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床压力降及液泛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俊 罗阳明 +3 位作者 傅中华 王昌斌 韩军 庄栽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34-437,共4页
在50mm×680mm和20mm×290mm玻璃柱中,用氢 氘水研究了催化交换床层不同填料的液泛及床层压力降的变化。结果表明:活性Al2O3填料、不锈钢θ填料、不锈钢三角填料装填的床层在相近操作条件下,θ填料泛点气速为高;相同气速下... 在50mm×680mm和20mm×290mm玻璃柱中,用氢 氘水研究了催化交换床层不同填料的液泛及床层压力降的变化。结果表明:活性Al2O3填料、不锈钢θ填料、不锈钢三角填料装填的床层在相近操作条件下,θ填料泛点气速为高;相同气速下,升高温度和增加液体喷淋密度均使床层压力降升高。压力降随液体喷淋密度l、床层气速μ变化的经验关联式为Δp=14758 8×100 0164lμ1 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 压力降 液泛 LPCE 同位素 热核聚变堆 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SDB憎水催化剂氢水液相催化交换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俊华 康艺 +3 位作者 阮皓 窦勤成 韩延德 胡石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研究了以贵金属铂为活性成分、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为载体的憎水催化剂Pt SDB的氢 水液相催化交换工艺条件 ,讨论了催化剂与亲水填料在催化反应床中的填装方式、填装比例以及反应温度、交换方式等工艺条件对氢 水催化交换反应总体积... 研究了以贵金属铂为活性成分、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为载体的憎水催化剂Pt SDB的氢 水液相催化交换工艺条件 ,讨论了催化剂与亲水填料在催化反应床中的填装方式、填装比例以及反应温度、交换方式等工艺条件对氢 水催化交换反应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催化剂与填料混合填装时体积比 1∶1和分层有序填装时体积比 1∶4的效果最佳 ,总体积传质系数随反应温度升高而提高 ,交换反应温度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DB 憎水催化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工艺 同位素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Ru疏水催化剂制备及氢-水液相交换催化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胜 熊亮萍 +4 位作者 古梅 肖成建 任兴碧 刘俊 罗阳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4-299,共6页
用乙二醇为还原剂和碳黑分散溶剂,微波快速加热,1-2 MPa压力下制备了Pt/C和Pt-Ru/C催化剂,用XRD、TEM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Pt/C和Pt-Ru/C催化剂活性金属平均粒径为1.9~2.0 nm。随Ru的加入,活性金属粒子的面心立方结构逐渐不明显。Pt-R... 用乙二醇为还原剂和碳黑分散溶剂,微波快速加热,1-2 MPa压力下制备了Pt/C和Pt-Ru/C催化剂,用XRD、TEM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Pt/C和Pt-Ru/C催化剂活性金属平均粒径为1.9~2.0 nm。随Ru的加入,活性金属粒子的面心立方结构逐渐不明显。Pt-Ru/C中Pt以Pt(0)、Pt(Ⅱ)和Pt(Ⅳ)形式存在,Ru以Ru(0)和Ru(Ⅳ)形式存在。再将Pt/C、Pt-Ru/C催化剂与聚四氟乙烯一起负载于泡沫镍,得到疏水催化剂,研究了其对氢-水液相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中观察到,Pt中掺入适量Ru可提高单一Pt基疏水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其可能的原因是:水在Pt表面不解离,Pt表面氢气与水间同位素交换通过形成中间体(H2O)nH+(ads)(n≥2)进行,而水在Ru表面会发生解离,Pt-Ru疏水催化剂同时存在另一条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催化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 同位素分离 高压微波加热法 Pt-Ru/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度Pt-Ir疏水催化剂制备及氢-水液相交换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胡胜 朱祖良 +4 位作者 罗顺忠 王和义 肖成建 罗阳明 王昌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6,共6页
用乙二醇作为碳黑分散溶剂,微波辐射快速加热,1 ̄2MPa压力下制备了Pt/C及不同Pt、Ir比例的Pt-Ir/C催化剂,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Pt-Ir/C催化剂,并用XRD,TEM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两种方法制备的Pt/C,Pt-Ir/C催化剂与聚四氟乙烯(PTFE... 用乙二醇作为碳黑分散溶剂,微波辐射快速加热,1 ̄2MPa压力下制备了Pt/C及不同Pt、Ir比例的Pt-Ir/C催化剂,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Pt-Ir/C催化剂,并用XRD,TEM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两种方法制备的Pt/C,Pt-Ir/C催化剂与聚四氟乙烯(PTFE)一起负载于多孔金属载体,得到疏水催化剂,考查了其对氢-水液相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微波辐射加热法制备的Pt/C和Pt-Ir/C催化剂活性金属粒子在碳载体上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大小分别为2.1nm和2.2nm,Ir的加入改变了活性金属粒子的形状和晶相结构,Pt-Ir/C中Pt以Pt(0),Pt!和Pt"形式存在,Ir以Ir(0)和Ir"形式存在。浸渍还原法制备的Pt-Ir/C催化剂活性金属粒子有明显团聚,晶粒平均大小为4.8nm。微波辐射法所得催化剂对氢-水液相交换反应有更高催化活性;Pt中掺入适量Ir,可提高单一Pt催化剂活性,Pt、Ir原子比例为4∶1时,催化剂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催化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 同位素分离:微波加热法 Pt-I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催化剂的高压微波法制备及氢同位素交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侯京伟 熊亮萍 +2 位作者 翁葵平 胡胜 罗阳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0-785,共6页
以异丙醇为分散溶剂与还原剂,采用高压微波加热法制备了Pt/C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Pt尺寸的影响,利用XRD、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再将Pt/C催化剂和聚四氟乙烯混合,负载至泡沫镍上得到疏水催化剂,研究其对氢-水液相催化交换反应... 以异丙醇为分散溶剂与还原剂,采用高压微波加热法制备了Pt/C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Pt尺寸的影响,利用XRD、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再将Pt/C催化剂和聚四氟乙烯混合,负载至泡沫镍上得到疏水催化剂,研究其对氢-水液相催化交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加入保护剂乙酸钠、羟基乙酸钠、柠檬酸氢二钠后,Pt/C催化剂的活性金属团聚现象减少,Pt平均尺寸明显减小(由4.4nm分别降低到2.3、2.5、2.3nm);升温速率对Pt尺寸影响较大,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活性金属Pt的尺寸减小;而pH的变化对Pt粒子的尺寸影响较小。加入保护剂有利于氢-水交换反应的催化剂活性,Pt尺寸为2.3~4.4nm时,催化剂活性随Pt尺寸减小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催化 保护剂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系元素掺杂的Pt基疏水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熊亮萍 胡胜 +3 位作者 侯京伟 翁葵萍 罗阳明 杨通在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6,共6页
以炭黑为载体、乙二醇为溶剂,利用高压微波加热法分别制备了铁系元素(即Fe、Co、Ni三种元素)掺杂的Pt基二元催化剂.采用TEM、XRD、EDX、XPS等手段分析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活性金属粒子在炭黑载体表面分布均匀;Fe、Co、Ni掺杂后,催化剂... 以炭黑为载体、乙二醇为溶剂,利用高压微波加热法分别制备了铁系元素(即Fe、Co、Ni三种元素)掺杂的Pt基二元催化剂.采用TEM、XRD、EDX、XPS等手段分析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活性金属粒子在炭黑载体表面分布均匀;Fe、Co、Ni掺杂后,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粒子的粒径分布变窄,平均粒径明显减小(由4.57nm分别降低至2.17、2.41、2.55nm);催化剂中Pt存在Pt(0)、Pt(Ⅱ)、Pt(Ⅳ)三种价态.将催化剂分散于聚四氟乙烯乳液中,采用自然浸渍法负载于泡沫镍,制得Pt基疏水催化剂,考查了其对氢-水液相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与单一Pt基疏水催化剂相比,过渡金属掺杂后的二元疏水催化剂对氢-水液相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其催化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PtFe/C/FN>PtCo/C/FN>PtNi/C/FN>Pt/C/FN.催化活性的提高可能主要来源于催化剂活性金属粒径的减小.此外,H_2O分子在Fe系元素表面的解离行为也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系元素 Pt基二元疏水催化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