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药物-药物共晶的制备与表征
1
作者 王青青 卢庆梅 +3 位作者 张立国 倪力军 栾绍嵘 钱俊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改进难溶性药物缬沙坦与氢氯噻嗪的溶出性能,采用液体辅助研磨法制备了缬沙坦-氢氯噻嗪共晶产物。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法、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对共晶产物、缬沙坦、氢氯噻嗪粉末及二者物理混合物进行了系列表征,并采用高效液相... 为改进难溶性药物缬沙坦与氢氯噻嗪的溶出性能,采用液体辅助研磨法制备了缬沙坦-氢氯噻嗪共晶产物。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法、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对共晶产物、缬沙坦、氢氯噻嗪粉末及二者物理混合物进行了系列表征,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了上述4个样品中药物活性成分(APIs)的体外溶出性能。结果表明,缬沙坦与氢氯噻嗪之间形成了共晶,共晶中APIs的溶出性能较原料药有显著改进,溶出曲线具有协同溶出的趋势。研究结果为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药物共晶 心血管疾病 缬沙坦 噻嗪 体外累积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中7种有毒有害元素
2
作者 杨斐 冯先进 +2 位作者 史烨弘 韩鹏程 李华昌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6-352,共7页
药物中有毒有害元素的残留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复方降压药-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的主成分是奥美沙坦酯(C_(29)H_(30)N_(6)O_(6))和氢氯噻嗪(C_(7)H_(8)ClN_(3)O_(4)S_(2)),是一种常用的有效血压控制复方制剂,其中有毒有害元素含量的准确... 药物中有毒有害元素的残留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复方降压药-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的主成分是奥美沙坦酯(C_(29)H_(30)N_(6)O_(6))和氢氯噻嗪(C_(7)H_(8)ClN_(3)O_(4)S_(2)),是一种常用的有效血压控制复方制剂,其中有毒有害元素含量的准确测定在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国际协调理事会(ICH)指导原则Q3D(R2)及USP(美国药典)<232>均对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元素控制提出了非常明确和严格的限度要求,虽然中国药典(2020年版)和USP(美国药典)<233>给出了杂质元素测定的方法通则,但未给出具体的测定方法。采用微波消解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中7种有毒有害元素的方法。结果表明,各元素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2~1.13μg/g,定量限为0.06~3.79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40%~6.8%;加标回收率为Cd 96.2%~101%、Pb 93.3%~95.1%、As 96.0%~98.8%、Hg 88.2%~91.0%、Co 91.3%~96.2%、V 102%、Ni 97.7%~98.8%,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ICP-OES 奥美沙坦酯噻嗪 有毒有害元素 分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降解氢氯噻嗪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晓冬 胡淑恒 +2 位作者 许子牧 兰彦 程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7-451,463,共6页
文章研究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对常用药物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HCTZ)在水中的降解性能。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磁性锰铁氧体MnFe_(2)O_(4)作为非均相芬顿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 文章研究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对常用药物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HCTZ)在水中的降解性能。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磁性锰铁氧体MnFe_(2)O_(4)作为非均相芬顿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HCTZ模拟目标废水,分别研究不同的HCTZ初始质量浓度、溶液初始pH值、电源输入功率和MnFe_(2)O_(4)投放剂量等因素对体系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药物初始质量浓度的提高会使降解效率持续下降,不断提升放电功率将更利于HCTZ的降解,且碱性环境会对处理过程产生抑制效应。同时研究发现,DBD/MnFe_(2)O_(4)体系下的最佳MnFe_(2)O_(4)投放剂量是50 mg,并且经5次循环使用后,体系仍能在25 min内将99%的HCTZ去除,表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MnFe_(2)O_(4) 噻嗪(hctz) 芬顿反应 高级氧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氢氯噻嗪中三种氯苯胺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茹婷 马卫兴 董淑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2-379,共8页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氢氯噻嗪中三种氯苯胺的含量,色谱柱选用(CHIRALCEL??OJ-RH,150 mm×4.6 mm,5μm),离子源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使用正离子扫描模式;检测模式为选择反应监测(SRM)。结果显示,邻氯苯胺...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氢氯噻嗪中三种氯苯胺的含量,色谱柱选用(CHIRALCEL??OJ-RH,150 mm×4.6 mm,5μm),离子源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使用正离子扫描模式;检测模式为选择反应监测(SRM)。结果显示,邻氯苯胺、间氯苯胺和对氯苯胺分别在0.76 ng·mL^(-1)~30.55 ng·mL^(-1)、0.76 ng·mL^(-1)~30.26 ng·mL^(-1)和0.76 ng·mL^(-1)~30.44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定量限均为0.76 ng·mL^(-1),检测限均为0.25 ng·mL^(-1);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02%、93.27%和90.09%,RSD分别为2.69%、3.84%、3.19%,且稳定性良好。样品检测结果显示6批均未检出三种杂质,建立的分析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氢氯噻嗪中三种氯苯胺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 噻嗪 苯胺 苯胺 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氢氯噻嗪
5
作者 安鸿雪 武明泽 +2 位作者 高森 廉静 李再兴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460,共7页
为准确测定水体中的痕量氢氯噻嗪含量,建立了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联用的测定方法。首先,将采集的水样(1000 mL)进行过滤并调节pH值后,通过活化后的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然后,用10 mL纯甲醇进行洗脱提取,氮吹至近干,用1... 为准确测定水体中的痕量氢氯噻嗪含量,建立了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联用的测定方法。首先,将采集的水样(1000 mL)进行过滤并调节pH值后,通过活化后的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然后,用10 mL纯甲醇进行洗脱提取,氮吹至近干,用1 mL甲醇定容;最后,采用HPLC检测所得溶液。检测条件: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Plus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二者体积比为70∶30),流速为1 mL/min,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氢氯噻嗪质量浓度为0.1~50.0μg/L时,待测物的质量浓度和色谱峰面积成正比例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221.49c+3915,R^(2)=0.9997;供试品在24 h内放置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值为1.8%,n=5),精密度为1.1%。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精密度,检出浓度低,采用的流动相配制简单,对环境污染小,可用于水环境中痕量氢氯噻嗪的检测、分析及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噻嗪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金剑 岳云霞 +1 位作者 金芝贵 吴飞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纳入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系统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纳入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患者9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缬沙坦氢氯噻嗪与缬沙坦相比,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73,95%CI(2.83,7.90)];缬沙坦氢氯噻嗪与其他药物相比,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3,95%CI(1.45,7.6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优良,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噻嗪 高血压 原发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血管内皮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雷 杨荣礼 +2 位作者 李丽燕 卢海龙 李平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血管内皮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氢氯噻嗪组46例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54例,2组患者每日晨起分别口服氢氯噻嗪25mg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每片含厄...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血管内皮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氢氯噻嗪组46例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54例,2组患者每日晨起分别口服氢氯噻嗪25mg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每片含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连续6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生化、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指标,以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氢氯噻嗪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钾明显减低,尿酸明显升高(P<0.01),vWF、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hs-CRP、vWF明显减低(P<0.05,P<0.01),EDD明显提高(P<0.01)。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降压的同时可以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炎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 噻嗪 C反应蛋白质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柱端喷壁式电化学检测法用于利尿剂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兰 童萍 +2 位作者 何聿 黄端华 陈国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应用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法对利尿剂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化学检测和电泳分离条件对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分离、检测条件下,两种待测物在8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氨苯喋啶和氢氯噻嗪的... 应用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法对利尿剂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化学检测和电泳分离条件对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分离、检测条件下,两种待测物在8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氨苯喋啶和氢氯噻嗪的检测限分别达到0 29和0 25mg/L。对两物质于日内和日间重复测定7次,迁移时间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 6%,峰电流的日内RSD不大于3 1%;迁移时间的日间RSD不大于1 7%,峰电流的日间RSD不大于4 9%。将该方法用于复方氨苯喋啶成药中氨苯喋啶和氢氯噻嗪的分离和测定,成药的检测结果与标示量比较,相对误差小于4 6%。在模拟尿样中对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进行标准溶液添加回收实验,其回收率分别为93 5%~96 7%和96 6%~97 2%,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 利尿剂 氨苯喋啶 噻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氢氯噻嗪合用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 被引量:8
9
作者 曹东平 彭应心 +3 位作者 姚文静 容春莉 于薇 乔淑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67-571,共5页
目的: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合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尿β2微球蛋白增高的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成2组:缬沙坦-氢氯噻嗪组32例,服用缬沙坦80 mg、氢氯噻嗪12.5 mg每日一次;缬... 目的: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合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尿β2微球蛋白增高的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成2组:缬沙坦-氢氯噻嗪组32例,服用缬沙坦80 mg、氢氯噻嗪12.5 mg每日一次;缬沙坦组32例,服用缬沙坦80 mg,每日一次,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静态血压和动态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尿α1微球蛋白、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单用缬沙坦或缬沙坦-氢氯噻嗪合用后,患者SBP、DBP均显著下降,缬沙坦-氢氯噻嗪组降压幅度比缬沙坦组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缬沙坦-氢氯噻嗪组较缬沙坦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尿α1微球蛋白较治疗前也均有下降(P<0.05)。结论:缬沙坦-氢氯噻嗪合用与缬沙坦单用均能有效降低血压、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合用效果优于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缬沙坦 噻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氯噻嗪药物共晶的制备、表征及量化计算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小兵 黄世铭 +3 位作者 廖静怡 徐永群 唐斯萍 卢文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0-245,共6页
以氢氯噻嗪(HCT)作为药物活性成分(API),以烟酰胺、烟酸作为共晶形成物(CCF),在室温条件下制得2种药物共晶HCT·NCA(1)、HCT·NNA(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以氢氯噻嗪(HCT)作为药物活性成分(API),以烟酰胺、烟酸作为共晶形成物(CCF),在室温条件下制得2种药物共晶HCT·NCA(1)、HCT·NNA(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此外,利用Gausian 03W程序,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2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全优化,对其分子轨道能量、前线分子轨道、自然键轨道(NBO)等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嗪 药物共晶 制备 表征 量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HPLC测定人血浆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浓度及其复方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丁一冰 樊夏雷 +1 位作者 沈建平 王训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1-555,共5页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Cap-HPLC)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物,经液液萃取、浓集后进行Cap-HPLC分析.色谱柱为Zor...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Cap-HPLC)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物,经液液萃取、浓集后进行Cap-HPLC分析.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150 mm× 0.5 mm,5μm)毛细管柱,厄贝沙坦的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40:60,v/v),流速为12 μL/min,检测波长为252 nm;氢氯噻嗪的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醋酸铵溶液(6.5:93.5,v/v),流速为10μL/min,检测波长为272 nm.20名受试者交叉口服单剂量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采用非房室模型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样品中厄贝沙坦线性范围为0.1~10.0μg/mL,氢氯噻嗪线性范围为5~500 ng/mL,两者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0%,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冻融稳定性RSD均小于15%.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9.9±8.2)%和(104.1±11.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AUCo-24、AUCo-∞和tmax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灵敏度好,准确性高.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噻嗪 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处方 被引量:21
12
作者 许伯慧 柯学 平其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5-509,共5页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的处方。方法:以HPMC K100M和Carbopol 934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氢氯噻嗪和盐酸可乐定在1,4,8,12h的累积释放度和黏附力为指标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三次多项式分别描...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的处方。方法:以HPMC K100M和Carbopol 934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氢氯噻嗪和盐酸可乐定在1,4,8,12h的累积释放度和黏附力为指标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三次多项式分别描述各时间点累积释放度及黏附力与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面图。各时间点的效应面二维等高线图最佳释放区域的重叠部分与黏附力的交集区域即为最佳处方区域,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采用二次、三次多项式拟合的相关系数优于线性方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最优处方为氢氯噻嗪片中HPMC K100M和Carbopol 934的含量分别为片重的17%和16%,盐酸可乐定片中上述两者的含量分别为片重的60%和18%。最佳处方在各时间点的释放度和黏附力的理论值与预测值的偏差均在±6%以内。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处方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嗪 盐酸可乐定 复方制剂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胶囊中五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富良 饶均明 +3 位作者 周平 陈本美 陈国华 梁绍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 :建立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胶囊中 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y persilODS色谱柱 (2 0 0mm× 4 0mm ,5 μm) ;0 14 %己烷磺酸钠溶液 (含 1%冰醋酸 ,0 1%三乙胺 ) 甲醇 (1∶1)为流动相 ,用前经 0 4 5 μ... 目的 :建立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胶囊中 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y persilODS色谱柱 (2 0 0mm× 4 0mm ,5 μm) ;0 14 %己烷磺酸钠溶液 (含 1%冰醋酸 ,0 1%三乙胺 ) 甲醇 (1∶1)为流动相 ,用前经 0 4 5 μm的过滤膜 ,超声脱气 ;流速为 1 0ml/min ;紫外检测波长为 2 5 8nm ;柱温为 35℃ ,进样量 2 0μl。 结果 :氢氯噻嗪、地巴唑、磷酸氯喹、氯氮、盐酸异丙嗪检测限分别为 0 4 ,0 5 ,0 3,0 1,0 2ng ,线性范围分别为 1 0 0~ 98 80 ,0 96~ 96 0 0 ,1 0 6~ 10 6 4 0 ,0 86~ 85 6 0 ,0 84~ 83 6 0 μg/ml,平均回收率均在 98 6 5 %以上 ,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0 5 7%。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地巴唑噻嗪胶囊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氢氯噻嗪分散片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秋荣 孙默然 +3 位作者 刘艳凯 查岭 高锡余 刘宏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索氢氯噻嗪粉末直接压片的制备新方法。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考察处方中各组分的用量,以崩解时限为指标对氢氯噻嗪分散片处方进行优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散片中氢氯噻嗪的含量和溶出度,测定波长为272nm。结果:最佳处方中崩解... 目的:探索氢氯噻嗪粉末直接压片的制备新方法。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考察处方中各组分的用量,以崩解时限为指标对氢氯噻嗪分散片处方进行优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散片中氢氯噻嗪的含量和溶出度,测定波长为272nm。结果:最佳处方中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微晶纤维素(MC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和20%,优选处方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小于1min,分散均匀,溶出度大于市售普通氢氯噻嗪片(P<0.05)。结论:本方法制备的氢氯噻嗪分散片工艺简单,崩解时限短,体外溶出优于市售普通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嗪 粉末直接压片 溶出度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北京降压0号和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 被引量:13
15
作者 谭静 华琦 +1 位作者 刘荣坤 杨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评价北京降压0号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并与氢氯噻嗪单药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北京降压0号和氢氯噻嗪治疗8周。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治疗前后测定动态血压、诊室血压... 目的评价北京降压0号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并与氢氯噻嗪单药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北京降压0号和氢氯噻嗪治疗8周。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治疗前后测定动态血压、诊室血压、心率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2组的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收缩压负荷及舒张压负荷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降压幅度比较,北京降压0号降低舒张压的幅度显著高于氢氯噻嗪(P≤0.01),降低收缩压幅度2组无明显差异。北京降压0号组和氢氯噻嗪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3%和42.9%(P=0.005)。北京降压0号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分别为60.59%和78.13%,平滑指数(SI)分别为0.72±0.27和1.09±0.26。氢氯噻嗪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分别为39.76%和30.79%;SI分别为0.59±0.29和0.40±0.26。2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北京降压0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复方降压制剂,其降压疗效优于氢氯噻嗪单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降压0号 噻嗪 高血压 动态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和缬沙坦降压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曹东平 吕军娥 +3 位作者 刘永欣 姚文静 容春莉 于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对比缬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与缬沙坦(缬沙坦80mg)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谷峰比值(TPR)和平滑指数(SI),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SBP≥140mmHg且<... 目的:对比缬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与缬沙坦(缬沙坦80mg)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谷峰比值(TPR)和平滑指数(SI),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SBP≥140mmHg且<160mmHg(1mmHg=0.133kPa),DBP≥95mmHg并且<110mmHg]84例,随机分为缬沙坦/氢氯噻嗪和缬沙坦组,共服药8周,观察服药前后血压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缬沙坦/氢氯噻嗪组和缬沙坦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84.2、52.5,达标率分别为73.9、42.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缬沙坦/氢氯噻嗪组TPR为SBP76.7、DBP71.2,均>50;SI为SBP1.14±0.39、DBP1.09±0.27,均>1。缬沙坦组的TPR为SBP77.6、DBP71.3,均>50;SI为SBP1.24±0.39、DBP1.19±0.27,均>1。两组的TPR和S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优于单用缬沙坦80mg,TPR和SI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噻嗪 缬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 平滑指数 谷峰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氢氯噻嗪的检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嫣艳 曹玲 丁安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降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氢氯噻嗪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LC/MS/MS联用技术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氢氯噻嗪的含量。结果在1批市售保健品... 目的建立检测降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氢氯噻嗪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LC/MS/MS联用技术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氢氯噻嗪的含量。结果在1批市售保健品中检出氢氯噻嗪,氢氯噻嗪高效液相检测法在1.013~101.3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为1.41%。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有效监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氢氯噻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保健食品 噻嗪 TLC HPLC-DAD LC/MS/MS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氢氯噻嗪片中氢氯噻嗪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国庆 平其能 +1 位作者 缪玉山 李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96-299,共4页
建立了氢氯噻嗪片中氢氯噻嗪及其有关物质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色谱条件:色谱柱:SpherisorbC16(4ID×150mm,5μm);流动相:水-乙腈(88∶12);流速:0.8ml/min;柱温:室温... 建立了氢氯噻嗪片中氢氯噻嗪及其有关物质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色谱条件:色谱柱:SpherisorbC16(4ID×150mm,5μm);流动相:水-乙腈(88∶12);流速:0.8ml/min;柱温:室温;AUFS:0.32;检测波长:273nm。在本实验条件下,氢氯噻嗪与4-氨基-6-氯-1,3-苯二磺酰胺分离效果良好。氢氯噻嗪在5~35μg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最小检出限约为0.2μg/ml;4-氨基-6-氯-1,3-苯二磺酰胺在2~30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最小检出限约为0.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嗪 二磺酰胺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用在肾性高血压大鼠体内药动学-药效学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晓晖 黄继汉 +3 位作者 陈纭 裘福荣 李俊 孙瑞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94-301,共8页
目的:应用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研究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用在肾性高血压大鼠体内单剂量及多剂量用药时的药动学-药效学关系。方法:将SD大鼠制备成2肾1夹型肾性高血压模型,给大鼠单剂量或多剂量灌胃给药,分别于第1天和第8天连续的预定... 目的:应用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研究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用在肾性高血压大鼠体内单剂量及多剂量用药时的药动学-药效学关系。方法:将SD大鼠制备成2肾1夹型肾性高血压模型,给大鼠单剂量或多剂量灌胃给药,分别于第1天和第8天连续的预定时间点测定血药浓度,同时测定动脉收缩压(SBP)和动脉舒张压(DBP)等药物效应,建立效应室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并计算相关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对单用、联用及单剂量、多剂量的药动学-药效学规律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厄贝沙坦的药动学特征呈二室模型,氢氯噻嗪在非稳态和稳态条件下均未改变厄贝沙坦的药动学参数,而在稳态条件下,厄贝沙坦可增高氢氯噻嗪的血药浓度及曲线下面积。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用降压效应优于单用的效应。药物效应和效应室浓度之间符合Sigmoid-Emax药效学模型。单剂量下药物效应与血药浓度间存在滞后现象,多剂量下滞后现象消失。Emax、EC50、Keo等药效学参数在厄贝沙坦组和两药联用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了PK-PD定量数学模型研究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用在大鼠体内单剂量和多剂量用药后药动学-药效学(暴露-反应)关系的规律,并提供了相关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噻嗪 药代动力学 药效 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氯噻嗪/MCM-41载药体系的制备与缓释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曹渊 白英豪 徐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226-228,共3页
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介孔分子筛MCM-41,采用浸溃法将利尿药物氢氯噻嗪组装到介孔分子筛MCM-41孔道中,用XRD、低温N_2吸附、IR对MCM-41及药物组装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组装体的载药量、载药时间、在体外人工胃液中的释放等。结果显示合成的... 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介孔分子筛MCM-41,采用浸溃法将利尿药物氢氯噻嗪组装到介孔分子筛MCM-41孔道中,用XRD、低温N_2吸附、IR对MCM-41及药物组装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组装体的载药量、载药时间、在体外人工胃液中的释放等。结果显示合成的分子筛MCM-41具有规则的孔径结构,比表面积为1211m^2/g;分子筛MCM- 41作为药物的载体具有较短的载药时间(t=26h),较大的载药量48%(m(药物)/m(载体)),较低的释放速率,表明制得了氢氯噻嗪/MCM-41缓释释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MCM-41 噻嗪 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