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崔灵芝 陈关喜 冯建跃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82-185,共4页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对氢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分析,通过谱图解析,确定了样品中有100个相对分子质量134~3 908的组分,分别属于4种同系物,包括2种链状聚二甲基硅氧烷和2种环状聚二甲基...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对氢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分析,通过谱图解析,确定了样品中有100个相对分子质量134~3 908的组分,分别属于4种同系物,包括2种链状聚二甲基硅氧烷和2种环状聚二甲基硅氧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GC-MS ESI-Q-TOF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阴离子乳液聚合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彭忠利 伍青 +1 位作者 王跃林 杨绍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50,共4页
用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低聚物为原料通过阴离子乳液聚合制备了聚硅氧烷乳液。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乳液粒子粒径和聚合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粒子粒径随乳化压力的增大、反应时间的延长、平衡状态时,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而乳化次... 用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低聚物为原料通过阴离子乳液聚合制备了聚硅氧烷乳液。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乳液粒子粒径和聚合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粒子粒径随乳化压力的增大、反应时间的延长、平衡状态时,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而乳化次数对乳液粒子粒径没有多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乳液粒子粒径还随乳化剂 羟基封端PDMS低聚物的质量比和乳化剂 水的质量比增大而减小;聚合速度却随乳化剂 羟基封端PDMS低聚物的质量比和乳化剂 水的质量比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硅氧烷乳液 乳液粒子粒径 合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乙烯基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及其与苯乙烯的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伟 黄英 余云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74-77,共4页
通过双二甲基氢硅氧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与间二乙烯基苯的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双乙烯基苯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VTPDMS) ,用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VTPDMS和苯乙烯的自由基本体共聚合 ,制备了改性聚苯乙烯。用扫描电镜... 通过双二甲基氢硅氧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与间二乙烯基苯的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双乙烯基苯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VTPDMS) ,用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VTPDMS和苯乙烯的自由基本体共聚合 ,制备了改性聚苯乙烯。用扫描电镜对产物的形态进行了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乙烯苯 二甲基硅氧烷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扬超 苏腾 +2 位作者 瞿志荣 董红 伍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0,共5页
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是脱醇型密封硅橡胶的基础聚合物,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链端的羟基采用烷氧基官能团进行取代后得到烷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降低了与催化剂之间的反应速度,避免了体系黏度突然增加对胶料配制过程的影响,同时... 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是脱醇型密封硅橡胶的基础聚合物,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链端的羟基采用烷氧基官能团进行取代后得到烷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降低了与催化剂之间的反应速度,避免了体系黏度突然增加对胶料配制过程的影响,同时也增强了硅橡胶与基材的粘结强度。综述了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各种制备方法及性能检测方面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采用缩合反应、硅氢加成反应及烷氧基甲硅烷基化反应制备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的方法,介绍了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封端程度的判别方法和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用途及其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硅羟基与烷氧基硅烷之间的缩合反应构建活性和惰性聚硅氧烷的发展方向,并对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烷氧基二甲基硅氧烷 缩合反应 加成反应 烷氧基甲硅烷基化反应 硅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型PUA乳液合成及聚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广美 陈炜 +2 位作者 盛俊峰 张明月 黄毅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830-1834,1842,共6页
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与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反应,得到双烯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在乳化剂、引发剂存在下,将丙烯酸酯单体与水性聚氨酯乳液充分混合,并引发聚合,制备了接枝型PUA乳液。TEM观察了PUA乳液的形貌,PUA乳液的粒径在60~120 nm之间;F... 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与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反应,得到双烯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在乳化剂、引发剂存在下,将丙烯酸酯单体与水性聚氨酯乳液充分混合,并引发聚合,制备了接枝型PUA乳液。TEM观察了PUA乳液的形貌,PUA乳液的粒径在60~120 nm之间;FTIR和NMR表征了合成的PUA结构,显示丙烯酸酯的加入改变了PU本身的氢键相互作用;转化率测试表明,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与PU预聚体的反应具有二级动力学特征,而乳化剂的用量影响丙烯酸酯单体与双烯封端聚氨酯乳液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与乳化剂用量符合Rp∝[SDS]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氨酯预 双烯 键相互作用 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环氧-PDMS涂层的热性能与防污性能研究
6
作者 陈君华 曾志浩 +4 位作者 江海林 沈嘉怡 唐伟灿 陈振兴 刘沙沙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67-272,280,共7页
为提高环氧涂层的隔热与防污性能,采用环氧树脂E51和环氧基封端PDMS作为基体、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作为固化剂,添加2-甲基咪唑促进剂,掺入不同含量的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复合涂层,并对其热固化后的涂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E51... 为提高环氧涂层的隔热与防污性能,采用环氧树脂E51和环氧基封端PDMS作为基体、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作为固化剂,添加2-甲基咪唑促进剂,掺入不同含量的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复合涂层,并对其热固化后的涂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E51与固化剂质量比为1∶0.4、E51与石墨烯质量比为1∶0.01、PDMS添加量为1 wt%时,涂层表现出最佳性能,其隔热温差约为38℃,在600℃时的残炭率为7.5%;此外,涂层还具有出色的疏水、疏油、防污、自清洁和耐热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环氧树脂 隔热 复合涂层 环氧基二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接枝三聚氰胺树脂的合成及其表面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高于洋 刘绍英 +1 位作者 王庆印 王公应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67-1573,共7页
以三聚氰胺和多聚甲醛为原料、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H)为改性剂,制得了一系列PDMS-OH接枝改性的三聚氰胺树脂(MF-PDMS)。考察了溶剂、PDMS-OH用量对MF-PDMS性能的影响以及PDMS-OH用量对MF-PDMS固化膜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1H... 以三聚氰胺和多聚甲醛为原料、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H)为改性剂,制得了一系列PDMS-OH接枝改性的三聚氰胺树脂(MF-PDMS)。考察了溶剂、PDMS-OH用量对MF-PDMS性能的影响以及PDMS-OH用量对MF-PDMS固化膜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1HNMR、XPS、SEM-EDS对MF-PDMS的结构、表面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用接触角测定仪、浸泡法分别测试了树脂的接触角和吸水性;采用TG测试了树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PDMS-OH与三聚氰胺、多聚甲醛可一步合成MF-PDMS。PDMS-OH的引入可高效地提高MF-PDMS的疏水性能和热稳定性,当PDMS-OH的用量为1%(以三聚氰胺物质的量计,下同)时,制备的MF-PDMS-01膜的水接触角为91.81°,表面自由能降至28.1mN/m,吸水质量分数降至2.83%,400℃时的质量残余率为50.44%、700℃时的质量残余率为1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胺树脂 接枝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疏水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DMS-MMT/SiO_2/RTV-1微-纳米结构的构建及超疏水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洪丽 李家东 +3 位作者 李洪彦 魏宁 杨久俊 张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89,共3页
首先利用氨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APDMS)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改性,再用改性蒙脱土(APDMSMMT)结合气相白炭黑作为填料,修饰室温硫化硅橡胶(RTV-1)构建微-纳米结构,形成超疏水表面。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改性蒙脱土进... 首先利用氨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APDMS)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改性,再用改性蒙脱土(APDMSMMT)结合气相白炭黑作为填料,修饰室温硫化硅橡胶(RTV-1)构建微-纳米结构,形成超疏水表面。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改性蒙脱土进行了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和水触角仪(WCA)研究了涂层(APDMS-MMT/SiO_2/RTV-1)微观结构及其疏水效果。结果表明,APDMS改性的蒙脱土层间距由1.24nm增加到1.81nm,使蒙脱土能更好地分散在RTV-1中;2种填料在RTV-1表面构建了微-纳米复合结构,测得涂层的接触角(CA)为156°,滚动角(SA)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二甲基硅氧烷 蒙脱土 超疏水 微-纳米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磷硅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余应恒 刘治猛 +2 位作者 刘煜平 蒋欣 贾德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5,93,共4页
采用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合成了新型的含磷硅双酚A型环氧树脂,通过红外谱图以及核磁共振图确认了其结构,并简单讨论其反应机理;采用DSC分析方法研究其固化动... 采用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合成了新型的含磷硅双酚A型环氧树脂,通过红外谱图以及核磁共振图确认了其结构,并简单讨论其反应机理;采用DSC分析方法研究其固化动力学,得到其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固化的平均表观活化能Ea为40.74kJ/mol,反应级数n为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O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环氧树脂 改性 固化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PDMS及其在缩合型双组分硅酮胶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婷 甘蓉 +2 位作者 汪云川 李步春 王有治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54-1558,共5页
自行合成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MO-PDMS应用到缩合型双组分硅酮胶B组分中,与Me-PDMS及HO-PDMS进行对比,考察贮存后缩合型B组分分层情况及双组分硅酮胶的固化时间,发现MO-PDMS可以制备得到保质期达12个月,稳定... 自行合成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MO-PDMS应用到缩合型双组分硅酮胶B组分中,与Me-PDMS及HO-PDMS进行对比,考察贮存后缩合型B组分分层情况及双组分硅酮胶的固化时间,发现MO-PDMS可以制备得到保质期达12个月,稳定且不会出现分层情况的缩合型双组分硅酮胶B组分,研究还发现MO-PDMS对缩合型双组分硅酮胶的贮存稳定性,不随着缩合型双组分硅酮胶混合比例差的减小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氧基二甲基硅氧烷 双组分硅酮胶 缩合型 贮存稳定 混合比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