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苯尼考预混剂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忠意 刘素梅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3年第3期8-9,共2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氟苯尼考预混剂中非法添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的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以流动相A(磷酸3.0ml加水至1000ml,用三乙胺调pH值至3.0±0.1,加乙腈50ml)-甲醇(88∶12)为流动相,采...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氟苯尼考预混剂中非法添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的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以流动相A(磷酸3.0ml加水至1000ml,用三乙胺调pH值至3.0±0.1,加乙腈50ml)-甲醇(88∶12)为流动相,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采集波长为200~400nm,分辨率为1.2nm,记录光谱图和283nm波长处的色谱图,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显示,4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浓度在0.5~2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添加回收率在99.2%~10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8%~0.85%之间,检测限0.5mg/g。本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氟苯尼考预混剂中非法添加喹诺酮类药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预混剂 喹诺酮类药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预混剂对Wistar大鼠的口服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孙继超 董朕 +2 位作者 陈晨 张继瑜 周绪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85-3791,共7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氟苯尼考预混剂对Wistar大鼠的口服急性毒性,使用OECD修订的改良上下法(UDP)测定半数致死量(LD 50),通过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临床化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在急性暴露下氟苯尼考预混剂对Wistar大鼠的生物系统和... 本研究旨在评估氟苯尼考预混剂对Wistar大鼠的口服急性毒性,使用OECD修订的改良上下法(UDP)测定半数致死量(LD 50),通过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临床化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在急性暴露下氟苯尼考预混剂对Wistar大鼠的生物系统和主要器官的不良影响。根据氟苯尼考的LD 50>5000 mg/kg,选择上下法的限度试验,使用固定数量(5只)的动物,给药剂量为2000 mg/kg,连续观察14 d,记录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并由AOT425StatPgm程序计算得到LD 50,另外用3只大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5只大鼠均未死亡,LD 50>2000 mg/kg;试验期间,给药组未表现出可见的毒性反应迹象;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的血液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在临床化学检查中,给药组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药物制剂对肝脏存在毒性损伤;剖检观察中无明显的眼观变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给药组对主要器官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十二指肠均无毒性损伤作用,暂无法确定其毒性靶器官。结果表明,氟苯尼考预混剂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可靠的,更多的毒性信息仍需进行长期毒性试验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预混剂 口服急性毒性 上下法 半数致死量 血液学 临床化学 组织病理学 靶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