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盐酸伊托必利片含量 被引量:7
1
作者 曹伶俐 杨宁辉 张智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48-1551,共4页
以马来酸作为内标物质,氢核磁共振定量法(qHNMR)测定盐酸伊托必利片中盐酸伊托必利的含量。选择盐酸伊托必利δ7. 31~7. 40处为定量峰,马来酸δ6. 31处为内标峰,在恒温300K,弛豫延迟时间15 s,采样时间4. 01 s,扫描次数为64次条件下采集... 以马来酸作为内标物质,氢核磁共振定量法(qHNMR)测定盐酸伊托必利片中盐酸伊托必利的含量。选择盐酸伊托必利δ7. 31~7. 40处为定量峰,马来酸δ6. 31处为内标峰,在恒温300K,弛豫延迟时间15 s,采样时间4. 01 s,扫描次数为64次条件下采集盐酸伊托必利片的qHNMR图谱。比较HPLC法与qHNMR法测定盐酸伊托必利片含量的结果。qHNMR法在2. 31~18. 66 m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 52%、99. 72%、101. 11%,RSD为1. 17%(n=9),检测限(LOD)为50. 0 ng·mL^-1,定量限(LOQ)为120. 0 ng·mL^-1。盐酸伊托必利片的qHNMR法含量测定结果与HPLC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qHNMR法可用于测定盐酸伊托必利片中盐酸伊托必利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伊托必利片 马来酸 氢核磁共振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含量
2
作者 曹伶俐 刘素梅 张艳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08-2114,共7页
分别采用氢核磁共振定量法(qHNMR)和氟核磁共振定量法(q^(19)FNMR)对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进行含量测定。选择马来酸氟伏沙明δ:7.85~7.98 ppm质子峰作为定量峰,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在δ:6.60~6.74 ppm质子峰为内标峰,采用qHNMR的测定马来酸氟... 分别采用氢核磁共振定量法(qHNMR)和氟核磁共振定量法(q^(19)FNMR)对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进行含量测定。选择马来酸氟伏沙明δ:7.85~7.98 ppm质子峰作为定量峰,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在δ:6.60~6.74 ppm质子峰为内标峰,采用qHNMR的测定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含量。选择马来酸氟伏沙明在δ:-64.34~-64.27ppm氟谱峰作为定量峰,2-氯-4-氟肉桂酸在δ:-110.48~-110.58 ppm氟谱峰作为内标峰,采用q^(19)FNMR测定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含量。分别对qHNMR和q^(19)FNMR进行方法学验证,并与HPLC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马来酸氟伏沙明片提取成分的核磁共振氢谱信息与马来酸氟伏沙明结构式一致。qHNMR和q^(19)FNMR专属性均较高,马来酸氟伏沙明线性范围分别为3.44~18.66 mg·mL^(-1)和0.52~8.16 m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9%和99.85%,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等均良好。qHNMR和q^(19)FNMR法测得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的含量与HPLC法测定结果一致。因此,本研究建立的qHNMR和q^(19)FNMR法均可用于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含量测定,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氟伏沙明片 氢核磁共振定量 核磁共振定量 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健食品中壮阳类西药成分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志强 王丽娟 +2 位作者 安东各 涂光忠 赵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7-261,共5页
建立了保健食品中枸橼酸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1H q NMR)分析方法。采用布鲁克Avance DRX 500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以氘代二甲亚砜为溶剂,2,3,5-三碘苯甲酸为内标物,优化了仪器采集参数,并进行了方法验证。结... 建立了保健食品中枸橼酸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1H q NMR)分析方法。采用布鲁克Avance DRX 500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以氘代二甲亚砜为溶剂,2,3,5-三碘苯甲酸为内标物,优化了仪器采集参数,并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当内标添加量为2 mg、内标与待测化合物摩尔比在1∶0.1~1∶1.2范围时,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9;枸橼酸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的检出限分别为0.045,0.026,0.033 mg/m L,定量下限分别为0.218,0.128,0.159 mg/m L;日内精密度RSD值分别为0.38%,0.85%,0.34%;日间精密度RSD值分别为0.72%,1.2%,1.4%。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13种实际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并将测试结果与HPLC-DAD法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测试结果的RSD在1%~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定量 保健食品 枸橼酸西地那非 他达拉非 伐地那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利托那韦片定性和定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江洪 宋亚男 +4 位作者 李莹 王玉洁 决利利 郑严 赵新永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9-1355,共7页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利托那韦片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DEPT-135)、异核单量子相干谱(HSQC)等对利托那韦片成分进行鉴别。选择利托那韦化学位移8:8.91~8.99ppm处...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利托那韦片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DEPT-135)、异核单量子相干谱(HSQC)等对利托那韦片成分进行鉴别。选择利托那韦化学位移8:8.91~8.99ppm处为定量峰,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化学位移8:8.07~8.18ppm处为内标峰,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氢谱(qHNMR)测定利托那韦片含量。HNMR、13CNMR、DEPT-135和HSQC结果显示,利托那韦片中成分的化学结构与利托那韦结构式相符。qHNMR方法学专属性高,利托那韦线性范围为5.69~20.02mg·mL^(-1),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77%,qHNMR法测得利托那韦片含量与HPLC法测得结果基本一致。所以建立分析方法可用于利托那韦片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为利托那韦片提供了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托那韦片 定量核磁共振 定性鉴别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利培酮含量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留城 郝海军 杜利月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2-495,共4页
采用氢核磁共振定量法和氟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利培酮含量。氢核磁共振定量法以利培酮δ7.29~7.35处质子峰为定量峰,马来酸δ6.02处为内标峰,在恒温300 K,采样时间4.0 s,弛豫延迟时间15 s,扫描次数为32次条件下采集氢谱。氟核磁共振定量... 采用氢核磁共振定量法和氟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利培酮含量。氢核磁共振定量法以利培酮δ7.29~7.35处质子峰为定量峰,马来酸δ6.02处为内标峰,在恒温300 K,采样时间4.0 s,弛豫延迟时间15 s,扫描次数为32次条件下采集氢谱。氟核磁共振定量法以4-溴-2-氟-乙酰苯胺为内标,在恒温300 K,谱宽12 500.0 Hz,中心频率-43 662.7 Hz下采集氟谱。测试结果显示,利培酮氢核磁共振定量法和氟核磁共振定量法的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与质量平衡法的结果一致。因此,核磁共振法可用于利培酮绝对含量的测定,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核磁 氢核磁共振定量 核磁共振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定量法分析樟树籽油的甲酯化率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云鹏 徐华 +3 位作者 杨德孟 楼乔明 张进杰 杨文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定量法(q1H-NMR)研究樟树籽油的甲酯化率。以氘代三氯甲烷为溶剂、四甲基硅烷为内标,对不同质量浓度的月桂酸甲酯和甘油三月桂酸酯混合标准品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分析,根据定量关系,建立标准曲线;并对不同反应...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定量法(q1H-NMR)研究樟树籽油的甲酯化率。以氘代三氯甲烷为溶剂、四甲基硅烷为内标,对不同质量浓度的月桂酸甲酯和甘油三月桂酸酯混合标准品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分析,根据定量关系,建立标准曲线;并对不同反应时间的樟树籽油甲酯化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以月桂酸甲酯特征峰(δ=3.67)为定量峰时,甲氧基(-OCH3)峰面积与月桂酸甲酯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97+0.61x(R2=0.9991);以甘油三月桂酸酯特征峰(δ=4.13~4.18和δ=4.28~4.34)为定量峰时,甘油骨架上亚甲基(-CH2-CH-CH2-)峰面积与月桂酸甲酯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4.6-0.35x(R2=0.9998)。樟树籽油甲酯化衍生过程中,随着衍生时间增加,-CH2-CH-CH2-信号峰强度逐渐减弱,-OCH3信号峰强度逐渐增强;当衍生时间为10 min时,甲酯化率达到99.1%。q1H-NMR法的定量分析结果与GC-MS法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用于樟树籽油衍生过程中甲酯化率的分析,且本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准确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定量 樟树籽油 甲酯化率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枸橼酸托法替布片的有效含量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慢 赵阗 +1 位作者 刘会利 陈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3-367,共5页
建立了枸橼酸托法替布片中有效含量的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测定方法。以托法替布化学位移δ7.13为定量峰,3,5-二甲基吡唑化学位移δ5.73为内标峰,氘代二甲亚砜(DMSO-D_(6))为溶剂,使用核磁共振谱仪采集混合物的氢谱,对枸橼酸托法替布片中的... 建立了枸橼酸托法替布片中有效含量的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测定方法。以托法替布化学位移δ7.13为定量峰,3,5-二甲基吡唑化学位移δ5.73为内标峰,氘代二甲亚砜(DMSO-D_(6))为溶剂,使用核磁共振谱仪采集混合物的氢谱,对枸橼酸托法替布片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测定。该方法专一性强,在0.793~7.925 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4)。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82%、1.7%和0.67%。该方法测得的枸橼酸托法替布片中托法替布的质量分数为2.25%,其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一致。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法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可同时进行定性与定量,检测时间短,无需对照品等优势,可用于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有效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核磁共振谱法 枸橼酸托法替布片 3 5-二甲基吡唑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内标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玉兰 陶凌晖 +3 位作者 侯华 张艺 周向东 范昕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217-2219,共3页
目的建立用内标法快速、专属、简单的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用Varian公司Mercury Plus 400 MHz核磁共振仪,在25℃下,以氘代甲醇为溶剂,2,4-二硝基甲苯(2,4-DNT)为内标,观察在频率400.123MHz、谱宽6410.3Hz... 目的建立用内标法快速、专属、简单的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用Varian公司Mercury Plus 400 MHz核磁共振仪,在25℃下,以氘代甲醇为溶剂,2,4-二硝基甲苯(2,4-DNT)为内标,观察在频率400.123MHz、谱宽6410.3Hz、90°脉冲宽度6.450μs、采集时间4s和延迟时间18s的条件下采集盐酸小檗碱试样的氢谱。结果以化学位移分别在δ6.13ppm和δ8.45ppm盐酸小檗碱单峰和2,4-DNT的双二重峰作为定量峰,含量测定重复性实验的RSD为1.785%(n=6),测得3批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为88.8477%、88.3803%、88.6587%。结论在没有对照品的情况下,核磁共振氢谱内标法可用于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定量分析 内标法 盐酸小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核磁共振法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质量分数
9
作者 苏凤 汪一帆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0-185,共6页
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法(qNMR)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质量分数。采用Bruker AVANCEⅢ6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核磁共振氢谱,对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进行质量分数测定,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相比较。当m(甲磺酸伊马替尼)∶m(马来酸)为0... 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法(qNMR)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质量分数。采用Bruker AVANCEⅢ6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核磁共振氢谱,对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进行质量分数测定,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相比较。当m(甲磺酸伊马替尼)∶m(马来酸)为0.92~5.77时与定量峰面积比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简称RSD)分别为0.93%,1.6%,1.08%。qNMR法测得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质量分数为98.6%,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98.2%)基本一致。建立的qNMR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用于甲磺酸伊马替尼质量分数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伊马替尼 定量核磁共振谱法 质量分数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依非韦伦含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晓鸽 杨金枝 +1 位作者 陈晓峰 郝海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0-324,共5页
分别采用氢核磁共振定量法和氟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依非韦伦含量。氢核磁共振定量法以依非韦伦δ1.58~1.65处质子峰为定量峰,马来酸δ6.22处为内标峰。氟核磁共振定量法以δ-80.58处作为定量峰,4-溴-2-氟-乙酰苯胺δ-121.70作为内标峰... 分别采用氢核磁共振定量法和氟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依非韦伦含量。氢核磁共振定量法以依非韦伦δ1.58~1.65处质子峰为定量峰,马来酸δ6.22处为内标峰。氟核磁共振定量法以δ-80.58处作为定量峰,4-溴-2-氟-乙酰苯胺δ-121.70作为内标峰。通过比较依非韦伦的定量峰与内标物质内标峰峰面积,计算依非韦伦的含量。测试结果显示,氢核磁共振定量法和氟核磁共振定量法的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核磁共振法可用于依非韦伦绝对含量的测定,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非韦伦 核磁共振 氢核磁共振定量 核磁共振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法结合反门控去耦测定氘代新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中的非氘代物
11
作者 黄逸文 陈蓉 +2 位作者 鲁辉 任杰 吴杨 《分析测试学报》 2025年第10期2198-2203,共6页
建立了反门控去耦-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氘代新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VV116)中非氘代化合物的含量。选择氘代甲醇为溶剂消除活泼氢干扰,采用noesyigld1d脉冲序列对^(13)C去耦消除卫星峰,以弛豫延迟时间15 s,扫描次数64次等实验条件采样... 建立了反门控去耦-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氘代新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VV116)中非氘代化合物的含量。选择氘代甲醇为溶剂消除活泼氢干扰,采用noesyigld1d脉冲序列对^(13)C去耦消除卫星峰,以弛豫延迟时间15 s,扫描次数64次等实验条件采样测试;以非氘代物在δ7.53的特征^(1)H峰为定量峰,VV116和非氘代物在δ7.11的总芳香1H峰为参比峰,计算VV116中非氘代物的含量。结果表明,非氘代物在0.2~2.0 mg/mL范围内定量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为98.5%~1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7%,样品溶液24 h内稳定。5批商业化样品中非氘代物的测定结果为0.87%~1.54%。该方法准确灵敏,操作简便,无需精密称量,且无需任何标准物质,可用于VV116中非氘代物的测定与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核磁共振 反门控去耦 溴酸氘瑞米德韦 非氘代化合物 氘代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脱氧链霉胺取代衍生物的结构确证和~1H核磁定量
12
作者 王海东 苏晓春 +3 位作者 代博娜 倪瑶 李红杰 钱秀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295-1299,共5页
对新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成中(本文阐述的是阿米卡星合成中的2个中间体,而非新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两个重要中间体进行结构确证和核磁定量。采用13C NMR、1H NMR、1H 1H-COSY、HMBC和MS对化合物1和化合物2进行了结构确证,并分别以马... 对新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成中(本文阐述的是阿米卡星合成中的2个中间体,而非新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两个重要中间体进行结构确证和核磁定量。采用13C NMR、1H NMR、1H 1H-COSY、HMBC和MS对化合物1和化合物2进行了结构确证,并分别以马来酸和甲酸钠为内标物、D2O为溶剂,通过比较马来酸δ6.23ppm内标峰和化合物1δ5.05ppm、δ5.66ppm定量峰面积,以及甲酸钠δ8.36ppm内标峰和化合物2δ2.00ppm、δ5.72ppm定量峰面积计算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含量。化合物1为3-氨基-3-脱氧-α-D-葡吡喃糖基-(1→6)-[2,3,4,6-四脱氧-2,6–二氨基-α-D-赤式-己吡喃糖基-(1→4)]-1-N-[(2S)-4-氨基-2-羟基-1-氧丁基]-2-脱氧-D-链霉胺,化合物2为3-氨基-3-脱氧-α-D-葡吡喃糖基-(1→6)-[2,3,4,6-四脱氧-2,6–二氨基-α-D-赤式-3-烯-己吡喃糖基-(1→4)]-1-N-[(2S)-4-氨基-2-羟基-1-氧丁基]-2-脱氧-D-链霉胺,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含量分别为64.98%和75.38%。化合物1和化合物2是2-脱氧链霉胺取代衍生物,采用氢核磁共振内标法可快速、准确地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成过程中无商品化标准品的重要中间体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脱氧链霉胺取代衍生物 结构确证 氢核磁共振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缴获电子烟油样品中75种合成大麻素的^(1)H qNMR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翠梅 贾薇 +1 位作者 宋春辉 花镇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5-613,共9页
通过考察75种合成大麻素(SCRAs)的关键定量参数,首次建立了可用于电子烟油样品中75种SCRAs定量分析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方法(^(1)H qNMR)。以1,3,5-三甲氧基苯为内标,将烟油样品经氘代甲醇稀释后直接进行分析。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3%... 通过考察75种合成大麻素(SCRAs)的关键定量参数,首次建立了可用于电子烟油样品中75种SCRAs定量分析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方法(^(1)H qNMR)。以1,3,5-三甲氧基苯为内标,将烟油样品经氘代甲醇稀释后直接进行分析。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3%(质量分数),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90%,日间RSD小于1.5%,基质加标回收率为93.3%~100%。采用1H qNMR法对19份缴获烟油样品中的4种合成大麻素3,3-二甲基-2-[1-(5-氟戊基)吲唑-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5F-ADB)、2-[1-(5-氟戊基)-1H-吲哚-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甲酯(5F-MDMB-PICA)、2-[1-(4-氟丁基)-1H-吲唑-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甲酯(4FMDMB-BUTINACA)、N-(1-氨基-3,3-二甲基-1-氧代丁-2-基)-1-丁基-1H-吲唑-3-甲酰胺(ADB-BUTINACA)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其含量范围为0.072%~2.056%。19份烟油样品的^(1)H qNMR定量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所建立的电子烟油中SCRAs的定量分析^(1)H qNMR法无需标准物质,操作简单,定量结果准确,解决了缺乏标准物质时复杂基质中SCRAs定量分析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尚未有采用^(1)H qNMR对电子烟油中75种SCRAs定量分析的报道。该研究进一步拓宽了^(1)H qNMR技术在禁毒领域的应用范围,为复杂基质中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油 新精神活性物质(NPS) 合成大麻素 核磁共振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