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模块冷却系统换热器管道破裂事故初步分析 |
王艳灵
张龙
叶兴福
王小勇
|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2
|
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模块In-box LOCA事故分析研究 |
胡星
贾江涛
孟孜
倪木一
陈志斌
张斌
FDS团队
|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3
|
中国氦冷固态增殖剂实验包层模块材料研究进展 |
盛倩
吴姝琴
王晓宇
郁杰
廖洪彬
巩保平
杨国平
赵奉超
罗晓芳
钱小勇
罗德隆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4
|
中国超导聚变工程实验堆氦冷固态包层中子学设计分析 |
赵奉超
冯开明
曹启祥
栗再新
张国书
|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5
|
ITER氦冷固态增殖剂试验包层模块中子学设计与优化 |
曹启祥
赵奉超
武兴华
王晓宇
冯开明
Michael Loughlin
|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6
|
中国氦冷固态增殖剂试验包层模块系统活化计算分析 |
曹启祥
赵奉超
武兴华
王晓宇
冯开明
Michael Loughlin
|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7
|
ITER中国液态锂铅实验包层模块氦气冷却系统初步设计研究 |
刘松林
汪卫华
龙鹏程
吴宜灿
|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8
|
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氦气实验回路设计分析 |
向斌
冯开明
叶兴福
秋穗正
|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9
|
中国ITER固态实验包层模块活化特性计算分析 |
韩静茹
陈义学
马续波
杨寿海
R.A.Forrest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0
|
中国ITER固态实验包层模块热工水力优化设计和分析 |
赵周
冯开明
张国书
袁涛
|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11
|
中国ITER固态增殖剂实验包层模块第一壁瞬态热分析 |
赵周
冯开明
张国书
袁涛
|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2
|
基于RELAP5的中国氦冷固态包层真空室外破口瞬态特性分析 |
王杰
苏光辉
田文喜
秋穗正
向斌
张国书
冯开明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3
|
铜导体CFETR氦冷固态包层及屏蔽中子学设计与分析 |
赵奉超
冯开明
曹启祥
栗再新
张国书
|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4
|
CFETR氦冷固态增殖包层多物理场氚输运分析 |
王俊
李茹烟
王晓宇
张龙
武兴华
|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5
|
CFETR氦冷固态增殖剂包层产氚性能研究及优化 |
张宝锐
解衡
郎明刚
孙倩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6
|
CFETR氦冷固态包层及其辅助系统动态氚输运分析 |
李茹烟
王晓宇
王俊
张龙
|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7
|
主破裂事故下中国固态实验包层模块电磁场分析 |
陈颜静
冯开明
张国书
栗再新
|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8
|
基于RELAP5的CFETR氦冷陶瓷增殖包层模块热工安全分析 |
汪键
宋云涛
雷明准
刘素梅
郭超
徐坤
Salah Ud-Din Khan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9
|
超临界水冷固态实验包层中子学与热工水力特性研究 |
程杰
巫英伟
田文喜
秋穗正
苏光辉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20
|
HCCB-DEMO氦冷固态包层热工水力计算及分析 |
王苏豪
曹启祥
武兴华
王晓宇
张国书
冯开明
|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