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能替代石油能源的商业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南琪 吉洁 马涛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以氢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氢能替代的商业化应用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替代过程的经济分析,氢能成本与石油能源的成本的相对关系是氢能源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采用... 以氢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氢能替代的商业化应用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替代过程的经济分析,氢能成本与石油能源的成本的相对关系是氢能源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采用成本变化曲线将氢能商业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估算了各阶段的开始时间。然后,进一步通过分析各种典型制氢技术的技术进步对氢能市场化应用价格的影响,得出与石油生产成本相等时的氢能市场化应用市场价格,从而完成氢能在大规模商业应用中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化石能源 能源替代 能源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视角下我国氢能产业创新布局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凤 窦路遥 +2 位作者 王贵宾 郑启斌 杨春和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0-240,共11页
在碳中和背景下,氢能成为各国政府积极推动的清洁能源革命战略的核心组分,分析氢能产业的实践布局与供应链流程,对于我国氢能的产业化、商业化与创新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基于供应链研究方法,本文旨在系统解构当前国际氢能产业的... 在碳中和背景下,氢能成为各国政府积极推动的清洁能源革命战略的核心组分,分析氢能产业的实践布局与供应链流程,对于我国氢能的产业化、商业化与创新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基于供应链研究方法,本文旨在系统解构当前国际氢能产业的阶段性布局及供应链发展趋势;通过梳理氢能产业上、中、下游的供应链发展突破点,详细剖析氢能产业供应链的布局与现状,并提出对应的优化路径和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氢能产业供应链的发展倾向呈现出“发展→完善→拓展”的实际诉求,路径优化表现为“技术协调→基础布局→路径拓展”的客观递进。建议构建以“制-储-运”为核心的长江氢能走廊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涵盖“制、运、输、配”的国家氢能枢纽中心,优化我国氢能供应链体系和氢能产业创新,加强绿色氢能生产的科技创新,并积极融入全球氢能产业创新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供应链方法 氢能战略 氢能产业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能固态运输的电-氢综合能源系统双层调度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谭洪 王宇炜 +2 位作者 王秋杰 李辉 李振兴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4-758,共15页
中短距离氢能运输需求下,长管拖车运氢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但长管拖车的储氢密度低,且高压氢气存在爆炸和泄漏等风险。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氢能固态运输的电-氢综合能源系统(EHIES)双层调度模型。首先,通过分析金属固态储氢机理,并利用... 中短距离氢能运输需求下,长管拖车运氢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但长管拖车的储氢密度低,且高压氢气存在爆炸和泄漏等风险。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氢能固态运输的电-氢综合能源系统(EHIES)双层调度模型。首先,通过分析金属固态储氢机理,并利用氢能气-固两相转换过程中压强与反应温度关系,构建氢能固态运载车(HSTV)的装卸模型;其次,采用改进含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构建HSTV的运输模型;最后,基于隶属度的信息间隙决策理论(M-IGDT)建立EHIES日前双层调度模型,并将所提双层模型转换成单层模型求解。采用改进的IEEE 118和IEEE300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氢能固态运输能有效地提升氢能运输效率和系统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综合能源系统 氢能固态运输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双层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中国氢能发展回顾、面临挑战及建议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智 许宝进 +1 位作者 梁斌 赵苑瑾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9-192,共14页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中国能源多元化和清洁化发展步伐加快推进,氢能与低碳能源体系相结合将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动力引擎”。为了推动氢能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基于氢能在“双碳”目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调研了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中国能源多元化和清洁化发展步伐加快推进,氢能与低碳能源体系相结合将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动力引擎”。为了推动氢能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基于氢能在“双碳”目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调研了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中国氢能国家战略与地区政策,指出了氢能行业发展前景、存在的挑战以及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氢能产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然而用氢成本依然居高不下,成为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②在氢能产业链中,“制、储、运、用”各环节的底层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影响了产业协同推进的效率。③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顶层设计仍需加码;氢能产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④根据国情提出了4条氢能未来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分别为完善氢能专项政策,加强市场监管机制,落实国家氢能发展规划要求;加快氢能技术攻关,创新驱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聚焦氢能安全体系,为氢工业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推动氢能走向全球化,在合作中谋发展。结论认为,“双碳”目标下中国氢能产业未来有望出现星火燎原之势,应多方联动突破氢能产业相关瓶颈,实现从示范应用到商业化的跨越发展,尽快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助力“双碳”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碳达峰 碳中和 氢战略 发展前景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能利用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优化调度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燚 周淼 韩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100,共10页
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为推进港口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出一种考虑氢能多元利用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首先,针对风光不确定性采用随机场景生成与缩减法完成概率分布分析;其次,对电转气过程采用细化建模技术,研... 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为推进港口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出一种考虑氢能多元利用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首先,针对风光不确定性采用随机场景生成与缩减法完成概率分布分析;其次,对电转气过程采用细化建模技术,研究系统能量耦合特性及梯级利用关系;同时考虑供热、冷链区域的热惯性与舒适度,深入挖掘负荷侧的弹性潜力。然后,通过氢燃料电池车建立交通侧与能源侧网络融合模型,实现氢能的多元化利用;并引入阶梯碳交易与电-热-冷综合需求响应机制,联动碳约束与柔性负荷调节,构建以港口日综合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低碳经济模型。最后,设置多个不同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的优化模型能够减少港口碳排放与运行成本,提高综合能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综合能源系统 阶梯碳交易 综合需求响应 氢能应用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建构、重点场景与推进方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丹辉 尚博闻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105,共16页
能源的清洁转型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氢能作为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是大国深度布局、激烈竞争的关键前沿领域。随着国家层面产业规划的推出,地方政府积极跟进,各类资本竞相涌入,使得中... 能源的清洁转型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氢能作为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是大国深度布局、激烈竞争的关键前沿领域。随着国家层面产业规划的推出,地方政府积极跟进,各类资本竞相涌入,使得中国氢能产业呈现工艺技术创新提速、绿色制取路线多样、投资日益活跃、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日趋紧密、应用场景不断深化的发展态势。然而,受制于核心技术、成本控制、产能布局、行业标准和准入条件等因素,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仍面临一系列障碍和挑战。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能源革命,要以发展绿色生产力为统领,加快“制储输用”全产业链体系建设,打造氢能在化工、储能、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的绿色应用场景,推动氢能产业高起点布局、高质量发展,探索新型绿色能源与新兴产业互促共融的发展路径,开辟未来产业绿色新赛道,助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多样化能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氢能产业 绿氢技术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能利用技术关键力学问题研究进展
7
作者 程友良 王乃潇 +3 位作者 丁瑞 张磊 马伊宣 樊小朝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2-705,共64页
氢能作为一种零碳排放的能源载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体系脱碳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系统性地综述了氢能利用技术中的关键力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涵盖氢制取、纯化、储运、加注、应用以及安全等多个核心环节.分别介绍了... 氢能作为一种零碳排放的能源载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体系脱碳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系统性地综述了氢能利用技术中的关键力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涵盖氢制取、纯化、储运、加注、应用以及安全等多个核心环节.分别介绍了氢制取领域中化石能源制氢、电解水制氢及生物质制氢技术中的复杂流动、反应过程以及不同制氢方法下的力学挑战;探讨了氢纯化环节中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中的耦合集成技术及其优化;分析了氢储运过程中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运及固态储氢技术中的力学问题,包括容器结构力学性能的优化、氢液化过程效率的提升以及绝热管理技术的改进等;研究了氢应用领域中氢加注过程的多因素耦合影响、氢燃料电池的传质与水热管理优化以及氢内燃机的燃烧特性;强调了氢安全中的泄漏与爆炸问题,涉及氢气的泄漏扩散、燃爆机理及防范措施;最后,针对管道输氢中的界面损伤与管内流动问题,提出了若干研究建议,为未来氢能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传质与传热 泄漏与爆炸 渗透与氢脆 氢致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能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研究综述及展望
8
作者 袁铁江 王康 +1 位作者 滕越 邓占锋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1-2077,共17页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新能源占比持续攀升,电网灵活性调节需求大幅增加,火电装机占比显著下降,迫使现役火电机组具备更强的调节能力和更高的灵活性。为此,推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成为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氢能具...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新能源占比持续攀升,电网灵活性调节需求大幅增加,火电装机占比显著下降,迫使现役火电机组具备更强的调节能力和更高的灵活性。为此,推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成为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氢能具有绿色清洁、长时大规模存储和高能量密度等优势,通过制-储-用氢环节与火电耦合,有望提升火电深度调峰能力、降低碳排放,为火电灵活性改造提供低碳、高效的全新技术路径。结合火电与氢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支撑,概述氢能对提升火电灵活性的应用前景。针对储氢耦合火电机组与储电、储热耦合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储氢耦合优势。基于当前技术条件与需求,探索火电-氢能耦合技术的可行设计方案,重点分析耦合集成过程涉及的结构设计、动态调控和评价机制等关键问题,深入剖析制-储-用氢各环节与火电耦合技术瓶颈,并提出拟解决思路展望,以期为氢能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氢能 灵活性改造 深度调峰 电热耦合 集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氢能港口发展路径及运营模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隋依言 宋鹏飞 +1 位作者 王秀林 聂锁府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将氢能作为港口主要能源利用形式是我国港口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向,港口丰富的应用场景也为氢燃料港口集卡、叉车、轮胎吊等氢能技术及设备提供了最佳的应用示范条件。通过研究国际和国内氢能港口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分析了国内氢能... 将氢能作为港口主要能源利用形式是我国港口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向,港口丰富的应用场景也为氢燃料港口集卡、叉车、轮胎吊等氢能技术及设备提供了最佳的应用示范条件。通过研究国际和国内氢能港口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分析了国内氢能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内氢能港口近期和远期的技术发展路径及运营模式建议。氢能港口发展重点在于下游产业链的氢能应用;其次要做好氢能技术和氢能装备支撑,从车辆及特殊作业机械的动力替换入手至全面替代柴油装备,覆盖港口用电及储能;最后是保障氢能供给,以加氢站建设保障氢港内氢能装备和设施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港口 氢港建设 氢燃料电池 氢能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混合博弈配电网与氢能系统的多综合能源服务商优化调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杰凯 何山 +4 位作者 韩璐 胡兵 袁嘉旺 樊小朝 徐立军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针对多个综合能源服务商(IESP)协同运行中的能源交易问题,在考虑系统内风光不确定性问题的前提下,通过配电网运营商(DSO)制定电价,并协调IESP联盟的购、售电计划以及IESP成员之间的能源交互计划。以典型风光场景的历史出力数据为基础,... 针对多个综合能源服务商(IESP)协同运行中的能源交易问题,在考虑系统内风光不确定性问题的前提下,通过配电网运营商(DSO)制定电价,并协调IESP联盟的购、售电计划以及IESP成员之间的能源交互计划。以典型风光场景的历史出力数据为基础,以综合范数为约束条件,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IESP联盟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构建以DSO为上层领导者、IESP联盟为下层跟随者的主从博弈模型以及以下层IESP联盟为主的合作博弈模型;在下层IESP联盟中建立氢能系统模型,并考虑需求响应与碳交易机制;基于纳什谈判理论将合作博弈模型分解为联盟成本最小化问题与支付效益最大化问题。结合二分法、列与约束生成算法、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主从博弈模型,所提混合博弈模型能够实现IESP联盟的联合运行成本最小化,所建氢能系统能有效地减少碳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IESP联盟基于各成员的贡献大小实现了合作收益的公平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服务商 需求响应 混合博弈 分布鲁棒优化 氢能系统 配电网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和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冬锋 左圣宇 +3 位作者 杨晶莹 孙勇 李宝聚 刘晓军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2-571,I0051-I0053,共13页
为深入挖掘绿氢的环境价值,提升新能源汽车参与调度的积极性,提出一种考虑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及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策略。首先,构建以两段式电转气、储氢、氢燃料电池、加氢站及热电掺氢组成的氢能多元化终... 为深入挖掘绿氢的环境价值,提升新能源汽车参与调度的积极性,提出一种考虑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及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策略。首先,构建以两段式电转气、储氢、氢燃料电池、加氢站及热电掺氢组成的氢能多元化终端应用模型,丰富氢能的产用途径;然后,以电力市场中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及绿证交易机制为参考,提出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促进绿电和绿氢的协同运行;其次,提出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碳配额交易机制,在负荷侧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协同优化。最后,基于氢能多元化应用模型,综合考虑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和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交易机制,建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以及新能源车主参与调度的积极性,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率及系统低碳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多元利用 绿色氢能证书 碳配额 新能源汽车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能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挑战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玉钦 胡光明 +2 位作者 刘先录 李甜甜 石方廷玉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4-548,共5页
氢能是未来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储能介质,是推动化工领域脱碳的重要原料,已被世界各国列入本国能源化工行业发展规划。详细介绍了氢能的基本性质、全产业链基本概况,概述了当前氢能在国内外的应用发展现状,着重综述了氢能在化工合成、石... 氢能是未来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储能介质,是推动化工领域脱碳的重要原料,已被世界各国列入本国能源化工行业发展规划。详细介绍了氢能的基本性质、全产业链基本概况,概述了当前氢能在国内外的应用发展现状,着重综述了氢能在化工合成、石油化工及煤化工中的开发利用进展。由于受核心材料研发成熟度低、技术标准建设不足、基础设施配套薄弱等方面的影响,氢能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仅初具规模。建议未来应致力于加强氢能应用理论与技术方面研究、建立健全顶层规划、政策与标准体系、加大对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共同推进我国氢能在化工领域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发展现状 合成氨 加氢裂化 煤直接液化 挑战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氢能多元需求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低碳运行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家辉 闫庆友 郭红珍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2,共12页
针对日益增长且多元的氢能需求,提出一种计及氢能多元需求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低碳运行策略。首先探究工业园区中氢能需求的不同来源以及各类氢能需求用量与时间特性的差异,并建立工业园区储能系统模型;其次,构建工业园区综合能... 针对日益增长且多元的氢能需求,提出一种计及氢能多元需求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低碳运行策略。首先探究工业园区中氢能需求的不同来源以及各类氢能需求用量与时间特性的差异,并建立工业园区储能系统模型;其次,构建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模型,并利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进行求解;最后,选取某地工业园区进行算例分析,比较3种场景下的运行结果。结果表明,在引入代理商调整新能源汽车充能负荷并配置储能系统后,工业园区的购电成本降低了15.8%,综合能源系统运营商的收益提高了6.85%,同时工业园区的碳排放量降低了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多元需求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双层优化模型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情景下我国氢能产业中长期供需结构及碳排放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传博 王乐凯 +4 位作者 史超凡 秦光宇 刘建国 刘琦 刘畅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35,共15页
对不同情景下我国氢能中长期供给和需求结构进行模拟预测。首先,设置基准、积极和强化情景,构建自下而上的低排放分析平台(LEAP)模型,对多情景下交通、工业和建筑等终端部门的氢能中长期需求进行预测;其次,测算计及碳排放的8类制氢方式... 对不同情景下我国氢能中长期供给和需求结构进行模拟预测。首先,设置基准、积极和强化情景,构建自下而上的低排放分析平台(LEAP)模型,对多情景下交通、工业和建筑等终端部门的氢能中长期需求进行预测;其次,测算计及碳排放的8类制氢方式的平准化单位制氢成本(LCOH),并基于成本学习曲线预测未来成本趋势;最后,以最小化制氢成本为目标函数,构建氢能供给结构优化模型,得出2025—2060年各类制氢方式的占比,模拟碳排放演化过程。结果显示:从消费结构来看,工业部门占据了氢能消费的主导地位,2060年积极情景占比65%,交通是重要的氢能消费增长点;从供给结构来看,短期内仍以化石能源制氢供给为主,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起到重要的过渡作用,远期逐渐形成以绿氢供应为主体的制氢结构,206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比例将达到75%;从碳排放来看,得益于制氢产业结构的清洁化转型,碳排放将从2023年的6.18亿t下降至2060年的1.03亿t,2030和2060年关键时点的碳排放下降相较其他时点更显著。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需求预测 供给优化 经济性 情景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功能区低碳改造与氢能多模式利用低碳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不确定性协同规划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星磊 刘俊 +2 位作者 杨崯 刘嘉诚 李雨婷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I0003-I0008,共17页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以其多能耦合、能量梯级利用等优势,逐渐成为能源供应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具有差异化用能需求的多功能区IES之间实现协同规划与调度,对提高系统经济性、降低系统碳排放...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以其多能耦合、能量梯级利用等优势,逐渐成为能源供应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具有差异化用能需求的多功能区IES之间实现协同规划与调度,对提高系统经济性、降低系统碳排放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碳捕集机组、多类型氢能利用设备等低碳元件的接入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元件模型非凸性与系统内多类型不确定性对系统规划的影响亟需研究。对此,该文考虑了机组低碳改造和氢能多模式利用低碳特性,提出了一种针对多功能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不确定性协同规划方法。首先,详细分析了多功能区供/用能特性与多能互补关系,构建了具有分区差异化特征的多功能区设备规划策略。其次,建立了低碳改造后的热电联产机组和氢能多模式利用设备的数学模型,并对其低碳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此,为应对规划周期内系统低碳改造成本的不确定性和短期内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混合长-短期不确定性的多功能区IES协同规划模型。通过基于二进制扩展的凸包线性化方法,对所提规划模型中的非线性约束进行凸化,并采用相应的迭代收缩求解算法实现模型的有效求解。最后,通过某实际多功能区IES算例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所用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区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改造 氢能多模式利用 不确定性 协同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能综合能源系统的自适应最优能量调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东阳 崔佳 +3 位作者 赵宇航 王仕瀚 吴筱熳 秦博宇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氢能综合能源系统已成为一种应对化石燃料枯竭和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方案。为增强系统稳定性,提高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一种使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最优能量调度方法。最优调度问题被建模为一个具有动作空间、环境状... 氢能综合能源系统已成为一种应对化石燃料枯竭和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方案。为增强系统稳定性,提高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一种使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最优能量调度方法。最优调度问题被建模为一个具有动作空间、环境状态和动作值函数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DP)问题。基于策略梯度和神经网络,通过对动作-评价网络的训练和策略迭代,提出了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最优能源调度方法,可根据氢能综合能源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自适应优化。最后结合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综合能源系统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自适应最优能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氢能产业2.0阶段”发展现状与展望
17
作者 李桂亮 张文昌 +3 位作者 刘家敏 魏忠昕 王纯 王兆伟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共5页
从氢能产业角度,阐述了氢能产业链“制取-储运-应用”环节产业现状,分析了电解水制氢、氢能储运及终端应用的技术现状和难题,建议在西南、华北、西北及沿海地区建设电解水制氢基地,形成“西氢东送、北氢南下、海氢陆用”供氢格局,“两... 从氢能产业角度,阐述了氢能产业链“制取-储运-应用”环节产业现状,分析了电解水制氢、氢能储运及终端应用的技术现状和难题,建议在西南、华北、西北及沿海地区建设电解水制氢基地,形成“西氢东送、北氢南下、海氢陆用”供氢格局,“两步走”推进氢能汽车、加氢网络建设,构建氢化工产业链,推动氢冶金发展,攻关氢燃料电池、窑炉、燃气轮机等终端设施研发,进一步完善氢能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促进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产业 电解水制氢 氢储运 氢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氢能产业发展研究
18
作者 葛昶 余晓钟 +4 位作者 辜穗 罗霞 吕园园 白龙 刘梦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2-16,共5页
海南作为中国清洁能源示范区,在氢能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深化,海南在氢能政策、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布局初显成效。梳理了海南氢能产业的政策现状、技术进展,探讨了海南氢能产业的... 海南作为中国清洁能源示范区,在氢能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深化,海南在氢能政策、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布局初显成效。梳理了海南氢能产业的政策现状、技术进展,探讨了海南氢能产业的核心优势与面临的主要挑战。研究表明,海南在政策支持、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仍面临技术成本高、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为了加速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包括优化顶层设计、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市场应用场景及强化国际合作等。通过系统分析,期望为海南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同时为全国清洁能源转型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氢能 清洁能源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能发电技术发展制约因素及未来方向综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吉平 林伟芳 +6 位作者 冯长有 易俊 任晓钰 张锋 孙可 周专 边家瑜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氢能是中国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在电力领域应用对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与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围绕氢发电技术体系,概述了氢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掺氢、燃煤机组掺氨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氢能是中国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在电力领域应用对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与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围绕氢发电技术体系,概述了氢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掺氢、燃煤机组掺氨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各技术路线的发展制约因素;结合中国氢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预判了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并结合中国氢能相关政策展望了氢发电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潜力。建议通过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产业协同多方面共同推进,深度挖掘氢能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潜力,助力电力系统充裕、安全、低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发电技术 氢燃料电池 掺氢 掺氨 混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氢能本质安全利用——氢致损伤研究进展与挑战
20
作者 孙彬涵 张显程 涂善东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98-2906,共9页
氢致损伤或氢脆(hydrogen-induced damage or hydrogen embrittlement)是氢能装备安全服役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综述了氢致损伤的特性与机理、测试与评价技术以及抗氢损伤材料本质安全设计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挑战。近年来在氢... 氢致损伤或氢脆(hydrogen-induced damage or hydrogen embrittlement)是氢能装备安全服役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综述了氢致损伤的特性与机理、测试与评价技术以及抗氢损伤材料本质安全设计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挑战。近年来在氢致损伤机理和测试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高度复杂性的本质仍使可靠性评价和工程实践面临诸多难题。未来,需进一步完善氢致损伤理论体系,按实际应用场景评价临氢部件在全寿命周期的氢致损伤敏感性,并结合抗氢损伤设计的工程实践,为氢能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可靠性 氢致损伤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