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氢谱核磁共振的岭回归算法快速预测煎炸油氧化指标 被引量:1
1
作者 荣菡 游杰舜 +2 位作者 甘露菁 黄茜楠 林小凤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4,共6页
通过氢谱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并分析大豆油煎炸时的氧化产物,经主成分分析后确定Z,E-共轭结构、E,E-共轭结构、直链饱和醛、(E,E)-2,4-二烯醛、(E)-2-烯醛5种特征基团作为特征矩阵,采用岭回归算法构建了煎炸油同时检测过氧化值与极性组分... 通过氢谱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并分析大豆油煎炸时的氧化产物,经主成分分析后确定Z,E-共轭结构、E,E-共轭结构、直链饱和醛、(E,E)-2,4-二烯醛、(E)-2-烯醛5种特征基团作为特征矩阵,采用岭回归算法构建了煎炸油同时检测过氧化值与极性组分的快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交叉验证下正则化参数α为0.077,过氧化值与极性组分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8与0.957,均方根残差(RMSE)分别为0.208与5.249,经重现性检验,预测值与国标值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说明预测法重现性和精度良好。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检测时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基于氢谱核磁共振和机器学习算法联用,构建氧化指标的预测模型,可为煎炸油品质监测指标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谱核磁共振 岭回归 煎炸油 氧化指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谱核磁共振与随机森林算法联用快速检测大豆油过氧化值
2
作者 荣菡 杨丹 +1 位作者 甘露菁 谢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5-129,共5页
基于氢谱核磁共振技术与随机森林算法联用,建立了大豆油过氧化值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比对大豆油氢谱核磁共振数据,分析鉴别出5种氧化产物,分别为(Z,E)型和(E,E)型共轭烯烃类氢过氧化物、直链烷醛、(E,E)-共轭二烯醛、(E)-共轭烯醛。根... 基于氢谱核磁共振技术与随机森林算法联用,建立了大豆油过氧化值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比对大豆油氢谱核磁共振数据,分析鉴别出5种氧化产物,分别为(Z,E)型和(E,E)型共轭烯烃类氢过氧化物、直链烷醛、(E,E)-共轭二烯醛、(E)-共轭烯醛。根据氢谱核磁共振测定了油样氧化产物的含量,同时采用比色法测定了过氧化值,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构建了大豆油过氧化值快速检测的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建模参数决策树的数量(ntree)为700、决策树的最大深度(maxdepth)为5、决策树最小样本节点数量(minsamplessplit)为4时,所建的预测模型标准均方根偏差(SRME)为2.851%,模型过氧化值预测值与比色法(标准方法)测定结果相关系数(R^(2))为0.943,模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氢谱核磁共振与随机森林算法联用可快速在线检测大豆油过氧化值,为油脂品质指标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谱核磁共振 过氧化值 随机森林算法 定量预测 大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法检测佛手中精油的含量
3
作者 王寿峰 兰茜 +2 位作者 任华忠 李喜安 霍明官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108,共6页
将有机溶剂法与定量核磁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佛手中精油的定量方法。取250 mg佛手粉末样品,用5 mL四氯乙烯提取,选用定量氢谱noesyigld1d序列采集数据,弛豫时间(D1)24 s,选择δ=0.4~3.0为精油定量积分区间。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无大分子... 将有机溶剂法与定量核磁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佛手中精油的定量方法。取250 mg佛手粉末样品,用5 mL四氯乙烯提取,选用定量氢谱noesyigld1d序列采集数据,弛豫时间(D1)24 s,选择δ=0.4~3.0为精油定量积分区间。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无大分子物质干扰,佛手精油标准曲线为y=4.0033x+1.4654,R2达到0.9999,加标回收率为99.86%,在供试的16个批次样品中以浙江金华佛手样品精油含量最高,为3.31%。利用核磁数据同时定量了佛手精油中主要成分柠檬烯,柠檬烯工作曲线R2也达到了0.9999。将该方法拓展到其他两种含精油的植物中,核磁法检测出广藿香和薰衣草样品中精油含量分别为4.84%和4.93%。该检测方法结果准确、利于批量操作,可为含精油植物种植、加工企业以及相关监管部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精油 定量分析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法在灵芝多糖品质控制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咪 刘跃鹏 +1 位作者 裴蕾 李波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建立并优化了灵芝多糖的氢-1核磁共振波谱(1H-NMR)快速检测方法。以异头氢区(δ4.42~5.40 ppm)为“指纹”鉴定区,通过比较样本光谱与标准光谱的相似性测定灵芝多糖,并开展了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利用该方法检测8批自提赤芝多糖的结果... 建立并优化了灵芝多糖的氢-1核磁共振波谱(1H-NMR)快速检测方法。以异头氢区(δ4.42~5.40 ppm)为“指纹”鉴定区,通过比较样本光谱与标准光谱的相似性测定灵芝多糖,并开展了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利用该方法检测8批自提赤芝多糖的结果与标准图谱相似性均达到0.95以上,显示了良好的重现性。建立的1H-NMR快速检测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灵芝多糖,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精确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核磁共振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内标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 被引量:14
5
作者 卢爱民 蒋红梅 +1 位作者 吕波 杨春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124,共6页
建立一种核磁共振氢谱内标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分析方法。将6 mL氯仿萃取溶剂加入1 mL样品中,超声振荡,将离心萃取得到的有机相真空干燥后,以氘代氯仿为溶剂、1,4-二硝基苯为内标,恒温298 K,在AVANCEⅢ400 MHz核磁共振仪上,采用zg3... 建立一种核磁共振氢谱内标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分析方法。将6 mL氯仿萃取溶剂加入1 mL样品中,超声振荡,将离心萃取得到的有机相真空干燥后,以氘代氯仿为溶剂、1,4-二硝基苯为内标,恒温298 K,在AVANCEⅢ400 MHz核磁共振仪上,采用zg30脉冲序列分别得到3种不同饮料^1H-NMR谱,并根据公式计算出咖啡因的含量。试验将大相比离心萃取技术用于核磁共振定量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并系统考察了萃取条件、核磁共振氢谱参数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过分离萃取处理后的样品,干扰组分少,定性定量结果准确。测得的3种样品中咖啡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RSD(n=3)分别为1.82%、0.83%和1.0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0%~104.1%,试验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以及液相色谱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将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与分离富集方法联用,必将会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内标法 饮料 咖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代谢组学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代谢组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永霞 王琳琳 +4 位作者 郑凌云 王淑美 黄榕波 张磊 黄耀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83-1888,共6页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黄连解毒汤(HJD)对高果糖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棕色脂肪代谢组的影响.选取Wistar大鼠32只,适应7 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黄连解毒汤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黄连解毒汤(HJD)对高果糖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棕色脂肪代谢组的影响.选取Wistar大鼠32只,适应7 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黄连解毒汤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纯净水喂养,其它3组给予100 g/L的果糖水喂饲.28 d后,4组大鼠除了继续给予100 g/L的果糖水喂养外,阳性对照组和黄连解毒汤组同时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d)和HJD水煎剂3.175 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一定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整个实验持续56 d.取各组大鼠棕色脂肪组织(BAT),采集各组组织提取液的1H NMR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模型组中乳酸、胆碱、磷脂胆碱/甘油磷脂胆碱、肌酸/肌酸酐、牛磺酸和肌苷的含量升高,脂质含量降低;黄连解毒汤组逆转了模型组中上述各代谢物的变化,且引起肌醇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能够逆转机体能量代谢、减轻细胞膜受损以及降低肝肾损伤,初步阐明了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棕色脂肪组织代谢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黄连解毒汤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变与正常直肠组织的核磁共振氢谱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梅仙 高秀香 +6 位作者 齐剑 姚宏伟 李慧珍 徐怡庄 唐光诗 王京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8-312,共5页
核磁共振(NMR)波谱法是一种表征分子结构、组成变化的有效手段,能够得到生物组织中的核酸、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分子的空间排列和结构特征等信息,可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肿瘤与对照组织之间的差别,更深入地揭示肿瘤的... 核磁共振(NMR)波谱法是一种表征分子结构、组成变化的有效手段,能够得到生物组织中的核酸、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分子的空间排列和结构特征等信息,可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肿瘤与对照组织之间的差别,更深入地揭示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产生的各种分子水平变化。文章对9例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的测定。结果表明,直肠正常和癌变组织的核磁共振氢谱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可以通过对谱图特征峰区域积分面积相对比值的差别看出来。直肠正常组织核磁共振氢谱中A0.9/A3.0,A1.3/A3.0,A2.0/A3.0,A1.3/A0.9及A4.1/A3.0值较相应的癌组织偏大,直肠癌组织核磁共振氢谱中A3.2/A3.0值较相应正常直肠组织偏大。通过这些差异核磁共振氢谱技术有可能发展成为早期诊断直肠癌组织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直肠癌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橙皮苷含量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建发 全志利 +1 位作者 蓝丹 孙有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1,共4页
以吡嗪作为内标物,建立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测定橙皮苷含量的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橙皮苷的1H NMR谱图,考察仪器的稳定性以及脉冲宽度、延迟时间、扫描次数等影响测定结果的参数;其次设定峰面积截取方法,选择定量用特征峰,根据特征峰面... 以吡嗪作为内标物,建立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测定橙皮苷含量的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橙皮苷的1H NMR谱图,考察仪器的稳定性以及脉冲宽度、延迟时间、扫描次数等影响测定结果的参数;其次设定峰面积截取方法,选择定量用特征峰,根据特征峰面积积分值计算样品含量。橙皮苷定量分析最佳参数为:室温,匀场3次,P1=10μs,D1=1.5μs,Ns=32。选定吸收峰C8-H峰为定量用特征峰。该方法使峰面积截取值固定,避免因操作人员的不同而造成的主观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核磁共振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健食品中壮阳类西药成分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志强 王丽娟 +2 位作者 安东各 涂光忠 赵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7-261,共5页
建立了保健食品中枸橼酸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1H q NMR)分析方法。采用布鲁克Avance DRX 500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以氘代二甲亚砜为溶剂,2,3,5-三碘苯甲酸为内标物,优化了仪器采集参数,并进行了方法验证。结... 建立了保健食品中枸橼酸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1H q NMR)分析方法。采用布鲁克Avance DRX 500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以氘代二甲亚砜为溶剂,2,3,5-三碘苯甲酸为内标物,优化了仪器采集参数,并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当内标添加量为2 mg、内标与待测化合物摩尔比在1∶0.1~1∶1.2范围时,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9;枸橼酸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的检出限分别为0.045,0.026,0.033 mg/m L,定量下限分别为0.218,0.128,0.159 mg/m L;日内精密度RSD值分别为0.38%,0.85%,0.34%;日间精密度RSD值分别为0.72%,1.2%,1.4%。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13种实际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并将测试结果与HPLC-DAD法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测试结果的RSD在1%~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定量 保健食品 枸橼酸西地那非 他达拉非 伐地那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组学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芳 李文竹 +2 位作者 潘坚扬 杨嘉誉 瞿海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3414-3418,共5页
中药制药过程工艺复杂,过程控制水平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进行制药过程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研究,提高制药过程理解,对保证中药制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氢谱已在中药质量评价与代谢组学研究... 中药制药过程工艺复杂,过程控制水平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进行制药过程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研究,提高制药过程理解,对保证中药制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氢谱已在中药质量评价与代谢组学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氢核磁共振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炮制、提取等制药过程研究时,在辨识过程化学标志物、研究代谢物在过程中的转化转移规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同时展望了基于氢核磁共振技术的过程组学研究在中药制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组学技术 中药 制药过程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质油的氢碳原子比与核磁共振氢谱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扬 尹芳华 +3 位作者 张鸿斌 席海涛 孙小强 顾志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54-557,共4页
对炼油厂的催化油浆、重催油浆和催化重焦蜡进行元素和核磁共振分析 ,研究其氢碳原子比与核磁共振氢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核磁共振氢谱中 0 5~ 2 ppm、1~ 2 ppm、2~ 4ppm、6~ 9ppm区间的氢分率与重质油的氢碳原子比存在着较好... 对炼油厂的催化油浆、重催油浆和催化重焦蜡进行元素和核磁共振分析 ,研究其氢碳原子比与核磁共振氢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核磁共振氢谱中 0 5~ 2 ppm、1~ 2 ppm、2~ 4ppm、6~ 9ppm区间的氢分率与重质油的氢碳原子比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 ,其相关系数≥ 0 .96 ,氢碳原子比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 3.6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油 核磁共振 碳原子比 炼油 催化油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快速检测掺假茶油 被引量:23
12
作者 石婷 陈倩 +3 位作者 闫小丽 朱梦婷 陈奕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41-248,共8页
以纯茶油和掺假茶油(掺入大豆油、玉米油)作为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对象,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处理核磁数据,建立一种能快速预测茶油掺假的方法。结果表明:纯茶油和掺假茶油在主成分分析得分图上有较好地区分,且掺假样品随掺假比例在图中... 以纯茶油和掺假茶油(掺入大豆油、玉米油)作为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对象,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处理核磁数据,建立一种能快速预测茶油掺假的方法。结果表明:纯茶油和掺假茶油在主成分分析得分图上有较好地区分,且掺假样品随掺假比例在图中呈规律性分布,但少部分低体积分数的掺假油与纯茶油重叠。而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法可以得到更好的分离效果,在该模型中,纯茶油的判别准确率为100%。进一步采用PLS可实现对茶油掺假水平的准确定量测定。该方法可简单、快速地用于茶油的掺假鉴别,在茶油品质控制及评价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掺假 核磁共振(1H NMR) 主成分分析(PCA) 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法 偏最小二乘(PL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法定性鉴定甘露聚糖肽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玮 沈艳红 +3 位作者 付迪 张文清 宛燕飞 张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8-512,551,共6页
建立了核磁共振氢谱法定性鉴定甘露聚糖肽的方法,选择异头氢区(δ4.89~5.90)作为"指纹"鉴定区,以甘露聚糖肽标准品氢谱为参照图谱,将鉴定的样品谱图与其比较,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样品谱图与标准谱图的相似度,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重... 建立了核磁共振氢谱法定性鉴定甘露聚糖肽的方法,选择异头氢区(δ4.89~5.90)作为"指纹"鉴定区,以甘露聚糖肽标准品氢谱为参照图谱,将鉴定的样品谱图与其比较,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样品谱图与标准谱图的相似度,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及精密度进行验证。经鉴定,9个不同批次的甘露聚糖肽样品的鉴定结果均与标准图谱一致,相似度均大于0.95,该方法具有很好的专属性。核磁共振氢谱法用于甘露聚糖肽的定性鉴定,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甘露聚糖肽 定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树脂的核磁共振氢(NMR^1H)谱图解析与合成工艺 被引量:4
14
作者 龚铮午 奚海 周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31,46,共5页
为研制未知树脂 ,对样品进行了外观观察、化学分析、NMR1 H谱图分析 ,确认样品系低氮糠醇甲醛尿素 (KJN)型呋喃树脂 .采用解析树脂的 NMR1 H谱图和化学分析方法取得了样品的主要原料配比数据 .据此制定生产工艺 ,并合成 KJN型呋喃树脂 ... 为研制未知树脂 ,对样品进行了外观观察、化学分析、NMR1 H谱图分析 ,确认样品系低氮糠醇甲醛尿素 (KJN)型呋喃树脂 .采用解析树脂的 NMR1 H谱图和化学分析方法取得了样品的主要原料配比数据 .据此制定生产工艺 ,并合成 KJN型呋喃树脂 ,其产品具有低氮、低粘度、低游离甲醛、高强度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树脂 核磁共振 图分析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核磁共振氢谱推导的重质油氢碳原子摩尔比计算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扬 尹芳华 +2 位作者 席海涛 孙小强 张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6-78,共3页
通过对炼油厂的催化油浆、重催油浆和催化重焦蜡油核磁共振氢谱中质子归属和重质油结构的假设 ,推导出计算这3种重质油的氢碳原子摩尔比计算式 ;结果表明 ,氢碳原子摩尔比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 ,平均误差仅为3.1%。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碳原子摩尔比 计算 质子磁共振谐法 重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降粘剂组分的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红 关润伶 申靓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7,共4页
为了明确原油降粘剂的主要组分,采取蒸馏、溶解-沉淀法及柱色谱法对原油降粘剂进行分离与纯化,用红外光谱法对其主要组分宫能团的结构进行了鉴定,推断其主要组分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用核磁共振氢谱及... 为了明确原油降粘剂的主要组分,采取蒸馏、溶解-沉淀法及柱色谱法对原油降粘剂进行分离与纯化,用红外光谱法对其主要组分宫能团的结构进行了鉴定,推断其主要组分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用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进行了结构确认及定量分析,共聚物中3种单体;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的摩尔数比为37.1:25.8;37.1;重量百分比为41.1:28.8:29.8。用红外光谱对甲醇溶液部分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醚,分子量范围是800~160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钠,其余为助剂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降粘剂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代谢组学研究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粪便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茜 赵鑫 +3 位作者 成锦华 唐俊妮 朱成林 陈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40-147,共8页
为探究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粪便代谢产物的影响,将16只雄性ICR/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添加阿拉伯木聚糖的高脂饮食组和添加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的高脂饮食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为探究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粪便代谢产物的影响,将16只雄性ICR/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添加阿拉伯木聚糖的高脂饮食组和添加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的高脂饮食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粪便代谢物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4组粪便代谢物中共定性出67种小分子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肽、有机酸、碳水化合物、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等。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小鼠粪便代谢物中胆酸盐、黄嘌呤和焦谷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缬氨酸、3-氧丁酸、4-羟基苯乙酸甲酯、3,4-二羟基苯乙酸、乙酸苯酯、谷氨酰胺、异亮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高脂饮食组相比,补充阿拉伯木聚糖组小鼠粪便代谢物中谷氨酰胺、乙酸盐、4-羟基苯乙酸甲酯、葡萄糖、天冬酰胺、异丁酸和苏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烟酸、焦谷氨酸和胆酸盐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与添加阿拉伯木聚糖的高脂饮食组相比,补充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的高脂饮食组小鼠粪便代谢物中焦谷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乙酸盐、丁酸盐、葡萄糖、谷氨酰胺、异丁酸和丙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代谢通路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的作用途径包括酮体的合成和分解,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丁酸盐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代谢。综上,补充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能改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粪便代谢组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 高脂饮食 肥胖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方法对红外光谱碳氟键伸缩振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华卿 蒋凤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43-2245,共3页
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方法测定了三种1,2-二-[β-(α-甲基-α′对位取代基苯基)噻吩]六氟环戊烯化合物I、Ⅱ、Ⅲ的红外光谱。在确认主要红外吸收峰归属并对图谱进行解析的基础上观测到环戊烯环上的碳氟键吸收频率依化合物Ⅰ,Ⅱ,Ⅲ次... 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方法测定了三种1,2-二-[β-(α-甲基-α′对位取代基苯基)噻吩]六氟环戊烯化合物I、Ⅱ、Ⅲ的红外光谱。在确认主要红外吸收峰归属并对图谱进行解析的基础上观测到环戊烯环上的碳氟键吸收频率依化合物Ⅰ,Ⅱ,Ⅲ次序逐一相应增高,发生规律性变化。化合物Ⅰ:νasC—F=1332.21cm-1,νsC—F=1231.91cm-1,δC—F=1159.99cm-1;化合物Ⅱ:νasC—F=1338.18cm-1,νsC—F=1254.31cm-1,δC—F=1179.22cm-1;化合物Ⅲ:νasC—F=1360.99cm-1,νsC—F=1263.29cm-1,δC—F=1194.00cm-1。对此不仅从红外光谱吸收原理进行了定性讨论,而且采用核磁共振谱测定化合物氢谱的方法给出了定量描述:化合物Ⅰ,Ⅱ,Ⅲ的H-1,H-2化学位移δ值,均为Ⅰ>Ⅱ>Ⅲ,反映出取代基引起苯环质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因此可确认红外吸收的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共同作用是导致化合物环戊烯环上的碳氟键伸缩振动频率发生规律性变化的原因。这说明核磁共振氢谱是红外光谱解析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 核磁共振 碳氟键吸收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利托那韦片定性和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江洪 宋亚男 +4 位作者 李莹 王玉洁 决利利 郑严 赵新永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9-1355,共7页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利托那韦片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DEPT-135)、异核单量子相干谱(HSQC)等对利托那韦片成分进行鉴别。选择利托那韦化学位移8:8.91~8.99ppm处...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利托那韦片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DEPT-135)、异核单量子相干谱(HSQC)等对利托那韦片成分进行鉴别。选择利托那韦化学位移8:8.91~8.99ppm处为定量峰,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化学位移8:8.07~8.18ppm处为内标峰,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氢谱(qHNMR)测定利托那韦片含量。HNMR、13CNMR、DEPT-135和HSQC结果显示,利托那韦片中成分的化学结构与利托那韦结构式相符。qHNMR方法学专属性高,利托那韦线性范围为5.69~20.02mg·mL^(-1),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77%,qHNMR法测得利托那韦片含量与HPLC法测得结果基本一致。所以建立分析方法可用于利托那韦片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为利托那韦片提供了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托那韦片 定量核磁共振 定性鉴别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法在芹亚科植物化学分类中的简便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年鹤 马场きみ江 谷口雅彦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6年第2期40-44,共5页
用核磁共振红谱(1H-NMR)方法对芹亚科14种植物的香豆素类成分进行了检测,然后用常规植物化学方法加以验证。结果表明,1H-NMR方法可以简便应用于芹亚科植物的化学分类。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香豆素 芹亚科 化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