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18-脱氧葡萄糖PET/CT在胃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江 朱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25-829,共5页
目的探讨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胃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资料和方法25例经病理确诊的胃淋巴瘤,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22~79岁;分为3组,Ⅰ组11例,仅在治疗前进行1次PET/CT显像;Ⅱ组5例,治疗前、后多次PET/CT显像... 目的探讨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胃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资料和方法25例经病理确诊的胃淋巴瘤,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22~79岁;分为3组,Ⅰ组11例,仅在治疗前进行1次PET/CT显像;Ⅱ组5例,治疗前、后多次PET/CT显像;Ⅲ组9例,仅在治疗后进行PET/CT显像。结果将Ⅰ组、Ⅱ组16例胃淋巴瘤患者治疗前的PET/CT影像表现分为4型,6例胃壁弥漫性增厚伴FDG代谢显著增高(Ⅰ型);7例胃壁节段性增厚伴FDG代谢显著增高(Ⅱ型);2例胃壁局限性增厚伴FDG代谢增高(Ⅲ型);1例胃壁多发结节样增厚伴FDG代谢串珠样增高(Ⅳ型)。Ⅱ组5例PET/CT评价疗效,4例达完全缓解,1例达部分缓解。ⅢⅢ组9例中有5例PET/CT显像阴性,1例发现新生肺癌,3例发现淋巴结活性病灶。结论胃淋巴瘤的18F-FDGPET/CT影像以Ⅰ型、Ⅱ型表现为主;18F-FDGPET/CT能较全面、准确地评价胃淋巴瘤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胃肿瘤 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18-脱氧葡萄糖联合氟-18-胸腺嘧啶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书新 刘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0-834,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和氟-18-胸腺嘧啶(18F-FLT)PET/CT显像以及两者联合显像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资料和方法以规范化操作、随机、前瞻方式收集胸部CT诊断困难的肺部病变38例,分别行18F-FLTPET/CT和1... 目的对比观察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和氟-18-胸腺嘧啶(18F-FLT)PET/CT显像以及两者联合显像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资料和方法以规范化操作、随机、前瞻方式收集胸部CT诊断困难的肺部病变38例,分别行18F-FLTPET/CT和18F-FDGPET/CT显像,分析比较18F-FLTPET/CT和18F-FDGPET/CT显像以及两者联合显像这3种检测方案的诊断效率。结果 18F-FDG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84.6%(22/26),特异度仅为66.7%(8/12),准确性为78.9%(30/38);18F-FL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仅为69.2%(18/26),特异度为91.7%(11/12),准确性为76.3%(29/38)。双示踪剂联合显像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96.2%(25/26),特异度为100%(12/12),准确性为97.4%(37/38)。与18F-FDG与18F-FLT单一检查比较,双示踪剂PET/CT显像诊断敏感性比18F-FLT高(P<0.05),特异性比18F-FDG高(P<0.05),准确性比两者均高(P<0.05)18F-FDG的特异性较低,18F-FLT的敏感性较差,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最高。[FLTSUV]/[FDGSUV]比值以0.4~0.9为阈,可最大程度区分肺癌和良性病灶。结论 18F-FDG的特异性较低,18F-FLT的敏感性较差,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最高。双示踪剂PET/CT联合显像可以克服单一显像的局限性,明显改善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痴呆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尚琨 卢洁 +2 位作者 李则 帅冬梅 苏玉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97-1300,共4页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额颞叶痴呆(FT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AD 20例和FTD 10例的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资料,采用...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额颞叶痴呆(FT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AD 20例和FTD 10例的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资料,采用脑代谢影像进行视觉分析,测量相应部位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 take value,SUV),以小脑为参考脑区,以放射性摄取减低脑区的SUV与小脑SUV的比值(SUVr)表示。采用NeuroQ脑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其代谢模式特点。结果20例AD患者视觉分析显示,16例(80.0%)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8例(40.0%)伴有双侧颞叶代谢减低,5例(25.0%)伴有单侧额叶代谢减低,2例(10.0%)伴有单侧颞叶代谢减低;定量分析显示,全部患者(100.0%)均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18例(90.0%)伴有后扣带回代谢减低,17例(85.0%)伴有双侧颞叶代谢减低,7例(35.0%)伴有单侧额叶代谢减低。10例FTD患者视觉分析显示,8例(80.0%)患者伴有颞叶代谢减低,6例(60.0%)患者伴有额叶代谢减低,3例(30.0%)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定量分析显示,10例患者(100.0%)均伴有额叶代谢减低,8例(80.0%)伴有颞叶代谢减低,4例(40.0%)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4例(40.0%)伴有基底节代谢减低,3例(30.0%)伴有后扣带回代谢减低。AD患者和FTD患者额叶、顶叶和颞叶SUV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0.13 vs 0.75±0.09,0.78±0.14 vs 1.06±0.05,0.81±0.14 vs 0.95±0.12,P<0.01)。结论18F-FDG PET/CT脑显像显示的AD和FTD患者不同的代谢减低模式,有助于临床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卵巢癌术后复发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谢红军 宋文忠 +2 位作者 高海燕 杨年 刘兆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卵巢癌术后患者复发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46例患者,行全身显像及局部延迟显像;以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2.5伴密度异常为阳性,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10个月内... 目的探讨全身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卵巢癌术后患者复发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46例患者,行全身显像及局部延迟显像;以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2.5伴密度异常为阳性,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10个月内随访。结果 60例次全身显像,阳性48例次,30例次延迟显像SUVmax增加大于20%;CA125升高39例次。34例病灶在腹盆腔内,12例伴有其他部位转移。检查后化疗22例次,再手术12例次,放疗8例次,未治疗13例次。切除26处病灶中,25处肿瘤转移,准确率为96.2%。结论 PET/CT发现卵巢癌术后转移灶主要位于腹盆腔内;手术切除病例,CA125明显降低;多灶性病例行全身化疗或局部放疗;CA125正常病例,显像可提前发现转移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探讨炎症在兔腹主动脉瘤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聂毛晓 赵全明 +4 位作者 闫云峰 李昕和 冯婷婷 赵欣 张学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53-857,共5页
目的利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扫描,探讨兔腹主动脉瘤进展与炎症的关系。方法 20只新西兰雄白兔给予弹力蛋白酶腔内灌注,制备肾下腹主动脉瘤模型,术后2周和4周各取10只白兔行超声、PET/CT扫描,耳缘静脉... 目的利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扫描,探讨兔腹主动脉瘤进展与炎症的关系。方法 20只新西兰雄白兔给予弹力蛋白酶腔内灌注,制备肾下腹主动脉瘤模型,术后2周和4周各取10只白兔行超声、PET/CT扫描,耳缘静脉采血后处死,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留取动脉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标准化靶-本底比。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动脉瘤最大直径增长率为(89.21±0.02)%;与术后2周比较,术后4周动脉瘤最大直径增长率为(15.80±0.01)%。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MMP-2、MMP-9明显升高(P<0.05);与术后2周比较,术后4周MMP-2、MMP-9明显降低(P<0.05)。术后4周SUVmax较术后2周明显降低(0.35±0.05 vs 0.90±0.03,P<0.05)。术后2周巨噬细胞染色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术后4周(P<0.05)。结论炎症在腹主动脉瘤早期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主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 CT显像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付涧兰 宋法寰 程爱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特征,探讨PET-CT在脂肪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PET...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特征,探讨PET-CT在脂肪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PET-CT表现,比较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FDG代谢程度的差异及代谢的均匀性。结果:高分化型脂肪肉瘤以脂肪密度为主,均为单发,内有絮状间隔和(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团片影伴轻度代谢;黏液样脂肪肉瘤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单发或多发,代谢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增高;去分化型脂肪肉瘤为软组织密度影为主的混杂密度肿块,代谢不均匀,软组织成分代谢增高明显,常伴有大片片状坏死区;混合型脂肪肉瘤为高分化型与去分化型的混合类型,多发病灶,两种类型的影像表现均有。局部脂肪浸润12例,其中1例复发性去分化型脂肪肉瘤患者发生肺转移,所有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FNCCLE分级为G1、G2和G3级患者脂肪肉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分别为3.00、5.67和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1与G3、G2与G3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患者的PET-CT表现不同,术前PET-CT检查能明确肿瘤侵犯范围、有无转移情况,有利于初步判断脂肪肉瘤的病理亚型和评估组织学分级,有助于手术计划的制订,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病理学 脂肪肉瘤/影像诊断 脱氧葡萄糖f18/代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方法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PET-CT结合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成伟 陈为军 梁文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11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18F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结合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DI-CTP)灌注指数(PI)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证实的SPN 34例(恶性结节21例、良性... 目的探讨18F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结合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DI-CTP)灌注指数(PI)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证实的SPN 34例(恶性结节21例、良性结节13例),均行18F-FDG PET-CT及DI-CTP检查,18F-FDG PET-CT以SUV≥2.5、DI-CTP以PI<50%为恶性结节诊断阈值,比较分析二者分别及结合对SPN的诊断效能。结果 34例SPN左肺固有上叶5例、左肺舌叶2例、左肺下叶3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11例。结节最大径:1.0~2.0 cm 8例、2.0~3.0 cm 26例,其中伴肺门及纵隔增大淋巴结2例。18F-FDG PET-CT SUV诊断SPN的敏感性81.0%,特异性46.2%,准确性67.6%。DI-CTP PI诊断SPN的敏感性90.5%,特异性84.6%,准确性88.2%。18F-FDG PET-CT SUV结合DI-CTP PI诊断SPN的敏感性95.2%,特异性100.0%,准确性97.1%。结论 SPN病理特点决定了18F-FDG PET-CT SUV及显像的复杂多样,18F-FDG PET-CT SUV结合DI-CTP PI可大大提高SPN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电脑断层扫描 脱氧葡萄糖f18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PSMA-1007 PET/CT与^(18)F-FDG PET/CT及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效能对比分析
8
作者 姜丹凤 申双 +1 位作者 王晋波 卫宁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对比氟-18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抑制剂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18)F-PSMA-1007 PET/CT)与氟-18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 PET/CT)及MRI在前列腺癌(PCa)诊断及分期... 目的探讨对比氟-18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抑制剂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18)F-PSMA-1007 PET/CT)与氟-18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 PET/CT)及MRI在前列腺癌(PCa)诊断及分期中的效能。方法选取本院疑似PCa的103例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诊断为恶性76例,良性27例。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18)F-PSMA-1007 PET/CT与^(18)F-FDG PET/CT及MRI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并分析其诊断PCa分期的效能。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18)F-PSMA-1007 PET/CT诊断PCa敏感度为94.74%(72/76),特异度为100%(27/27);^(18)F-FDG PET/CT诊断PCa的敏感度为89.47%(68/76),特异度为70.37%(19/27);MRI诊断PCa的敏感度为84.21%(64/76),特异度为62.96%(17/27)。^(18)F-PSMA-1007 PET/CT、^(18)F-FDG PET/CT、MRI诊断PCa Kappa值分别为0.904、0.598、0.461。^(18)F-PSMA-1007 PET/CT诊断PCa符合率高于^(18)F-FDG PET/CT诊断与MRI诊断,误诊率低于^(18)F-FDG PET/CT诊断与MRI诊断,漏检率低于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PSMA-1007 PET/CT诊断包膜外侵犯、精囊腺侵犯、淋巴结转移、骨转移高于^(18)F-FDG PET/CT诊断与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PSMA-1007 PET/CT与^(18)F-FDG PET/CT及MRI诊断PCa诊断及分期均具有一定价值,但^(18)F-PSMA-1007 PET/CT诊断PCa与诊断分期的准确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18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抑制剂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18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及额颞叶痴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候亚琴 张海琴 +4 位作者 卢洁 关乐 苏赫男 张人玲 梁志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患者18 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患者18 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核医学科就诊并诊断为AD和FTD的患者29例,按诊断分为AD组1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1.57±7.46)岁;FTD组1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2.80±7.53)岁。同期选健康老年人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0.11±10.79)岁。所有研究对象行18F-FDG的SPECT检查。结果对照组双侧大脑皮质、丘脑和基底节区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稀疏或缺损。AD组和FTD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18F-FDG的SPECT检查均表现为皮质代谢减低。AD组15例双侧大脑皮质对称性减低,其中40.00%顶、颞叶皮质代谢对称性明显减低;33.3%双侧顶叶皮质代谢对称性明显减低;13.33%伴有双侧额叶皮质代谢对称性减低。FTD组8例对称性减低,其中50%双侧额叶皮质代谢对称性明显减低。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显示,AD组和FTD组患者的SPECT脑代谢表现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8F-FDG的SPECT能够为临床鉴别诊断AD和FTD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脱氧葡萄糖f18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心肌代谢显像^(18)氟-脱氧葡萄糖摄取状况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光 宋丽萍 +1 位作者 杨敏福 杨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正确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心肌缺血显像方法。资料与方法两组各9名受试者分别于禁食状态下接受一日法、两日法静息、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定量分析两种显像方法在静息和运动状态下心肌18F-FD... 目的探讨正确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心肌缺血显像方法。资料与方法两组各9名受试者分别于禁食状态下接受一日法、两日法静息、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定量分析两种显像方法在静息和运动状态下心肌18F-FDG摄取的差异。结果两日法运动状态下的正常心肌18F-FDG摄取不符合18F-FDG示踪动力学。而一日法运动状态下正常心肌18F-FDG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heart)与肝实质的SUVliver比值及心肌与心血池的SUV比值(SUVheart/SUVliver;SUVheart/SUVblood pool)明显高于静息状态(2.07±1.44,1.31±0.81,P<0.05;2.61±0.80,1.75±0.52,P<0.05)。且三支冠脉血管区域之间18F-FDG摄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日法静息、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运动后各节段心肌18F-FDG摄取成比例明显增加,符合负荷心肌18F-FDG示踪动力学。结论本研究证实,一日法静息和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可成为运动诱发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无创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伽玛刀疗效的评估
11
作者 边艳珠 卢亚敏 +5 位作者 郑鑫 魏强 任朝英 吴大勇 李金福 张文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708-1709,共2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淋巴转移 放射疗法 适形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评估脊柱骨巨细胞瘤RANKL单抗疗效的价值
12
作者 宋乐 李慧 +1 位作者 张安南 张卫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索18F-FDGPET/CT对脊柱骨巨细胞瘤RANKL单抗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11例接受RANKL单抗治疗的脊柱骨巨细胞瘤患者的PET/CT资料。分析病变数目、部位、骨质破坏特点,测量... 目的探索18F-FDGPET/CT对脊柱骨巨细胞瘤RANKL单抗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11例接受RANKL单抗治疗的脊柱骨巨细胞瘤患者的PET/CT资料。分析病变数目、部位、骨质破坏特点,测量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长径。按照修改后的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标准、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及inverse Choi density/size(ICDS)标准判断肿瘤的客观缓解率。结果11例患者骨病变均为单发,呈溶骨性破坏,骨皮质不完整,治疗后病变均见边缘骨质硬化。病变基线SUVmax为12.12±3.64,用药后为4.39±2.10,%△SUVmax为31.81%~80.52%。按照修改后的EORTC标准,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9例。病变长径基线中位值为46.21(33.84,85.93)mm,用药后为42.25(32.44,79.29)mm,变化率为0.71%~22.90%。按照修改后RECIST 1.1标准,疾病稳定11例;按照ICDS标准,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9例。结论PET/CT可用于脊柱骨巨细胞瘤RANKL单抗治疗效果评估,采用修改后EORTC标准获得的客观缓解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脱氧葡萄糖f18 抗体 单克隆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钙血症为首发症状的结节病18F-FDG PET/CT显像1例
13
作者 董有文 张谷青 +2 位作者 高建英 党娜 孔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4,共2页
1病例简介女,50岁,主诉:血钙升高半年。查体:双颊皮肤红,双肾区叩痛,双下肢中度水肿,可见四肢及后背多发紫褐色斑片。实验室检查:血钙3.08 mmol/L,甲状旁腺激素2.560 ng/L,肌酐235.8μmol/L,总25-(OH)维生素D 8.670μg/L,神经元特异性... 1病例简介女,50岁,主诉:血钙升高半年。查体:双颊皮肤红,双肾区叩痛,双下肢中度水肿,可见四肢及后背多发紫褐色斑片。实验室检查:血钙3.08 mmol/L,甲状旁腺激素2.560 ng/L,肌酐235.8μmol/L,总25-(OH)维生素D 8.670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9.920μg/L。24 h尿钙19.16 mmol/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高钙血症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脱氧葡萄糖f18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DG-PE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勇 田嘉禾 +6 位作者 姚树林 张书文 邵明哲 卫勃 徐白萱 刘雁翎 尹大一 《同位素》 CAS 2004年第1期27-30,共4页
对33例经胃镜检查初步诊断为胃癌的患者进行18FDG-PET(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断层扫描)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癌术后随访病例19例,以评价18FDG-PE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18FDG-PET对于肿瘤原发病灶诊断准确率97%(32/33),1例假阴性,远... 对33例经胃镜检查初步诊断为胃癌的患者进行18FDG-PET(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断层扫描)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癌术后随访病例19例,以评价18FDG-PE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18FDG-PET对于肿瘤原发病灶诊断准确率97%(32/33),1例假阴性,远处转移准确率100%(6/6)。对于单纯胃局部(主要为第1站)淋巴结转移灵敏度55%(6/11),特异性为100%。改变22%(7/32)的患者治疗方案。19例随访病例中7例PET显示阴性,其中5例随访时间超过2年而未见复发。12例发现局部和/或多发转移,其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例,肺转移2例,肝转移3例,腹腔淋巴结转移6例,吻合口局部复发3例,骨转移6例。18FDG-PET对胃癌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诊断 ^18fDG-PET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断层扫描 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术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肾上腺淋巴瘤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段晓蓓 陈相猛 +3 位作者 邹伟强 黄斌豪 吴月娥 孙丽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9-923,共5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6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经病理确诊为肾上腺淋巴瘤并行PET/CT检查的患者13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变累及范围、形态、大小...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6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经病理确诊为肾上腺淋巴瘤并行PET/CT检查的患者13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变累及范围、形态、大小、边界、密度、SUVmax、受累淋巴结及肾上腺外脏器受累情况等。勾画感兴趣区(ROI)并计算肾上腺病灶SUVmax,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结果13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继发性12例、原发性1例;9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为套细胞淋巴瘤,2例为NK/T细胞淋巴瘤;10例为双侧肾上腺受侵;3例为单侧肾上腺受侵(左侧2例、右侧1例);共累及肾上腺23个,其中13个表现为软组织肿块、8个表现为软组织结节、2个表现为肾上腺增粗;10例边界清楚,3例伴有囊变、坏死,无伴钙化、出血、脂肪;9例伴肾上腺外器官受侵;10例伴淋巴结肿大,受侵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颈部、纵隔、腹膜后。PET/CT显像肾上腺病变表现为FDG高摄取,SUVmax为5.7~30.8,平均15.8±8.9。结论肾上腺淋巴瘤多为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PET/CT可显示双侧肾上腺受累、边界清楚、明显摄取FDG的软组织肿块。PET/CT可较好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有助于制订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肾上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与骨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琳 李勇 +3 位作者 王丽范 韩巍 王家富 闫志钧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与骨转移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评估18F-FDG PET/CT对MM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7年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诊断为MM与骨转移瘤患者各30例,分别行...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与骨转移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评估18F-FDG PET/CT对MM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7年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诊断为MM与骨转移瘤患者各30例,分别行18F-FDG PET/CT显像。对比两组患者病灶分布部位、骨质破坏形态、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及代谢均匀性等;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的骨骼18F-FDG代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MM与骨转移瘤均好发于脊柱、骨盆、胸部骨,其次为四肢骨骼,脊柱、骨盆与四肢骨的病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常累及颅骨,骨转移瘤较少累及颅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骨转移瘤对18F-FDG的摄取能力均高于健康体检者骨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对18F-FDG多表现为弥漫性轻微摄取,骨转移瘤多表现为不均匀高摄取。本组MM病灶中,溶骨性骨质破坏占96.7%,多为"穿凿样"或"虫噬样"表现,并可见骨骼呈膨胀性改变,以肋骨为著,成骨性改变极少出现(3.3%);骨转移瘤的病灶中,骨质破坏占76.7%,多表现为局灶性病变,成骨性改变约36.7%。MM与骨转移瘤在出现骨质破坏的同时均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成,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可同时获取解剖和代谢等多种影像特征,对于MM和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肿瘤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剑杰 周鑫 +2 位作者 王骁 马潞娜 李立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36-940,942,共6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18F-FDG PET/CT表现,观察肿瘤形态、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肿瘤的FDG代谢特征及肿瘤分期。结...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18F-FDG PET/CT表现,观察肿瘤形态、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肿瘤的FDG代谢特征及肿瘤分期。结果 PET/CT显像示多数患儿处于中晚期,表现为全身多部位肿瘤侵犯,包括区域淋巴结、全身骨髓、脑膜、眼眶内或椎管;20例原发病灶位于腹膜后交感神经链走行区或肾上腺,4例位于纵隔内交感神经链走行区。肿瘤FDG代谢程度变异较大,从接近到明显高于肝脏放射性本底不等,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为0.8~3.9,肿瘤/肝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比值为1.6~9.5;16例瘤内可见砂粒样或斑块状钙化。3例肿瘤分期为Ⅲ期,21例Ⅳ期。结论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特征性PET/CT表现为体积常较大、密度混杂合并钙化,易包绕大血管、多合并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可以为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术前诊断和准确分期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脱氧葡萄糖f18 肿瘤分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与^(18)F-FDG PET/CT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相关性及联合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8
作者 于鹏 王瑞民 +1 位作者 徐白萱 田嘉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30-734,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价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03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及超声BI-RADS分级进行回顾性研究,分... 目的分析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价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03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及超声BI-RADS分级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最大SUV(SUVmax)与超声BI-RADS分级的相关性,并以病理或长期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别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在103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中,良性46例,恶性57例;SUVmax与超声BI-RADS分级的Pearson相关系数r=0.464(P<0.01);所有患者中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47%、73.91%、80.95%、84.99%;BI-RADS分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0%、69.60%、79.42%、91.38%;在BI-RADS 3~4级的患者中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0%、71.40%、66.65%、90.91%;BI-RADS分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0%、46.40%、51.60%、86.67%。结论 SUVmax与超声BI-RADS分级不具有明显相关性,对于BI-RADS 3~4级病例,BI-RADS分级诊断的特异度明显降低,PET/CT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点,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乳房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肺癌肾上腺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丁重阳 李天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7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18 F-FDG PET/CT检查并诊断肾上腺转移瘤及良性病变48例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别测量肾上腺病灶(共63个)的大小(短径)、CT值及SUVmax,采用t检...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18 F-FDG PET/CT检查并诊断肾上腺转移瘤及良性病变48例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别测量肾上腺病灶(共63个)的大小(短径)、CT值及SUVmax,采用t检查及χ2检验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ROC(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分析确定SUVmax区分肾上腺转移瘤与良性病变的最佳临界点。结果 163个病灶最终确诊46个为肾上腺转移瘤,17个为良性病变,肾上腺转移瘤与良性病变的大小分别为(2.01±1.09)cm、(1.57±0.7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2,P=0.146);两组病灶的CT值分别为(31.69±9.98)HU、(9.80±3.98)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6,P=0.000);肾上腺转移瘤的SUVmax为8.86±5.05,良性病变的SUVmax为2.41±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9,P=0.000)。肾上腺转移瘤左右侧分布比例为:左侧50%(17/34),右侧14.7%(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676,P=0.002);2以肾上腺病灶SUVmax与正常肝脏的SUVmax的比值>1作为诊断标准,PET/CT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5%(43/46)、76.5%(13/17)及88.9%(56/63),阳性预测值为91.5%(43/47),阴性预测值为81.3%(13/16)。ROC曲线分析,以SUVmax>3.5作为诊断标准,则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43/46)、88.2%(15/17)、92.1%(58/63)、95.6%(43/45),和83.3%(15/18)。结论 18F-FDG PET/CT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以SUVmax>3.5作为诊断标准,可较好的诊断出肾上腺转移瘤和肾上腺良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肾上腺转移肿瘤 诊断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18-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预测浸润性肺腺癌WHO(2021)组织学分级
20
作者 石琴 张依凡 +2 位作者 杨易 潘博 倪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6,178,共7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预测浸润性肺腺癌WHO(2021)分类中组织学分级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3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PET/CT资料。根据WHO(202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预测浸润性肺腺癌WHO(2021)分类中组织学分级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3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PET/CT资料。根据WHO(2021)分级进行三级肿瘤分级。比较3种分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糖酵解总量和CT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3级肿瘤的独立预测因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性能。结果较高的肿瘤分级与男性患者(χ^(2)=11.803,P=0.003)、吸烟史(χ^(2)=7.702,P=0.021)、肿瘤最大径(H=20.548,P=0.002)、淋巴结转移(P<0.001)、脉管癌栓(χ^(2)=33.270,P<0.001)、胸膜侵犯(χ^(2)=15.116,P=0.001)及气道播散有关(χ^(2)=17.867,P<0.001)。随着肿瘤级别提高,SUVmax(H=71.488,P<0.001)、糖酵解总量(H=30.658,P<0.001)和CT纯实性表现比例(χ^(2)=28.872,P<0.001)显著增加。SUVmax增高(OR=1.234,95%CI 1.141~1.334,P<0.001)和CT纯实性表现(OR=2.205,95%CI 1.166~4.171,P=0.015)是3级肿瘤的独立预测因子。SUVmax、CT实性表现及两者联合预测3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641、0.804,其中最佳截断SUVmax为6.08。结论SUVmax和CT实性表现是3级浸润性肺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18)F-FDG PET/CT可辅助评估肺腺癌分级,有助于改善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国际疾病分类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学 外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