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腈纶纤维负载氢氧化镧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水体除磷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紫筠 张宇 +2 位作者 郗蕊 杜思倩 宋登鹏 《纺织工程学报》 2024年第6期23-32,共10页
腈纶纤维表面的氰基具备较高的反应活性,可通过化学改性赋予纤维新功能,拓展其在非服用领域的应用。通过三乙烯四胺对腈纶纤维进行胺化改性,并在其表面负载氢氧化镧,制备出一种高效的磷吸附纤维。实验结果表明:该纤维在水溶液中对磷酸... 腈纶纤维表面的氰基具备较高的反应活性,可通过化学改性赋予纤维新功能,拓展其在非服用领域的应用。通过三乙烯四胺对腈纶纤维进行胺化改性,并在其表面负载氢氧化镧,制备出一种高效的磷吸附纤维。实验结果表明:该纤维在水溶液中对磷酸根离子表现出优异的吸附能力,其最大吸附容量可达60.13 mg/g,远高于已报道的纤维基吸附剂。此外,该材料可在30分钟内达到吸附平衡,显示出快速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再生实验显示:该吸附剂在经过5次氢氧化钠溶液再生循环后仍保持59%的初始吸附容量,表明其具备良好的再生和重复使用性能。此外,由于纤维柔性与可编织性的特征,这种腈纶纤维吸附剂可编织成多种形状,以适应多样化的实际应用场景,为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高效去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纤维 氢氧化镧 磷酸根 吸附 可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介质中氢氧化镧纳米棒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文庆 张文钊 +2 位作者 苏飞飞 马瑾 许磊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硝酸镧(La(NO3)3)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介质合成了纳米氢氧化镧(La(OH)3),考察了水与CTAB的摩尔比(水核比)、La(NO3)3的浓度对纳米La(OH)3形貌和尺寸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硝酸镧(La(NO3)3)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介质合成了纳米氢氧化镧(La(OH)3),考察了水与CTAB的摩尔比(水核比)、La(NO3)3的浓度对纳米La(OH)3形貌和尺寸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纳米La(OH)3的晶形、形貌、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反相微乳液法,成功地合成了分散性较好、不同尺寸的La(OH)3纳米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氢氧化镧纳米棒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热解法制备氢氧化镧 被引量:3
3
作者 边雪 王振峰 +1 位作者 王金玉 吴文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66-969,共4页
以H2O2为助剂,对氯化镧溶液通过喷雾热解法制备氢氧化镧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热力学分析获得了H2O2与氯化镧反应的起始温度为288℃,并进一步研究了热解温度、氯化镧溶液质量浓度、H2O2添加量及载气压力对氢氧化镧转化率的影响.通... 以H2O2为助剂,对氯化镧溶液通过喷雾热解法制备氢氧化镧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热力学分析获得了H2O2与氯化镧反应的起始温度为288℃,并进一步研究了热解温度、氯化镧溶液质量浓度、H2O2添加量及载气压力对氢氧化镧转化率的影响.通过氯含量测定,XRD及SEM分析,获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热解温度600℃,氯化镧溶液质量浓度400 g/L,H2O2加入量5%,载气压力0.4 MPa,在此条件下得到了转化率为99.96%的碎片状La(OH)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 喷雾焙烧 H2O2 氢氧化镧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镧与ZDDP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泽抚 刘维民 薛群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03-604,共2页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镧 ZDDP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 EP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热重分析法研究氢氧化镧的热分解过程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圣范 杨文胜 千正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3期271-272,共2页
在研究固相交换反应过程中,我们对氢氧化镧进行了热重分析,发现氢氧化镧的热分解过程是分两步进行的,由其热重曲线计算了氢氧化镧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
关键词 氢氧化镧 热分解反应 交换反应 反应级数 热分解过程 热重曲线 活化能 热重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中氢氧化镧的形貌控制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杭轩 罗根祥 程云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22-27,共6页
低共熔溶剂中使用沉淀法合成了纳米La(OH)3颗粒,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孔结构表征(BET)、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La(OH)3纳米颗粒进行分析和表征。探究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La(OH)3形貌的影响,以磷酸二氢钾模拟废水进行了... 低共熔溶剂中使用沉淀法合成了纳米La(OH)3颗粒,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孔结构表征(BET)、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La(OH)3纳米颗粒进行分析和表征。探究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La(OH)3形貌的影响,以磷酸二氢钾模拟废水进行了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以水和尿素-氯化胆碱为溶剂时,合成的La(OH)3形貌为颗粒状,颗粒直径为0.02~3.00μm;以乙二醇-氯化胆碱为溶剂时,合成的La(OH)3形貌为棒状,颗粒长度为80~180 nm。样品对磷酸二氢钾的最大吸附容量为58~86 mg/g,吸附磷酸二氢钾的吸附等温线更接近Langmui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氢氧化镧 形貌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镧/聚酰亚胺复合超薄膜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步颜倩 刘雨涵 +2 位作者 陈眉佳 李海东 程凤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5-1029,1054,共6页
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级氢氧化镧晶体(nano-La(OH)_(3)),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利用nano-La(OH)_(3)表面的羟基可与聚酰胺酸(PAA)中的羰基发生缩合反应的原理,通过旋涂法及热亚胺化制得nano-La(OH)_(3)/聚酰亚胺(PI)复合... 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级氢氧化镧晶体(nano-La(OH)_(3)),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利用nano-La(OH)_(3)表面的羟基可与聚酰胺酸(PAA)中的羰基发生缩合反应的原理,通过旋涂法及热亚胺化制得nano-La(OH)_(3)/聚酰亚胺(PI)复合超薄膜。对nano-La(OH)_(3)/PI复合超薄膜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ano-La(OH)_(3)/PI复合超薄膜无色、透明,厚度约为1.66μm;薄膜表面十分平坦,表面均方粗糙度为5.85;nano-La(OH)_(3)均匀分布在薄膜中。超薄膜介电常数为4.63,高于纯PI(约3.20)的介电常数,在太阳能电池底板、微型存储器、智能皮肤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镧 纳米晶体 聚酰亚胺 超薄膜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氢氧化镧的合成及结构
8
作者 钟兴厚 孙聚堂 +4 位作者 蒋昌武 何喜庆 杜秀珍 李宁先 许廉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1年第4期409-416,共8页
在常温常压下由溴氧化镧与水蒸汽反应合成了溴氢氧化镧,用示差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方法研究了溴氢氧化镧的热分解过程——在空气中于360—405℃,在氮气流中于315—347℃热分解,脱水后生成溴氧化镧。用粉末X射线衍射确定了本实验所合成的... 在常温常压下由溴氧化镧与水蒸汽反应合成了溴氢氧化镧,用示差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方法研究了溴氢氧化镧的热分解过程——在空气中于360—405℃,在氮气流中于315—347℃热分解,脱水后生成溴氧化镧。用粉末X射线衍射确定了本实验所合成的溴氢氧化镧(La(OH)_(2)Br)的晶体结构,是斜方晶系,α=8.9064,6=13.024,c=5.5630。讨论了溴氢氧化镧的有关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镧 粉末X射线衍射 晶体结构 示差热分析 斜方晶系 氧化 热失重分析 热分解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镧灌胃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鲁豫 高原 +5 位作者 王琪雯 王胜男 元晓荣 张春生 日瓦德 李刚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4-40,共7页
目的观察氢氧化镧(LH)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各6只,对照组不制备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模型,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制备慢性肾功能衰竭... 目的观察氢氧化镧(LH)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各6只,对照组不制备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模型,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制备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模型,制模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0.1、0.2、0.4 g/kg的LH,共8周;模型组和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钙(Ca)、磷(PI)、肌酐(Scr)、尿素氮(BUN)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Ca、PI、Scr、BUN,苏木精—伊红(HE)、马松三色(Masson’s)染色法检测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另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检测对照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肾功能差异代谢物,并分析肾功能差异代谢物GO功能、KEGG富集。结果给药8周后,与模型组相比,给予LH各剂量组治疗后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大鼠血清PI、Scr、BUN水平降低,肾损伤、肾小管囊性扩张、炎症细胞浸润得到改善,肾小管囊性扩张、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纤维化程度减轻,肾损伤得到延缓,且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代偿性上调的肾功能差异代谢物分别是D-丙氨酰-D-丙氨酸、6-叔丁基磺酸、氨基二环二羧酸、1D-肌醇等;代偿性下调的肾功能差异代谢物分别是DL-瓜氨酸、2,3-前列腺素、鸟氨酸、2-磺氧基甲基、对羧基苯磺酰胺等。这些肾功能差异代谢物富集到的代谢通路有尿素循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磷酸戊糖途径、赖氨酸降解、苹果酸-天冬氨酸循环、天冬氨酸代谢、丙氨酸代谢等。结论LH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有治疗作用,且高剂量LH最为显著,LH可能通过尿素循环、精氨酸代谢等途径来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镧 慢性肾脏病并发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 肾功能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镧磷吸附剂的制备及水体除磷研究
10
作者 赵岚 韩颖超 《材料导报》 2025年第8期48-54,共7页
吸附剂除磷是水体除磷的常用方式,镧基磷结合剂与其他磷吸附剂相比具有磷亲和性强、pH适用范围广、环境友好等优势。镧基磷结合剂中,氢氧化镧含镧量高,具有更大的除磷潜力。本研究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镧用于水体除磷,通过正交设... 吸附剂除磷是水体除磷的常用方式,镧基磷结合剂与其他磷吸附剂相比具有磷亲和性强、pH适用范围广、环境友好等优势。镧基磷结合剂中,氢氧化镧含镧量高,具有更大的除磷潜力。本研究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镧用于水体除磷,通过正交设计得到材料最佳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80℃、氯化镧溶液浓度0.12 mol·L^(-1)、反应时长1 h。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到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镧为长约65 nm、直径为5.8 nm的纳米棒。实验表明,纳米氢氧化镧可在较宽的pH范围(1~7)内有效吸附溶液中的磷,并且升高温度有利于磷吸附过程,在310 K、pH=3条件下纳米氢氧化镧的磷吸附容量可达131.11 mg·g^(-1)。纳米氢氧化镧磷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表明,纳米氢氧化镧除磷机制包括溶解沉淀、静电吸附以及磷酸盐与纳米氢氧化镧中的OH~-发生配体交换,最终形成稳定的内球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镧 磷吸附剂 水体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铝改性活性氧化铝的除氟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德贵 王贤婷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5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硫酸铝溶液对活性氧化铝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剂浓度、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对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与硫酸铁、氢氧化镧、氢氧化钾等改性的活性氧化铝的除氟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铝改性活性氧化铝的除氟性能改善... 采用硫酸铝溶液对活性氧化铝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剂浓度、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对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与硫酸铁、氢氧化镧、氢氧化钾等改性的活性氧化铝的除氟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铝改性活性氧化铝的除氟性能改善明显,25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溶液中的氟离子浓度从19mg/L降至0.01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化 除氟性能 硫酸铝 硫酸铁 氢氧化镧 氢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物料中铁分析方法建立
12
作者 李霞 宁骏斌 +2 位作者 李涵 刘群 李春芳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7期221-224,共4页
本研究采用氢氧化镧为载体,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共沉淀富集分离铁,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248.3 nm处测定铁。结果表明,原子吸收法测定铁样品的RSD在3.21%~12.85%,加标回收率为90.0%~105.0%。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镍基物料 铁分析方法 氢氧化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对血红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13
作者 金星鹏 詹炜君 +1 位作者 陈俪锟 陈丽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9期179-187,共9页
以壳聚糖为基体,将Fe_(3)O_(4)包覆其中,形成磁性壳聚糖微球(MCS)。采用机械化学合成法合成了氢氧化镧-磁性壳聚糖微球复合材料(MCL)。考察MCS/La(OH)_(3)不同质量比和不同因素对血红素吸附量的影响。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MCL2形貌结构、... 以壳聚糖为基体,将Fe_(3)O_(4)包覆其中,形成磁性壳聚糖微球(MCS)。采用机械化学合成法合成了氢氧化镧-磁性壳聚糖微球复合材料(MCL)。考察MCS/La(OH)_(3)不同质量比和不同因素对血红素吸附量的影响。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MCL2形貌结构、热稳定和磁性能进行研究。通过BET和XPS图谱,结合吸附动力学对MCL2的吸附机理进行详尽分析。结果表明,MCL2即MCS/La(OH)_(3)质量比为1∶0.8时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磁性能。当血红素浓度为90 mg/L,45℃下反应1 h时可得到最佳吸附量19.7562 mg/g。MCL2为核壳结构,表面粗糙,热稳定性好,磁分离能力强。MCL2以化学和物理作用对血红素进行吸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MCL2凭借优秀的吸附性能,有望成为一种有效富集纯化血红素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壳聚糖 氢氧化镧 血红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OH)_3凝聚的形态和粒径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昭镜 李声泽 曾祥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87-492,共6页
在形态空间中对La(OH)_3凝聚体系统的形态分布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La(OH)_3凝聚体的粒径分布进行了模拟,进而提出了La(OH)_3凝聚体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形态空间 吸附 凝聚 氢氧化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X_3(X=F、Cl、Br、OH)晶体中的化学键参数计算
15
作者 张思远 毕宪章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99-101,共3页
稀土化合物中稀土离子和配位体的成键性质一直是人们注意研究的课题之一,一般认为属于离子键,但具有少量的共价性,然而,具体的数量级尚不清楚。本文利用Phillips,VanVechten和Levine理论,对LaX_3(X=F、Cl、Br、OH)晶体的键性和有关参数... 稀土化合物中稀土离子和配位体的成键性质一直是人们注意研究的课题之一,一般认为属于离子键,但具有少量的共价性,然而,具体的数量级尚不清楚。本文利用Phillips,VanVechten和Levine理论,对LaX_3(X=F、Cl、Br、OH)晶体的键性和有关参数进行了具体计算,定量指出了镧离子和配体成键的离子性和共价性程度,比较了各晶体中有关的键参数,发现了和宏观物理现象相关的规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化 氢氧化镧 化学键 共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Al/堇青石蜂窝状催化剂上COS的水解反应 被引量:7
16
作者 严明佳 肖忠斌 +1 位作者 张益群 马建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0-132,共3页
实验采用蜂窝状堇青石为载体,考察了在不同γ-Al2O3和La(OH)3负载量下COS的水解活性,并研究了空速的变化以及氧气的存在对于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下,COS水解活性随γ-Al2O3和La(OH)3负载量增大而逐渐增加;空速对催化剂的活... 实验采用蜂窝状堇青石为载体,考察了在不同γ-Al2O3和La(OH)3负载量下COS的水解活性,并研究了空速的变化以及氧气的存在对于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下,COS水解活性随γ-Al2O3和La(OH)3负载量增大而逐渐增加;空速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较大;La-Al/堇青石蜂窝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状催化剂 COS水解 Γ-氧化 氢氧化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启通稀土有限责任公司
17
《稀土信息》 2006年第8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市 稀土 硝酸铈铵 氢氧化 氢氧化镧 工业园区 占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0.97)Yb_(0.02)Tm_(0.01))F_(3)纳米晶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18
作者 滕雨含 龚长帅 +3 位作者 王彬 王渤文 胡志鹏 王雪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17-321,共5页
以硫酸盐型稀土层状化合物[(La_(0.97)Yb_(0.02)Tm_(0.01))_(2)(OH)_(4)SO_(4)·2H_(2)O]为模板,通过牺牲模板法水热合成(La_(0.97)Yb_(0.02)Tm_(0.01))F_(3)纳米晶,合成过程不需添加任何有机物同时不需后续煅烧过程。反应模板和所... 以硫酸盐型稀土层状化合物[(La_(0.97)Yb_(0.02)Tm_(0.01))_(2)(OH)_(4)SO_(4)·2H_(2)O]为模板,通过牺牲模板法水热合成(La_(0.97)Yb_(0.02)Tm_(0.01))F_(3)纳米晶,合成过程不需添加任何有机物同时不需后续煅烧过程。反应模板和所制备的(La_(0.97)Yb_(0.02)Tm_(0.01))F_(3)纳米晶的晶体形貌、晶体结构以及上转换荧光性能分别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测试分析得出。结果表明,在F^(-)与(La_(0.97)Yb_(0.02)Tm_(0.01))^(3+)摩尔比为5、水热温度为180℃、水热反应24h条件下,合成了六方结构的(La_(0.97)Yb_(0.02)Tm_(0.01))F_(3)上转换纳米晶。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模板结晶为超薄纳米板片,长度约490nm,厚度为40nm,(La_(0.97)Yb_(0.02)Tm_(0.01))F_(3)的平均粒径分布在30~65nm,厚度大约为10nm。当发射激光波长为978nm时,(La_(0.97)Yb_(0.02)Tm_(0.01))F_(3)纳米晶体在804nm(^(3)H_(4)→^(3)H_(6)跃迁)处显示近乎纯净的上转换发光,位于487nm附近的蓝光发射近乎完全淬灭。通过计算发光强度与泵浦功率的关系得出制备的纳米晶体的上转换发射过程为三光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水硫酸氢氧化 牺牲模板法 (La_(0.97)Yb_(0.02)Tm_(0.01))F_(3) 上转换 三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