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氧化物盐插层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洁翔 张永清 +4 位作者 张晓光 王建龙 赵凌峰 杨津 王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7-844,共8页
以层状氢氧化锌硝酸盐(Zn—LHS)和氢氧化镍锌硝酸盐(NiZn-LHS)为主体.采用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法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根离子(DBS)和磺丁基醚串.环糊精(SBE-β-CD)插层氢氧化物盐(Zn-LHS-DBS和NiZn—LHS-SBE-β-CD),系统考察客... 以层状氢氧化锌硝酸盐(Zn—LHS)和氢氧化镍锌硝酸盐(NiZn-LHS)为主体.采用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法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根离子(DBS)和磺丁基醚串.环糊精(SBE-β-CD)插层氢氧化物盐(Zn-LHS-DBS和NiZn—LHS-SBE-β-CD),系统考察客体阴离子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插层材料超分子结构的影响,并用XRD、FT—IR、TG—DTA和SEM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和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在DBS浓度为0.19~0.38mol.L-1,pH=6.0-7.0,水热温度60-100℃条件下合成晶型单一且结构完整Zn-LHS—DBS;采用离子交换法可合成结构完整NiZn—LHS-SBE-β-CD:无论离子交换还是共沉淀法都不能合成单一晶型Zn—LHS—SBE-β-CD,这可能与SBE-β-CD分子结构以及Zn—LHS水热稳定性差有关。此外,由于氢氧化物盐层板和客体间存在超分子作用而导致DBS和SBE-β-CD在层间具有较高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锌硝酸盐 氢氧化镍锌硝酸盐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磺丁基醚够-环糊精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