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方晶系片状内凹的枝状铂镍合金及其优异的氢析出反应催化性质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08-1509,共2页
六方密堆积(hop)和立方密堆积(fcc)是金属晶体最常见的两种堆积方式,对于贵金属(金、银、钌、铑、钯、锇、铱、铂)晶体,除了钌和锇是hcp堆积外,其它最稳定的晶相均为fcc。
关键词 六方晶系 镍合金 氢析出反应 催化性质 枝状 内凹 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金属电极氢析出反应统计力学处理
2
作者 苏文煅 吴元云 吴继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3期255-260,共6页
应用统计力学方法建立的电极过程速度方程,在假定氢析出反应遵循催化机理的前提下,提出吸附氢原子间排斥能估算方案,计算了Ni、Pt、Pd、Cu、Ag、Au等六种面心立方金属电极上氢析出反应~lgi曲线,结果表明,其Tafel斜率b决定于电极表面吸... 应用统计力学方法建立的电极过程速度方程,在假定氢析出反应遵循催化机理的前提下,提出吸附氢原子间排斥能估算方案,计算了Ni、Pt、Pd、Cu、Ag、Au等六种面心立方金属电极上氢析出反应~lgi曲线,结果表明,其Tafel斜率b决定于电极表面吸附氢原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而截距a刚和金属原子半径、晶面点阵排列以及氢的吸附热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力学 氢析出反应 原子 原子半径 吸附热 电极过程 催化机理 面心立方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Ru@PtRu纳米花电催化剂的制备及碱性氢析出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学良 丛媛媛 +3 位作者 邱晨曦 王盛杰 秦嘉琪 宋玉江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5-824,共10页
本文通过分步还原Ru、Pt前驱体,制备了以Ru为核、Pt Ru合金为壳的Ru@Pt_(0.24)Ru纳米花电催化剂,其平均直径为16.5±4.0 nm.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了这种电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 本文通过分步还原Ru、Pt前驱体,制备了以Ru为核、Pt Ru合金为壳的Ru@Pt_(0.24)Ru纳米花电催化剂,其平均直径为16.5±4.0 nm.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了这种电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在1 mol·L^(-1)KOH水溶液中,核壳结构Ru@Pt_(0.24)Ru/C纳米花氢析出反应的过电位为22 mV(@10 m A·cm^(-2)),耐久性测试后过电位增加至30 m V(@10 m A·cm^(-2)),明显优于商业Pt/C电催化剂(初始值:60 m V@10 mA·cm^(-2),耐久性测试后:85 mV@10mA·cm^(-2)).显著提高的电化学活性可能源于核壳结构Ru@Pt_(0.24)Ru纳米花的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耐久性的改善可能源于核壳结构Ru@Pt0.24Ru纳米花结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花 核壳结构 Ru@Pt_(0.24)Ru 碱性氢析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Ru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海霞 王太和 +2 位作者 赵玉洁 王旭 李嘉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52,共9页
二维层状二硫化钼(MoS_(2))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替代贵金属铂的电水解制氢催化剂。然而,MoS_(2)电子导电性较差,且在碱性氢析出反应(HER)中对水分子吸附/裂解的活化能垒较高,限制其在碱性电水解的应用。通过一步水热法将MoS_(2)纳米片均... 二维层状二硫化钼(MoS_(2))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替代贵金属铂的电水解制氢催化剂。然而,MoS_(2)电子导电性较差,且在碱性氢析出反应(HER)中对水分子吸附/裂解的活化能垒较高,限制其在碱性电水解的应用。通过一步水热法将MoS_(2)纳米片均匀生长在三维导电碳布(CC)上,以有效提高电极导电性。随后在RuCl_(3)的乙醇溶液中通过溶剂热法可控制备超小Ru纳米颗粒负载MoS_(2)纳米片,形成CC@MoS_(2)/Ru异质结构。Ru的负载能有效促进水吸附/裂解反应,从而和MoS_(2)协同催化HER。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MoS_(2)/Ru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MoS_(2)呈纳米片状交错生长在碳布上,并且超小Ru纳米颗粒(平均粒径2.5 nm)均匀负载在MoS_(2)纳米片上。将CC@MoS_(2)/Ru作为工作电极,石墨棒和Hg/HgO电极分别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进行碱性HER测试。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下的过电位仅为71.3 mV,Tafel斜率为104.8 mV·dec^(-1)。通过对其进行计时电位滴定法稳定性测试,发现在恒电流密度-10 mA·cm^(-2)下能够维持至少35 h而没有明显性能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Ru异质结构 电催化 碱性氢析出反应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MoS_2纳米片氢析出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高雨 周娟 +1 位作者 刘欲文 陈胜利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0-595,共6页
MoS_2作为高效的电催化氢析出(HER)催化剂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实验和DFT计算结果都表明MoS_2的高氢析出活性来源于边缘,而其基面是催化惰性的.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结论,本文利用巯基羧酸在恒电位下自组装单层修饰的纳/微米电极固定不同尺寸... MoS_2作为高效的电催化氢析出(HER)催化剂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实验和DFT计算结果都表明MoS_2的高氢析出活性来源于边缘,而其基面是催化惰性的.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结论,本文利用巯基羧酸在恒电位下自组装单层修饰的纳/微米电极固定不同尺寸的单个纳米片状,对MoS_2氢析出催化活性与其尺寸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纳米片状MoS_2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较小尺寸的MoS_2氢析出活性更高,说明MoS_2的边缘的增多对其催化活性有巨大提升,即证明了边缘部分具有更高的氢析出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边缘 纳米电极 氢析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封后碳化钼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氢析出性能(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林舟 申琳璠 +3 位作者 瞿希铭 张俊明 姜艳霞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3-530,共8页
碳化钼具有低廉的价格、优越的催化性能以及良好的稳定性而被人们认为是极好的可以替代Pt等贵金属的氢析出反应(HER)催化剂。本工作采用钼酸钠和2,6-二氨基吡啶为反应原料,之后不断进行盐封的过程直到前驱体被紧紧包覆在NaCl的晶格中,... 碳化钼具有低廉的价格、优越的催化性能以及良好的稳定性而被人们认为是极好的可以替代Pt等贵金属的氢析出反应(HER)催化剂。本工作采用钼酸钠和2,6-二氨基吡啶为反应原料,之后不断进行盐封的过程直到前驱体被紧紧包覆在NaCl的晶格中,最后置于惰性气氛下煅烧即可制得盐封后碳化钼。本工作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盐封后碳化钼的形貌、组成以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盐封后的产物形貌并不均一,其中包括纳米颗粒及纳米棒。比较Mo_2C/SS与Mo_2C的TEM图,可以发现盐封后Mo_2C的尺寸变小,表明盐封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颗粒的团聚。根据产物的氮气吸脱附等温线得到的催化剂的Brunauer-Emmett-Teller (BET)比表面积,盐封后Mo_2C的BET表面积由2.55提高至8.14 m^2·g^(-1),可以证明盐封过程中孔的生成。EDS、XRD及XPS分析的结果表明盐封后的产物是斜方晶系的Mo_2C,并且表面由于被氧气氧化而带有氧化钼。结合XPS和周转率(TOF)数计算的结果,可以说明盐封过程中孔的形成有助于暴露更多活性位点,然而同时也扩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催化剂表面形成的氧化钼的含量也增多。因此,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即碳化钼所占的比例降低。另一方面,氧化钼的法拉第反应产生的赝电容会与碳化钼催化剂的双电层电容叠加,导致得到的比容量数值偏大。而氧化钼的赝电容效应对Mo_2C/SS催化剂的影响是更显著的,因此盐封后的TOF数降低。同Mo_2C相比,Mo_2C/SS展现出更高的HER质量活性的原因可归结如下:(1)盐封过程中大量孔的形成有助于提高产物的BET表面积并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2)盐封后的多孔结构和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传质传荷;(3)盐封后碳化钼的Tafel斜率由145降至88mV·dec-1。总的来说,盐封后碳化钼的HER活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电流密度达到10 mA·cm-2时,过电位为175 mV左右。盐封后碳化钼的Tafel斜率为88 mV·dec-1,证明催化剂表面发生的氢析出反应遵循Volmer-Heyrovsky机理并以电化学脱附步骤为反应的速控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钼 氢析出反应 盐封 活性位点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电极析氢反应过程中吸附氢原子的表面扩散及复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磊 吴秉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32-1136,共5页
用特别设计的以平面金电极为工作电极 ,以 Nafion膜为固体电解质的实验装置 ,对金电极析氢反应过程中吸附氢原子的表面扩散及吸附氢原子复合为氢分子的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 ,发现吸附氢原子在金表面上的扩散及复合反应引起了电流增加 .... 用特别设计的以平面金电极为工作电极 ,以 Nafion膜为固体电解质的实验装置 ,对金电极析氢反应过程中吸附氢原子的表面扩散及吸附氢原子复合为氢分子的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 ,发现吸附氢原子在金表面上的扩散及复合反应引起了电流增加 .对这一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增加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和数值拟合 ,得到金电极析氢反应中吸附氢原子的表面扩散系数、复合反应常数及其它动力学参数 ,并对数据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电极 表面扩散 吸附中间物 氢析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碳化钨薄膜的析氢催化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华均 王伟 +1 位作者 黄建国 马淳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1-487,共7页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具有纳米结构的碳化钨薄膜,采用XRD、 EDS、SEM方法表征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和物相结构.这种碳化钨纳米晶薄膜具有巨大的电化学比表面积、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通过测试和计...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具有纳米结构的碳化钨薄膜,采用XRD、 EDS、SEM方法表征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和物相结构.这种碳化钨纳米晶薄膜具有巨大的电化学比表面积、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通过测试和计算表明,几何面积为1cm2碳化钨薄膜/泡沫镍电极、碳化钨薄膜/镍电极的电化学比表面积分别为83.21和 64.13cm2;该薄膜电极材料的a值为0.422-0.452V,接近低超电势材料;析氢交换电流密度为 4.02-4.22×10-4A/cm2;当超电势为263mV时,其析氢反应的活化能为45.62-45.77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碳化钨纳米晶薄膜 电催化 氢析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解制氢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9
作者 常进法 肖瑶 +3 位作者 罗兆艳 葛君杰 刘长鹏 邢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56-1592,共37页
氢能作为零碳排放能源是被公认的最清洁能源之一,如何有效可持续地产氢是未来人类步入氢能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电解水技术基于电化学分解水的原理,利用可再生电能或太阳能驱动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被认为是最有前途和可持续性的产氢... 氢能作为零碳排放能源是被公认的最清洁能源之一,如何有效可持续地产氢是未来人类步入氢能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电解水技术基于电化学分解水的原理,利用可再生电能或太阳能驱动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被认为是最有前途和可持续性的产氢途径。然而,无论是光解水还是电解水,均需要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非贵金属氢析出和氧析出催化剂以使水电解反应经济节能。本文介绍了我们研究所近三年在水电解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着重介绍了:(i)氢析出催化剂,包括利用低温磷化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方法制备过渡金属磷化物,同时过渡金属硫化物、硒化物以及碳化物等均被成功合成并被应用为有效的阴极析氢催化剂;(ii)氧析出催化剂,主要包括金属磷化物、硫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等;(iii)双功能催化剂,主要包括过渡金属磷化物、硒化物、硫化物等。最后,总结展望了发展水电解非贵金属催化剂所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解 非贵金属催化剂 氢析出反应 析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Ss催化剂用于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贾飞宏 卫学玲 +2 位作者 包维维 邹祥宇 李妍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037-11045,共9页
氢能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低分子质量以及无污染的绿色能源,未来有望替代传统能源。电解水制氢过程简单且是生产高纯度氢的重要方法,但水电解过程中反应动力学缓慢,严重影响电解水制氢的效率。过渡金属硫化物(TMSs)催化剂由于其低廉的... 氢能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低分子质量以及无污染的绿色能源,未来有望替代传统能源。电解水制氢过程简单且是生产高纯度氢的重要方法,但水电解过程中反应动力学缓慢,严重影响电解水制氢的效率。过渡金属硫化物(TMSs)催化剂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和优异的电催化性能而成为研究重点。综述了TMSs催化剂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以氢析出反应(HER)和氧析出反应(OER)的反应机理为出发点,通过电化学测试和电极表征的评估方法,重点介绍TMSs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分析其在电催化水解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针对TMSs催化材料面临的发展和问题进行讨论,为进一步提高TMSs的电解水制氢性能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硫化物 电解水制 氢析出反应(HER) 析出反应(OER)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界面工程的自支撑催化电极用于电解水制氢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培灿 万磊 +4 位作者 徐子昂 许琴 庞茂斌 陈金勋 王保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34-1946,共13页
氢能作为战略性产业,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终端用户提供绿色低碳的能源载体。利用电解水制氢过程,有利于消纳大规模可再生清洁能源,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为了满足大规模、高效率、长寿命的电解水装备需求,亟需将界面... 氢能作为战略性产业,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终端用户提供绿色低碳的能源载体。利用电解水制氢过程,有利于消纳大规模可再生清洁能源,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为了满足大规模、高效率、长寿命的电解水装备需求,亟需将界面工程原理与宏量放大工艺相结合,推动纳米技术走向产业化。本综述归纳界面工程研究现状,针对自支撑催化电极应用,以增强电极的稳定性与电催化活性为目标,重点介绍自支撑催化电极的微观结构调控方法,阐明3种催化界面(催化剂-基底界面、催化剂内部界面、催化电极-电解液界面)的调控策略,以及工程放大与宏量制备技术。在此基础上,指明高性能、高稳定的自支撑催化电极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出反应 氢析出反应 界面工程 电催化剂 电解水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析氢电极及其在镁/海水电池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乾锋 燕召 +2 位作者 王二东 王素力 孙公权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10-1713,共4页
镁/海水电池是一种高比能量、安全、低成本的水下电源,在该电池中氢析出电极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氢气气泡模板法在泡沫镍基底上电化学沉积得到多孔镍,然后通过化学沉积法修饰微量铂(<25μg/cm2)制备出高效的多孔氢析出电极,并将其... 镁/海水电池是一种高比能量、安全、低成本的水下电源,在该电池中氢析出电极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氢气气泡模板法在泡沫镍基底上电化学沉积得到多孔镍,然后通过化学沉积法修饰微量铂(<25μg/cm2)制备出高效的多孔氢析出电极,并将其用作镁/海水电池阴极。通过SEM、EDS、电化学等表征方法分析了阴极的微观形貌、组成及电池的放电性能和性能衰减原因。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阴极含有丰富的纳米孔道结构,具有稳定的析氢性能;采用该阴极的镁/海水电池在1 m A/cm2并持续放电240 h的条件下,质量比能量高达801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电源 镁/海水电池 氢析出反应 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海水阴极析氢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晗明 张少飞 孙金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8-338,共11页
氢能具有高能量密度、绿色可持续的优点,是人类社会的理想能源。电解海水制氢是未来氢能产业的战略方向,其中阴极析氢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对电解海水制氢的发展至关重要。贵金属铂虽具备优异的析氢催化性能,但价格昂贵、资源有限,限制... 氢能具有高能量密度、绿色可持续的优点,是人类社会的理想能源。电解海水制氢是未来氢能产业的战略方向,其中阴极析氢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对电解海水制氢的发展至关重要。贵金属铂虽具备优异的析氢催化性能,但价格昂贵、资源有限,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对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备受关注。从析氢反应原理入手,介绍了过电位、塔菲尔斜率、法拉第效率、比活性和质量活性等评价催化性能的几个重要参数,综述分析了多种非贵金属催化剂作为电解海水制氢阴极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电解海水制氢面临的问题,认为未来非贵金属催化剂规模化电解海水阴极析氢研究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设计高活性和稳定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2)优化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工艺;3)利用先进测试表征手段辅助构建反应模型;4)深化理论计算机理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海水 氢析出反应 非贵金属催化剂 吸附自由能 电子结构 异质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orphous ruthenium nanosheets for efficient hydrazine-assisted water splitting
14
作者 Jiachuan He Haoran Wang +6 位作者 Chen Ling Yi Shi Haohui Hu Qi Jin Shi Zhang Geng Wu Xun Ho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8,11,I0001,共9页
The hydrazine oxidation reaction(HzOR)has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as a feasible approach to replace sluggish anodic reactions to save energy.Nevertheless,there are still difficulties in developing highly effici... The hydrazine oxidation reaction(HzOR)has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as a feasible approach to replace sluggish anodic reactions to save energy.Nevertheless,there are still difficulties in developing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the HzOR.Herein,we report amorphous ruthenium nanosheets(a-Ru NSs)with a thickness of approximately 9.6 nm.As a superior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a-Ru NSs exhibited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toward both the HzOR and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outperforming benchmark Pt/C catalysts,where the a-Ru NSs achieved a work-ing potential of merely-76 mV and a low overpotential of only 17 mV to attain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cm^(-2) for the HzOR and HER,respectively.Furthermore,a-Ru NSs displayed a low cell voltage of 28 mV at 10 mA·cm^(-2) for overall hy-drazine splitting in a two-electrode electrolyzer.In situ Raman spectra revealed that the a-Ru NSs can efficiently promote N‒N bond cleavage,thereby producing more*NH_(2)and accelerating the progress of the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orphous structure Ru nanosheets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ydrazine oxidation reaction *NH_(2)ad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structured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for Photocatalytic and 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s
15
作者 Muhammad Abdul Qadeer Iqra Fareed +6 位作者 Asif Hussain Muhammad Asim Farid Sadia Nazir Faheem K.Butt Ji-Jun Zou Muhammad Tahir Shang-Feng Du 《电化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共30页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_(3)N_(4))exhibits great mechanical as well as thermal characteristics,making it a valuable ma-terial for use i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s,an accelerator for synthesis of organic com...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_(3)N_(4))exhibits great mechanical as well as thermal characteristics,making it a valuable ma-terial for use i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s,an accelerator for synthesis of organic compounds,an electrolyte for fuel cell applications or power sources,and a hydrogen storage substance and a fluorescence detector.It is fabricated using dif-ferent methods,and there is a variety of morphologies and nanostructures such as zero to three dimensions that have been designed for different purposes.Ther e are many reports about g-C_(3)N_(4) in recent years,bu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which covers nanostructure dimensions and their properties are missing.This review paper aims to give basic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otocatalytic and electrocatalytic usages of g-C_(3)N_(4).It highlights the recent progress of g-C_(3)N_(4) nano-structure designing by covering synthesis methods,dimensions,morphologies,applications and properties.Along with the summary,we will also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Scientists,investigators,and engineers looking at g-C_(3)N_(4) nanostructures for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might find our review paper to be a useful re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HER OER Fuel cell Sustainable energy ELECTROCATALY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热点文章
16
作者 庄林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2-583,共2页
关于锂空电池研究现状的综述.引用了104篇参考文献. 以Mo6S8为正极材料,研究锂离子与镁离子的共嵌入过程.通过选择恰当的双盐电解质.电池表现出优秀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水热一步法合成了石墨化C3N4纳米带和石墨烯的复合物,对氢... 关于锂空电池研究现状的综述.引用了104篇参考文献. 以Mo6S8为正极材料,研究锂离子与镁离子的共嵌入过程.通过选择恰当的双盐电解质.电池表现出优秀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水热一步法合成了石墨化C3N4纳米带和石墨烯的复合物,对氢析出反应(HER)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代表非金属催化剂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倍率放电性能 非金属催化剂 一步法合成 氢析出反应 参考文献 正极材料 C3N4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热点文章
17
作者 庄林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5-246,共2页
High-Performance Rh2P Electrocatalyst for Efficient Water Splitting H.Duan,D.Li,Y.Tang,Y.He,S.Ji,R.Wang,H.Lv,P.P.Lopes,A.P.Paulikas,H.Li,S.X.Mao,C.Wang,N.M.Markovic,J.Li,V.R.Stamenkovic,Y.Li J.Am.Chem.Soc.DOI:10.1021... High-Performance Rh2P Electrocatalyst for Efficient Water Splitting H.Duan,D.Li,Y.Tang,Y.He,S.Ji,R.Wang,H.Lv,P.P.Lopes,A.P.Paulikas,H.Li,S.X.Mao,C.Wang,N.M.Markovic,J.Li,V.R.Stamenkovic,Y.Li J.Am.Chem.Soc.DOI:10.1021/jacs.7b01376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Ru_2P/C催化剂,P组分在表面富集,对氢析出反应(HER)与氧析出反应(OER)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析出反应 表面富集 催化活性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电催化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思 孙立臻 +1 位作者 舒欣欣 张进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2-285,共14页
为了解决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寻找清洁可持续的新能源。其中,氧气还原、氧气析出、析氢反应等是紧密联系新型清洁能源获取和存贮的重要电化学反应。为了提高其能量转化效率,电催化剂(如碳载铂Pt/C)被广泛地用于... 为了解决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寻找清洁可持续的新能源。其中,氧气还原、氧气析出、析氢反应等是紧密联系新型清洁能源获取和存贮的重要电化学反应。为了提高其能量转化效率,电催化剂(如碳载铂Pt/C)被广泛地用于降低其反应活化能、提高能量转化效率。近年来,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导电性的二维碳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表面杂原子掺杂、缺陷调控和引入催化活性组分等方式,获得了催化性能与贵金属催化剂相媲美,且低价格和高稳定性的非贵金属石墨烯基催化材料。针对氧气还原、氧气析出和析氢反应在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电催化水分解中的应用,本文概括综述了通过表/界面结构性质调控提高石墨烯电催化性能和稳定性,获得具有双功能或复合催化性能的石墨烯基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和展望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非贵金属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析出反应 氢析出反应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耳热快速合成双功能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水分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澳 郭伟健 +1 位作者 王月青 张进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104,共11页
电解水是有效的产氢方式之一,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的电极材料是当前电解水的研究热点,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报告了一种通过焦耳热技术快速制备多金属异质结构,并将其用作电解水的双功能电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电解水催化活性。通过焦... 电解水是有效的产氢方式之一,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的电极材料是当前电解水的研究热点,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报告了一种通过焦耳热技术快速制备多金属异质结构,并将其用作电解水的双功能电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电解水催化活性。通过焦耳热处理三种金属前驱涂覆的碳布,MoC和CoO/FeO异质结构形成。当其用作析氢(HER)和析氧(OER)的双功能催化剂时,仅需121 mV和268 mV的过电位,可以实现10 m A·cm^(-2)的电流密度。当用于两电极电解水时,MoC/FeO/CoO/CC作为阳极和阴极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和长期稳定性,仅需1.69 V即可实现10 mA·cm^(-2)的电流密度,并且展现出25小时的稳定性。本研究通过简单、快速的焦耳热技术实现了双金属/多金属异质结构的构筑,并应用于高效水电解,为合理设计多金属异质结构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析出反应 析出反应 双功能电催化剂 水分解 焦耳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