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
1
作者 莫笑君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3,54,共7页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能,因而具备较理想的机械阻尼性能。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对机械阻尼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得到具有较宽温域范围(>50℃)的阻尼材料。本文以苯乙...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能,因而具备较理想的机械阻尼性能。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对机械阻尼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得到具有较宽温域范围(>50℃)的阻尼材料。本文以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为单体,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和选择性加氢技术,合成了具有不同3,4-结构含量、苯乙烯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加氢度的SEPS,建立了聚合物主要结构参数与其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聚异戊二烯段3,4结构含量在55%以上、苯乙烯含量在20%、数均分子量控制在1.0×10^(5)以上的SEPS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有效阻尼温域(阻尼因子>0.3)范围为-20~35℃,温差达到55℃,是较理想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阻尼减震材料,可用作减震、去耦、隔声、消声覆盖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聚异戊二烯3 4-结构 阴离子聚合 选择性加 阻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纤化纤维素/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彭旋华 陈京环 +5 位作者 刘金刚 赵涛 肖贵华 刘文波 许传波 杜秀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7,共8页
目的以阔叶浆为原料制备改性微纤化纤维素,并将其用于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方法采用共研磨的方式,以Ca(OH)_(2)为研磨助剂和润胀剂,将阔叶浆解离成微纤化纤维素(MFC),再经碳酸化和硬脂酸钠改性后制得硬脂酸钙包覆的微... 目的以阔叶浆为原料制备改性微纤化纤维素,并将其用于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方法采用共研磨的方式,以Ca(OH)_(2)为研磨助剂和润胀剂,将阔叶浆解离成微纤化纤维素(MFC),再经碳酸化和硬脂酸钠改性后制得硬脂酸钙包覆的微纤化纤维素(CS-MFC)。然后采用溶剂浇铸法将CS-MFC以不同比例添加到ABS中,经双螺杆混合挤出和硫化机压片后制得CS-MFC/ABS复合材料,测定MFC、CS-MFC和CS-MFC/ABS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氢氧化钙具有显著的助研磨作用,得到的CS-MFC中硬脂酸钙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包覆在MFC表面,水接触角由18.2°提升到72.3°。将CS-MFC添加到ABS基体中,当CS-MFC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38.0MPa,增幅为15.5%;当CS-MFC的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达到1.72GPa,增幅为5.5%;CS-MFC对ABS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结论经共研磨及硬脂酸钠改性得到的CS-MFC能有效提升ABS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有利于提高ABS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纤纤维素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硬脂酸钠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杜丽利 金滟 刘荣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3年第4期70-73,共4页
从相态结构、改性及其共混等几个角度分别概述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的研究近况,并对SEBS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了较详报道。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研究进展 相态结构 改性 共混 相容性 SEBS S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型聚苯乙烯/氢化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芙琳 赵忠夫 +2 位作者 梁一鸣 黄见恩 张春庆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3-844,共12页
以低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均聚聚苯乙烯(hPS)和氢化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HSBS)为原材料,经氯甲基化、季胺化和碱化步骤制备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结晶相为支撑结构的复合型阴离子交换膜(AEMs),并通过hPS用量调节复合膜的组成、结构及性... 以低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均聚聚苯乙烯(hPS)和氢化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HSBS)为原材料,经氯甲基化、季胺化和碱化步骤制备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结晶相为支撑结构的复合型阴离子交换膜(AEMs),并通过hPS用量调节复合膜的组成、结构及性能。随hPS用量增加,拉伸强度有所降低,杨氏模量由14.68 MPa大幅提升至69.35 MPa,吸水率从17.9%增加到54.3%,而溶胀度仅从4.1%增加到10.2%,借助HSBS结晶结构的支撑,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优于多数聚(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基AEMs;同时,AEMs结晶微区之间的距离增大,离子传输通道拓宽,离子交换容量值从0.82 mmol/g增大至1.94 mmol/g,耐碱稳定性增强;然而,由于hPS在HSBS中的相容性受HSBS中聚苯乙烯(PS)含量的制约,AEMs的离子电导率值随hPS含量增加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氯甲基化HSBS与氯甲基化hPS以质量比8∶2共混制备的AEMs具有最好的离子传输性能,在80℃时离子电导率高达101.3 mS/cm,远高于PS含量相同的SEBS体系,在70℃下其极化和功率密度曲线开路电压高达0.970 V,功率密度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188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实现了高达299 mW/cm2的功率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低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均聚聚苯乙烯 阴离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法测定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宏雄 贝沁红 +3 位作者 朱慧红 黄金凤 杨蓓 陈谷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0-93,共4页
采用手动法和计时法测定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熔体密度,研究了自动法测定熔体流动速率。结果表明,自动法测定PS、ABS的熔体流动速率方便快捷,与手动法比较,其误差小于2%。
关键词 聚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熔体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氢氘排代的热力学计算
6
作者 罗文浪 阮文 +1 位作者 张莉 朱正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3-197,共5页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是氢同位素分离技术中气-液交换反应重要的疏水催化剂载体。用密度泛函B3P86方法和基函数6-311G进行全电子计算,获得了SDB疏水官能团分子苯乙烯的基态电子状态、基态能量、离解能和几何参数。计算了苯乙烯上H、...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是氢同位素分离技术中气-液交换反应重要的疏水催化剂载体。用密度泛函B3P86方法和基函数6-311G进行全电子计算,获得了SDB疏水官能团分子苯乙烯的基态电子状态、基态能量、离解能和几何参数。计算了苯乙烯上H、D排代反应的焓变、熵变和吉布斯函数变化,以及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气体压力比。计算结果表明,SDB上氘排代氢的反应有可能发生,但进行的程度较低,且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这种排代将更难进行。同时,计算表明氢氘排代更易发生在苯环上,而乙烯基上的排代相对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乙烯基苯 氘排代反应 热力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负载羟基对甲苯磺酰氧基碘苯参与酮的α-对甲苯磺酰氧基化反应
7
作者 盛寿日 吴俊红 +2 位作者 刘晓玲 刘勇军 宋才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用线型聚苯乙烯负载二醋酸碘苯与对甲苯磺酸反应制得了聚苯乙烯负载羟基对甲苯磺酰氧基碘苯 ;该负载型高碘试剂作用与酮合成了α -对甲苯磺酰氧基酮 ,在此反应中显示出较好的反应活性 ,并且可循环使用 。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羟基对甲苯磺酰氧基碘苯 α-对甲苯磺酰 氧基反应 α-对甲苯磺酰氧基酮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嵌段聚合物有序多孔膜在可收缩膜上的形变和光学性质
8
作者 贾若琨 李婷婷 周诗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0-565,共6页
利用溶剂散逸自组装法在潮湿的条件下,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嵌段聚合物(PS-b-PB)有序多孔膜。利用聚乙烯可收缩膜将PS-b-PB多孔膜进行两次收缩,形成小孔径的有序多孔膜。通过收缩,膜上的孔由圆形变为长方形或者梭形,孔的尺寸从微米... 利用溶剂散逸自组装法在潮湿的条件下,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嵌段聚合物(PS-b-PB)有序多孔膜。利用聚乙烯可收缩膜将PS-b-PB多孔膜进行两次收缩,形成小孔径的有序多孔膜。通过收缩,膜上的孔由圆形变为长方形或者梭形,孔的尺寸从微米级收缩至亚微米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收缩过程中2种形状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S-b-PB结合了聚苯乙烯(PS)和聚丁二烯(PB)两个均聚物的优点,收缩后仍然保持膜结构的平整性,从而将不可见的热场变化转变为可见的光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散逸自组装 聚苯乙烯-丁二烯嵌段聚合物 有序多孔膜 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二醋酸碘苯的合成及其在烯烃叠氮-芳硒化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友楚 吴露玲 黄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32-1434,共3页
The 2% cross-linked poly[styrene(iodosodiacetate)] reacted with diarylselenides and sodium azides to afford a simple and mild synthetis method of 1-azido-2- arylselenoalkanes.
关键词 聚苯乙烯二醋酸碘苯 合成 应用 烯烃 叠氮-芳硒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负载交联β-环糊精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毛陆原 曾翔 +2 位作者 刘六战 王新省 沈含熙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05-212,共8页
β-环糊精在氢氧化钠或氢化钠存在下和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固载到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上,制成聚苯乙烯固载环糊精树脂,溶液中过量的β-环糊精钠盐与环氧氯丙烷共聚接枝到固载的环糊精树脂上,制备出一类新型的接枝聚合物。以正交实... β-环糊精在氢氧化钠或氢化钠存在下和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固载到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上,制成聚苯乙烯固载环糊精树脂,溶液中过量的β-环糊精钠盐与环氧氯丙烷共聚接枝到固载的环糊精树脂上,制备出一类新型的接枝聚合物。以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了不同反应体系载体骨架交联度或含氯量、反应时间、温度、催化剂种类及投料比等对固载化反应的影响,讨论了影响接枝反应的条件,对反应结果进行了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分析,考察了该树脂对苯酚其氯取代物的包合吸附性能,初步讨论了其包合识别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负载交联 Β-环糊精 固载环糊精 C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胺肟螯合树脂的辐射接枝合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洁 许云书 黄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2-296,共5页
以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树脂颗粒为基体,通过预辐照接枝聚合途径在空气气氛中接枝丙烯腈(AN),然后用盐酸羟胺作功能化处理而引入胺肟基团。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等对产物的化学结构及表面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分析结... 以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树脂颗粒为基体,通过预辐照接枝聚合途径在空气气氛中接枝丙烯腈(AN),然后用盐酸羟胺作功能化处理而引入胺肟基团。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等对产物的化学结构及表面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在高吸收剂量(O.6~2.4MGy)条件下才能发生接枝反应,且接枝率随吸收剂量增加而提高。在选定的吸收剂量(2.4MGy)条件下,以丙烯腈单体与水体积比1:7,于80℃下反应4h所得的接枝产物(SDB-AN)再与盐酸羟胺溶液反应,在中性条件下获得了性能良好的偕胺肟基螯合树脂(SDBA0)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乙烯基苯 丙烯腈 预辐照接枝聚合 胺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化聚苯乙烯/聚苯胺核-壳聚合物颗粒制备中空炭球(英文)
12
作者 代晓瑛 张歆 +1 位作者 孟艺飞 沈培康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9-395,共7页
以磺化聚苯乙烯球为模板,苯胺为碳源,利用模板法制备了中空炭球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对所制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中空炭球的壁厚为3... 以磺化聚苯乙烯球为模板,苯胺为碳源,利用模板法制备了中空炭球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对所制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中空炭球的壁厚为35nm且粒径均匀,中空炭球的形貌和壳层厚度受聚苯乙烯模板磺化度的影响。磺酸化8h的聚苯乙烯球是制备中空炭球的最佳模板,由于聚苯乙烯球表面足够磺酸基团的存在,增大了聚苯乙烯核模板和聚苯胺壳层之间的热分解温度差,使得聚苯乙烯核模板具有较低的分解温度,而聚苯胺壳层则具有较高分解温度,从而利用炭化法制得球壳完整和球形良好的中空炭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材料 中空炭球 磺酸 聚苯乙烯/聚苯胺核-壳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釜式发泡制备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聚丙烯发泡珠粒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加俊 曾佳 +4 位作者 刘缓缓 朱民 倪忠斌 施冬健 陈明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49,共7页
以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SEPS)、聚丙烯(PP)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水下拉丝制备SEPS/PP母粒,利用二氧化碳(CO_(2))釜压发泡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均匀泡孔结构的SEPS/PP发泡珠粒。研究了发泡工艺对SEPS/PP发泡珠粒的泡孔尺... 以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SEPS)、聚丙烯(PP)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水下拉丝制备SEPS/PP母粒,利用二氧化碳(CO_(2))釜压发泡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均匀泡孔结构的SEPS/PP发泡珠粒。研究了发泡工艺对SEPS/PP发泡珠粒的泡孔尺寸、发泡倍率、堆积密度以及泡孔密度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了SEPS/PP在发泡过程中的结晶行为及泡孔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发泡温度为116~124℃、饱和压力为2.5~4.0 MPa以及饱和时间为0~60 min的条件下,可制备泡孔尺寸61~190μm、发泡倍率3~10,泡孔密度7.9×10^(5)~3.9×10^(7)个/cm3的SEPS/PP发泡珠粒。选取发泡倍率为5、7、10的SEPS/PP发泡珠粒,采用蒸汽成型机,探究了蒸汽成型压力对不同密度SEPS/PP泡沫板材力学性能、循环压缩性能的影响,发现以发泡倍率为10制得的SEPS/PP泡沫板材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最高,分别可达715 kPa、63%;发泡倍率为7的回复率最高,可达88%,具有替代热塑性聚氨酯(TPU)和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发泡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 聚丙烯 共混 发泡工艺 泡孔尺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与4-氨基苯酚的氢氨甲基化反应研究
14
作者 郑治文 王来来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3-521,共9页
氢氨甲基化反应(HAM)是由简单烯烃、胺和合成气一锅法合成有价值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原子经济效率.然而,4-氨基苯酚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应底物,因其同时具有羟基和胺基官能团,在羰基化反应过程中能够选择性地在不同位点发生反应获得不同的... 氢氨甲基化反应(HAM)是由简单烯烃、胺和合成气一锅法合成有价值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原子经济效率.然而,4-氨基苯酚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应底物,因其同时具有羟基和胺基官能团,在羰基化反应过程中能够选择性地在不同位点发生反应获得不同的产物.因此,我们系统研究了4-氨基苯酚与烯烃的HAM,通过筛选反应参数,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并通过调控添加剂种类,选择性地在4-氨基苯酚的不同活性位点发生反应.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溶剂,三(3-甲氧基苯基)膦为配体,RhCl(PPh_(3))_(3)为催化剂前驱体,合成气压力4 MPa(H_(2)∶CO=3∶1),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0 h时,该催化体系具有最高的反应活性.当以CH3COOH作为添加剂时,选择性的4-氨基苯酚的胺基官能团发生氢氨甲基化反应得到产物4-[(2-苯丙基)氨基]苯酚,收率为82%;当以DBU作为添加剂时,得到苯乙酮产物,收率为92%.最后,提出了该反应可能的机理,为4-氨基苯酚的选择性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4-氨基苯酚 氨甲基 苯乙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化聚苯乙烯的合成及其与ABS的共混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文志 卢爱青 +4 位作者 龚方红 陈云辉 任强 蒋必彪 季广虎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1,共3页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CMS)、苯乙烯、2,2′-联吡啶(Bpy)和CuCl组成过渡金属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BPS)。研究了少量BPS的引入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熔体流动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以Bpy/CuCl作为络合催化剂,...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CMS)、苯乙烯、2,2′-联吡啶(Bpy)和CuCl组成过渡金属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BPS)。研究了少量BPS的引入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熔体流动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以Bpy/CuCl作为络合催化剂,CMS和苯乙烯可顺利自缩合乙烯基聚合合成BPS。在ABS中加入少量的BPS后,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小幅提高,耐热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而熔体黏度降低7%~18%,改善了ABS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聚苯乙烯 自缩合乙烯基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化聚苯乙烯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启 周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5-741,共7页
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微球为母体,分别与三乙烯四胺和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反应制备了胺化聚苯乙烯树脂(PS-TETA)和新型Cyclen型聚苯乙烯树脂(PS-Cy)。采用FTIR和BET方法表征了树脂的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树脂对对... 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微球为母体,分别与三乙烯四胺和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反应制备了胺化聚苯乙烯树脂(PS-TETA)和新型Cyclen型聚苯乙烯树脂(PS-Cy)。采用FTIR和BET方法表征了树脂的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树脂对对硝基苯酚(PNP)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PS-TETA和PS-Cy可吸附PNP。实验结果表明,随PNP溶液p H的增大,PS-TETA和PS-Cy对PNP的吸附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缓再不断下降的趋势,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主要控制步骤为Boyd液膜扩散形式。25℃下,PS-TETA和PS-Cy对PNP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26.34 mg/m L和118.93 mg/m L。PSTETA吸附PNP为多分子层吸附;PS-Cy对PNP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两者对PNP的吸附过程均为放热过程,且以物理吸附的形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对硝基苯酚 1 4 7 10-四氮杂环十二烷 吸附 液膜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山子石化公司成功试产高光泽聚苯乙烯
17
作者 陈莉薇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共1页
高光泽聚苯乙烯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泽性,多用于替代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广泛用于空调室内机及小家电外壳板材的表层部分。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独山子石公司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高光泽 试产 光泽性 小家电 室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丽公司开发具有高抗静电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
1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96-1096,共1页
电子工业对有效抗静电材料的需求止在剧增,一般要求这些材料的表面电阻为106~108Ω。东丽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抗静电聚苯乙烯树脂供应商,它一直在力求降低永久抗静电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牌号——Toyolacparel的表面电阻(... 电子工业对有效抗静电材料的需求止在剧增,一般要求这些材料的表面电阻为106~108Ω。东丽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抗静电聚苯乙烯树脂供应商,它一直在力求降低永久抗静电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牌号——Toyolacparel的表面电阻(109Ω)。尽管添加导电性填充剂能降低表面电阻,但填充剂却有降低树脂性能的趋势,而且如果某些填充剂从树脂中脱出,可能引起生产问题。降低表面电阻的另一途径是添加锂或其他金属离子,但这些离子有可能有从树脂中浸出,并导致半导体出现机械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苯乙烯树脂 抗静电性 东丽公司 抗静电材料 表面电阻 开发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相隔离结构的聚苯乙烯/氮化硼绝缘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传伟 杨昌跃 +1 位作者 陈军 倪海鹰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2-146,共5页
以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树脂为基底,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环己烷溶液为胶黏剂,六方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首先利用胶黏剂均匀包裹基底树脂,然后让六方氮化硼紧密地包覆在上面,通过这种新型的胶黏剂法制备具有相隔离... 以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树脂为基底,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环己烷溶液为胶黏剂,六方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首先利用胶黏剂均匀包裹基底树脂,然后让六方氮化硼紧密地包覆在上面,通过这种新型的胶黏剂法制备具有相隔离结构的GPPS/BN绝缘导热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的形貌,广角X射线衍射仪器(WAXD)分析导热填料的取向,以及热分析仪对样品进行导热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导热填料的不断添加,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先是平稳升高,达到一定阈值后,逾渗效应显现,导热系数急速上升;当BN质量分数为40%时,导热系数可提升1 129%。相比传统加工方法,胶黏剂法可让导热网络更加清晰、填料取向更明显,对导热性能的提升更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隔离结构 导热通道 聚苯乙烯 六方氮 取向 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原位制备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莹 董双斌 张春庆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2,共5页
采用活性负离子聚合法和末端官能化改性技术合成三乙氧基封端聚苯乙烯,然后用溶胶-凝胶法合成聚苯乙烯(PS)/SiO2杂化材料,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S/SiO2杂化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 采用活性负离子聚合法和末端官能化改性技术合成三乙氧基封端聚苯乙烯,然后用溶胶-凝胶法合成聚苯乙烯(PS)/SiO2杂化材料,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S/SiO2杂化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S/SiO2杂化材料中的PS和SiO2间有化学键相连;PS/SiO2杂化材料中的w(SiO2)为25%时,SiO2是粒径约为180 nm,且粒径分布均匀、有完善球形结构的颗粒,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纯PS高1.3℃,热稳定性较纯PS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二氧 材料 活性负离子聚合 末端官能改性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