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化物发生-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汞和砷 被引量:14
1
作者 任婷 曹珺 +1 位作者 赵丽娇 钟儒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2-66,共5页
使用氢化物发生-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谷类、蔬菜、饮品、水产品和乳制品5类共22种常见食品中汞和砷的含量进行检测.建立样品预处理和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分析的方法,汞和砷的检出限分别为0.067、0.088 μg/L,加标回... 使用氢化物发生-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谷类、蔬菜、饮品、水产品和乳制品5类共22种常见食品中汞和砷的含量进行检测.建立样品预处理和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分析的方法,汞和砷的检出限分别为0.067、0.088 μg/L,加标回收率为97.0%~104.2%和96.4%~105.1%,相对标准偏差为0.8%~4.7%和3.5%~4.9%(n=6).结果表明:全麦面、咖啡和4种海鲜类样品中的汞含量较高;韭菜、带鱼、贝类和虾中的砷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 食品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消化-微乳液进样-HR-CS GFAAS测定休闲食品中5种金属元素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全德 陈尚龙 +3 位作者 张建萍 李同祥 刘辉 刘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77-281,共5页
建立不完全消化-微乳液进样-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休闲食品中Cu、Al、Cr、Cd和Pb的方法。以不完全消化作为样品的前处理方式,正丁醇作为助乳化剂,研究微乳液的形成条件,系统地分析基体改进剂及其添加体积、灰化温度... 建立不完全消化-微乳液进样-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休闲食品中Cu、Al、Cr、Cd和Pb的方法。以不完全消化作为样品的前处理方式,正丁醇作为助乳化剂,研究微乳液的形成条件,系统地分析基体改进剂及其添加体积、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对吸光度和吸收峰峰形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Cu、Al、Cr、Cd和Pb的最佳测定条件。将本法所测得的结果与微波消解作为前处理方式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相近,本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4%~105.6%。该方法快速、准确、稳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休闲食品中多元素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消化 微乳液 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休闲食品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足6种金属元素测定的混合基体改进剂的选择 被引量:6
3
作者 耿中华 陈尚龙 +2 位作者 张建萍 巫永华 高良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75-179,共5页
找出满足Al、Cd、Pb、Cu、Mn和Cr测定的混合基体改进剂及其最佳添加体积。比较了9种单一基体改进剂和4种混合基体改进剂对这6种金属元素测定的影响,通过F检验和t检验,检验本法和国标方法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含10 g/L磷酸二氢... 找出满足Al、Cd、Pb、Cu、Mn和Cr测定的混合基体改进剂及其最佳添加体积。比较了9种单一基体改进剂和4种混合基体改进剂对这6种金属元素测定的影响,通过F检验和t检验,检验本法和国标方法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含10 g/L磷酸二氢铵和1 g/L酒石酸的混合基体改进剂能满足这6种金属元素的测定,最佳添加体积为7μL,本法与国标方法没有显著差异,本法加标回收率为93.3%~105.2%。以此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稳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食品中多元素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元素 基体改进剂 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体外全仿生模型初步分析2种富硒产品中硒形态及生物可给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尚龙 刘恩岐 +2 位作者 刘辉 巫永华 秦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5-232,共8页
建立微波消解-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high resolution-continuum source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HR-CS GFAAS)法测定富硒蛹虫草和富硒酵母胃、肠全仿生提取液中各形态硒的方法,研究胃、肠... 建立微波消解-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high resolution-continuum source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HR-CS GFAAS)法测定富硒蛹虫草和富硒酵母胃、肠全仿生提取液中各形态硒的方法,研究胃、肠消化对富硒产品中硒形态和生物可给性的影响。采用体外全仿生消化技术对富硒蛹虫草和富硒酵母进行预处理,得到胃、肠全仿生提取液;通过0.45μm微孔滤膜实现可溶态和悬浮态的分离;选择D101大孔树脂分离可溶态中有机态和无机态;分别利用丙酮和无水乙醇沉淀可溶态中蛋白和多糖,得到蛋白结合态和多糖结合态;分别以正辛醇和单层脂质体为细胞膜,模拟富硒产品中硒在人体胃、肠中的分配行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测定条件:分析谱线为196.026 7 nm,基体改进剂为1 g/L Pd(NO_3)_2和0.5 g/L Mg(NO_3)_2混合溶液,添加体积为5μL,灰化温度为1 100℃,原子化温度为2 200℃。在此条件下,测定富硒蛹虫草和富硒酵母中硒含量分别为2.129μg/g和27.75μg/g,肠全仿生提取液中除悬浮态其他各形态硒的含量都高于胃全仿生提取液,在肠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正辛醇醇溶态硒和单层脂质体结合态硒的含量都高于各自水溶态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全仿生模型 富硒 形态分析 生物可给性 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有机肥对大蒜中硒元素及其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安徽 巫永华 +3 位作者 刘辉 邢建超 欧礼虎 陈尚龙 《农业工程》 2017年第6期93-97,共5页
建立了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HR-CS GFAAS)测定富硒大蒜中不同形态硒含量的方法,研究富硒有机肥对大蒜中硒元素及其形态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得出硒元素最佳测定条件,即最佳基体改进剂为Pd(NO_3)_2(1 g/L)和Mg(NO_... 建立了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HR-CS GFAAS)测定富硒大蒜中不同形态硒含量的方法,研究富硒有机肥对大蒜中硒元素及其形态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得出硒元素最佳测定条件,即最佳基体改进剂为Pd(NO_3)_2(1 g/L)和Mg(NO_3)_2(0.5 g/L)混合溶液,且最佳添加体积为5μL。参照标准DBS 42/002—2014制备出富硒大蒜总硒和无机硒测定试样,再使用HR-CS GFAAS法测定总硒含量为8.933~9.476μg/g,无机硒含量为5.784~6.021μg/g,计算出有机硒含量为3.124~3.491μg/g,所占百分比为34.16%~36.84%,这说明富硒有机肥能有效提高大蒜中总硒和有机硒的含量。该方法的精密度为3.0%~5.2%,总硒和无机硒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3%和93.7%,这表明参照DBS 42/002—2014分析富硒大蒜中硒元素含量及其形态,结果准确可靠,添加的标样(无机硒)几乎全部在待测无机硒试样中。该方法快速、准确且稳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分析食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形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大蒜 有机硒 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矿测试》2005年(第24卷)总目次 被引量:16
6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5年第4期I0003-I0008,共6页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岩矿测试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FAAS 荧光光谱 杨红霞 地质样品 化学形态分析 蔡玉贞 line 分离富集 痕量元素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样品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矿测试》2009年(第28卷)总目次
7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I0001-I0010,共10页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 -锇同位素定年 微波消解 主次量组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不确定度评定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 岩矿测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line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矿测试》2008年(第27卷)总目次
8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85-492,共8页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分析 荧光分析 不确定度评定 微波消解 岩矿测试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