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浓度微扰下硝酸水溶液中氢键作用的二维相关拉曼光谱研究
1
作者 杨博 张雅茹 +5 位作者 程碧瑶 李雨蔚 屈鹏飞 唐辉 柳海斌 王小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8-963,共6页
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其水溶液的稀释浓度对火炸药生产至关重要。通过搭建腔增强型拉曼光谱仪,提高拉曼激发和收集效率,实现对硝酸质量分数(ω)为35.49%~88.98%的细微浓度差异的硝酸水溶液进行测量。分析900~1400 cm^(-1)范围内... 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其水溶液的稀释浓度对火炸药生产至关重要。通过搭建腔增强型拉曼光谱仪,提高拉曼激发和收集效率,实现对硝酸质量分数(ω)为35.49%~88.98%的细微浓度差异的硝酸水溶液进行测量。分析900~1400 cm^(-1)范围内的硝酸拉曼光谱,发现965 cm^(-1)处N—OH伸缩振动模式随着硝酸浓度变化发生显著频移。随着硝酸质量分数增加,当35.49%≤ω≤55.10%时,N—OH伸缩振动模式快速红移,这归因于HNO_(3)—nH_(2)O(n=1,2,…)团簇结构的形成;当ω>55.10%时,N—OH伸缩振动模式红移程度逐渐变小,这可能是因为硝酸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逐渐减少的缘故;当ω>68.78%时,N—OH伸缩振动模式红移程度增大,这源于硝酸分子内氢键的增多。此外,深入研究1050 cm^(-1)处N—O全对称伸缩振动模式与1300 cm^(-1)处N—OH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的谱峰强度随硝酸浓度的变化。随着硝酸质量分数增加,当35.49%≤ω≤55.10%时,1050与1300 cm^(-1)的拉曼峰面积比快速减小;当ω>55.10%时,该拉曼峰面积比减小幅度放缓;当ω>68.78%时,该拉曼峰面积比的变化趋于稳定。1050与1300 cm^(-1)的拉曼峰面积比值的减小可以归因于NO-3(N—O全对称伸缩振动模式)逐渐减少,而未解离HNO_(3)(N—OH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逐渐增加。上述光谱峰频移和强度变化表明,在可用样本量范围内,当ω分别达到55.10%和68.78%时,HNO_(3)—nH_(2)O团簇结构均会发生转变。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进一步阐释谱峰强度和频移变化机理。当35.49%≤ω≤55.10%时,硝酸水溶液中HNO_(3)—3H_(2)O和HNO_(3)—2H_(2)O是主要存在形式。当ω>55.10%时,溶液中HNO_(3)—nH_(2)O逐渐转变为HNO_(3)—H_(2)O团簇。当ω>68.78%时,硝酸水溶液中未解离的HNO_(3)逐渐占据优势。最后,对一维拉曼光谱进行二维相关分析,揭示HNO_(3)/NO-3的谱峰来源。结果证实1308和958 cm^(-1)的谱峰代表未解离的HNO_(3)分子,1051 cm^(-1)处谱峰属于解离NO^(+)_(3)。这些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浓度硝酸水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变化,为硝酸在化工、材料化学以及国防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硝酸水溶液 氢键作用 二维相关光谱 DFT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氢甲酯化合成丙酸甲酯的氢键作用机制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赵清萍 张敏 +2 位作者 赵辉 王刚 邱永福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01-2713,共13页
丙酸甲酯(MP)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也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关键中间体,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针对MP的合成过程,构建高效的催化剂体系对满足MP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乙... 丙酸甲酯(MP)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也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关键中间体,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针对MP的合成过程,构建高效的催化剂体系对满足MP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乙烯氢甲酯化的钯膦酸均相催化剂体系探究了钯前体、酸促进剂、膦/钯摩尔比和酸/钯摩尔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手段揭示了不同酸根阴离子与甲醇间存在氢键作用,实现对甲醇的活化脱氢,阐明了催化剂转化频率(TOF)与氢键强度的正相关关系和反应活化能与氢键强度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优化了搅拌转速、反应压力、催化剂浓度、水含量等反应条件参数,并获得了连续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的变化规律,表明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到甲醇、一氧化碳、乙烯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25、0.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酯化 酸促进剂 核磁共振 氢键作用 活化作用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氢键作用的超分子微纳米涂层改性滤膜
3
作者 曹雪 蔡苗苗 +2 位作者 李玉乐 韩志 高军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57,共10页
为解决油水分离滤膜循环使用性差的问题,采用超分子鞣酸-聚乙烯醇(TA-PVA)黏结剂黏附鞣酸-铜(TA-CuⅡ)形成鞣酸-聚乙烯醇-铜(TA-PVA-CuⅡ)涂层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制备了具有稳定微纳米涂层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膜(TA-PVA-CuⅡ@PVDF... 为解决油水分离滤膜循环使用性差的问题,采用超分子鞣酸-聚乙烯醇(TA-PVA)黏结剂黏附鞣酸-铜(TA-CuⅡ)形成鞣酸-聚乙烯醇-铜(TA-PVA-CuⅡ)涂层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制备了具有稳定微纳米涂层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膜(TA-PVA-CuⅡ@PVDF)。采用SEM、FTIR、XPS对制备的膜进行了表征,对改性前后PVDF膜的表面润湿性、油水分离性进行了测试,考察了二价铜离子改性时间对TA-PVA-CuⅡ@PVDF循环使用性以及涂层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亲水性TA-PVA-CuⅡ微纳米涂层的作用下,TA-PVA-CuⅡ@PVDF的水接触角和水下油接触角分别可达到0°和151.0°,其对乳化油的分离膜通量和分离效率最高分别可达1169.30 L/(m^(2)·h)和99.99%,展现出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二价铜离子改性时间为20 min时,TA-PVA-CuⅡ@PVDF循环稳定性和耐久性最佳,具有15次的循环分离次数,并且通量改变率为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作用 微纳米涂层 滤膜 油水分离 循环稳定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在聚乙烯醇/水体系中的状态及氢键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远莉 李莉 +1 位作者 陈宁 王琪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水在聚乙烯醇(PVA)中的状态直接影响PVA的热塑加工。采用DSC和Raman光谱研究了水含量对其在PVA中的状态及氢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在PVA中以3种状态存在,随水含量增加,非冻结合水比例减小,可冻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增加。通过高斯分... 水在聚乙烯醇(PVA)中的状态直接影响PVA的热塑加工。采用DSC和Raman光谱研究了水含量对其在PVA中的状态及氢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在PVA中以3种状态存在,随水含量增加,非冻结合水比例减小,可冻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增加。通过高斯分峰可将Raman光谱水的羟基伸缩振动峰分为5种羟基振动峰叠加,分别代表多氢键结合水分子的羟基对称与反对称伸缩振动,双氢键结合水分子羟基伸缩振动,单氢键结合水分子羟基伸缩振动,无氢键或弱氢键相互作用水分子的羟基伸缩振动。水含量增加,单氢键结合与多氢键结合水分子含量增加,而双氢键结合与无氢键结合水分子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改性 水状态 拉曼光谱 氢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研究水与甲醇混合溶液的氢键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袁波 窦晓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9-1322,共4页
对于浓度为0~100wt%(浓度间隔为5wt%)的水甲醇混合溶液的近红外光谱,通过分析OH组合谱带和倍频谱带随浓度的变化,探索了水醇溶液中的氢键作用。由于OH谱带在近红外区域重叠比较严重,采用了不同的光谱分析方法——二阶导数、主成分分析... 对于浓度为0~100wt%(浓度间隔为5wt%)的水甲醇混合溶液的近红外光谱,通过分析OH组合谱带和倍频谱带随浓度的变化,探索了水醇溶液中的氢键作用。由于OH谱带在近红外区域重叠比较严重,采用了不同的光谱分析方法——二阶导数、主成分分析和二维相关分析来提高光谱分辨率,进而达到从水甲醇溶液的近红外光谱获取有用信息的目的。定性地阐述了水醇混合溶液中的水和醇之间通过氢键的可能结合方式,为探索水醇混合溶液中的氢键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溶液 氢键作用 OH 近红外光谱 谱带 二阶导数 光谱分析 严重 甲醇溶液 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的氢键作用──动态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大俊 李瑶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44-846,共3页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一系列由聚四氢呋喃 (Mn=2 0 0 0 )、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 1 ,4 -丁二醇和 1 ,2 -丙二胺三种不同的扩链剂合成的 TPU中的氢键作用 .发现这种氢键作用符合 Arrhenius型的温度依...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一系列由聚四氢呋喃 (Mn=2 0 0 0 )、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 1 ,4 -丁二醇和 1 ,2 -丙二胺三种不同的扩链剂合成的 TPU中的氢键作用 .发现这种氢键作用符合 Arrhenius型的温度依赖性 .从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氢键作用 物理交联 温度依赖性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π…π和氢键作用力构筑的超分子锌配合物的结构及光学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娟 卢久富 +1 位作者 史娟 葛红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58-1662,共5页
以2,6-双(2-吡嗪基)-4,4'-联吡啶为配体,间苯二甲酸为辅助配体,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锌配合物[Zn(dpb)(m-bdc)]n·2.5nH_2O,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此配合物进行了测试分析。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为单核锌单元... 以2,6-双(2-吡嗪基)-4,4'-联吡啶为配体,间苯二甲酸为辅助配体,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锌配合物[Zn(dpb)(m-bdc)]n·2.5nH_2O,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此配合物进行了测试分析。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为单核锌单元,相邻的单核锌单元之间通过间苯二甲酸的进一步桥连形成一维单链结构,单链与单链之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拓展为一维环链结构,一维双链通过氢键最终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此外,对配合物的荧光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晶体结构 光学性质 π…π堆积作用 氢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键作用的杯芳烃超分子识别乙醇的传感机理及分析应用
8
作者 周婷 曹忠 +4 位作者 戴云林 曹婷婷 何婧琳 徐雷涛 龙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9-1346,共8页
采用4种杯芳烃衍生物为吸附涂膜材料,考察了涂膜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传感器对环境大气中微量乙醇气体的识别性能,发现C-乙基杯[4]连苯三酚芳烃(3)是识别乙醇气体最有效的活性涂膜材料.制备了C-乙基杯[4]连苯三酚芳烃.2CH3CH2OH(5)单晶... 采用4种杯芳烃衍生物为吸附涂膜材料,考察了涂膜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传感器对环境大气中微量乙醇气体的识别性能,发现C-乙基杯[4]连苯三酚芳烃(3)是识别乙醇气体最有效的活性涂膜材料.制备了C-乙基杯[4]连苯三酚芳烃.2CH3CH2OH(5)单晶体并进行X射线衍射结构解析,发现其识别机制是基于超分子主体3与客体乙醇分子之间形成的C—H…π,O—H…π及O—H…O氢键作用.当涂膜质量为24.70μg时,涂膜QCM传感器对乙醇的响应最灵敏,达到10.53 Hz/(mg.L-1).分析了乙醇气体的吸附和解吸附动力学过程,得到传感器对乙醇气体吸附和解吸附的初速度分别为-0.04600 Hz/s和0.03896 Hz/s.该方法响应快,具有选择性、可逆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对乙醇样品测定的回收率为94.8%~105.2%,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生活环境中乙醇气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苯三酚芳烃 乙醇 超分子识别 氢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水界面上的氢键作用诱导液晶取向转变(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廖芝建 秦振立 +4 位作者 杜思南 李思雨 陈冠侯 左芳 罗建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33-1740,共8页
本文提出液晶/水界面上氢键作用可以诱导热致型液晶(戊基联苯氰,简称:5CB)发生取向转变.当液晶5CB膜接触酚类(如对硝基苯酚)水溶液的时候,由于酚类物质的酚羟基与液晶5CB分子中的氰基在液晶水界面上形成了氢键,在氢键的作用下使得液晶5C... 本文提出液晶/水界面上氢键作用可以诱导热致型液晶(戊基联苯氰,简称:5CB)发生取向转变.当液晶5CB膜接触酚类(如对硝基苯酚)水溶液的时候,由于酚类物质的酚羟基与液晶5CB分子中的氰基在液晶水界面上形成了氢键,在氢键的作用下使得液晶5CB由平行取向转变成了垂直取向.此外,还利用了液晶传感器可视化了酚类物质与牛血清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液晶/水界面上的界面现象提供新的思路,并且有望开发出基于氢键作用的液晶生物化学传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氢键作用 取向转变 界面现象 光学响应 酚类 牛血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水复合物中氢键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原媛 孙乐 +2 位作者 李玉莹 王晓红 黄正国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9-44,共6页
为了解对乙酰氨基酚(AP)在水溶液中的构象,在MP2/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AP与水分子通过不同种氢键作用形成的6种AP-H2O复合物.首先分析这些复合物的几何结构、能量和振动频率,然后运用分子中原子的量子理论(QTAIM)、自然键轨道理论(... 为了解对乙酰氨基酚(AP)在水溶液中的构象,在MP2/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AP与水分子通过不同种氢键作用形成的6种AP-H2O复合物.首先分析这些复合物的几何结构、能量和振动频率,然后运用分子中原子的量子理论(QTAIM)、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和定域分子轨道-能量分解分析(LMO-EDA)等理论和方法对AP-H_2O复合物中的氢键相互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AP分子中的—CH基团与羰基氧原子之间形成的C8H8A···O2A分子内氢键在多数AP-H_2O复合物中被保留下来;(2)AW1和AW6中的分子间氢键强于其他氢键;(3)AP的羰基氧原子是最有可能与H_2O分子形成氢键的位点,第2个最有可能与H_2O分子形成氢键的位点是AP的酚羟基,前者中H_2O是质子供体,而后者中H_2O则是质子受体;(4)AP-H_2O的形成过程中,氢键作用与结构畸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AP-H_2O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但前者的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复合物 氢键作用 自然轨道理论(NBO) 分子中原子的量子理论(QTA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金属-乳清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氢键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培培 赵越 +4 位作者 王鹏 靳睿 焦德杰 张秀玲 闫文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74-1782,共9页
嘧啶衍生物乳清酸作为一种生物小分子较少应用到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中。我们应用乳清酸与过渡金属盐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3个新颖的配合物:{[Cu(HOr)2]·2NH2(CH3)2}n(R-1)、[Co2(HOr)2(bipy)(H2O)6]·2H2O(R-2)和{[Ni2... 嘧啶衍生物乳清酸作为一种生物小分子较少应用到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中。我们应用乳清酸与过渡金属盐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3个新颖的配合物:{[Cu(HOr)2]·2NH2(CH3)2}n(R-1)、[Co2(HOr)2(bipy)(H2O)6]·2H2O(R-2)和{[Ni2(HOr)2(1,3-dpp)2(H2O)2][Ni(HOr)(1,3-dpp)(H2O)]2·(1,3-dpp)·2H2O}n(R-3)(H3Or=orotic acid,bipy=4,4′-bipyridine,1,3-dpp=1,3-di(4-pyridyl)propane)。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衍射、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R-1是具有2D层结构的单核配合物,R-2为简单的单分子配合物,R-3则是由层和链组成的复杂三明治结构。这3个配合物均能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连接成三维的框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小分子 乳清酸 晶体结构 氢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乙二胺-CF_3CO_2型质子化离子液体的分子间氢键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宇 花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54-1960,共7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M06-2X方法,在6-311G(d,p)水平下,对由N-烷基乙二胺阳离子[HAlkyl]^+(Alkyl=Hex,Oct,Et Hex)与三氟乙酸阴离子[TFA]^-形成的[HHex][TFA],[HOct][TFA]及[HEtHex][TFA]型质子化离子液体(PILs)的离子对进行了理论研究.通...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M06-2X方法,在6-311G(d,p)水平下,对由N-烷基乙二胺阳离子[HAlkyl]^+(Alkyl=Hex,Oct,Et Hex)与三氟乙酸阴离子[TFA]^-形成的[HHex][TFA],[HOct][TFA]及[HEtHex][TFA]型质子化离子液体(PILs)的离子对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几何优化和分子振动频率分析3种PILs均得到5种较稳定构型[HAlkyl][TFA]S1~S5.结果表明,[HAlkyl]^+与[TFA]^-间发生了质子转移形成了O—H…N型氢键.3种PILs的基组重叠误差校正后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ΔE_(int)^(BSSE))在-449.91^-522.87 kJ/mol范围内.由于分子间形成了较强的O—H…N氢键作用,引起N—H振动频率消失,在2200~2700 cm^(-1)范围内出现了较强的O—H键振动.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及分子中原子(AIM)理论计算,研究了分子间氢键作用的相对强度及其对分子构型稳定性的影响.NBO分析结果表明,其稳定化能主要源自于[HAlkyl]的氨基中孤对电子LP(N)与[TFA]中O—H反键轨道σ*(H—O)间的相互作用,即LP(N)→σ*(H—O).并探讨了阳离子部位[HAlkyl]^+的质子化位置以及烷基链长、支链的引入对[HAlkyl]与[TFA]间氢键作用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化离子液体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间氢键作用 自然轨道理论 分子中原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基磺酸盐与水之间的氢键作用(英文)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大勇 陈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05-1610,共6页
通过衰减全反射红外(ATR-IR)光谱、二维红外相关谱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基磺酸盐([emim][OTf])和水之间的氢键作用.结果表明,在[emim][OTf]-水体系中,当水的浓度较低时(0.1<x(D2O)<0.3),水分子的主要存... 通过衰减全反射红外(ATR-IR)光谱、二维红外相关谱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基磺酸盐([emim][OTf])和水之间的氢键作用.结果表明,在[emim][OTf]-水体系中,当水的浓度较低时(0.1<x(D2O)<0.3),水分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包裹在离子液体中的没有缔合的单体.水分子优先填充到[emim][OTf]的空隙中,并且与[emim][OTf]的阴离子形成"[OTf]-…HOH…[OTf]-"结构,水分子与[emim][OTf]的阳离子的相互作用位点是烷基氢而不是芳香氢;当水分子浓度较高时,水分子倾向于自身缔合形成小团簇结构,水分子与[emim][OTf]的阳离子的相互作用位点是芳香氢而不是烷基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相互作用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二维红外相关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磷虾蛋白纤维的氢键作用机制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管福成 郭静 +3 位作者 吕丽华 谭倩 宋敬星 张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13,共7页
为解决聚乙烯醇(PVA)难以热塑加工和功能单一的问题,以磷虾蛋白(AKP)和水为增塑剂,通过熔体纺丝制备了PVA/AKP纤维。通过红外光谱仪表征了PVA/AKP纤维中的氢键作用,并分析氢键作用机制。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 为解决聚乙烯醇(PVA)难以热塑加工和功能单一的问题,以磷虾蛋白(AKP)和水为增塑剂,通过熔体纺丝制备了PVA/AKP纤维。通过红外光谱仪表征了PVA/AKP纤维中的氢键作用,并分析氢键作用机制。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单纤维强力仪等分析了PVA/AKP纤维的结晶性、形态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随着AKP质量分数的增加,PVA/AKP纤维中分子内氢键含量和结晶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AKP质量分数为2%时,PVA/AKP纤维中分子内氢键含量达到最大值(85.37%),结晶度也达到最大值(48%),该条件下纤维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为2.15 cN/dtex;AKP的加入有助于提高PVA纤维的表面光滑性,PVA/AKP纤维断面呈规则圆形;PVA/AKP纤维对碱溶液的响应性更强,在水中浸渍2 h后纤维吸水率恒定在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磷虾蛋白纤维 熔体纺丝 氢键作用机制 结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与智能体系的构建(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氢键作用构建温度-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婉晴 蒋建中 崔正刚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33-642,共10页
在水介质中,多数无机商品纳米颗粒的表面除了带有电荷,一般还分布有大量的羟基。这些表面羟基一方面使颗粒表面具有强亲水性,另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位点,使其能够与聚氧乙烯(EO)基团形成氢键,故而含有EO基团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通过... 在水介质中,多数无机商品纳米颗粒的表面除了带有电荷,一般还分布有大量的羟基。这些表面羟基一方面使颗粒表面具有强亲水性,另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位点,使其能够与聚氧乙烯(EO)基团形成氢键,故而含有EO基团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通过氢键作用吸附于这些固体颗粒表面,形成以EO链朝向颗粒表面、烷基链朝向水的单分子层,对颗粒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由于氢键具有温度效应:在低温下易于建立和稳定,在高温下减弱或断裂,因此利用氢键作用可以获得以温度为触发机制的开关性表面活性颗粒。本讲座将介绍如何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普通纳米颗粒例如纳米SiO2组合,通过氢键作用构建温度-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作用 纳米SIO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温度响应 Pickering乳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烷基乙二胺-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型质子化离子液体的分子间氢键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欣辰 徐宇 花儿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0-547,共8页
本文研究选用密度泛函理论中M06-2X及6-311G(d,p)基组,对由N-烷基乙二胺阳离子[HAlkyl]+(hexyl,octyl、2-ethylhexyl及EtHex)与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阴离子[TFSA]-形成的[HHex][TFSA]、[HOct][TFSA]及[HEtHex][TFSA]型质子化离子液体(Pr... 本文研究选用密度泛函理论中M06-2X及6-311G(d,p)基组,对由N-烷基乙二胺阳离子[HAlkyl]+(hexyl,octyl、2-ethylhexyl及EtHex)与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阴离子[TFSA]-形成的[HHex][TFSA]、[HOct][TFSA]及[HEtHex][TFSA]型质子化离子液体(Protic ionic liquids,PILs)的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几何优化和分子振动频率分析得到其5种较稳定构型[HAlkyl][TFSA]S1~S5,结果表明:该类PILs的基组重叠误差(basis set superposition error,BSSE)校正后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ΔE int BSSE在-88.8^-108.9 kcal/mol范围内;由于阴阳离子间形成了较强的N—H…N或N—H…O型氢键,[HAlkyl]+阳离子中参与氢键的N—H键长延长,红外谱图显示N—H伸缩振动发生了红移,且红移值显著。通过自然键轨道理论分析可知,其稳定化能主要来源于阴离子[TFSA]-中N、O原子的孤对电子与阳离子[HAlkyl]+中N—H反键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LP(N/O)→σ*(N—H)。采用分子中原子理论计算二阶微扰能E(2)值、电子密度ρc值及拉普拉斯值2ρc的结果表明,[HAlkyl]+中碳链的长短、支链的引入对[HAlkyl][TFSA]分子间氢键作用的强弱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在伯胺质子化构型(S1~S3)中形成的氢键相互作用比仲胺质子化构型(S4、S5)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化离子液体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间氢键作用 自然轨道理论 分子中的原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键作用的几种二元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特性及拉曼光谱研究
17
作者 张明哲 吴楠楠 欧阳顺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77-178,共2页
氢键效应作为溶液中典型的微观特性直接影响溶液微观结构,并对物理和化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对氢键作用的研究是水科学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也使得通过氢键研究水溶液性质成为一种极具优势的研究方法。通过测量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以及各... 氢键效应作为溶液中典型的微观特性直接影响溶液微观结构,并对物理和化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对氢键作用的研究是水科学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也使得通过氢键研究水溶液性质成为一种极具优势的研究方法。通过测量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以及各体系拉曼光谱,研究二甲基亚砜/水、乙腈/水、丙酮/水三种具有典型氢键作用的二元溶液体系。研究了表面张力的变化规律和各体系中的氢键作用,讨论了溶液体系的微观结构变化,解释了氢键作用对表面张力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水溶液 氢键作用 表面张力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硬段含量对其氢键相互作用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徐恒志 王焕 +2 位作者 鲍俊杰 黄毅萍 许戈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0-776,共7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为硬段,合成了水性聚氨酯。研究了硬段含量(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性、膜耐热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当硬段质量分数低于26%时,乳液贮存稳定性较差。随着硬段含量增加,聚氨酯膜拉伸强度迅速...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为硬段,合成了水性聚氨酯。研究了硬段含量(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性、膜耐热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当硬段质量分数低于26%时,乳液贮存稳定性较差。随着硬段含量增加,聚氨酯膜拉伸强度迅速增加,断裂伸长率略有降低;红外光谱显示,自由的N—H伸缩振动峰强度减弱,氢键化N—H的振动峰强度增加;同时C O伸缩振动峰整体向低波数方向移动,C O伸缩振动峰峰形有明显的变化;DSC测试在50~125℃出现明显的氢键解离现象,吸热峰增强,证实了氢键作用力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强。TG测试表明,水性聚氨酯硬段和软段分步解离,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硬段分解温度降低,水性聚氨酯耐热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硬段 氢键作用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核酸复合物氢键与范德华力作用位点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建盛 胡栋 +3 位作者 晏善成 马昕 谢建明 孙啸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8-783,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模式,对复合物结构中氢键/范德华力作用力位点上的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偏好性(即相对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氢键/范德华力作用位点上对氨基酸的偏好性差异均极其显著,与蛋白质-核酸特异作用密... 为了深入了解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模式,对复合物结构中氢键/范德华力作用力位点上的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偏好性(即相对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氢键/范德华力作用位点上对氨基酸的偏好性差异均极其显著,与蛋白质-核酸特异作用密切相关的残基侧链与核苷酸碱基间相互作用力位点对氨基酸类型的选择特异性更高;单链RNA分子与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时对氨基酸残基的偏好性和双链RNA分子差异不显著;氨基酸的极性大小及方向在决定其是否与核酸分子形成范德华力作用具有重要贡献,氨基酸侧链形成的空间位阻会阻碍其与核酸分子形成氢键作用;蛋白质-DNA复合物结构氢键/范德华力作用位点上残基间空间协同作用时对氨基酸类型的选择与蛋白质-RNA复合物结构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核酸复合物 氢键作用位点 范德华力作用位点 偏好性 氨基酸极性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键调控提升聚硫脲介电储能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阳 渠广昊 李盛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60-3370,I0001,共12页
为理解氢键对聚硫脲(polythiourea,PTU)介电储能特性的影响,该文采用实验和分子模拟方法,研究脂环族PTU(AcPTU)和芳香族PTU(ArPTU)中氢键作用模式和强度对介电常数、击穿场强和储能特性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化学组成... 为理解氢键对聚硫脲(polythiourea,PTU)介电储能特性的影响,该文采用实验和分子模拟方法,研究脂环族PTU(AcPTU)和芳香族PTU(ArPTU)中氢键作用模式和强度对介电常数、击穿场强和储能特性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化学组成和分子构型,利用宽频介电谱、击穿和电滞回线测试获得介电储能特性,基于H-N公式提取偶极极化特征参数,利用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法提取了陷阱深度,采用Multiwfn软件识别氢键作用模式和强度。结果显示,氢键作用模式和强度可以通过改变偶极极化和陷阱特性影响介电性能。脂环结构可以增多由反式/反式构型硫脲组装成的双氢键阵列,增强其介电松弛强度,进而提高介电常数;苯环结构可以增强π氢键数目和作用强度,加深由苯环碳原子和硫原子等氢键受体贡献的深陷阱能级,进而提高击穿场强。AcPTU具有高介电常数,归因于脂环结构增强了双氢键阵列的介电松弛强度;ArPTU的击穿场强高达855 MV/m,是因为苯环结构强化了氢键的电荷捕获效应。此外,当电场强度为300 MV/m时,AcPTU的储能密度和效率分别达到2.62 J/cm3和93.31%。该研究为提升本征型聚合物介电储能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作用 聚硫脲 介电性能 储能密度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