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度对管道内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特性影响的仿真研究
1
作者 李延钰 郝永梅 +3 位作者 邢志祥 蒋军成 薛寒 庄孙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26,共6页
为了研究湿度对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特性的影响,应用FLACS软件建立一个左开右闭型氢气-空气混合物输送管道模型。通过改变管道内湿度摩尔体积分数D和混合物当量比Ф,仿真研究了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当Ф=1.0时,D分... 为了研究湿度对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特性的影响,应用FLACS软件建立一个左开右闭型氢气-空气混合物输送管道模型。通过改变管道内湿度摩尔体积分数D和混合物当量比Ф,仿真研究了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当Ф=1.0时,D分别为10%、20%、30%、40%情境下,随着D的增加,最大爆炸压力最高下降了60%,火焰传播过程呈现出明显的衰减趋势,最大绝热火焰温度受湿度影响较小,取决于与点火源的距离;当Ф=0.5、0.8、1.0、1.2、1.5时,D的增加降低了爆炸强度,且在Ф=1.0时,湿度对爆炸超压和最大升压速率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此研究结果为预防氢气管道运输过程中的爆炸事故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空气混合 湿度 当量比 爆炸超压 最大升压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火方式对旋转爆震发动机工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彭磊 王栋 +3 位作者 李飞 马虎 杨成龙 武晓松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93-2200,共8页
为研究并改善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点火-起爆性能,进一步深入了解点火方式对旋转爆震发动机工作特性的影响,采用小能量火花点火装置、高能量火花点火装置、爆震管三种点火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旋转爆震发动机起爆实验,发动机采用环缝-喷孔对撞... 为研究并改善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点火-起爆性能,进一步深入了解点火方式对旋转爆震发动机工作特性的影响,采用小能量火花点火装置、高能量火花点火装置、爆震管三种点火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旋转爆震发动机起爆实验,发动机采用环缝-喷孔对撞式掺混方式,燃料为H2,氧化剂为空气。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点火方式下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点火起爆性能及点火方式对发动机工作特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点火方式均成功起爆旋转爆震波,并周向稳定传播。通过对旋转爆震波起爆过程详细分析发现,不同点火方式引燃的不同初始状态的火焰均需在环形燃烧室经历一个类似DDT的火焰发展过程才能成功建立爆震波,且火焰发展过程的时间间隔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但总体来看爆震管点火时爆震波建立时间较其他两种点火方式短。此外,该工况条件下三种点火方式起爆发动机时其工作状况可重复性均可达100%,稳定工作过程中的传播特性与点火方式无明显关系,爆震波传播频率较为稳定,在5437~6440Hz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震波 氢-空气混合 点火方式 工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爆震发动机爆震波建立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彭磊 王栋 +3 位作者 裴晨曦 马虎 杨成龙 武晓松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01-1809,共9页
为了深入研究旋转爆震发动机爆震波建立过程及形成机理,采用小能量火花单次点火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旋转爆震发动机起爆实验。发动机采用环缝-喷孔对撞式掺混方式,燃料为H2,氧化剂为空气,实验成功起爆旋转爆震波,并连续旋转稳定传播,爆... 为了深入研究旋转爆震发动机爆震波建立过程及形成机理,采用小能量火花单次点火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旋转爆震发动机起爆实验。发动机采用环缝-喷孔对撞式掺混方式,燃料为H2,氧化剂为空气,实验成功起爆旋转爆震波,并连续旋转稳定传播,爆震波传播频率为5.09~6.45k Hz,传播速度为1286~1644.8m/s。在发动机稳定工作过程中,集气腔与燃烧室相互影响,二者处于平稳的动态平衡。其次,通过对旋转爆震波起爆过程详细分析发现,点火形成的初始火焰在环形燃烧室经历一个类似DDT的火焰发展过程,成功转变为爆震波,且从点火到爆震波建立之间的火焰发展传播过程和时间间隔均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此外,为验证小能量火花点火的可靠性,还进行了小能量点火重复性实验,发现在稳定工况条件下采用小能量点火成功率最高可达100%,各组旋转爆震波传播速度在1440m/s附近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震波 氢-空气混合 DDT过程 小能量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