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7
1
作者 万晔 王秀梅 +2 位作者 张扬 刘思宇 孙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541,共7页
通过设计三电极电化学系统,采用循环伏安、动电位阳极极化以及恒电位阳极极化方法研究了银在不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银在NaOH溶液中,循环伏安和动电位阳极极化正向扫描中出现Ag2O和AgO的氧化峰。随着NaOH浓度的增加,... 通过设计三电极电化学系统,采用循环伏安、动电位阳极极化以及恒电位阳极极化方法研究了银在不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银在NaOH溶液中,循环伏安和动电位阳极极化正向扫描中出现Ag2O和AgO的氧化峰。随着NaOH浓度的增加,在相同电极电位条件下,阳极电流密度逐渐增加,极化后银的腐蚀增质也随之增加;极化后样品表面的腐蚀产物聚集更为严重,出现较多的孔洞和微裂纹,从而为电解质溶液和基体之间的物质传输提供了更多通道,加速了银的电化学腐蚀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溶液 循环伏安 动电位阳极极化 恒电位阳极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对竹粉-PHBV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洪艳 胡波 +2 位作者 李琴 袁少飞 张建 《竹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3,共5页
采用0.3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竹粉,将处理过的竹粉和可降解塑料PHBV共混,经混炼制得竹粉-PHBV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时间对竹粉-PHBV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SEM显示粉纤维表面变得光... 采用0.3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竹粉,将处理过的竹粉和可降解塑料PHBV共混,经混炼制得竹粉-PHBV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时间对竹粉-PHBV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SEM显示粉纤维表面变得光滑,纵向呈现明显凹槽;FTIR图谱显示竹粉纤维素中羟基(-OH)和羰基(-COOH)基团明显减少,发生了取代反应;竹粉-PHBV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拉升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本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处理2 h,竹粉-PHBV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最佳,分别为23.85MPa,45.21 MPa和7.69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溶液 竹粉 P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提高胶结强度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坚 葛明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0-87,共8页
分析和讨论了椴木单板经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后其胶合板的胶结强度提高的机理。本试验采用了浸液高度法测定了经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或未经预处理的椴木单板表面润湿性;利用研究用万能显微镜观察了预处理前后椴木导管分子和木纤维细胞壁... 分析和讨论了椴木单板经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后其胶合板的胶结强度提高的机理。本试验采用了浸液高度法测定了经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或未经预处理的椴木单板表面润湿性;利用研究用万能显微镜观察了预处理前后椴木导管分子和木纤维细胞壁的形态变化;借助于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仪(ESCA)、红外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和FTIR)探查了单板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后椴木单板表面的润湿性提高;木材细胞壁厚度明显增大;单板表面的疏水性抽提物迁移,氧碳比率增加。这些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变化,均有利于改善胶合环境和提高界面胶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溶液 胶合板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小庆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2,共2页
The behaviour of 99.99% aluminium in 0.01,0.1 and 1mol·L -1 of NaOH has been studied using linear polarization and potentiodynamic methods.The surface films formed on aluminium in dilute alkaline solutions are fo... The behaviour of 99.99% aluminium in 0.01,0.1 and 1mol·L -1 of NaOH has been studied using linear polarization and potentiodynamic methods.The surface films formed on aluminium in dilute alkaline solutions are found to be thicker.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NaOH,the film grows thinner due to its dissolving effect.Moreover,at high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e probable formation of a porous like 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行为 溶解机理 铝电池 阳极材料 氢氧化钠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铀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阳极氧化膜的XPS特性研究
5
作者 伏晓国 汪小琳 +3 位作者 郭焕军 王庆富 赵正平 钟永强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69,共5页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XPS)研究了金属铀在 0 8mol/LNaOH溶液中阳极氧化膜的组成。结果表明 ,在本实验条件下 ,金属铀表面的阳极氧化膜主要由UO3 和少量UO2 +x组成 ;在超真空条件下 ,氧化膜中的部分UO3 逐渐还原成UO2
关键词 金属铀 氢氧化钠溶液 阳极氧化 XPS法 氧化腐蚀 阳极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阳极溶解与电化学振荡
6
作者 吴仲达 郝金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4年第4期59-64,共6页
电化学反应小的电位振荡或电流振荡现象,许多作者在不同的电化学体系中曾先后观察到,并对产生振荡的原因进行过一些探讨。Hedges和Meyers及Indira等曾对较早的工作作过综述。Wojtowicz评论过近期的试验工作,并着重论述了电化学振荡的机... 电化学反应小的电位振荡或电流振荡现象,许多作者在不同的电化学体系中曾先后观察到,并对产生振荡的原因进行过一些探讨。Hedges和Meyers及Indira等曾对较早的工作作过综述。Wojtowicz评论过近期的试验工作,并着重论述了电化学振荡的机理。由不同作者提出的刚于说明电化学振荡的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振荡 电位振荡 阳极溶解 氢氧化钠溶液 电化学反应 振荡现象 对产生 自动平衡记录仪 化学溶解 溶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溶液环境下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素瑞 杨久俊 +3 位作者 王雪平 张磊 荣辉 王战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171-175,180,共6页
通过分析混凝土裂缝愈合前后的力学性能、裂缝宽度、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了不同碱度NaOH溶液(pH值分别为7,9,11和13)环境下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结果表明,NaOH溶液对混凝土的自愈合效果优于水;不同碱度NaOH溶液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 通过分析混凝土裂缝愈合前后的力学性能、裂缝宽度、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了不同碱度NaOH溶液(pH值分别为7,9,11和13)环境下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结果表明,NaOH溶液对混凝土的自愈合效果优于水;不同碱度NaOH溶液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波速均随龄期延长逐渐增大,且增长速率前期较小,中期增大,后期趋于平缓;NaOH溶液的pH值为13时,混凝土的自愈合效果最明显,60d时,强度恢复率约为97.6%,裂缝宽度愈合率约为58.4%;随NaOH溶液碱度的增大,裂缝中C-S-H凝胶、钙矾石等产物逐渐增多,体积增大,连续的C-S-H凝胶将相互交叉搭接的钙矾石骨架包裹住,并在晶体间起胶结作用,使裂缝逐渐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溶液 混凝土 自愈合 强度恢复率 裂缝宽度愈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条件探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红萍 丁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0,共2页
探究了影响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两个主要因素: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反应物的滴加顺序,最终总结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适宜实验条件。同时分析讨论了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现象。
关键词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条件探究 化学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再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叶小慈 谢永荣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2,共4页
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实验是重要的途径.设计了两个改进实验:一是用热的无水乙醇溶解氢氧化钠以加大碱的浓度,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采用排液的方式收集纯净氢气,通过加水前后反应现象的对比,掌握反应的实质;二... 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实验是重要的途径.设计了两个改进实验:一是用热的无水乙醇溶解氢氧化钠以加大碱的浓度,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采用排液的方式收集纯净氢气,通过加水前后反应现象的对比,掌握反应的实质;二是使用注射器实现铝的去膜、与水反应、气体检验一体化,体现反应实质.两个实验都能产生明显的实验教学效果,较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实质 铝的去膜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氨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引发的探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钟辉生 黄明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5-78,共4页
基于用滴加NaOH的银氨溶液在常温下能完成银镜实验的事实,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讨银氨溶液滴加过量NaOH时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缘由,分析配制银氨溶液在氨水过量情况下不易产生银镜的原因与机理,同时也论证了酮类等物质也能与特制银氨溶液... 基于用滴加NaOH的银氨溶液在常温下能完成银镜实验的事实,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讨银氨溶液滴加过量NaOH时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缘由,分析配制银氨溶液在氨水过量情况下不易产生银镜的原因与机理,同时也论证了酮类等物质也能与特制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镜实验 银氨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的补充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成炜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7-27,共1页
高二化学第三章《硅和胶体》中介绍了硅能 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Si+2NaOH+H<sub>2</sub>O=2H<sub>2</sub>↑+(Na)<sub>2</sub>SiO<sub>3</sub>),这一反应不仅是硅的重要性质之... 高二化学第三章《硅和胶体》中介绍了硅能 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Si+2NaOH+H<sub>2</sub>O=2H<sub>2</sub>↑+(Na)<sub>2</sub>SiO<sub>3</sub>),这一反应不仅是硅的重要性质之一,而且是中学教材中唯一提到用非金属来制备氢气的。我认为有必要增补这一实验。 硅与碱反应放出氢气。如果制取1米<sup>3</s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反应 硅能 中学教材 单质硅 三章 硅酸溶胶 爆鸣 敲碎 夫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溶液循环喷淋过滤式废气处理器
12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8-348,共1页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氧化钠溶液循环喷淋过滤式废气处理器。圆筒式反应过滤室腔内上部装有溶液喷淋器(管状,下半部多孔),下部装有废气喷发器(管状,上半部多孔),右侧装有消音室,与管道、泵连接于溶液箱中。废气由进气管道流入废...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氧化钠溶液循环喷淋过滤式废气处理器。圆筒式反应过滤室腔内上部装有溶液喷淋器(管状,下半部多孔),下部装有废气喷发器(管状,上半部多孔),右侧装有消音室,与管道、泵连接于溶液箱中。废气由进气管道流入废气喷发器,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后进入消音室,消音后由排气管道排出。在反应过滤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循环 过滤式 喷淋器 处理器 废气 消音室 排气管道 过滤室 管道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气与水、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的改进及应用
13
作者 纪长有 沈祖翼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1-13,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及氯气与水、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在统编教材中只是进行了文字叙述,并未设计演示实验,使学生对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不能充分理解,只能做简单的机械记忆,尤其... 一.问题的提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及氯气与水、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在统编教材中只是进行了文字叙述,并未设计演示实验,使学生对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不能充分理解,只能做简单的机械记忆,尤其是缺乏感性认识;对氯气在水中溶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溶液 演示实验 氯气 反应实验 刻度管 体积变化 溶解性 缓冲管 试管内 液面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忠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9,共1页
关键词 氢氧化钠溶液 止水夹 橡皮塞 演示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 U形管 化学方程式 实验设计 液面变化 高二化学
全文增补中
羰基硫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水解动力学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成芳 钦淑均 +1 位作者 郑志胜 刘润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65-171,共7页
常压下、温度20~50℃,测定了鼓泡反应器中羰基硫(COS)在1.3130~4.4038mol/LNaOH水溶液中的水解速率,获得一级快速不可逆反应的水解速率表达式,其表观活化能为59.63kJ/mol.
关键词 羰基硫 氢氧化钠溶液 水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在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中的溶解和溶液特性 被引量:32
16
作者 查纯喜 金华进 顾利霞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3,43,共5页
使用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作为纤维素的复合溶剂,研究了纤维素在其中的溶解行为和溶液性质,发现该体系在-10℃条件下能快速溶解纤维素,其溶解是一个没有衍生物生成的直接过程,该纤维素溶液在过高温度下易凝胶化.
关键词 纤维素 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 核磁共振(NMR)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十二碳硫醇恶臭污水
17
作者 王福生 钟志鹏 +3 位作者 郭爱红 王成俊 谢藏娥 张宝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8-70,共3页
采用电解NaOH水溶液配合活性炭催化氧化法来处理十二碳硫醇恶臭污水,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用的直流电解槽以石墨作为阳极,有效面积为30 Cm2;不锈钢作为阴极,有效面积为9 cm2,并保持两极极板距离20 mm。实验结... 采用电解NaOH水溶液配合活性炭催化氧化法来处理十二碳硫醇恶臭污水,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用的直流电解槽以石墨作为阳极,有效面积为30 Cm2;不锈钢作为阴极,有效面积为9 cm2,并保持两极极板距离20 mm。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流3 A条件下电解质量分数为1%的NaOH水溶液,以活性炭作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10-30 s可以去除十二碳硫醇恶臭物质。处理后的污水无色无臭,可以直接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恶臭污水 污水处理 电解法 活性炭催化氧化 氢氧化钠溶液 十二碳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提高高得率浆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翠翠 翟睿 +2 位作者 宋冰 颜明 周小凡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浆浓、用碱量、浸渍时间和冷冻时间的单因素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对阔叶木漂白热磨机械浆成纸强度的影响。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浆浓15%、用碱量8%、浸渍时间15 min、冷冻时间60 min(-10℃);在该条件下,与原浆相比,处... 通过浆浓、用碱量、浸渍时间和冷冻时间的单因素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对阔叶木漂白热磨机械浆成纸强度的影响。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浆浓15%、用碱量8%、浸渍时间15 min、冷冻时间60 min(-10℃);在该条件下,与原浆相比,处理后浆料的成纸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均可提高近60%,但松厚度有所降低,耐折度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 阔叶木漂白热磨机械浆 纸张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高温处理对桉木枝桠材纤维酶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翟睿 张学金 周小凡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5-40,共6页
本研究利用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氢氧化钠∶尿素∶去离子水=6∶4∶90,质量比)在高温条件下处理桉木枝桠材纤维以求改善其酶解(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纤维二糖酶的混合酶)性能。酶解工艺条件为:纤维绝干质量2 g、酶解浓度5%、底物酶用量(... 本研究利用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氢氧化钠∶尿素∶去离子水=6∶4∶90,质量比)在高温条件下处理桉木枝桠材纤维以求改善其酶解(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纤维二糖酶的混合酶)性能。酶解工艺条件为:纤维绝干质量2 g、酶解浓度5%、底物酶用量(以纤维素酶活计)10 FPU/g、酶解转速150 r/min、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72 h,利用单因素实验探究最佳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在用碱量(以氢氧化钠计)11%、处理温度140℃、保温时间50 min的条件下,该体系对桉木枝桠材纤维酶解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佳。在最佳条件下,纤维中苯-醇抽出物、木质素和综纤维素的脱除率分别为64.59%、56.45%和15.20%,同时处理后纤维中酶解总糖含量和总糖转化率分别为50.9%和81.18%,与经热水处理后纤维的上述两项指标相比分别提高了约1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 高温 桉木枝桠材 酶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水硬铝石矿—氢氧化钠体系加热过程中的相变规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黎氏琼春 巨少华 +2 位作者 彭金辉 王仕兴 周烈兴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8,共6页
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氢氧化钠添加量对一水硬铝石矿—氢氧化钠体系相变规律的影响。利用DTA-TG、XRD和SEM技术对焙烧产物的加热性能、物相转变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较低、氢氧化钠添加量较少时,大量AlOOH没有转变,主... 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氢氧化钠添加量对一水硬铝石矿—氢氧化钠体系相变规律的影响。利用DTA-TG、XRD和SEM技术对焙烧产物的加热性能、物相转变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较低、氢氧化钠添加量较少时,大量AlOOH没有转变,主要反应是高岭石和白云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沸石、方钠石、霞石等不同物相。温度升高利于沸石和方钠石换成钙霞石。氢氧化钠添加量增多利于AlOOH与NaOH反应生成铝酸钠物相。当温度升高到500℃以上时,主要反应是AlOOH脱水形成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矿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焙烧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