,书写时常常出现错误,为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反应方程式 错例分析 氧化一还原反应 离子方程式 复分解反应 溶解度 双水解反应 苛性钠溶液 氧化还原反应 碳酸氢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H_2S与HCl及H_2S分别与FeCl_3CuSO_4的反应
18
作者 季立模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43-43,共1页
谈H_2S与HCl及H_2S分别与FeCl_3CuSO_4的反应上海市卢湾区职工业余中学(200023)季立模在实验室,通常是用FeS+HHCl=HCl2+H2S↑或:来制取R2S气体的.同学们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都能理... 谈H_2S与HCl及H_2S分别与FeCl_3CuSO_4的反应上海市卢湾区职工业余中学(200023)季立模在实验室,通常是用FeS+HHCl=HCl2+H2S↑或:来制取R2S气体的.同学们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都能理解这一反应的机理是:盐与酸反应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O4 FeCl3 H2S 电离方程式 上海市卢湾区 氧化一还原反应 结合力 复分解反应 中学生 化学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课外活动的好形式──“小论文”答辩会
19
作者 曹洪昌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小论文 化学课 答辩会 氧化一还原反应 不同价态 化学教师 《电解质溶液》 课外活动 单元小结 弱电解质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形成并掌握化学概念的六种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恒茂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21-22,共2页
浅论形成并掌握化学概念的六种方法湖北省竹山县第三中学化学组(442215)刘恒茂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概括了以下六种形成并掌握化学概念的方法,一.形象联想法概念的建立依赖于充分的感性材料,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 浅论形成并掌握化学概念的六种方法湖北省竹山县第三中学化学组(442215)刘恒茂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概括了以下六种形成并掌握化学概念的方法,一.形象联想法概念的建立依赖于充分的感性材料,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学生获得的概念也就越准确.因此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概念 新表述 教学过程 概念体系 氧化一还原反应 新概念 心理定势 概念学习 六种方法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