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取代基对N-H…O=C氢键二聚体中氢键强度的影响
1
作者 郑艳萍 王长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使用MP2方法研究了N-H…O=C氢键二聚体的氢键强度,探讨了不同取代基对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改变取代基的供电性或吸电性来调控氢键强度:乙基等供电子基团对N-H…=C氢键强度的调节作用不大;-NO_2等强吸电子基团可极... 使用MP2方法研究了N-H…O=C氢键二聚体的氢键强度,探讨了不同取代基对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改变取代基的供电性或吸电性来调控氢键强度:乙基等供电子基团对N-H…=C氢键强度的调节作用不大;-NO_2等强吸电子基团可极大地改变N-H…=C氢键强度;质子受体分子中的强吸电子基团如-NO_2可使N-H…O=C氢键强度减弱多达2.6 kcal/mol.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N-H…O=C氢键强度越强,参与形成氢键的氢原子电荷越正,氧原子电荷越负,单体分子间电荷转移越多,N-H…O=C氢键中氧原子孤对电子n(O)对N-H反键轨道σ*(N-H)的二阶稳定化能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体 氢键强度 自然轨道(NB0)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对N—H…O=C氢键三聚体中氢键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敏 郑艳萍 +1 位作者 姜笑楠 王长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5-739,共5页
使用MP2方法研究了氢键三聚体中N—H…O=C氢键强度,探讨了氢键受体分子中不同取代基对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取代基对氢键三聚体中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取代基为供电子基团,氢键键长r(H…O)缩短,氢键强度增... 使用MP2方法研究了氢键三聚体中N—H…O=C氢键强度,探讨了氢键受体分子中不同取代基对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取代基对氢键三聚体中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取代基为供电子基团,氢键键长r(H…O)缩短,氢键强度增强;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氢键键长r(H…O)伸长,氢键强度减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N—H…O=C氢键强度越强,氢键中氢原子的正电荷越多,氧原子的负电荷越多,质子供体和受体分子间的电荷转移越多.供电子基团使N—H…O=C氢键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n(O)对N—H的反键轨道σ*(N—H)的二阶相互作用稳定化能增加,吸电子基团使这种二阶相互作用稳定化能减小.取代基对与其相近的N—H…O=C氢键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体 取代基 氢键强度 自然轨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对1-甲基尿嘧啶与N-甲基乙酰胺氢键复合物中氢键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冬佳 王长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09-2816,共8页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和二阶微扰理论MP2方法对由1-甲基尿嘧啶与N-甲基乙酰胺所形成的氢键复合物中的氢键强度进行了理论研究,探讨了不同取代基取代氢键受体分子1-甲基尿嘧啶中的氢原子对氢键强度的影响和氢键的协同性.研究表明:...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和二阶微扰理论MP2方法对由1-甲基尿嘧啶与N-甲基乙酰胺所形成的氢键复合物中的氢键强度进行了理论研究,探讨了不同取代基取代氢键受体分子1-甲基尿嘧啶中的氢原子对氢键强度的影响和氢键的协同性.研究表明:供电子取代基使N-H…O=C氢键键长r(H…O)缩短,氢键强度增强;吸电子取代基使N-H…O=C氢键键长r(H…O)伸长,氢键强度减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供电子基团使参与形成氢键的氢原子的正电荷增加,使氧原子的负电荷增加,使质子供体和受体分子间的电荷转移量增多;吸电子基团则相反.供电子基团使N-H…O=C氢键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轨道n(O)对N-H的反键轨道σ*(N-H)的二阶相互作用稳定化能增强,吸电子基团使这种二阶相互作用稳定化能减弱.取代基对与其相近的N-H…O=C氢键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物 取代基 氢键强度 自然轨道分析 协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1216晶型转变的红外光谱研究
4
作者 李卫华 黄越 +1 位作者 张国胜 颜德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1-174,共4页
采用变温红外光谱研究了尼龙1216的Brill转变并测得Brill温度约为150℃。一些α谱带在转变过程中消失,氢键强度也急剧减弱。这些现象证明了Brill转变的“局部熔融”机理。
关键词 尼龙1216 晶型转变 红外光谱 氢键强度 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阻酚的自聚集及对丙烯酸脂橡胶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马仁博 吴唯 王亮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5-754,共10页
为了研究受阻酚结构及氢键强度对受阻酚自聚集和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性能的影响,使用了变温红外测试结构不同的受阻酚小分子在晶区和氢键化不同状态下的红外吸收峰,通过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的程度来表征分子间氢键强度,从小分子自身间氢键... 为了研究受阻酚结构及氢键强度对受阻酚自聚集和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性能的影响,使用了变温红外测试结构不同的受阻酚小分子在晶区和氢键化不同状态下的红外吸收峰,通过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的程度来表征分子间氢键强度,从小分子自身间氢键和聚合物小分子间氢键共存且竞争的角度解释受阻酚小分子的自聚集现象,并分析了引起丙烯酸酯橡胶/受阻酚阻尼材料性能老化的因素。结果表明,体系中小分子和聚合物间氢键(Δn i)和小分子自身的氢键作用(Δn c)存在竞争,前者起到增溶的效果,而后者促使小分子自聚集并最终结晶析出,体系发生相分离,导致阻尼性能衰减。受阻酚小分子AO300和AO1010的Δn c>Δn i易出现自聚集析出引起阻尼衰减,受阻酚小分子TBBP和Irganox1035的Δn c<Δn i不易出现自聚集的情况。聚合物交联网络能限制小分子的自聚集和迁移析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丙烯酸酯橡胶/受阻酚阻尼材料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衰减 受阻酚 自聚集 丙烯酸酯橡胶 氢键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