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痕量氢气连续观测仪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范雪芳 刘国俊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4,共9页
断裂带氢气浓度连续观测是获取深部构造活动的重要气体地球化学指标之一。由于断裂带岩层氢气浓度背景值较低,因此检验和分析氢气观测仪器的绝对检出限以及仪器稳定性便是选择高效能氢气浓度观测仪器的重要环节。在中条山山前断裂的夏... 断裂带氢气浓度连续观测是获取深部构造活动的重要气体地球化学指标之一。由于断裂带岩层氢气浓度背景值较低,因此检验和分析氢气观测仪器的绝对检出限以及仪器稳定性便是选择高效能氢气浓度观测仪器的重要环节。在中条山山前断裂的夏县东郭测点开展了同一取样点相同环境的2套痕量氢气观测仪器对比实验,从记录的资料分析,两条曲线变化趋势、变化形态基本一致,但在细节上稍有差别,通过拟合分析,使用相关系数进行校正后,两条曲线基本重合。结果表明,痕量氢气自动分析仪稳定好,灵敏度高,观测结果一致,且实现了数字化,能够满足地震活动监测工作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氢气 中条山山前断裂 连续观测 氢气自动分析仪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辅助正丁烷催化着火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于亚薇 钟北京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317,共5页
针对氢气辅助正丁烷在Pt催化剂表面的着火特性,设计了实验系统,重点讨论了氢气量、催化剂长度、正丁烷当量比和雷诺数对着火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氢气量增加能够使着火过程变快;催化剂长度减小到一定程度不能引发正丁烷着火;随当量... 针对氢气辅助正丁烷在Pt催化剂表面的着火特性,设计了实验系统,重点讨论了氢气量、催化剂长度、正丁烷当量比和雷诺数对着火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氢气量增加能够使着火过程变快;催化剂长度减小到一定程度不能引发正丁烷着火;随当量比和混合气总流量增加,正丁烷着火温度下降,相对于扩散和表面吸附作用,气相正丁烷的表面反应成为影响反应进程的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烷 催化着火 氢气量 催化剂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模型的炼油厂氢气网络动态多输出预测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宁 曹萃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3,共7页
对基于XGBoost模型的炼油厂氢气网络动态多输出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用最小新氢消耗量和最小氢气剩余量两种指标的动态数据进行氢气网络动态多输出预测,对模型性能进行了评估,并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 对基于XGBoost模型的炼油厂氢气网络动态多输出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用最小新氢消耗量和最小氢气剩余量两种指标的动态数据进行氢气网络动态多输出预测,对模型性能进行了评估,并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很好的预测效果,最后分析了5类操作参数特征对输出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网络 XGBoost模型 预测 最小新氢消耗 最小氢气剩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阳光、水和赤铁矿高效生产氢气
4
作者 朱宏康(编译) 刘凡(编译)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8-348,共1页
随着世界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氢作为一种可能的下一代能源而受到关注。理想情况下,可以使用光催化剂将水和阳光转化为氢。但是,要实现工业化规模应用,必须有超过10%的太阳能转化率。为了使其可行,除了寻找用于催化剂的新材料... 随着世界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氢作为一种可能的下一代能源而受到关注。理想情况下,可以使用光催化剂将水和阳光转化为氢。但是,要实现工业化规模应用,必须有超过10%的太阳能转化率。为了使其可行,除了寻找用于催化剂的新材料之外,还必须开发基础技术以优化光催化剂的潜力。神户大学分子光科学研究中心的TACHIKAWA Takashi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开发出一项策略,可以大大提高使用赤铁矿光催化剂从阳光和水中产生的氢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科学研究中心 工业化规模 神户大学 氢气量 赤铁矿 高效生产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处理压裂返排液产气条件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吴达 刘洋 +2 位作者 雒鹏飞 韦树霞 陈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了实现对电解处理废液过程产气的调控,研究了电解处理压裂返排液的主要工艺条件参数对产气的影响。实验中阳极、阴极均使用相同铝板,考察了电解时间、电解电流、电极间距等因素对电解产氢气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产氢气量... 为了实现对电解处理废液过程产气的调控,研究了电解处理压裂返排液的主要工艺条件参数对产气的影响。实验中阳极、阴极均使用相同铝板,考察了电解时间、电解电流、电极间距等因素对电解产氢气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产氢气量最小时的条件参数;以正交实验数据为基础,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了有效的、可靠的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直观分析了电解时间、电解电流、电极间距间的交互作用对产氢气量的影响,预测了电解处理废液产氢气量最小时的主要工艺条件参数,预测产氢气量的最小值为47.35 mL,实测值为48.44 mL,相对误差为-2.25%。该条件下,阴极表面以产30~100μm的氢气气泡为主,占比92.11%,获得了很好的电解处理压裂返排液效果,TOC去除率为83.53%,去浊率为97.38%,脱色率为92.80%,所产生的氢气远小于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4%)。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相应的工艺条件参数来调控电解产氢气量及处理效果具有可行性,同时也表明SVM法用于优化工艺参数及预测产氢气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电解 氢气量 支持向机(SVM)法 工艺条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PX事故原因分析与影响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冷源 尤明伟 +1 位作者 张明广 钱城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4,共5页
为了研究漳州PX事故原因及影响,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收集了相关事故资料,通过照片简单介绍了事故现场爆炸情况;结合事故参数及实际情况对点火源、管道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事故前检测到的管道运行记录计算氢气泄漏量,进一步研... 为了研究漳州PX事故原因及影响,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收集了相关事故资料,通过照片简单介绍了事故现场爆炸情况;结合事故参数及实际情况对点火源、管道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事故前检测到的管道运行记录计算氢气泄漏量,进一步研究爆炸产生冲击波对储罐区影响。结果表明,爆炸是由于存在残余应力的管道在测试中开裂,管内氢气快速泄漏,与断口摩擦产生静电火花引爆蒸气云;泄漏的229.7 t氢气爆炸对原料储罐的影响范围为427.03 m。鉴于爆炸位置与储罐区的距离远大于此,此次事故不会引发大规模泄漏爆炸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点火源 管道断裂 氢气泄漏 储罐区 影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f effect of front cavity on hydrogen/air premixed combustion in a micro-combustion chamber 被引量:5
7
作者 CHEN Hai LIU Wei-q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259-2271,共13页
The micro-combustion chamber is the key component for micro-TPV systems. To improve the combustor wall temperature level and its uniformity and efficiency, an improved flat micro-combustor with a front cavity is built... The micro-combustion chamber is the key component for micro-TPV systems. To improve the combustor wall temperature level and its uniformity and efficiency, an improved flat micro-combustor with a front cavity is built, and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the original and improved combustors of premixed H2/air flames under various inlet velocities and equivalence ratios is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he front cavity height and length on the outer wall temperature and efficiency are also discussed. The front cavity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average outer wall temperature, outer wall temperature uniformity, and combustion efficiency of the micro-combustor, increases the area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zone, and enhances the heat transfer between the burned blends and inner walls. The micro-combustor with the front cavity length of 2.0 mm and height of 0.5 mm is suitable for micro-TPV system application due to the relatively high outer wall temperature, combustion efficiency, and the most uniform outer wall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OMBUSTOR HYDROGEN front cavity numerical study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