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洋环境中7075-T6铝合金的氢渗透及应力腐蚀破裂
被引量:
5
1
作者
郑传波
益帼
+1 位作者
高延敏
张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18-2124,共7页
采用D-S双电解池研究7075-T6铝合金的表观氢渗透系数,对表面镀镍厚度、充氢电流和循环次数对表观氢渗透系数的影响进行研究,进一步研究表面镀镍充氢试样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表面镀镍厚度为220nm时,钝化电流最为稳定,镀镍层厚度...
采用D-S双电解池研究7075-T6铝合金的表观氢渗透系数,对表面镀镍厚度、充氢电流和循环次数对表观氢渗透系数的影响进行研究,进一步研究表面镀镍充氢试样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表面镀镍厚度为220nm时,钝化电流最为稳定,镀镍层厚度对氢渗透电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氢原子的氧化能力和对铝合金基体的保护能力上。表观氢渗透系数随充氢电流增大有增大的趋势,主要与表面氢原子深度增大、深度梯度增大以及加速氢向铝合金的渗透相关。但是增大幅度表观氢渗透系数有减小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氢的表面覆盖度增大后,大部分的氢原子开始结合为氢气而脱离铝合金表面。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表观氢渗透系数也随之增大,主要原因是随着循环次数增加,铝合金内部的不可扩散氢深度趋于稳定,可扩散氢的渗透速度增大。SSRT实验分析和SEM电镜照片结果表明:随充氢时间的增长,SSRT敏感性增大,氢能够渗入铝合金内部,并使其脆性增大,且其脆性随着充氢时间延长而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
T6铝合金
表观
氢渗透系数
D—S双电解池
SSRT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Y掺杂的V基固溶体膜的结构和氢渗透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陆永鑫
王凤
+5 位作者
龙乾新
杜勇
张艳丽
李家丞
吴晨曦
王仲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22-2233,共12页
V基固溶体合金具有较高的氢溶解度和氢渗透速率,但氢分离应用存在氢脆和高温内扩散问题。本研究制备了V_(92−x)Fe_(8)Y_(x)、V_(92−x)F_(e)4Pd_(4)Y_(x)(x=0,0.2)合金,探讨Y掺杂(0.2%)对V基固溶体合金结构和氢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V基固溶体合金具有较高的氢溶解度和氢渗透速率,但氢分离应用存在氢脆和高温内扩散问题。本研究制备了V_(92−x)Fe_(8)Y_(x)、V_(92−x)F_(e)4Pd_(4)Y_(x)(x=0,0.2)合金,探讨Y掺杂(0.2%)对V基固溶体合金结构和氢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掺杂的V基固溶体偏析出第二相,V_(91.8)Fe_(8)Y_(0.2)合金偏析出富Y的Y-V化合物,V_(91.8)Fe_(4)Pd_(4)Y_(0.2)偏析出富Pd的Pd-Y-V化合物相。Y掺杂降低了合金的氢溶解度,提高了抗氢脆性能。V_(91.8)Fe_(4)Pd_(4)Y_(0.2)膜片氢渗透系数为5.93×10^(−8)mol∙m^(−1)∙s^(−1)∙Pa^(−0.5)(723 K),大约是纯Pd膜氢渗透系数的4倍。高温氢渗透持久性测试后(723 K,10 h),V_(92)Fe_(8)和V_(92)Fe_(4)Pd_(4)膜片氢通量均降到0,V91.8Fe4Pd4Y0.2膜片氢通量保持为8.28×10^(−6)mol∙m^(−1)∙s^(−1)。结构分析表明,微量Y掺杂(0.2%)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渗氢过程中Pd膜与V基底互扩散现象,进而改善高温下膜片氢渗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基固溶体
Y掺杂
偏析相
互扩散
氢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回火温度对26CrMo钢抗硫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罗睿
余世杰
+2 位作者
袁鹏斌
龚丹梅
陈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3-245,249,共4页
对26CrMo钢钻杆进行了热处理工艺实验,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材料抗硫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钢的氢渗透系数。使用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工艺回火后钢的金相组织中缺陷对氢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80℃保温60 min淬火然后不同温度回火90 min...
对26CrMo钢钻杆进行了热处理工艺实验,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材料抗硫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钢的氢渗透系数。使用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工艺回火后钢的金相组织中缺陷对氢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80℃保温60 min淬火然后不同温度回火90 min,随回火温度的升高,26CrMo钢的抗硫性能提高;在回火温度525~575℃和600~675℃时,氢扩散系数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金相组织
氢渗透系数
抗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环境中7075-T6铝合金的氢渗透及应力腐蚀破裂
被引量:
5
1
作者
郑传波
益帼
高延敏
张克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海洋工程分公司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18-212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1055,5131010500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D-S双电解池研究7075-T6铝合金的表观氢渗透系数,对表面镀镍厚度、充氢电流和循环次数对表观氢渗透系数的影响进行研究,进一步研究表面镀镍充氢试样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表面镀镍厚度为220nm时,钝化电流最为稳定,镀镍层厚度对氢渗透电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氢原子的氧化能力和对铝合金基体的保护能力上。表观氢渗透系数随充氢电流增大有增大的趋势,主要与表面氢原子深度增大、深度梯度增大以及加速氢向铝合金的渗透相关。但是增大幅度表观氢渗透系数有减小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氢的表面覆盖度增大后,大部分的氢原子开始结合为氢气而脱离铝合金表面。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表观氢渗透系数也随之增大,主要原因是随着循环次数增加,铝合金内部的不可扩散氢深度趋于稳定,可扩散氢的渗透速度增大。SSRT实验分析和SEM电镜照片结果表明:随充氢时间的增长,SSRT敏感性增大,氢能够渗入铝合金内部,并使其脆性增大,且其脆性随着充氢时间延长而有所增大。
关键词
7075
T6铝合金
表观
氢渗透系数
D—S双电解池
SSRT实验
Keywords
7075-T6 A1 alloy
apparent hydrogen diffusivity
D-S double cell
SSRT experiment
分类号
P73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P755.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Y掺杂的V基固溶体膜的结构和氢渗透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陆永鑫
王凤
龙乾新
杜勇
张艳丽
李家丞
吴晨曦
王仲民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西科学院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22-223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61010,51861006)
广西科技计划资助项目(GuiKeAB182810103)
+1 种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GXNSFAA035587)
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11028-Z)。
文摘
V基固溶体合金具有较高的氢溶解度和氢渗透速率,但氢分离应用存在氢脆和高温内扩散问题。本研究制备了V_(92−x)Fe_(8)Y_(x)、V_(92−x)F_(e)4Pd_(4)Y_(x)(x=0,0.2)合金,探讨Y掺杂(0.2%)对V基固溶体合金结构和氢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掺杂的V基固溶体偏析出第二相,V_(91.8)Fe_(8)Y_(0.2)合金偏析出富Y的Y-V化合物,V_(91.8)Fe_(4)Pd_(4)Y_(0.2)偏析出富Pd的Pd-Y-V化合物相。Y掺杂降低了合金的氢溶解度,提高了抗氢脆性能。V_(91.8)Fe_(4)Pd_(4)Y_(0.2)膜片氢渗透系数为5.93×10^(−8)mol∙m^(−1)∙s^(−1)∙Pa^(−0.5)(723 K),大约是纯Pd膜氢渗透系数的4倍。高温氢渗透持久性测试后(723 K,10 h),V_(92)Fe_(8)和V_(92)Fe_(4)Pd_(4)膜片氢通量均降到0,V91.8Fe4Pd4Y0.2膜片氢通量保持为8.28×10^(−6)mol∙m^(−1)∙s^(−1)。结构分析表明,微量Y掺杂(0.2%)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渗氢过程中Pd膜与V基底互扩散现象,进而改善高温下膜片氢渗透稳定性。
关键词
V基固溶体
Y掺杂
偏析相
互扩散
氢渗透系数
Keywords
V solid solution
Y doping
segregated phase
mutual diffusion
hydrogen permea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TG139.7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回火温度对26CrMo钢抗硫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罗睿
余世杰
袁鹏斌
龚丹梅
陈猛
机构
上海海隆石油管材研究所
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3-245,249,共4页
文摘
对26CrMo钢钻杆进行了热处理工艺实验,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材料抗硫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钢的氢渗透系数。使用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工艺回火后钢的金相组织中缺陷对氢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80℃保温60 min淬火然后不同温度回火90 min,随回火温度的升高,26CrMo钢的抗硫性能提高;在回火温度525~575℃和600~675℃时,氢扩散系数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变大。
关键词
热处理
金相组织
氢渗透系数
抗硫性能
Keywords
heat treatment
metallurgical microstructure
hydrogen diffusion coefficient
sulfur resistance
分类号
TG156.5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洋环境中7075-T6铝合金的氢渗透及应力腐蚀破裂
郑传波
益帼
高延敏
张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Y掺杂的V基固溶体膜的结构和氢渗透性能
陆永鑫
王凤
龙乾新
杜勇
张艳丽
李家丞
吴晨曦
王仲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回火温度对26CrMo钢抗硫性能的影响
罗睿
余世杰
袁鹏斌
龚丹梅
陈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