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贼小豆中的砷、硒、锑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向阳 韩帅 +1 位作者 王莹莹 乔明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5-218,共4页
采用微波消解,以郑州地区贼小豆为样品,以绿豆作为对照,建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砷、硒、锑的方法。在实验条件下,砷、硒和锑的质量浓度与荧光强度均呈现良好的线性,检出限分别为0.020、0.040ng/mL和0.050ng/mL。贼... 采用微波消解,以郑州地区贼小豆为样品,以绿豆作为对照,建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砷、硒、锑的方法。在实验条件下,砷、硒和锑的质量浓度与荧光强度均呈现良好的线性,检出限分别为0.020、0.040ng/mL和0.050ng/mL。贼小豆试液平行测定的RSD(n=6)分别为砷2.2%、硒为0.97%、锑为2.6%,锑的平均回收率为97.19%~98.72%(n=6)。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贼小豆中硒的含量明显高于绿豆,南阳绿豆中砷的含量明显低于贼小豆和郑州绿豆,郑州绿豆中锑的含量高于贼小豆和南阳绿豆。将微波消解技术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结合,在同一试液中同时测定砷、硒、锑,得到了满意结果,该法简便、灵敏准确、成本低廉、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贼小豆 微波消解 氢化物原子荧光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大蒜及其制品中的硒 被引量:11
2
作者 刁娟娟 李莉 +2 位作者 阳胜 李新霞 陈坚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6-168,共3页
目的:测定大蒜及其制品中硒的含量。方法:大蒜、蒜氨酸、蒜酶、大蒜多糖样品经过HNO3-HClO4湿法消解,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的含量。结果:大蒜、蒜氨酸、蒜酶、大蒜多糖中硒的含量分别为0.010~0.024、0.423~0.629、0.057~0.... 目的:测定大蒜及其制品中硒的含量。方法:大蒜、蒜氨酸、蒜酶、大蒜多糖样品经过HNO3-HClO4湿法消解,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的含量。结果:大蒜、蒜氨酸、蒜酶、大蒜多糖中硒的含量分别为0.010~0.024、0.423~0.629、0.057~0.064、0.001~0.007μg/g。结论:该方法测定大蒜及其制品中硒的含量,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蒜氨酸 蒜酶 大蒜多糖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A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定清 谢永红 +1 位作者 黄惠兰 郭灵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6-187,共2页
研究了500 ℃干灰化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微量铅,在 15 g·L-1硼氢化钾还原剂介质和5 g·L-1氢氧化钾溶液中,样品溶液酸度以 0.24 mol·L-1盐酸为最佳。铅浓度在5~30μg·L-1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 ... 研究了500 ℃干灰化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微量铅,在 15 g·L-1硼氢化钾还原剂介质和5 g·L-1氢氧化钾溶液中,样品溶液酸度以 0.24 mol·L-1盐酸为最佳。铅浓度在5~30μg·L-1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 7。RSD小于10%,回收率为91%~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样品溶液 铅浓度 RSD 氢氧化钾溶液 食品 干灰化法 微量铅 酸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中草药中痕量铅 被引量:42
4
作者 孙汉文 锁然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06-508,共3页
提出了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碱性铁氰化钾为络合剂 ,在柠檬酸介质中进行铅的氢化物发生反应。采用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器 ,对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铅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考察了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在最佳测试条件下 ,测得铅的检出限... 提出了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碱性铁氰化钾为络合剂 ,在柠檬酸介质中进行铅的氢化物发生反应。采用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器 ,对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铅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考察了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在最佳测试条件下 ,测得铅的检出限 (3σ)为 0 .19μg·L- 1,相对标准偏差为 0 .92 %。应用于中草药中痕量铅的测定 ,回收率为 95 .1%~ 10 9.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氢化物原子荧光 中草药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灰化-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肉制品中痕量锡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定清 谢永红 黄惠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13-614,共2页
采用干灰化-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肉制品中的痕量锡。结果表明:在0.025~0.40μg/mL范围内,锡浓度与荧光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本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1%~8.9%,回收率为93%~97%,检... 采用干灰化-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肉制品中的痕量锡。结果表明:在0.025~0.40μg/mL范围内,锡浓度与荧光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本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1%~8.9%,回收率为93%~97%,检出限为0.056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灰化 肉制品 氢化物原子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分离富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超痕量锗 被引量:6
6
作者 钱沙华 鲁敏 张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97-1400,共4页
提出了用纳米TiO2胶体富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样中超痕量锗的新方法。当溶液的pH为6.0~8.0时,纳米TiO2胶体对Ge((Ⅳ)吸附率为97.0~99.0%,并且吸附速度快。利用纳米TiO2胶体良好的吸附性能对水样中超痕量Ge((Ⅳ)进行富集,离心... 提出了用纳米TiO2胶体富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样中超痕量锗的新方法。当溶液的pH为6.0~8.0时,纳米TiO2胶体对Ge((Ⅳ)吸附率为97.0~99.0%,并且吸附速度快。利用纳米TiO2胶体良好的吸附性能对水样中超痕量Ge((Ⅳ)进行富集,离心后,弃去上清液,用少量盐酸将富集了Ge((Ⅳ)的沉积物(纳米二氧化钛)转化成胶体,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胶体中的锗。该法检出限(3σ)低(0.060μg.L-1),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简单、快速(省去了繁琐的过滤和脱附过程),用于实际水样中超痕量锗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胶体 分离富集 超痕量锗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分离富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超痕量砷 被引量:7
7
作者 彭虹 张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2-825,共4页
在中性pH(6.5~7.5)条件下,振荡10min,As(Ⅲ)在ZnO表面的吸附率即可达到99.5%以上。依据水体中As(Ⅲ)在氧化锌上的高吸附容量和纳米氧化锌在酸性溶液中的良好溶解性质,提出纳米ZnO富集,离心分离,使用盐酸将富集了As(Ⅲ)的ZnO沉淀溶解,... 在中性pH(6.5~7.5)条件下,振荡10min,As(Ⅲ)在ZnO表面的吸附率即可达到99.5%以上。依据水体中As(Ⅲ)在氧化锌上的高吸附容量和纳米氧化锌在酸性溶液中的良好溶解性质,提出纳米ZnO富集,离心分离,使用盐酸将富集了As(Ⅲ)的ZnO沉淀溶解,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水样中超痕量砷的新方法。该法检出限(3σ)低(0.075μg.L-1),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用于实际水样中超痕量As(Ⅲ)的测定,其回收率在97.0%~104.5%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分离富集 超痕量砷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酱油中微量铅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殷忠 蒋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建立测定酱油中铅的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以酱油为样本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以及对酱油能力验证盲样考核样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铅含量在0~100.00 ng/mL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8,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74μg/L,定量... 建立测定酱油中铅的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以酱油为样本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以及对酱油能力验证盲样考核样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铅含量在0~100.00 ng/mL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8,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74μg/L,定量限为2.22μg/L,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6%~4.48%,回收率为93.3%~106.6%。2个盲样考核样不确定度结果分别为(0.940±0.092)mg/L和(0.460±0.035)mg/L,能力验证考核结果为满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质分析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对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酱油中铅进行分析质量控制,保证实验结果误差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获得高度可信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测定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鲜样中无机砷的氢化物原子荧光检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建华 王联珠 林惠山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6-368,共3页
鉴于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的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中水产鲜样品的回收率非常低,而以取样量和水浴时间为影响回收率的2个重要因素,就不同取样量及不同的水浴提取时间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取样量为2 g、... 鉴于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的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中水产鲜样品的回收率非常低,而以取样量和水浴时间为影响回收率的2个重要因素,就不同取样量及不同的水浴提取时间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取样量为2 g、水浴时间为24 h时,回收率最高,超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鲜样 无机砷 氢化物原子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分析不同地区刺参总硒和无机硒含量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秀梅 孙国华 +5 位作者 杨建敏 任利华 马元庆 谷伟丽 张健 刘兆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为测定我国黄渤海海域刺参群体硒含量并探索其分布规律,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树为总硒和无机硒含量最高的组织,平均值分别为(14.171±3.412)mg/kg和(6.194±3.829)mg/kg,不同组织内的总硒、无... 为测定我国黄渤海海域刺参群体硒含量并探索其分布规律,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树为总硒和无机硒含量最高的组织,平均值分别为(14.171±3.412)mg/kg和(6.194±3.829)mg/kg,不同组织内的总硒、无机硒含量变化呈现一致的规律,硒含量由高到低为:呼吸树>消化道>肌肉>内壁>外壁,同时刺参体壁和肌肉(食用部分)中有机硒比例在75.6%~89.4%之间(除东营地区刺参群体肌肉组织的有机硒比例最低为53.6%);5个地区刺参群体同一组织内的总硒及无机硒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东营地区呼吸树、消化道和肌肉中无机硒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刺参 总硒 无机硒 有机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饲料中总砷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程君 孙化一 +1 位作者 卢春香 杨宝良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0-41,共2页
本实验研究国标法测定饲料总砷中,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中酸介质和硫脲溶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稀释液中酸含量对结果影响较大,应在20%左右;稀释液中硫脲溶液含量对结果无影响。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 饲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铅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定清 谢永红 黄惠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S1期-,共3页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铅。结果表明:在还原剂介质KOH浓度为5%(w/v)时,样品介质盐酸浓度以2%(v/v)最佳。在5~40μg/L浓度范围内,铅浓度与荧光值之间达极显著相关,r=0 9999 。方法变异系数介于3 7%~7 3%之间,回收率90%...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铅。结果表明:在还原剂介质KOH浓度为5%(w/v)时,样品介质盐酸浓度以2%(v/v)最佳。在5~40μg/L浓度范围内,铅浓度与荧光值之间达极显著相关,r=0 9999 。方法变异系数介于3 7%~7 3%之间,回收率90%~102%。与国家标准方法(AAS)法相比,相对相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配合饲料总砷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学庆 林国剑 杨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30-31,共2页
饲料中砷的含量已成为国家饲料卫生标准中的一项限制性指标,国标GB13078-2001规定猪、家禽配合饲料中砷含量≤2.0 mg/kg,猪、家禽预混料中砷含量≤10 mg/kg.目前砷的测定方法主要为银盐法、砷斑法、硼氢化物还原光度法、氢化物原子荧光... 饲料中砷的含量已成为国家饲料卫生标准中的一项限制性指标,国标GB13078-2001规定猪、家禽配合饲料中砷含量≤2.0 mg/kg,猪、家禽预混料中砷含量≤10 mg/kg.目前砷的测定方法主要为银盐法、砷斑法、硼氢化物还原光度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析法.我国也相应制定出了"饲料中总砷的测定"(GB/T13079-1999),该标准主要方法是银盐法,该方法可靠、稳定,缺点是繁琐、分析时间长、灵敏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测定 配合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Hg和As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琛 刘佳俊 杨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9期55-56,70,共3页
[目的]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中Hg和As。[方法]以地表水体河流为研究对象,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Hg和As,PF6-2非色散原子荧光光度计A道测定Hg,B道测定As。仪器测试条件为还原剂1.0%Na BH4、载液5%HNO_3、载... [目的]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中Hg和As。[方法]以地表水体河流为研究对象,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Hg和As,PF6-2非色散原子荧光光度计A道测定Hg,B道测定As。仪器测试条件为还原剂1.0%Na BH4、载液5%HNO_3、载气氩气且流量300 m L/min。[结果]不同浓度的Hg-As混合标准溶液经测定,Hg和As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5,线性关系较好;Hg和As检出限分别为0.02和0.01μg/L;Hg和As精密度分别为0.59%和2.98%;Hg和As相对标准偏差为1.02%和1.26%。[结论]Hg符合Ⅳ类水质标准,As未超标符合Ⅰ类水质标准,Hg超出农田灌溉用水标准,不适合河流周边农田耕地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地表水 HG 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硒含量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卫龙 沙海涛 徐建峰 《中国茶叶加工》 2002年第1期40-41,共2页
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硒含量,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度、灵敏度、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所用试剂毒性小,实用性强的优点。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测定 茶叶 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肉制品中微量铅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曦 《肉类研究》 2014年第3期14-17,共4页
采用湿法消解技术作为前处理方式,确定了消解试剂和消解条件,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及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肉制品中的铅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并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回收率、精密度和检出限均能满足日常检测要求。随着荧光技术的发展... 采用湿法消解技术作为前处理方式,确定了消解试剂和消解条件,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及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肉制品中的铅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并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回收率、精密度和检出限均能满足日常检测要求。随着荧光技术的发展,相对于原子吸收较为便宜的价格,在微量铅测定方面,荧光法更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氢化物原子荧光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与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自然水中铅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慧琴 何清 杨兴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2期53-55,57,共4页
比较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自然水中铅的优越性。实验表明,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线性范围。0~50μg/L,原子荧光为0~50μg/L,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相关系数r都优于0.9990。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为2.75μg/L... 比较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自然水中铅的优越性。实验表明,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线性范围。0~50μg/L,原子荧光为0~50μg/L,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相关系数r都优于0.9990。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为2.75μg/L,原子荧光为0.645μg/L。用标准偏差考察方法的精密度,用加标回收考察方法的准确性,加标回收率均84.0%~119.5%,测定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这2种方法都能较好的满足水中铅分析的要求,测定水中铅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 石墨炉原子吸收 自然水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砷
18
作者 聂燕 李缙扬 +2 位作者 张丙春 朱爱国 王剑 《山东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78-79,共2页
采用AFS-2201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砷。砷检出限为1ng/ml,对土壤标样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很吻合,标准回收率为94.7%~106%。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炼乳中的锡
19
作者 周玉虎 常硕 赵慧芬 《中国奶牛》 2007年第10期53-56,共4页
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炼乳中的痕量锡,在最佳仪器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酸介质、硼氢化钾浓度、酸介质浓度对锡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测定锡时共存离子的干扰和消除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以盐酸为介质,铁氰化钾为还原剂,草酸为掩蔽... 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炼乳中的痕量锡,在最佳仪器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酸介质、硼氢化钾浓度、酸介质浓度对锡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测定锡时共存离子的干扰和消除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以盐酸为介质,铁氰化钾为还原剂,草酸为掩蔽剂的检测方法。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12~50μg/L,相关系数r>0.9995,检出限为1.12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8%~5.4%,回收率为93.3%~1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 炼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富硒酿酒葡萄与酿造产物中的硒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宇 侯彤瑶 +4 位作者 王宗义 李德美 李虎军 张竹琴 张亚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96-200,共5页
建立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HG-AFS)检测酿酒葡萄中总硒和无机硒的方法,并追踪分析了施用富硒叶面肥的酿酒葡萄与酿造产物中硒的含量变化。样品经HNO3-HClO4(4+1)180℃消解,盐酸100℃还原,HG-AFS测定总硒;样品经水提取,甲酸酸化,过Cleane... 建立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HG-AFS)检测酿酒葡萄中总硒和无机硒的方法,并追踪分析了施用富硒叶面肥的酿酒葡萄与酿造产物中硒的含量变化。样品经HNO3-HClO4(4+1)180℃消解,盐酸100℃还原,HG-AFS测定总硒;样品经水提取,甲酸酸化,过Cleanert PCX小柱,消解还原,HG-AFS检测无机硒。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25~4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89),方法的检出限为2μg/kg,定量限为5μg/kg;总硒回收率为96.47%~97.39%,相对标准差为1.76%~5.65%;无机硒回收率为85.20%~88.91%,标准偏差为5.97%~21.45%。追踪检测显示,硒肥组酿酒葡萄总硒含量提高约3倍,含量为9.65~38.6μg/kg;硒肥组、对照组酿酒葡萄均未检出无机硒;酿造后,酒渣、酒泥和成品酒中硒存留分数分别为89.3%、8.7%和2.0%。施富硒叶面肥可显著提高酿酒葡萄的硒含量,达到富硒食品标准,但酿造后硒主要随酒渣、酒泥流失,仅少量留存在葡萄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酿造产物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