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论文—专利”的主题关联与互动演化研究——以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为例
1
作者 张军荣 乔建智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9-160,共12页
科学论文与专利技术之间存在密切且复杂的交互关系,深入解析论文与专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揭示知识流动的内在规律,并准确预测技术转化路径。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IncoPat数据库中提取论文与专利数据单元,采用BERTopic主题模... 科学论文与专利技术之间存在密切且复杂的交互关系,深入解析论文与专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揭示知识流动的内在规律,并准确预测技术转化路径。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IncoPat数据库中提取论文与专利数据单元,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挖掘各时间切片的论文与专利主题,并基于语义相似度分析论文与专利之间的关联和互动趋势。结果表明:(1)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部分研究主题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创新趋势;(2)论文与专利的关联强度随着时间推移减弱,反映出技术从基础研究向应用开发的转变过程;(3)论文与专利之间存在吸收式演化、存续式演化和创设式演化3种演化机制。通过创新理论剖析演化机制,为未来技术变革和创新战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论文 专利技术 主题关联 BERTopic主题模型 燃料电池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燃料电池汽车与加氢站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曹艳刚 高翔 +2 位作者 张军 张明震 张艳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6-463,共8页
随着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规模逐步扩大,产业带动效应日趋显现。除五大示范城市群外,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总体规模较为有限,示范效果尚不能被很好复制,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时仍纠结于先购置燃料电池汽车还是先建设加氢站的问题。本... 随着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规模逐步扩大,产业带动效应日趋显现。除五大示范城市群外,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总体规模较为有限,示范效果尚不能被很好复制,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时仍纠结于先购置燃料电池汽车还是先建设加氢站的问题。本文对比分析了国际发展情况,选择以日本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及加氢站建设的经验进行分析,回顾日本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大规模推广之初,在燃料电池汽车具备推广基础后,由政府首先引导的加氢站建设,呈现出不同发展阶段车与站的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的特点。在其进入市场化阶段后,需求是拉动因素,车与站二者相互促进,但片面追求车或站的数量,而忽略了加氢站的实际服务能力,则难以支撑车与站协调情况下的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加氢站建设中,构建更聚焦与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联盟组织,有助于从全产业链角度促进成本下降和总体经济性的提升,进而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广泛应用。为此,结果说明了我国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中,应充分借鉴国际成熟经验与行业组织的推动作用,在燃料电池汽车与加氢站合理匹配方案基础上加快燃料电池车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服务能力 联盟组织 运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风洞试验中的氢泄漏扩散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天才 景秀辉 +3 位作者 李田田 黄倍铭 谢娇娇 庞加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61-274,共14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发生氢泄漏情况下,氢气在风洞内部的流动扩散规律与分布情况。当风洞模拟汽车以80 km/h行驶工况时,车底部泄漏的氢气紧贴着汽车表面向后移动进入汽车的尾流区,氢气浓度随着离汽车尾部距离的增加...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发生氢泄漏情况下,氢气在风洞内部的流动扩散规律与分布情况。当风洞模拟汽车以80 km/h行驶工况时,车底部泄漏的氢气紧贴着汽车表面向后移动进入汽车的尾流区,氢气浓度随着离汽车尾部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从收集口进入流道内的氢气集中在中、底部,具有明显的浓度梯度,经过风扇区后变得均匀;10 s后车底泄漏的氢气又重新回到试验段,与车底正在泄漏的氢气汇合,造成整个区域氢气浓度的持续升高。由于风洞流道拐角导流片的存在,流道内测的氢气浓度升高的更快。当风洞模拟汽车怠速工况时,泄漏的氢气大多在试验段内流动扩散,流道内几乎检测不到氢气。受试验段内气流扰动的影响,汽车两侧的氢气呈现出不对称分布,顶部的氢气集中在车左侧。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给出了氢浓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风洞 燃料电池汽车(hfcvs) 泄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3-PER的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虞志浩 赵又群 +2 位作者 潘陈兵 何鲲鹏 李丹阳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为优化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及辅助动力电池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经验采样的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PER)能量管理策略。采用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在防止训练过优估计的同时实现了更精准的连续控... 为优化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及辅助动力电池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经验采样的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PER)能量管理策略。采用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在防止训练过优估计的同时实现了更精准的连续控制;同时结合优先经验采样(PER)算法,在获得更好优化性能的基础上加速了策略的训练。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所提出的TD3-PER能量管理策略的百公里氢耗量降低了7.56%,平均功率波动降低了6.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 优先经验采样 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连续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性能分析与衰减预测
5
作者 杨子荣 郝冬 +2 位作者 姚占辉 张妍懿 王佳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6-1614,共9页
开展苛刻复杂道路工况下燃料电池汽车(FCV)的运行特征分析与性能衰减预测对于指导产品迭代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40辆燃料电池重型货车的道路行驶数据,首先,提出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与挖掘以及数据后处理方法,随后,建立了涵盖车... 开展苛刻复杂道路工况下燃料电池汽车(FCV)的运行特征分析与性能衰减预测对于指导产品迭代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40辆燃料电池重型货车的道路行驶数据,首先,提出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与挖掘以及数据后处理方法,随后,建立了涵盖车辆出行行为、加氢特性以及燃料电池系统性能的FCV关键特性体系,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实车运行数据的发动机性能衰减与预测方法,满足不同时间跨度、不同车队规模的整车、发动机、辅助系统等不同对象的全方位性能分析需求.研究发现,车队中单次出行里程不超过50%纯氢续驶里程的总占比达到95%以上.加氢行为最密集的区域是加氢间隔里程为180~220 km、加氢间隔时间为24 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道路行驶数据 关键特征体系 特性 性能衰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MS的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与热管理耦合研究
6
作者 褚观耀 苏梦月 +1 位作者 宁竞 曾小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3,共9页
为在提高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经济性的同时提升燃料电池的热管理效果,在等效氢耗最小策略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燃料电池温度反馈的自适应等效氢耗最小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所提出策略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中国... 为在提高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经济性的同时提升燃料电池的热管理效果,在等效氢耗最小策略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燃料电池温度反馈的自适应等效氢耗最小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所提出策略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中国乘用车行驶工况(CLTC-P)、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和全球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LTC)等工况下,相较于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均可实现10.7%~11.8%的节氢效果提升,相较于未考虑热管理的策略可实现燃料电池热管理效果的改善,并进一步提升燃料电池汽车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等效耗最小策略 能量管理 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经济背景下重庆市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娜 韩洋祺 +4 位作者 李爱菊 詹俊 陈亚娟 蒋斌 何伟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5-19,共5页
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二次能源,来源丰富,质量能量密度高,使用过程环境友好,无碳排放,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之一,已经被多国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我国也将氢能作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其成为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二次能源,来源丰富,质量能量密度高,使用过程环境友好,无碳排放,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之一,已经被多国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我国也将氢能作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其成为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获得众多研究者以及新能源产业领域方面专家的高度关注。重庆有着丰富的天然气、页岩气资源,为氢能源产业提供了资源基础,加之其汽车产业优势,重庆市也在积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地。本文围绕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核心组件体系,较全面地分析了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双极板等国内外企业的情况,梳理了重庆市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核心组件以及检测机构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重庆市氢燃料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发展基础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重庆市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核心组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双极板 新能源汽车 双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氢系统潜在失效模式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董文妍 陈向阳 +1 位作者 杨子荣 郝冬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6-721,共6页
车载氢系统的安全性是燃料电池汽车(FCV)的核心技术指标之一,其安全性保障是实现FCV大规模商业化的重要前提。本文围绕车载氢系统的安全性,介绍了车载氢系统的组成,分析了车载氢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失效模式及原因,总结了车载氢系统的失效... 车载氢系统的安全性是燃料电池汽车(FCV)的核心技术指标之一,其安全性保障是实现FCV大规模商业化的重要前提。本文围绕车载氢系统的安全性,介绍了车载氢系统的组成,分析了车载氢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失效模式及原因,总结了车载氢系统的失效后果,并探讨了现阶段在FCV消防安全方面亟需完善的内容。分析表明,车载氢系统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原因主要包括密封、振动疲劳、机械冲击、碰撞、快速充放氢疲劳、热损伤、控制系统功能失效等,失效的主要后果表现为氢气泄漏。对于氢气泄漏的危害分析应充分结合车辆所处的场景进行综合考量,在极端场景下,“氢气泄漏+密闭/半密闭空间+点火源”将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会严重威胁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议从强化安全性设计和验证、提升氢泄漏监测和气源控制技术、开展失效致灾危害量化评价、加强火灾防控技术等多个方面,促进车载氢系统的安全性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车载系统 失效模式 失效原因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汽车氢系统泄放安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力军 王昕雨 +5 位作者 唐小龙 申思佳 傅林 燕泽英 郝佳 赵强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5,共6页
针对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氢系统冬季出现温度驱动安全泄压装置(TPRD)异常损坏,影响泄放系统的密封和强度,严重危及氢气的泄放安全等问题,通过设计TPRD抗冻胀试验,系统分析车载氢系统泄放管路进水结冰冻胀后对其泄放安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 针对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氢系统冬季出现温度驱动安全泄压装置(TPRD)异常损坏,影响泄放系统的密封和强度,严重危及氢气的泄放安全等问题,通过设计TPRD抗冻胀试验,系统分析车载氢系统泄放管路进水结冰冻胀后对其泄放安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车载氢系统泄放管路进水后,在反复“结冰-消融”这一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冻胀应力造成试验用两组瓶口组合阀的TPRD发生意外激活,均未通过抗冻胀试验,其中,玻璃泡形式TPRD按照预设通道进行泄放,易熔合金形式TPRD未按照预设通道泄放,严重影响氢气泄放安全。未来应重点关注泄放管路的防水与排水设计,避免因进水造成涉氢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系统 泄放安全 安全泄压装置 冻胀应力 燃料电池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电式燃料电池汽车A-ECMS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10
作者 田韶鹏 袁子龙 +1 位作者 王龙 郭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针对插电式燃料电池汽车(PFCHV)能量管理优化控制问题,为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兼顾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提出了考虑燃料电池寿命衰退的自适应等效氢耗最小策略。将燃料电池在启停、大功率波动与重载等状态下的寿命衰减量化为使用成本,并... 针对插电式燃料电池汽车(PFCHV)能量管理优化控制问题,为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兼顾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提出了考虑燃料电池寿命衰退的自适应等效氢耗最小策略。将燃料电池在启停、大功率波动与重载等状态下的寿命衰减量化为使用成本,并将其与燃料电池氢耗、动力电池电耗共同组成等效氢耗成本。建立了融合短时车速预测与电池SOC反馈的等效因子自适应调整方案,同时依据动力电池SOC的状态变化而不断调整等效因子的调节周期,实现等效因子的高效调节,以保证该策略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行驶工况。在NEDC、CLTC标准工况下,所建立的控制策略与ECMS策略相比氢耗量下降9.5%和17.66%,燃料电池寿命衰退改善37.3%和47.1%。燃料电池的不良运转工况有所减少,同时动力电池SOC维持能力有所提升,提高了整车的经济性与燃料电池系统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管理 自适应等效耗最小策略 插电式燃料电池汽车 经济性 燃料电池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能的安全性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氢安全问题 被引量:43
11
作者 冯文 王淑娟 +1 位作者 倪维斗 陈昌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7-682,共6页
为了深化对氢能安全性的研究、推动氢能在我国的规模应用,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调研和分析,对氢能的安全性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氢安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详细讨论了氢的泄漏、脆化、扩散、可燃性和爆炸性等特殊的安全性问题;并以汽油的安全性... 为了深化对氢能安全性的研究、推动氢能在我国的规模应用,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调研和分析,对氢能的安全性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氢安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详细讨论了氢的泄漏、脆化、扩散、可燃性和爆炸性等特殊的安全性问题;并以汽油的安全性为参照,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正常运行中,设计良好的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与汽油汽车、天然气汽车及甲烷汽车同等的安全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选择与实践进展 被引量:36
12
作者 王贺武 欧阳明高 +1 位作者 李建秋 杨福源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24,共14页
中国在2016年制定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路线图,规划了2020、2025和2030年的里程碑,并在随后的5年开展了进一步的技术研发和区域性示范推广应用,在2022北京冬奥会大规模使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2020年又对路线图和里程碑进行了修订,时间节... 中国在2016年制定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路线图,规划了2020、2025和2030年的里程碑,并在随后的5年开展了进一步的技术研发和区域性示范推广应用,在2022北京冬奥会大规模使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2020年又对路线图和里程碑进行了修订,时间节点延展到2035年。该文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并总结了代表性的进展。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基础设置规模以及燃料电池系统和燃料电池堆关键性能技术指标超过2020年预期,部分接近2025年里程碑;在以张家口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寒冷区域,绿氢的制储运加注和氢燃料电池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具有可借鉴性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可结合京津冀和河北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的具体情况,开展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技术路线图 示范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汽车氢源生命周期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强 杨健慧 +2 位作者 李青 张亮 汪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1,共3页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使用不同氢源的燃料电池汽车进行了分析。经过目的与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表明电解制氢方案的污染排放明显高于甲醇重整和汽油重整方案,而甲醇重整和汽油重整方案又高于天然气制氢和煤制氢...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使用不同氢源的燃料电池汽车进行了分析。经过目的与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表明电解制氢方案的污染排放明显高于甲醇重整和汽油重整方案,而甲醇重整和汽油重整方案又高于天然气制氢和煤制氢方案,对于相同的制氢方案,液氢方案的排放略高于气氢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生命周期评价 电解制 甲醇重整 汽油重整 天然气制 煤制 污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燃料电池汽车加氢负荷的电-氢系统协同优化运行 被引量:19
14
作者 袁铁江 计力 +1 位作者 田雪沁 李国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5,共10页
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为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交通系统碳排放,促进配电网与交通网络融合,考虑燃料电池汽车加氢行为影响下负荷时空分布特性,构建计及燃料电池汽车交通流量与加氢行为的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采用起止点对刻画燃料电池... 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为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交通系统碳排放,促进配电网与交通网络融合,考虑燃料电池汽车加氢行为影响下负荷时空分布特性,构建计及燃料电池汽车交通流量与加氢行为的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采用起止点对刻画燃料电池汽车交通流量模型,为模拟燃料电池汽车出行,采用Dijkstra算法搭建燃料电池汽车最短加氢路径模型。其次,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基于Wasserstein距离建立风电功率预测误差模糊集,考虑电力-交通网络约束,并构建含加氢站优化调度的分布鲁棒优化模型。最后,利用强对偶理论将分布鲁棒优化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采用改进的33节点配电网和24节点交通网对调度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鲁棒优化系统总成本有所降低,加氢站调度方案在保守和乐观之间达到平衡,实现加氢站与上级网络之间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 交通网络 协同 燃料电池汽车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汽车氢源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文生 李磊 王宇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5-417,388,共4页
从直接储氢和间接制氢两方面来阐述燃料电池汽车氢源 ;重点介绍气态、液态、金属氢化物。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直接储 间接制 方式 化物 甲醇 汽油催化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压力及泄露位置对燃料电池汽车氢气小孔泄露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源 陈朝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71-1777,共7页
对氢气小孔泄露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Simulink和Fluent软件分别对氢气小孔泄露问题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温度对氢气小孔泄露的影响不显著,而氢气压力和储氢空间对氢气小孔泄漏的影响较大;主动通风可抑制车内氢气泄露;密闭空间内氢... 对氢气小孔泄露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Simulink和Fluent软件分别对氢气小孔泄露问题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温度对氢气小孔泄露的影响不显著,而氢气压力和储氢空间对氢气小孔泄漏的影响较大;主动通风可抑制车内氢气泄露;密闭空间内氢气泄露具有泄露点聚集特性,并且受重力影响氢气在高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小孔泄露 安全 泄漏点通风 数值仿真 Fluen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氢燃料电池发展综述 被引量:41
17
作者 付甜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1-653,共3页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连续地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氢燃料电池以化学方式实现能量转换,不受热发动机卡诺循环的限制,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氢燃料电池在全球大范围环保发展下已成为最清洁环保的电动汽车用电池。介绍了...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连续地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氢燃料电池以化学方式实现能量转换,不受热发动机卡诺循环的限制,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氢燃料电池在全球大范围环保发展下已成为最清洁环保的电动汽车用电池。介绍了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应用实例,展望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电动汽车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环境舱的氢安全设计 被引量:7
18
作者 常国峰 李玉洋 季运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0-282,287,共4页
为保证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环境舱的安全运行,对舱内进行了氢气主动和被动安全设计。环境舱内的辅助设施均采用防爆设计。在舱内顶部角落安装两个氢气检测报警器,成对角位置分布。氢气报警器经过标准气体标定以及舱内释放氢气... 为保证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环境舱的安全运行,对舱内进行了氢气主动和被动安全设计。环境舱内的辅助设施均采用防爆设计。在舱内顶部角落安装两个氢气检测报警器,成对角位置分布。氢气报警器经过标准气体标定以及舱内释放氢气检测,均能快速准确检测氢气浓度。环境舱内燃料电池阴极侧的高氢尾气和泄漏的氢气分别采用尾气排放系统和排风系统,将含有高浓度氢气的气体排出实验室外。环境舱的氢安全设计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环境舱的氢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环境舱 主动安全 被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HFCV加氢不确定性的电-氢-交通系统多主体博弈运行
19
作者 仝子涵 任洲洋 +2 位作者 吴建中 李晨 温紫豪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针对难以综合处理电-氢-交通系统中多重不确定性和多主体交互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氢燃料电池汽车(HFCV)加氢不确定性的电-氢-交通系统多主体博弈运行策略。首先,构建配电网运营商、制氢加氢站(HPRS)运营商和HFCV用户之间的能量和利益交... 针对难以综合处理电-氢-交通系统中多重不确定性和多主体交互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氢燃料电池汽车(HFCV)加氢不确定性的电-氢-交通系统多主体博弈运行策略。首先,构建配电网运营商、制氢加氢站(HPRS)运营商和HFCV用户之间的能量和利益交互机制及博弈框架。其次,考虑实时交通路网车流量,提出一种HFCV用户出行及加氢行为的精细化建模方法,基于Wasserstein距离建立HFCV加氢负荷不确定性模型。然后,在配电网运营商、HPRS运营商和HFCV用户三主体间构建以各主体利益最大为目标的双层主从博弈分布鲁棒运行模型,并利用对偶原理和Slater条件转化求解。最后,采用IEEE 69节点配电网与TN 25节点交通网组成的耦合系统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电--交通系统 不确定性 多主体博弈 分布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汽车变质量加注过程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青 胡华为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3-89,共7页
在燃料电池汽车快速加注氢气的过程中,由于氢气的快速压缩及所导致的氢气速率快速上升,会产生安全隐患。通过建立适用于加注过程的传热模型,准确预测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车载储氢瓶瓶内温度,并据此以变质量流量进行加注模拟,得到氢气在加... 在燃料电池汽车快速加注氢气的过程中,由于氢气的快速压缩及所导致的氢气速率快速上升,会产生安全隐患。通过建立适用于加注过程的传热模型,准确预测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车载储氢瓶瓶内温度,并据此以变质量流量进行加注模拟,得到氢气在加注过程中温度、加注率、能耗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加氢速率不仅影响氢气加注时间,还影响着储氢瓶充满状态时氢气的温度;加氢速率越高,氢气加注时间越短,储氢瓶充满状态时的氢气最终温度越高,对加氢站预冷系统的要求越高;在变质量加注时,充装满所需时间、氢气终温、期间的冷却能耗只与变质量加注在加注期间的平均质量流量有关,与其质量流量波动无关;只要平均加注速率相同,其充装满所需时间、氢气终温、期间的冷却能耗一定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容器 加注过程 变质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