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镧掺杂氢氧化铁纳米胶粒修饰碳纤维簇电极对CO_2的光电催化还原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那宝双
朱永春
辛士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9,共10页
通过溶胶法制备了氢氧化铁溶胶纳米粒子及镧掺杂氢氧化铁溶胶纳米粒子,多壁碳纳米管负载后,化学修饰在碳纤维簇电极上,制备出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镧掺杂氢氧化铁纳米胶粒修饰碳纤维簇电极,该电极对CO_2有光电催化还原作用。多壁碳纳米管修...
通过溶胶法制备了氢氧化铁溶胶纳米粒子及镧掺杂氢氧化铁溶胶纳米粒子,多壁碳纳米管负载后,化学修饰在碳纤维簇电极上,制备出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镧掺杂氢氧化铁纳米胶粒修饰碳纤维簇电极,该电极对CO_2有光电催化还原作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后增加了电极的表面积,氢氧化铁纳米胶粒修饰后还原电流变大增强了电催化还原功能,镧掺杂后起始电位正移增加了光催化还原功能。以MOPAC2012提供的PM7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在设计的铁-氧-氯构成的氢氧化铁分子簇模型上进行半经验分子轨道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热力学,能级,分子轨道组成以及光谱分析表明,氢氧化铁溶胶纳米粒子及其镧掺杂对CO_2有光电催化还原行为。所设计的分子簇模型是具有热力学稳定的结构,镧掺杂加强了其稳定性。氢氧化铁分子簇具有较好的电子转移性,镧掺杂降低了其费米能级高度,有利于光催化,与实验结果相对应。且催化后的CO_2在键长、分子结构以及红外光谱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并具有碳酸的前体结构,实现了对CO_2分子的活化和光电化学催化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
纳米
管
氢氧化铁
溶胶
纳米
粒子
镧掺杂
光电催化
二
氧化
碳
PM7半经验分子轨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蛋白质纳米铁共振光散射探针的研究
2
作者
刘玮
董彦莉
+1 位作者
何淑平
曹义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4833-14833,14836,共2页
[目的]探索定量测定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方法。[方法]采用Fe(OH)3纳米粒子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研究纳米铁-BSA反应体系测定生物大分子的最优条件及效果。[结果]纳米铁-BSA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值为7.4,纳米铁溶液的加入量为0...
[目的]探索定量测定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方法。[方法]采用Fe(OH)3纳米粒子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研究纳米铁-BSA反应体系测定生物大分子的最优条件及效果。[结果]纳米铁-BSA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值为7.4,纳米铁溶液的加入量为0.5ml,定量测定时选择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均为477 nm。将配好的溶液放置35 min后再进行测定稳定性较好。在上述优化条件下,用该体系测定BSA的线性范围在0.07~0.60μg/ml,线性方程为IRLS=38.0+1583.3C(μg/ml),相关系数为0.99712,检出限为10.2 ng/ml。控制误差在5%以内,该体系对较高浓度的金属离子以及从1.0~10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氨基酸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且灵敏度高,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铁-BSA体系
共振光散射
探针
氢氧化铁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镧掺杂氢氧化铁纳米胶粒修饰碳纤维簇电极对CO_2的光电催化还原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那宝双
朱永春
辛士刚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催化研究所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9,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004DFA02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5063)
+2 种基金
辽宁教育厅项目(2004-c022)
国家电分析重点实验室项目(2006-06)
沈阳市科技局基金(2007-GX-32)资助
文摘
通过溶胶法制备了氢氧化铁溶胶纳米粒子及镧掺杂氢氧化铁溶胶纳米粒子,多壁碳纳米管负载后,化学修饰在碳纤维簇电极上,制备出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镧掺杂氢氧化铁纳米胶粒修饰碳纤维簇电极,该电极对CO_2有光电催化还原作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后增加了电极的表面积,氢氧化铁纳米胶粒修饰后还原电流变大增强了电催化还原功能,镧掺杂后起始电位正移增加了光催化还原功能。以MOPAC2012提供的PM7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在设计的铁-氧-氯构成的氢氧化铁分子簇模型上进行半经验分子轨道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热力学,能级,分子轨道组成以及光谱分析表明,氢氧化铁溶胶纳米粒子及其镧掺杂对CO_2有光电催化还原行为。所设计的分子簇模型是具有热力学稳定的结构,镧掺杂加强了其稳定性。氢氧化铁分子簇具有较好的电子转移性,镧掺杂降低了其费米能级高度,有利于光催化,与实验结果相对应。且催化后的CO_2在键长、分子结构以及红外光谱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并具有碳酸的前体结构,实现了对CO_2分子的活化和光电化学催化还原。
关键词
多壁碳
纳米
管
氢氧化铁
溶胶
纳米
粒子
镧掺杂
光电催化
二
氧化
碳
PM7半经验分子轨道法
Keywords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olloidal ferric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amorphous ferric oxide
lanthanum doped
photoelectric catalytic reduction
carbon dioxide
PM7 semi-empirical molecular orbital method
分类号
O643.36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蛋白质纳米铁共振光散射探针的研究
2
作者
刘玮
董彦莉
何淑平
曹义坡
机构
武警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河北省饲料工业协会
武警天津总队医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4833-14833,1483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索定量测定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方法。[方法]采用Fe(OH)3纳米粒子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研究纳米铁-BSA反应体系测定生物大分子的最优条件及效果。[结果]纳米铁-BSA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值为7.4,纳米铁溶液的加入量为0.5ml,定量测定时选择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均为477 nm。将配好的溶液放置35 min后再进行测定稳定性较好。在上述优化条件下,用该体系测定BSA的线性范围在0.07~0.60μg/ml,线性方程为IRLS=38.0+1583.3C(μg/ml),相关系数为0.99712,检出限为10.2 ng/ml。控制误差在5%以内,该体系对较高浓度的金属离子以及从1.0~10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氨基酸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且灵敏度高,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关键词
纳米
铁-BSA体系
共振光散射
探针
氢氧化铁纳米粒子
Keywords
Nano iron-BSA system
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
Probe
Fe(OH)3 nano-particle
分类号
Q946.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镧掺杂氢氧化铁纳米胶粒修饰碳纤维簇电极对CO_2的光电催化还原研究
那宝双
朱永春
辛士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蛋白质纳米铁共振光散射探针的研究
刘玮
董彦莉
何淑平
曹义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