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氟喹诺酮C-3均三唑衍生物抗增殖活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杰元
杨雪颖
+2 位作者
杨沛艳
冯惠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27-2332,共6页
基于拓扑化学理论,用原子类型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_(A))描述了48个氟喹诺酮C-3均三唑衍生物分子的化学微环境。基于E_(A)和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上述化合物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的抗增殖活性(p H)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其最优四...
基于拓扑化学理论,用原子类型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_(A))描述了48个氟喹诺酮C-3均三唑衍生物分子的化学微环境。基于E_(A)和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上述化合物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的抗增殖活性(p H)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其最优四元(E_(8)、E_(13)、E_(19)、E_(42))模型的判定系数(R^(2))和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系数(R_(cv)^(2))分别为0.853和0.813。经R^(2)、R_(cv)^(2)、F_(IT)、A_(IC)、F、V_(IF)等统计指标检验,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相关性和预测能力。结果显示影响氟喹诺酮C-3均三唑衍生物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的抗增殖活性的主要因素是与靶标形成氢键,以及配位和疏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c-3均三唑衍生物
人白血病细胞(HL60)
抗增殖活性
原子类型
电性拓扑指数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氟喹诺酮均三唑稠杂环类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冯惠
冯长君
王志荣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3-398,共6页
为了探讨氟喹诺酮均三唑稠杂环类衍生物(FQTHs)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微观机理,建立其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鼠白血病细胞(L1210)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等的体外抗肿瘤活性(A_j:A_C、A_L、A_H)与量化参数Q_t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
为了探讨氟喹诺酮均三唑稠杂环类衍生物(FQTHs)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微观机理,建立其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鼠白血病细胞(L1210)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等的体外抗肿瘤活性(A_j:A_C、A_L、A_H)与量化参数Q_t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模型。采用半经验计算法MOPAC-AM1计算15种化合物的量化参数(Qt,如E_(HOMO)、E_(LUMO)、μ、Q_(Cd)、Q_(Ne)、Q_(Of)、Q_F、Q_S等)。运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FQTHs体外抗肿瘤活性的QSAR模型。A_C的最佳三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2和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系数R_(cv)~2分别为0.910和0.827,A_L对应的R^2和R_(cv)~2分别为0.874和0.815,A_H对应的R^2和R_(cv)~2分别为0.941和0.894。通过R^2、R_(adj)~2、F、R_(cv)~2、V_(IF)、A_(IC)、F_(IT)等检验证明上述模型具有稳健性和预测能力。模型显示Q_(Cd)、Q_(Ne)、Q_(Of)和μ直接影响15种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
喹诺酮
均
三唑
稠杂环类
衍生物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鼠白血病细胞
人白血病细胞
抗胂瘤活性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oMFA对氟喹诺酮酰胺衍生物的分子建模与设计
3
作者
冯惠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57-2862,共6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25种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21个化合物组成训练集用于建立预测模型,余下9个化合物(含13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4个分子)组建测试集作为模型验证...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25种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21个化合物组成训练集用于建立预测模型,余下9个化合物(含13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4个分子)组建测试集作为模型验证。所建训练集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对于K_(S)分别为0.333、0.883,对于K_(H)分别为0.363、0.887,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的贡献率,对于K_(S)依次为60.3%、39.7%,对于K_(H)依次为60.8%、39.2%,表明影响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性和空间位阻,其次是取代基的库仑力、氢键及配位作用。基于此研究结果,设计了4个具有较高预测活性的新化合物。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设计抗肿瘤活性更高的化合物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
喹诺酮
c-
3酰胺
衍生物
抗肝癌活性(K_(S))
抗白血病活性(K_(H))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氟喹诺酮C-3均三唑衍生物抗增殖活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杰元
杨雪颖
杨沛艳
冯惠
冯长君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27-233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75138)资助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16028)资助
+1 种基金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cxc2020143)资助
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201913)资助。
文摘
基于拓扑化学理论,用原子类型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_(A))描述了48个氟喹诺酮C-3均三唑衍生物分子的化学微环境。基于E_(A)和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上述化合物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的抗增殖活性(p H)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其最优四元(E_(8)、E_(13)、E_(19)、E_(42))模型的判定系数(R^(2))和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系数(R_(cv)^(2))分别为0.853和0.813。经R^(2)、R_(cv)^(2)、F_(IT)、A_(IC)、F、V_(IF)等统计指标检验,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相关性和预测能力。结果显示影响氟喹诺酮C-3均三唑衍生物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的抗增殖活性的主要因素是与靶标形成氢键,以及配位和疏水作用。
关键词
氟喹诺酮c-3均三唑衍生物
人白血病细胞(HL60)
抗增殖活性
原子类型
电性拓扑指数
构效关系
Keywords
fluoroquinolone
c-
3
s-triazole derivative
human leukemia cell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atom type
electrotopological state index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
分类号
O623.54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氟喹诺酮均三唑稠杂环类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冯惠
冯长君
王志荣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出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3-39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5138)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60028)
+1 种基金
徐州工程学院科研项目(XKY2012307
XKY2013103)
文摘
为了探讨氟喹诺酮均三唑稠杂环类衍生物(FQTHs)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微观机理,建立其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鼠白血病细胞(L1210)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等的体外抗肿瘤活性(A_j:A_C、A_L、A_H)与量化参数Q_t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模型。采用半经验计算法MOPAC-AM1计算15种化合物的量化参数(Qt,如E_(HOMO)、E_(LUMO)、μ、Q_(Cd)、Q_(Ne)、Q_(Of)、Q_F、Q_S等)。运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FQTHs体外抗肿瘤活性的QSAR模型。A_C的最佳三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2和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系数R_(cv)~2分别为0.910和0.827,A_L对应的R^2和R_(cv)~2分别为0.874和0.815,A_H对应的R^2和R_(cv)~2分别为0.941和0.894。通过R^2、R_(adj)~2、F、R_(cv)~2、V_(IF)、A_(IC)、F_(IT)等检验证明上述模型具有稳健性和预测能力。模型显示Q_(Cd)、Q_(Ne)、Q_(Of)和μ直接影响15种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
氟
喹诺酮
均
三唑
稠杂环类
衍生物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鼠白血病细胞
人白血病细胞
抗胂瘤活性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模型
Keywords
s-triazole fused heterocycle derivative of fluoroquinolone
Chinese hamster ovary
mice leukemia cell
human leukemic cell
antitumor activity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models
分类号
R914 [医药卫生—药物化学]
R979.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oMFA对氟喹诺酮酰胺衍生物的分子建模与设计
3
作者
冯惠
冯长君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57-286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75138)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16028)。
文摘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25种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21个化合物组成训练集用于建立预测模型,余下9个化合物(含13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4个分子)组建测试集作为模型验证。所建训练集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对于K_(S)分别为0.333、0.883,对于K_(H)分别为0.363、0.887,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的贡献率,对于K_(S)依次为60.3%、39.7%,对于K_(H)依次为60.8%、39.2%,表明影响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性和空间位阻,其次是取代基的库仑力、氢键及配位作用。基于此研究结果,设计了4个具有较高预测活性的新化合物。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设计抗肿瘤活性更高的化合物提供了有用信息。
关键词
氟
喹诺酮
c-
3酰胺
衍生物
抗肝癌活性(K_(S))
抗白血病活性(K_(H))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构效关系
Keywords
fluoroquinolone
c-
3
rhodanine amine derivative
anti-liver cancer activity(K_(s))
anti-leukemia activity(K_(H))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three 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
分类号
O629.3 [理学—有机化学]
O6-051 [理学—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氟喹诺酮C-3均三唑衍生物抗增殖活性的QSAR研究
杨杰元
杨雪颖
杨沛艳
冯惠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氟喹诺酮均三唑稠杂环类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理论研究
冯惠
冯长君
王志荣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CoMFA对氟喹诺酮酰胺衍生物的分子建模与设计
冯惠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