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碳-蛋氨酸与18氟-脱氧葡萄糖在脑良性病变及低级别胶质瘤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欣璐 韩立新 +4 位作者 王成 姜丽莎 谭思婷 王伟民 尹吉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鉴于11碳-蛋氨酸(11C-Methionine,MET)在良性病变和在低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尚少,本研究目的是筛选出术前用11C-MET和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两种显像剂进行脑正电子断层显像(PET/CT)成像对良性和低级别胶质瘤(共22例)... 目的:鉴于11碳-蛋氨酸(11C-Methionine,MET)在良性病变和在低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尚少,本研究目的是筛选出术前用11C-MET和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两种显像剂进行脑正电子断层显像(PET/CT)成像对良性和低级别胶质瘤(共2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两种显像剂分别对上述两种病变的显示能力,病变边界勾画情况以及鉴别诊断价值,为11C-蛋氨酸在脑内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脑内占位病变22例(其中良性病变5例,新发低级别胶质瘤WHO I级和II级共17例).每例外科手术或活检前均行18F-FDG和11C-MET PET扫描(两次扫描间隔时间在1周以内),根据病灶及正常对照区(大脑对侧相应正常区域)勾画出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平均值测量,计算良性及低级别胶质瘤的肿瘤/非瘤比(tumor/normal brain uptake ratio,T/NT比值)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对比两种显像剂在上述两组病变中T/N比值的差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1C-MET在良性病变和低级别胶质瘤中的T/NT比值分别是1.59±0.28和1.52±0.48,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在良性病变和低级别胶质瘤中的T/NT比值分别是0.91±0.48和0.77±0.65,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本组所有22例病变中,11C-MET显示病变呈高代谢者19例,18F-FDG显示病变呈低代谢者17例.(3)11C-MET所示病灶边界清晰者17例,18F-FDG对病灶边界显示清晰者仅2例.(4)17例病灶显示清晰的患者11C-MET显示病变范围均大于18F-FDG.结论:虽然11CMET和18F-FDG两种显像剂均无法将良性病变与低级别胶质瘤区分开,但11C-MET对病灶侵犯范围及边界的显示均明显优于18F-FDG FDG,11C-MET还可检测和随访低级别胶质瘤(即惰性肿瘤)的生长情况,可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预后及治疗信息,因此,11C-MET可常规应用于脑内占位病变的显示,且其效果优于18F-FD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11 -蛋氨酸 18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及rad5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司原 王明明 +2 位作者 张伍魁 谢强 谢吉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研究18F-FDG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不同浓度18F-FDG处理HepG2肝癌细胞,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 目的研究18F-FDG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不同浓度18F-FDG处理HepG2肝癌细胞,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活性氧含量、rad51及p53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 18F-FDG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且随着18F-FDG浓度增大,凋亡细胞增加,活性氧产量增加,p53基因与rad51基因表达增强。结论 18F-FDG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药物活度浓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 HEPG2肝癌细胞 细胞凋亡 p53基因 RAD5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合成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传金 朱虹 +1 位作者 方可元 刘兵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 glucose,18F-FDG)是最常用的正电子药物。对影响18F-FDG合成因素的报道尚不多。文中分析影响18F-FDG合成的因素,以期提高18F-FDG的合成效率和成功率。方法统计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合成18F-FDG... 目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 glucose,18F-FDG)是最常用的正电子药物。对影响18F-FDG合成因素的报道尚不多。文中分析影响18F-FDG合成的因素,以期提高18F-FDG的合成效率和成功率。方法统计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合成18F-FDG失败次数,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结果共合成18F-FDG 1257次,成功1228次,平均合成效率为60.5%,成功率为97.7%。未能合成出18F-FDG及合成效率不足40%的情况合计29次,占2.3%。其中18F离子未淋洗至反应管4次;传18F离子管路2位4通阀无法完全闭合,废水进入K222瓶中2次;加热器故障7次;合成时试剂加入错误6次;厂家配套试剂盒中K222含量偏低8次;试剂保存不当,导致三氟甘露糖纯度减低2次。失败原因主要与设备的稳定性、温度、试剂等因素有关。结论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规范的技术操作、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可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及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合成效率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裕效 朱虹 +5 位作者 张宗军 常林凤 吴江 王新刚 黄红丽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患者被分成3组。第一组为未经相关治疗的HCC组,共13例;第二组为肝脏良性病变组,共9例;第三组为HCC治疗后疗效观察组,共6例。18FDGPET/CT影像学表...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患者被分成3组。第一组为未经相关治疗的HCC组,共13例;第二组为肝脏良性病变组,共9例;第三组为HCC治疗后疗效观察组,共6例。18FDGPET/CT影像学表现结合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计算18FDGPET/CT对HCC诊断的敏感性,并分析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因素。结果:第一组患者Ⅰ型表现7例,Ⅱ型表现5例,Ⅲ型表现1例;第二组患者Ⅰ型表现0例,Ⅱ型表现4例,Ⅲ型表现5例;18FDGPET/CT对HCC诊断的灵敏度为:53.8%,其suv值的大小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第三组患者Ⅰ型表现5例,Ⅱ型表现0例,Ⅲ型表现1例,其suv值的大小与肿瘤残留有关。结论:18FDGPET/CT显像在HCC生物学特性评估及HCC治疗后疗效监测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18-脱氧葡萄糖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表现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胡裕效 季发权 朱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343-1344,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18-脱氧葡萄糖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与18-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标准化摄取值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婧 汪世存 潘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相同组织学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在经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显像后最大标准摄取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18)F-FDG PET...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相同组织学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在经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显像后最大标准摄取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41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鳞癌34例(高分化7例,中分化21例,低分化6例),腺癌7例。比较不同病例类型及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原位病灶的^(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结果:宫颈鳞癌患者的SUV_(max)(12.14±5.38)高于腺癌(6.99±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鳞癌患者中高分化组SUVmax为6.86±2.85,中分化组SUV_(max)为12.21±3.74,低分化组SUV_(max)为17.75±5.97,3组中SUV_(max)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宫颈鳞癌分化程度与SUV_(max)呈负相关(r=-0.669,P<0.05)。结论:不同组织类型及相同组织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之间有差异,对指导临床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高SUV_(max)值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标准化摄取最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和^(18)氟-氟胸腺嘧啶双示踪剂显像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吴江 朱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4-309,共6页
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显像目前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但某些炎症细胞和肉芽肿组织亦可摄取18F-FDG呈假阳性,以致错误诊断。反映细胞增殖的示踪剂18氟-氟胸腺嘧啶(18F-flu-orothymidi... 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显像目前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但某些炎症细胞和肉芽肿组织亦可摄取18F-FDG呈假阳性,以致错误诊断。反映细胞增殖的示踪剂18氟-氟胸腺嘧啶(18F-flu-orothymidine,18F-FLT)可以弥补18F-FDG的不足。文中综述18F-FDG、18F-FLT双示踪剂在肿瘤显像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18-胸腺嘧啶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双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 CT显像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付涧兰 宋法寰 程爱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特征,探讨PET-CT在脂肪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PET-C...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特征,探讨PET-CT在脂肪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PET-CT表现,比较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FDG代谢程度的差异及代谢的均匀性。结果:高分化型脂肪肉瘤以脂肪密度为主,均为单发,内有絮状间隔和(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团片影伴轻度代谢;黏液样脂肪肉瘤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单发或多发,代谢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增高;去分化型脂肪肉瘤为软组织密度影为主的混杂密度肿块,代谢不均匀,软组织成分代谢增高明显,常伴有大片片状坏死区;混合型脂肪肉瘤为高分化型与去分化型的混合类型,多发病灶,两种类型的影像表现均有。局部脂肪浸润12例,其中1例复发性去分化型脂肪肉瘤患者发生肺转移,所有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FNCCLE分级为G1、G2和G3级患者脂肪肉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分别为3.00、5.67和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1与G3、G2与G3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患者的PET-CT表现不同,术前PET-CT检查能明确肿瘤侵犯范围、有无转移情况,有利于初步判断脂肪肉瘤的病理亚型和评估组织学分级,有助于手术计划的制订,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病理学 脂肪肉瘤/影像诊断 脱氧葡萄糖F18/代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方法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CT及振幅整合脑电图评价亚低温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疗效 被引量:10
9
作者 颜云 李清平 +4 位作者 董文斌 贾雯 郭琳 翟雪松 康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0-695,共6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疗效及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PET)/CT和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的诊断和疗效判断价值。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29例胆红素脑病患儿分为常规组(n=15)和亚低温组(n=14...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疗效及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PET)/CT和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的诊断和疗效判断价值。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29例胆红素脑病患儿分为常规组(n=15)和亚低温组(n=14)。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a EEG、神经烯醇化酶(NSE)及治疗后的^(18)F-FDG PET/CT脑葡萄糖代谢率。结果两组NSE治疗后均显著降低(t>9.670,P<0.001),亚低温组治疗后NSE显著低于常规组(F=46.146,P<0.001)。两组治疗后a EEG的睡眠觉醒周期(SWC)、癫痫样活动及异常程度均有改善(P<0.05),亚低温组治疗后的SWC、癫痫样活动及异常程度恢复更好(P<0.05)。亚低温组治疗后各脑区脑葡萄糖代谢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Z>2.943,P<0.01)。脑葡萄糖代谢率与a EEG及NSE改变呈负相关(r>0.640,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可更好地促进脑细胞能量代谢恢复;^(18)F-FDG PET/CT和a EEG可用于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胆红素脑病 亚低温 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CT 振幅整合脑电图 葡萄糖代谢 神经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标记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PET/CT对^(18)F-FDG摄取偏低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10
作者 梁志盈 林培颖 +2 位作者 张汝森 李雯 李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1,共8页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18)F-FAPI)PET/CT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18)FFAPI PET...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18)F-FAPI)PET/CT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18)FFAPI PET/CT检查的62例^(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和影像资料。参照肿瘤邻近组织对^(18)F-FDG和^(18)F-FAPI的摄取水平,将肿瘤病灶分为高摄取、中摄取与低摄取,其中高摄取病灶设为阳性。记录并比较^(18)F-FDG与^(18)F-FAPI显示的肿瘤原发灶、转移灶数量及其摄取水平。结果62例原发恶性肿瘤对^(18)F-FDG低摄取18例(29.0%)、中摄取44例(71.0%),而对^(18)F-FAPI低摄取1例(1.6%)、中摄取6例(9.7%)、高摄取55例(88.7%)。原发肿瘤^(18)FFAPI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明显高于^(18)F-FDG(7.5±5.6 vs.3.9±2.1,P<0.001)。^(18)F-FAPI PET检出的阳性淋巴结数明显多于^(18)F-FDG PET(77个vs.38个,P<0.01)。共检出16个远处转移灶,其中^(18)F-FDG PET/CT检出11个(68.8%),^(18)F-FAPI PET/CT检出15个(93.8%),两种示踪剂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18)F-FAPI PET/CT可较好地显示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18)F-FAPI可作为一种较有前景的放射性示踪剂,尤其适用于^(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 肿瘤 低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探讨牙齿缺失对脑代谢相关影响
11
作者 李之豪 杨元山 黄劲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脑代谢改变与前磨牙及磨牙(后牙)缺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采集72例后牙缺失较多者(病例组)和126例后牙缺失较少者(对照组)CT及PET头颅影像数据,运用SPM12软件对头颅CT及PET数据进行预处理及独立样本t检验,获得显著差异脑... 目的:探讨脑代谢改变与前磨牙及磨牙(后牙)缺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采集72例后牙缺失较多者(病例组)和126例后牙缺失较少者(对照组)CT及PET头颅影像数据,运用SPM12软件对头颅CT及PET数据进行预处理及独立样本t检验,获得显著差异脑区(P<0.001,未校正),进一步计算显著差异脑区与全脑的标准摄取值比值,运用SPSS 26.0对病例组显著差异脑区标准摄取值比值与后牙数目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1)。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双侧丘脑、左侧舌回、右侧颞极平面、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枕梭状回、右侧梭状回、右侧尾状核脑代谢减低(P<0.001,未校正);病例组双侧丘脑标准摄取值比值与后牙总数呈正相关(左:r=0.388,P=0.001;右:r=0.386,P=0.001)。结论:后牙缺失可以导致脑代谢减低,涉及双侧丘脑、左侧舌回、右侧颞极平面、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枕梭状回、右侧梭状回、右侧尾状核,其中双侧丘脑代谢减低程度与后牙缺失数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牙齿 脑疾病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5
12
作者 胡裕效 张垒 +1 位作者 季发权 朱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97-601,共5页
目的 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xoxy glucose,FDG)PET/CT显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并且认为可以在术前有效地预测胶质瘤的病理分级。但目前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18F-FDG PET/CT表现的认识十分... 目的 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xoxy glucose,FDG)PET/CT显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并且认为可以在术前有效地预测胶质瘤的病理分级。但目前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18F-FDG PET/CT表现的认识十分有限。文中研究PET/CT对GBM的诊断价值。方法 9例经病理证实的GBM患者(男7例,女2例)行18F-FDG PET/CT检查,所有9例患者均为初诊。结果 9例患者共10处病灶,其中右侧额叶4例,右侧颞叶3例,左侧顶叶2例,左侧枕叶1例。肿瘤为单发或多发病灶,常位于脑白质内,边界不清晰,大小不等,周围可见明显水肿。18F-FDG PET/CT显像示病灶呈等低密度灶,大多数对18F-FDG摄取明显上升。结论 GBM的18F-FDG PET/CT表现有一定特点,熟悉其影像特点有助于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18-脱氧葡萄糖 PET/CT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评价糖尿病前期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改变 被引量:6
13
作者 姜东朗 冯洪波 +1 位作者 邱湘哲 张延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评价糖尿病前期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的特点。方法收集接受全身^(18) 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105例,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3组:糖尿病前期组(5.6mmol/L≤空腹血糖≤6.9mmol/L),高血糖水平正常组(5.1mmol/L≤空腹血糖... 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评价糖尿病前期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的特点。方法收集接受全身^(18) 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105例,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3组:糖尿病前期组(5.6mmol/L≤空腹血糖≤6.9mmol/L),高血糖水平正常组(5.1mmol/L≤空腹血糖<5.6mmol/L)及低血糖水平正常组(4.6mmol/L≤空腹血糖<5.1mmol/L),每组各35例。采用SPM 12软件对3组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高血糖水平正常组与低血糖水平正常组比较,未出现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糖尿病前期组与高血糖水平正常组比较,出现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BA47)、左侧额下回(BA45)、右侧额中回(BA10)、右侧额下回(BA45、BA47)。糖尿病前期组与低血糖水平正常组比较,出现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BA47)、左侧额下回(BA47、BA45、BA9)、右侧额中回(BA10)。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部分脑区出现葡萄糖代谢减低,提示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已经出现脑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葡萄糖代谢 脱氧葡萄糖F18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显像剂6-^(18)FDG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政伟 钱隽 +4 位作者 薛方平 刘平 李燕茹 管一晖 朱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19-2423,共5页
为了研究正电子核素18F标记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显像剂6-18氟-6-脱氧葡萄糖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以D-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过丙酮和苯甲醛对1,2,3,5位羟基的定位保护,然后用对甲苯磺酰氯和6位的羟基反应得到能被18F-进攻的离去基... 为了研究正电子核素18F标记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显像剂6-18氟-6-脱氧葡萄糖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以D-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过丙酮和苯甲醛对1,2,3,5位羟基的定位保护,然后用对甲苯磺酰氯和6位的羟基反应得到能被18F-进攻的离去基团,最后用18F-离子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实现对葡萄糖6位的氟代标记;反应中间体用NMR和MS表征,最终产物用标准品6-19FDG在HPLC下对照确认,测定放化纯度,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6-18氟-6-脱氧葡萄糖的放射性标记过程需35min(从加速器轰击结束算起),放化产率70%±5%(校正后,n=5),放化纯度>95%.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表明,各个器官在1.0min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平衡.初步研究结果表明,6-18FDG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显像剂,为以后的体内外研究及活体显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葡萄糖转运蛋白 6-186-脱氧-D-葡萄糖 一锅法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18)F-FDG为辅基的^(18)F-氟标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晖 李阳 李淼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3-207,共15页
在核医学分子影像领域用于正电子示踪剂的^(18)F-氟标记方法中,基于含^(18)F-氟中间体分子(即辅基)的方法其反应条件温和、化学选择性好,产物易纯化,是进行^(18)F-氟标记的经典策略之一。2-^(18)F-氟代-2-脱氧-D-葡萄糖(2-^(18)F-fluoro... 在核医学分子影像领域用于正电子示踪剂的^(18)F-氟标记方法中,基于含^(18)F-氟中间体分子(即辅基)的方法其反应条件温和、化学选择性好,产物易纯化,是进行^(18)F-氟标记的经典策略之一。2-^(18)F-氟代-2-脱氧-D-葡萄糖(2-^(18)F-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正电子示踪剂,其分子结构简单、亲水性强、易获得,是用于间接^(18)F-氟标记的理想辅基。通过比较其方法学参数,并分析标记产物性能可知,以^(18)FFDG为辅基的间接^(18)F-氟标记方法有酶法、成肟法、巯基连接法、"点击化学"法等,在小分子、肽、酶和纳米粒的^(18)F-氟标记研究中均有报道。此外,微流控芯片等新技术在上述方法中也有应用。与^(18)F-FDG连接可方便地同时实现被标记分子糖基化和^(18)F-氟标记,显著改善标记产物的体内分布和消除特性,虽存在反应步骤多、被标记分子需修饰等局限,但以^(18)F-FDG为辅基进行^(18)F-氟标记仍是一种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应用价值的间接^(18)F-氟标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辅基 间接标记 18F-标记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氟醚麻醉下健康志愿者脑葡萄糖代谢的显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代华 徐礼鲜 +3 位作者 柴伟 张惠 林树新 徐海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研究健康志愿者吸入不同浓度安氟醚麻醉时脑葡萄糖代谢(CMGlu)的改变。方法选择5名志愿者,每位志愿者分别做3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CPETPlus扫描仪及18氟标记的脱氧葡...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研究健康志愿者吸入不同浓度安氟醚麻醉时脑葡萄糖代谢(CMGlu)的改变。方法选择5名志愿者,每位志愿者分别做3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CPETPlus扫描仪及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DG)标记技术测定CMGlu,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2、3次分别吸入0.5MAC和1.0MAC安氟醚。结果与清醒时比较,吸入0.5MAC和1.0MAC安氟醚后全脑CMGlu显著降低(P<0.05,P<0.01)。吸入0.5MAC安氟醚麻醉后脑内各区CMGlu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但以丘脑、扣带回、额叶、楔叶、楔前叶和桥脑更为显著(P<0.01);与0.5MAC时比较,1.0MAC时全脑及脑内各区CMGlu计数均进一步降低(P<0.05),但程度基本一致。结论全脑及脑内各区CMGlu在吸入安氟醚麻醉时均可显著降低,且程度与吸入安氟醚的浓度似乎相关。丘脑、扣带回、额叶、楔叶、楔前叶和桥脑等脑区对安氟醚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代谢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很可能的散发型Creutzfeldt-Jakob病脑葡萄糖代谢统计参数图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喆 王瑞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84-887,891,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为很可能的散发型Creutzfeldt-Jakob病(s CJD)患者的脑FDG PET/CT影像,总结其显像特点,并通过统计参数图(SPM)分析s CJD患者的受影响脑区,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辅助影像学方法。资料与方法 7例患者根据WHO标准及2009年临...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为很可能的散发型Creutzfeldt-Jakob病(s CJD)患者的脑FDG PET/CT影像,总结其显像特点,并通过统计参数图(SPM)分析s CJD患者的受影响脑区,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辅助影像学方法。资料与方法 7例患者根据WHO标准及2009年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临床很可能的s CJD,均行FDG PET/CT显像,选择年龄匹配的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图像分别进行视觉分析及SPM分析。结果视觉分析见s CJD患者存在广泛的皮层及基底节区葡萄糖代谢减低,部分患者为单侧减低为主;SPM分析s CJD组双侧顶叶、额叶、枕叶及尾状核头放射性摄取较对照组减低(P<0.05),单侧为主患者的SPM分析提示存在小脑交叉失联络(P<0.05)。结论 s CJD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特点为广泛的皮层及基底节区代谢减低,其葡萄糖代谢异常改变在特定的临床背景下可成为s CJD临床诊断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综合征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F18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部弥漫大B淋巴瘤PET-CT脑葡萄糖代谢改变情况分析
18
作者 李洋洋 丁重阳 郭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6-750,共5页
目的:采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方法分析体部弥漫大B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脑葡萄糖代谢改变模式。方法:入选52例均无脑部受累的体部DLBCL患者以及52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 目的:采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方法分析体部弥漫大B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脑葡萄糖代谢改变模式。方法:入选52例均无脑部受累的体部DLBCL患者以及52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进行常规体部及脑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2组图像进行视觉分析后用SPM方法进行两组之间的t检验获得两组间有差异脑区的Talairach坐标值。测量患者体部肿瘤总体积(whole-body 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wb)及肿瘤糖酵解总量(whole-body 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wb),分析MTVwb、TLGwb与脑葡萄糖代谢改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LBCL视觉可见脑皮层弥漫性、对称性的代谢减低,基底节区代谢相对增高。SPM分析结果显示,双侧额顶颞枕皮层广泛葡萄糖代谢减低(P<0.001),仅中央前后回未受影响。右侧丘脑枕核葡萄糖代谢亦有所减低。DLBCL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增高的区域则广泛分布于除枕叶外的皮层下白质区、右侧海马区、左侧基底节、双侧苍白球及双侧小脑扁桃体区等部位。部分脑区SPM分析颞顶枕等部位可见小灶性脑区的葡萄糖代谢程度与MTVwb、TLGwb呈负相关(P<0.001)。结论:DLBCL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改变有较为特定的模式,并且一些脑区与体部肿瘤的葡萄糖代谢负荷存在负相关。在体部DLBCL的评价中有必要关注脑代谢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淋巴瘤 葡萄糖代谢 统计参数图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PET观察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虹 高凯 +5 位作者 李瑞晟 任映 朱志慧 孙海芸 杨金铎 王蓬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36-338,I0011,共4页
目的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microPET(18F-FDG microPET)影像学技术观察正常对照组小鼠,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脑葡萄糖代谢情况。方法随机挑选6月龄正常对照组C57BL/6J小鼠3只,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APPswe/PS1... 目的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microPET(18F-FDG microPET)影像学技术观察正常对照组小鼠,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脑葡萄糖代谢情况。方法随机挑选6月龄正常对照组C57BL/6J小鼠3只,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各3只,通过2%异氟烷吸入麻醉后,从尾静脉弹丸式注射放射性示踪剂18F-FDG每例约14.8~16.5 MBq,摄取45 min后进行10 min microPET图像采集。计算并比较各组小鼠每克脑组织(除小脑)18F-FDG的摄取率。结果姜黄素治疗组小鼠每克脑组织18F-FDG的摄取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提高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18 F-FDG的摄取及每克脑组织的摄取率,并可能通过影响脑葡萄糖代谢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葡萄糖代谢 姜黄素 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18)F-FDG PET/CT显像原发灶代谢体积与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博 解敬慧 +1 位作者 冯洪波 张延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31-1535,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18)F-FDG PET/CT显像原发灶代谢体积(MTV)与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接受PET/CT全身扫描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38例NSCLC患者,其中腺癌(腺癌组)92例、鳞癌(腺癌组)46例。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18)F-FDG PET/CT显像原发灶代谢体积(MTV)与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接受PET/CT全身扫描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38例NSCLC患者,其中腺癌(腺癌组)92例、鳞癌(腺癌组)46例。分析两组间MTV的差异性,MTV与分化程度、年龄、病灶大小、密度及T分期等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鳞癌组MTV明显高于腺癌组(F=28.390,P<0.001),整体(r=0.785、0.577)、鳞癌组(r=0.791、0.509)及腺癌组(r=0.720、0.439)MTV均与病灶大小、T分期呈正相关(P均<0.01),与年龄、病灶密度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整体及腺癌组MTV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631、-0.751,P均<0.01),鳞癌组MTV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r=-0.35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仅MTV纳入回归方程(OR=1.096,P<0.001);腺癌组与鳞癌组中,应用MTV评估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850(P<0.001),阈值分别为2.49 cm^3、18.49 cm^3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13%(41/46)、78.26%(36/46)和81.25%(26/32)、78.57%(11/14)。结论 NSCLC的^(18)F-FDG PET/CT显像原发灶MTV是转移独立的影响因子,MTV越高提示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18F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代谢体积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