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基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去除卤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何俊霞 周经洲 夏四清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卤代有机污染物(HOPs)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因其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而对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因此,探寻水体中HOPs去除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氢基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H_(2)-MBf R)技术结合中空纤维膜无泡曝气和氢... 卤代有机污染物(HOPs)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因其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而对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因此,探寻水体中HOPs去除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氢基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H_(2)-MBf R)技术结合中空纤维膜无泡曝气和氢自养还原,因经济高效、中间产物毒性较低、可同步去除多种污染物等优势而颇受关注,在HOPs降解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总结H_(2)-MBf R去除HOPs的实验室研究,系统梳理H_(2)-MBf R对多种HOPs的降解效能以及影响HOPs去除效率的关键因素,阐述HOPs降解的具体机理和涉及的优势微生物,简略分析该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对应的解决措施,期望为H_(2)-MBf R的工程化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有机污染物(hOPs) 基质曝气生物反应器(h_(2)-mbfr) 影响因素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去除含氯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博 陈宇超 +3 位作者 杨婧娟 王宇航 蒋敏敏 李海翔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20,共5页
水体中的含氯有机污染物具有含量低、稳定存在难降解的特征,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将无泡曝气和生物膜技术结合起来诞生的新型水处理技术—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H_(2)-MBfR),相比于传统工艺在去除含氯有机污染物方面表现... 水体中的含氯有机污染物具有含量低、稳定存在难降解的特征,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将无泡曝气和生物膜技术结合起来诞生的新型水处理技术—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H_(2)-MBfR),相比于传统工艺在去除含氯有机污染物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处理效果。本文主要针对H_(2)-MBfR去除主要含氯有机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降解途径和优势微生物菌群做出阐述,并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对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去除含氯有机污染物提出新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氯有机污染物 基质生物反应器(h_(2)-mbfr) 降解途径 优势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Ⅱ)EDTA络合吸收耦合H_(2)-MBfR处理NO效能
3
作者 刘婉婷 钱飞跃 +3 位作者 赵俊杰 徐正慧 王建芳 缪润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5-1346,共12页
构建Fe(Ⅱ)EDTA络合吸收耦合H_(2)-MBfR一体化系统,驯化具有同步反硝化及铁还原能力的混合菌种,在维持反应体系稳定反硝化性能的基础上,探究进水Fe(Ⅱ)EDTA浓度、pH值对NO去除效率的影响,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Fe(Ⅱ)EDTA络合吸... 构建Fe(Ⅱ)EDTA络合吸收耦合H_(2)-MBfR一体化系统,驯化具有同步反硝化及铁还原能力的混合菌种,在维持反应体系稳定反硝化性能的基础上,探究进水Fe(Ⅱ)EDTA浓度、pH值对NO去除效率的影响,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Fe(Ⅱ)EDTA络合吸收耦合H_(2)-MBfR还原一体化系统对NO具有稳定去除效能,最大去除效率为99.50%.提高初始Fe(Ⅱ)EDTA浓度有助于Fe(Ⅱ)EDTA-NO的生成,且体系内的NO平均去除速率随着Fe(Ⅱ)EDTA浓度的提升而提升.在Fe(Ⅱ)EDTA浓度为10mmol/L时,NO最大去除速率达到44.68mg/(m3·h).pH值升高则不利于Fe(Ⅱ)EDTA-NO的生成,控制pH值为6更适合一体化系统运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一体化阶段优势菌门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Firmicutes,在该反应器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其丰度占比分别为50.35%,16.43%,14.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生物反应器(h_(2)-mbfr) 烟气脱硝 络合吸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