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3种低聚果糖的含量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新启
吴少辉
+3 位作者
乐胜锋
张梅
霍金洪
王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7-642,共6页
以蔗糖为内标物,氘代水为溶剂,采用氢-1核磁共振波谱法(1H-NMR)测定蔗果七糖、蔗果八糖、蔗果九糖等3种低聚果糖(FOS)的含量。优化后的1H-NMR参数如下:温度25℃,谱宽(2~14)×10^(-6),脉冲角度45°,脉冲延迟时间5 s,采样时间3 s...
以蔗糖为内标物,氘代水为溶剂,采用氢-1核磁共振波谱法(1H-NMR)测定蔗果七糖、蔗果八糖、蔗果九糖等3种低聚果糖(FOS)的含量。优化后的1H-NMR参数如下:温度25℃,谱宽(2~14)×10^(-6),脉冲角度45°,脉冲延迟时间5 s,采样时间3 s,扫描次数16次。对蔗果七糖、蔗果八糖和蔗果九糖样品进行了仪器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0.50%。方法用于测定3种样品含量,测定结果与质量平衡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经F检验法评估,两种方法具有显著性差异。但由于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作为绝对含量的测定方法,仅需常见的化学品即可直接对待测成分进行测定,可以佐证质量平衡法的赋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果糖(FOS)
氢
-1
核磁共振
波谱
法(1H-NMR)
内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磁共振谱研究PAA-F108-PAA嵌段共聚物的胶束化行为
被引量:
2
2
作者
孟令敏
黄庆荣
+2 位作者
邓静
吴亦洁
石彤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4-1630,共7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伴随水解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聚醚嵌段共聚物(PAA-F108-PAA),并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和二维核Overhauser效应谱(2D NOE)研究了温度、羧酸基团中和度(α)及盐浓度对PAA-F108-PAA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胶束化行为的...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伴随水解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聚醚嵌段共聚物(PAA-F108-PAA),并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和二维核Overhauser效应谱(2D NOE)研究了温度、羧酸基团中和度(α)及盐浓度对PAA-F108-PAA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胶束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AA-F108-PAA分子的临界胶束化温度受α影响较小,受盐的种类和浓度影响较大.当α=0.14(0.01 mol/L KCl)时,在6℃条件下,PAA-F108-PAA分子处于塌缩状态,而在60℃条件下,聚氧化丙烯(PPO)链段发生疏水聚集形成胶束的核,PAA链段与PEO链段相互作用形成胶束的壳;当α=0.80(0.01 mol/L KCl)时,在6℃条件下,PAA-F108-PAA分子处于相对伸展状态,而在60℃条件下,PPO链段仍发生疏水聚集形成胶束的核,PEO与PAA彼此分离形成胶束的壳.增加KCl的浓度至1 mol/L,PAA-F108-PAA分子的临界胶束化温度显著降低,KCl对PPO和PEO链段都表现出脱水作用.但KI的浓度增加至1 mol/L时,PAA-F108-PAA分子的临界胶束化温度仅略微增加,KI对PPO链段表现出脱水作用,而对PEO链段表现出增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聚醚嵌段共聚物
胶束化行为
氢核磁共振波谱
二维核Overhauser效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安市食管鳞癌患者血清^1H NMR波谱初步研究
3
作者
孙晓阳
姜玉章
史昆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95-1298,1303,共5页
测试了30例正常人血清和60例淮安市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的氢核磁共振波谱。观察到正常人血清的共振峰主要集中在化学位移δH(ppm)1.00~5.00,构建了正常人血清的^1H NMR指纹图谱。同时将食管鳞癌患者血清^1H NMR与正常人血清^1H NMR...
测试了30例正常人血清和60例淮安市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的氢核磁共振波谱。观察到正常人血清的共振峰主要集中在化学位移δH(ppm)1.00~5.00,构建了正常人血清的^1H NMR指纹图谱。同时将食管鳞癌患者血清^1H NMR与正常人血清^1H NMR进行比较,发现食管鳞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样品在δH 1.0~1.2和δH 3.0~3.8(如δH 3.25、3.23、3.36、3.41、3.43)存在一定的差异波峰,即食管鳞癌的可能特征峰。表明借助于^1H NMR特征峰有助于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氢核磁共振波谱
指纹图谱
食管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3种低聚果糖的含量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新启
吴少辉
乐胜锋
张梅
霍金洪
王尉
机构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量子高科(广东)生物有限公司
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天然产物标准样品专业工作组
出处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7-64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E0197100)。
文摘
以蔗糖为内标物,氘代水为溶剂,采用氢-1核磁共振波谱法(1H-NMR)测定蔗果七糖、蔗果八糖、蔗果九糖等3种低聚果糖(FOS)的含量。优化后的1H-NMR参数如下:温度25℃,谱宽(2~14)×10^(-6),脉冲角度45°,脉冲延迟时间5 s,采样时间3 s,扫描次数16次。对蔗果七糖、蔗果八糖和蔗果九糖样品进行了仪器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0.50%。方法用于测定3种样品含量,测定结果与质量平衡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经F检验法评估,两种方法具有显著性差异。但由于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作为绝对含量的测定方法,仅需常见的化学品即可直接对待测成分进行测定,可以佐证质量平衡法的赋值结果。
关键词
低聚果糖(FOS)
氢
-1
核磁共振
波谱
法(1H-NMR)
内标
Keywords
fructo-oligosaccharide(FOS)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
internal standard
分类号
O657.61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磁共振谱研究PAA-F108-PAA嵌段共聚物的胶束化行为
被引量:
2
2
作者
孟令敏
黄庆荣
邓静
吴亦洁
石彤非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四Jll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4-16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批准号:51028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批准号:50621302)资助
文摘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伴随水解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聚醚嵌段共聚物(PAA-F108-PAA),并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和二维核Overhauser效应谱(2D NOE)研究了温度、羧酸基团中和度(α)及盐浓度对PAA-F108-PAA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胶束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AA-F108-PAA分子的临界胶束化温度受α影响较小,受盐的种类和浓度影响较大.当α=0.14(0.01 mol/L KCl)时,在6℃条件下,PAA-F108-PAA分子处于塌缩状态,而在60℃条件下,聚氧化丙烯(PPO)链段发生疏水聚集形成胶束的核,PAA链段与PEO链段相互作用形成胶束的壳;当α=0.80(0.01 mol/L KCl)时,在6℃条件下,PAA-F108-PAA分子处于相对伸展状态,而在60℃条件下,PPO链段仍发生疏水聚集形成胶束的核,PEO与PAA彼此分离形成胶束的壳.增加KCl的浓度至1 mol/L,PAA-F108-PAA分子的临界胶束化温度显著降低,KCl对PPO和PEO链段都表现出脱水作用.但KI的浓度增加至1 mol/L时,PAA-F108-PAA分子的临界胶束化温度仅略微增加,KI对PPO链段表现出脱水作用,而对PEO链段表现出增溶作用.
关键词
聚丙烯酸聚醚嵌段共聚物
胶束化行为
氢核磁共振波谱
二维核Overhauser效应谱
Keywords
Poly(acrylic acid)-pluronic copolymer; Micellization behavior; 1H NMR spectroscopy; 2D 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 spectroscopy;
分类号
O632.5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安市食管鳞癌患者血清^1H NMR波谱初步研究
3
作者
孙晓阳
姜玉章
史昆波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人民医院
淮阴师范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95-1298,1303,共5页
基金
淮安市科委基金资助项目(HAS08010)
文摘
测试了30例正常人血清和60例淮安市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的氢核磁共振波谱。观察到正常人血清的共振峰主要集中在化学位移δH(ppm)1.00~5.00,构建了正常人血清的^1H NMR指纹图谱。同时将食管鳞癌患者血清^1H NMR与正常人血清^1H NMR进行比较,发现食管鳞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样品在δH 1.0~1.2和δH 3.0~3.8(如δH 3.25、3.23、3.36、3.41、3.43)存在一定的差异波峰,即食管鳞癌的可能特征峰。表明借助于^1H NMR特征峰有助于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
血清
氢核磁共振波谱
指纹图谱
食管鳞癌
Keywords
serum
^1H NMR
fingerprint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
分类号
O482.532 [理学—固体物理]
Q279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3种低聚果糖的含量
陈新启
吴少辉
乐胜锋
张梅
霍金洪
王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核磁共振谱研究PAA-F108-PAA嵌段共聚物的胶束化行为
孟令敏
黄庆荣
邓静
吴亦洁
石彤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淮安市食管鳞癌患者血清^1H NMR波谱初步研究
孙晓阳
姜玉章
史昆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