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氢氧化锆颗粒制备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伟 马红钦 +1 位作者 李玉培 刘世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176-178,共3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锆颗粒并用BET比表面积测试,系统地研究了超声分散、陈化条件、干燥温度、反应温度等制备条件对氢氧化锆活性的影响。利用TEM、HRTEM对所制得的氢氧化锆样品进行表征。试验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得...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锆颗粒并用BET比表面积测试,系统地研究了超声分散、陈化条件、干燥温度、反应温度等制备条件对氢氧化锆活性的影响。利用TEM、HRTEM对所制得的氢氧化锆样品进行表征。试验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得直径为10nm左右的氢氧化锆颗粒,颗粒由厚度约为1nm、直径约为4nm的片状分子堆积构成。制备比表面积较高的氢氧化锆样品的最佳工艺参数:反应温度为60℃,超声振荡周期为1∶3,超声分散的时间为15min,陈化温度为60℃,陈化时间为30min,干燥温度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 氢氧化锆 溶胶-凝胶法 超声分散 BET TEM HR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氢氧化锆凝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葛荣德 刘志宏 +2 位作者 陈慧光 张多默 赵天从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52-55,共4页
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锌凝胶的工艺条件对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结干凝胶具有二次团聚结构;在凝胶干燥前,采用乙醇脱水或有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干凝胶的团聚体密度;在煅烧过程中,氢氧化... 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锌凝胶的工艺条件对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结干凝胶具有二次团聚结构;在凝胶干燥前,采用乙醇脱水或有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干凝胶的团聚体密度;在煅烧过程中,氢氧化锆干凝胶内部的结构配位水、架桥羟基与非架桥经基的排除主要在100~200℃的温度范围内,并伴随有显著的吸热现象;不同的工艺条件对氧化锆的晶化温度影响不大;经DTA-TG分析证实,乙醇可与凝胶发生化学反应,其生成物的热分解温度约为370℃,并伴随明显的放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锆 凝胶 化学共沉淀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终止-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分析氢氧化锆对VX的消毒率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星绮 赵婷 +4 位作者 严春晓 金彦任 张鸿鹏 胡晓春 武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32-1537,共6页
建立了水相终止-溶剂萃取/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GC/FPD)测定氢氧化锆粉末对维埃克斯(VX)消毒率的分析方法,以保留时间定性分析,内标法定量。对液-固消毒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考察了萃取剂、萃取方式、终止剂和静置时间对氢... 建立了水相终止-溶剂萃取/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GC/FPD)测定氢氧化锆粉末对维埃克斯(VX)消毒率的分析方法,以保留时间定性分析,内标法定量。对液-固消毒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考察了萃取剂、萃取方式、终止剂和静置时间对氢氧化锆消毒VX回收率的影响,发现样品采用10 mL 0.05 mol/L硼砂水溶液终止、50 mL二氯甲烷萃取、振荡20 s、静置10 min的萃取效果最好,回收率为87.8%~9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不高于1.2%。优化条件下,在9.7~388.0μg/mL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69,方法检出限(LOD)为0.05μg/mL,定量下限(LOQ)为0.15μg/mL。VX的消毒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满足拟一级动力学过程,反应速率常数(k)为0.0192 min^(-1)。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安全,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为两性氢氧化物类物质水解消毒反应的评价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锆 维埃克斯 消毒率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锆干凝胶团聚结构及氧化锆超细粉末表面粗糙度的分形研究
4
作者 葛荣德 郑蒂基 +2 位作者 赵天从 唐南龙 朱宣惠 《中国搪瓷》 1991年第5期1-5,9,共6页
用小角度X射线散射测量氢氧化锆干凝胶的团聚结构及氧化锆超细粉末的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氢氧化锆干凝胶团聚体具有分形结构,其分形维数与胶体的沉淀工艺条件有关。氧化锆超细粉末具有分形表面特征,其表面分形维数,即表面粗糙程度,与... 用小角度X射线散射测量氢氧化锆干凝胶的团聚结构及氧化锆超细粉末的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氢氧化锆干凝胶团聚体具有分形结构,其分形维数与胶体的沉淀工艺条件有关。氧化锆超细粉末具有分形表面特征,其表面分形维数,即表面粗糙程度,与粉末的制备工艺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末 表面粗糙度 干凝胶 表面分形维数 氢氧化锆 团聚结构 团聚体 分形结构 工艺条件 粉末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氧化物/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PO_4^(3-)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史春燕 范冰冰 +2 位作者 李娅娅 胡永宝 张锐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28,共6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采用超声-搅拌-共沉淀法制备出氢氧化锆/石墨烯(Zr(OH)4/rGO)复合材料,并利用氢氧化锆/石墨烯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锆/石墨烯(ZrO_2/rGO)复合材料.通过Zr(OH)4/rGO、ZrO_2/rGO对磷酸根的吸附性...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采用超声-搅拌-共沉淀法制备出氢氧化锆/石墨烯(Zr(OH)4/rGO)复合材料,并利用氢氧化锆/石墨烯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锆/石墨烯(ZrO_2/rGO)复合材料.通过Zr(OH)4/rGO、ZrO_2/rGO对磷酸根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两种吸附剂材料对PO_4^(3-)的吸附容量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吸附容量均随PO_4^(3-)浓度与溶液温度升高而升高.当pH值为2时,Zr(OH)4/rGO、ZrO_2/rGO对PO_4^(3-)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81.84 mg/g、63.58 mg/g.Zr(OH)4/rGO与ZrO_2/rGO样品对PO_4^(3-)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过程均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Zr(OH)4/rGO的再利用吸附PO_4^(3-)容量有所下降,而ZrO_2/rGO再生后吸附PO_4^(3-)容量与初次吸附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氢氧化锆 氧化 吸附 PO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法脱除卤水中SO_4^(2-)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红研 徐学峰 朱建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2-104,共3页
由于SO2 -4对ZrⅣ 具有强烈的亲合性 ,因而可利用ZrO(OH) 2 在酸性条件下从卤水中选择性地吸附并脱除SO2 -4。考察了 pH值、吸附时间、卤水浓度、吸附剂质量和吸附温度等因素对卤水中SO2 -4吸附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 pH值... 由于SO2 -4对ZrⅣ 具有强烈的亲合性 ,因而可利用ZrO(OH) 2 在酸性条件下从卤水中选择性地吸附并脱除SO2 -4。考察了 pH值、吸附时间、卤水浓度、吸附剂质量和吸附温度等因素对卤水中SO2 -4吸附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 pH值范围内 ,其值越小 ,吸附效果越好 ;延长吸附时间 ,吸附率几乎没有变化 ,这说明吸附速率较快 ;卤水浓度减小或吸附剂ZrO(OH) 2 质量增加 ,吸附率升高 ,但吸附量降低 ;卤水温度每升高 10℃ ,吸附率仅略有增加。因此 ,pH值、卤水浓度和吸附剂ZrO(OH) 2 质量对吸附反应影响较大 ,而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吸附剂ZrO(OH) 2 对SO2 -4的一次性吸附率可达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碱生产 吸附法 脱除 卤水 硫酸根 氢氧化锆 吸附率 pH值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改性SO_4^(2-)/Al_2O_3/ZrO_2的制备及其对正丁烷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曹崇江 陈长林 徐南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40-1244,共5页
通过控制Zr(OH)4在母液中的回流时间,制备水热改性的Zr(OH)4。用X射线衍射、热重、氮气吸附等测试技术对Zr(OH)4和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通过正丁烷异构化反应考察了不同水热处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处理能够提高Zr... 通过控制Zr(OH)4在母液中的回流时间,制备水热改性的Zr(OH)4。用X射线衍射、热重、氮气吸附等测试技术对Zr(OH)4和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通过正丁烷异构化反应考察了不同水热处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处理能够提高Zr(OH)4热稳定性及其在焙烧过程中的结晶温度和晶相转变温度。但长时间100℃下的水热处理,消耗了前躯体Zr(OH)4中部分羟基,影响了硫酸根与载体表面的稳定性结合继而影响到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热时间的增加,样品的热稳定性,比表面积不断增大,但硫含量并不是单调递增。经96h水热处理制得的催化剂含硫质量分数低于1.1%,异构化反应中的转化率小于20%。而经水热回流处理24h制备的催化剂样品硫质量分数为1.45%,在正丁烷异构化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250℃下的稳态转化率大于46%,接近该条件的平衡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锆 同体酸 水热法 正丁烷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微量锑浓集的研究
8
作者 张荣锁 陈文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9-100,26,共3页
Studies on the adsorption of Sb(Ⅲ) and Sb(Ⅴ) from water on some carriers have been made.Effect of pH,carrier weight used on adsorption efficiency has been tes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Fe(Ⅲ) and Zr(Ⅳ) can be used a... Studies on the adsorption of Sb(Ⅲ) and Sb(Ⅴ) from water on some carriers have been made.Effect of pH,carrier weight used on adsorption efficiency has been tes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Fe(Ⅲ) and Zr(Ⅳ) can be used as carrier for adsorption of Sb(Ⅲ) and Sb(Ⅴ) from water effectively.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can reach as high as 95%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 吸附 核电厂 水质监测 放射性核素 氢氧化锆 放射性污染 浓缩 富集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拟退火原理寻找无团聚纳米粒子Zr(OH)_4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
9
作者 高齐圣 吴自库 杨丰科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80-83,共4页
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无团聚纳米粒子Zr(OH)4的研制中[2]获得制备纳米Zr(OH)4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验证和计算机模拟都表明该方法有效。
关键词 氢氧化锆 模拟退火 工艺条件 纳米粒子 无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过程中形成的胶粒团聚体结构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葛荣德 赵天从 朱宣惠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609-611,共3页
以正滴淀和反滴淀两种沉淀方式制备氢氧化锆凝胶,对其凝胶团聚状态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正滴淀方式下,胶粒主要以P-C(Particle-Cluster)团聚方式团聚,在反滴淀方式下,胶粒主要以C-C(Cluster-Cluster)团聚方式团聚。运用MonteCarlo法对... 以正滴淀和反滴淀两种沉淀方式制备氢氧化锆凝胶,对其凝胶团聚状态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正滴淀方式下,胶粒主要以P-C(Particle-Cluster)团聚方式团聚,在反滴淀方式下,胶粒主要以C-C(Cluster-Cluster)团聚方式团聚。运用MonteCarlo法对P-C和C-C两种团聚方式下形成的胶粒团聚结构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以P-C团聚方式形成的胶粒团聚体结构致密,以C-C团聚方式形成的胶粒团聚体结构较松散,在沉淀过程中加入具有空间位阻作用的粒子可使形成的胶粒团聚体结构更松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粒 氢氧化锆 超细粉末 沉淀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镍体系去除氟离子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陈吉仙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20期114-115,共2页
以含0.17g/L F-~5g/L F-的硫酸镍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最佳除氟条件,以及除氟极限。实验表明,最佳除氟条件为:常温反应1h,且氢氧化锆对含氟0.17g/L^5g/L的硫酸镍结晶母液均可进行深度脱除氟,除氟后氟浓度低于1mg/L,同时基本不引入杂质... 以含0.17g/L F-~5g/L F-的硫酸镍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最佳除氟条件,以及除氟极限。实验表明,最佳除氟条件为:常温反应1h,且氢氧化锆对含氟0.17g/L^5g/L的硫酸镍结晶母液均可进行深度脱除氟,除氟后氟浓度低于1mg/L,同时基本不引入杂质离子,吸附氟后的氢氧化锆可通过碱解吸后再次用于除氟,有望用于其他领域氟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镍 氟离子 氢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