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水相体系有机酸对水钠锰矿界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降解的影响机制
1
作者 田芹 李代微 +2 位作者 程鹏飞 秦好丽 刘同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5-684,共10页
为研究非水相体系中土壤活性矿物水钠锰矿及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uoroquinolones,FQs)的光降解影响机制,合成了水钠锰矿及草酸负载水钠锰矿,进行不同草酸负载量及不同水分条件下的非水相FQs的光降解实验。结果表明... 为研究非水相体系中土壤活性矿物水钠锰矿及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uoroquinolones,FQs)的光降解影响机制,合成了水钠锰矿及草酸负载水钠锰矿,进行不同草酸负载量及不同水分条件下的非水相FQs的光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钠锰矿物表面草酸负载量的增加,其氧化度减弱,表面氧空位/表面晶格氧(Oads/Oaltt)的比率从0.215升高到0.272~0.394,水钠锰矿禁带宽度减小,从1.80 eV减小到1.62~1.64 eV。光降解实验表明,诺氟沙星在水钠锰矿-不同负载量草酸中发生明显光降解,随着负载量增加,光降解速率常数逐渐升高,从0.042 min^(-1)升高到0.152 min^(-1)。同时诺氟沙星的光降解速率常数也随着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加,从0.029 min^(-1)升高到0.109 min^(-1)。对比不同结构FQs(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光降解行为发现,其降解速率和草酸-水钠锰矿促进效果受其分子活性影响而具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草酸负载水钠锰矿后,其氧化度减弱,光电效应增强,利于价电子跃迁形成更多活性物质。草酸负载及含水量增加均利于诺氟沙星抗生素在水钠锰矿界面的光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钠锰矿 有机酸 喹诺酮类抗生素 非水相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对苦草富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许盈盈 王凡 +3 位作者 刘桂中 武亚林 孙长虹 凌文翠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4-1331,共8页
微塑料会影响抗生素在水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和生态效应。为揭示微塑料对水生植物富集抗生素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选取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氧氟沙星(OFL)、加替沙星(GAT)和洛美沙星(LOM),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模式植物,开... 微塑料会影响抗生素在水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和生态效应。为揭示微塑料对水生植物富集抗生素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选取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氧氟沙星(OFL)、加替沙星(GAT)和洛美沙星(LOM),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模式植物,开展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等微塑料对苦草富集FQs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苦草体内GAT的平均生物富集系数(BCF)范围为924.12~1465.65 L/kg,高于OFL(350.69~455.00 L/kg)和LOM(373.34~608.58 L/kg),但是3种抗生素的BCF值均未超过2000 L/kg。微塑料(浓度100 mg/L)引起抗生素在苦草中的BCF值增加,其中PVC的作用最大,表明微塑料可以整体促进苦草体内抗生素的富集。②苦草不同部位抗生素的浓度不同,根系中的浓度普遍高于茎叶;PVC加剧了茎叶部位的抗生素富集,对根部而言则会降低抗生素的富集作用。从BCF绝对值来看,根部的抗生素富集程度仍然高于茎叶。③苦草抗氧化酶检测显示,单独FQs及其与PVC的组合均会引起苦草的应激反应。暴露于PVC+FQs组合下的苦草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显著小于FQs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无显著性差异。从苦草生长和叶片SEM结果来看,与单独FQs胁迫相比,PVC+FQs组合未对苦草长势和外观形态造成明显影响。研究显示,微塑料会促进苦草对FQs的富集作用,主要是加剧茎叶对抗生素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喹诺酮类抗生素(fqs) 苦草 生物富集系数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菌共培养系统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常规污染物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效能研究
3
作者 屈明祥 朱联东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7-1076,共10页
为评估藻菌共培养系统用于畜禽养殖废水高效处理的可行性,选取小球藻(Chlorella sorokiniana)和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构建微藻和活性污泥单培养系统及不同接种比例的共培养系统,并对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物去除率、微藻生长特性、微生物群落... 为评估藻菌共培养系统用于畜禽养殖废水高效处理的可行性,选取小球藻(Chlorella sorokiniana)和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构建微藻和活性污泥单培养系统及不同接种比例的共培养系统,并对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物去除率、微藻生长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关键功能物种的识别及微生物功能丰度变化展开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与单培养系统相比,共培养系统在污染物去除方面更为有效,最优藻菌接种比例为1∶10,对COD、NH_(4)^(+)-N、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95.26%、99.53%、36.25%和45.84%。藻菌共培养系统对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uoroquinolones,FQs)同样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氧氟沙星(Ofloxacin,OFX)、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X)和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FX)的去除率分别为25.82%、58.95%和28.02%。②Brevundimonas(短波单胞菌属)、Achromobacter(无色杆菌属)和Diaphorobacter(有益杆菌属)是共培养系统中富集的优势菌属,在污染物去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Romboutsia(罗姆布茨菌属)被认定为潜在的FQs降解功能菌。③藻菌共培养系统中微生物氮代谢、辅酶因子代谢及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药物代谢等过程的功能基因丰度增加有利于促进污染物去除。研究显示,藻菌共培养系统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藻生物量、功能物种丰度及相关代谢功能基因丰度的增加是实现各类污染物有效去除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菌共培养 畜禽养殖废水 喹诺酮类抗生素(Fluoroquinolones fqs) 微生物群落结构 微生物功能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分析的样品前处理与检测技术
4
作者 温丽联 宋金明 +5 位作者 李学刚 马骏 戴佳佳 袁华茂 段丽琴 王启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3-118,共16页
氟喹诺酮类(FQs)药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类抗生素,存在于水体、沉积物等各种环境介质中,并在水生生物体内得到富集,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环境中FQs残留的分析检测是了解其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 氟喹诺酮类(FQs)药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类抗生素,存在于水体、沉积物等各种环境介质中,并在水生生物体内得到富集,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环境中FQs残留的分析检测是了解其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潜在生态环境风险的基础,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海洋水体、沉积物和生物体样品中FQs的残留特征、样品前处理与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前瞻分析了海洋环境中FQs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表明,FQs的分离富集和测定必须充分考虑FQs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样品成分的复杂性。海水样品准备应注意过滤膜的选择和pH的调节;沉积物和生物体的样品准备应考虑水分、萃取溶剂、基质效应和pH的影响,并使用超声萃取。固相萃取、QuEChERS萃取、磁性固相萃取是分离富集FQs较常用的方法,吸附剂、淋洗溶液和洗脱溶液的选择和优化是提高样品回收率的关键。FQs的检测大多通过液质联用或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器进行,其中色谱柱的选择、离子对试剂的添加和进样pH值的调整都是优化的关键因素。研究指出海洋领域FQs在线自动SPE技术的开发以及新型萃取吸附剂的研制应在未来研究中被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fqs) 样品前处理 分离富集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PSNPs-NH_(2)上的吸附行为及量子化学分析
5
作者 姚美婧 杨杰 +4 位作者 李亚男 吴渊 武亚宁 吴伟琴 景康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179,共8页
纳米塑料在环境中运输迁移后表面会产生氨基官能团,易与抗生素形成复合污染物。选取400 nm氨基官能化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NH_(2))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培氟沙星(PEF)、依诺沙星(ENO)为研究对象,研究PEF、ENO在PSNPs-NH_(2)上的吸附行... 纳米塑料在环境中运输迁移后表面会产生氨基官能团,易与抗生素形成复合污染物。选取400 nm氨基官能化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NH_(2))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培氟沙星(PEF)、依诺沙星(ENO)为研究对象,研究PEF、ENO在PSNPs-NH_(2)上的吸附行为,探讨环境条件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SNPs-NH_(2)对PEF和ENO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31.235 mg/g和345.065 mg/g,吸附动力学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受外扩散和颗粒内扩散控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强酸强碱、盐度、Cu^(2+)、Zn^(2+)抑制PSNPs-NH_(2)吸附PEF和ENO,海藻酸钠抑制PSNPs-NH_(2)吸附PEF。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该吸附行为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进行,范德华最大穿透距离为PEF-PSNPs-NH_(2)(1.19Å)、ENO-PSNPs-NH_(2)(1.20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聚苯乙烯 官能化 喹诺酮类抗生素 吸附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土壤中19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30
6
作者 陈磊 吴赟琦 +2 位作者 赵志勇 赵晓燕 周昌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200,共7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和内标法,快速测定土壤中19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残留的分析方法。5. 0 g土壤样品添加200μg/kg基质匹配同位素内标后,经20 m L 0. 1 mol/L EDTA-McIlvain... 建立了一种基于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和内标法,快速测定土壤中19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残留的分析方法。5. 0 g土壤样品添加200μg/kg基质匹配同位素内标后,经20 m L 0. 1 mol/L EDTA-McIlvaine缓冲液和乙腈混合溶剂(体积比1∶1)提取,基质分散固相萃取(150 mg无水MgSO4、15 mg PSA、15 mg C18)净化后,采用UPLC-MS/MS进行测定。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在优化条件下,19种抗生素的相关系数(r^2)为0. 992~0. 998,检出限为0. 2~1. 0μg/kg,定量下限为1. 0~5. 0μg/kg;在10、50、200μg/kg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65. 2%~104%,相对标准偏差(n=5)不大于14%。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适用于土壤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土壤 喹诺酮类抗生素(fqs) 同位素内标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测和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汪昆平 章琴琴 +2 位作者 郭劲松 徐乾前 王亚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环境样品中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残留浓度低,干扰因素复杂,其检测需要采用多个预处理步骤,固相萃取回收率和重现性好,在实际样品预处理中常采用。检测方法包括毛细管电泳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LC与ECD、FLD、UV、MS联用等。毛... 环境样品中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残留浓度低,干扰因素复杂,其检测需要采用多个预处理步骤,固相萃取回收率和重现性好,在实际样品预处理中常采用。检测方法包括毛细管电泳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LC与ECD、FLD、UV、MS联用等。毛细管电泳法速度快,敏度低,检出限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速度快,但存在交叉反应。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质谱检测(HPLC-MS/MS)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是比较理想的分析方法。FQs污染物降解方法包括污泥吸附、光降解和高级氧化。光降解和高级氧化技术成本较高,反应副产物可能存在环境风险。污泥颗粒吸附FQs效果好,吸附FQs后,污泥颗粒可通过高温碳化活化制备活性炭,使FQs在高温下得到较彻底降解的同时,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是较具前景的去除FQ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喹诺酮(fqs) HPLC-MS/MS 吸附 光降解 高温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三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37
8
作者 夏环 王妍 +5 位作者 荆涛 牛计伟 周雨笋 郝巧玲 周宜开 梅素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7-302,共6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诺氟沙星为模板分子,合成了对氟喹诺酮类(FQs)抗生素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其印迹因子为3.17,亲和位点总数为3.27μmol/g。以该MIPs做为固相萃取柱填料,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蜂蜜中三...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诺氟沙星为模板分子,合成了对氟喹诺酮类(FQs)抗生素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其印迹因子为3.17,亲和位点总数为3.27μmol/g。以该MIPs做为固相萃取柱填料,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蜂蜜中三种FQs抗生素残留的方法。与Oasis HLB固相萃取柱相比,该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MISPE)具有更好的净化能力和更高的富集效率。最佳条件下,三种FQs抗生素的线性范围为0.125~12.5mg/k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S/N=3)为9~12μg/kg,三种FQs抗生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6.5%~104.1%,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6.2%(n=5)。该方法有望用于蜂蜜中FQs抗生素残留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蜂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来源与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郭隽 张亚雷 +1 位作者 周雪飞 刘战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80,共6页
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发展与应用,城市污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污染问题逐渐引起关注。中国北京、香港及广东等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均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检出,其中以诺氟沙星为主,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介绍了城... 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发展与应用,城市污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污染问题逐渐引起关注。中国北京、香港及广东等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均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检出,其中以诺氟沙星为主,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介绍了城市污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来源、迁移途径和去除方式,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物处理、污泥消化、吸附去除、膜处理、高级氧化等处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去除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 去除效果 生物处理 高级氧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黄河沉积物中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俊红 谢晓芸 +3 位作者 张涵瑜 朱俊民 谢超然 王兆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3-598,共6页
采用批平衡法研究了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在黄河沉积物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在沉积物中的吸附均呈现先快速增长后缓慢平衡的趋势,吸附平衡时间皆为12 h,平衡吸附量分别为88... 采用批平衡法研究了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在黄河沉积物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在沉积物中的吸附均呈现先快速增长后缓慢平衡的趋势,吸附平衡时间皆为12 h,平衡吸附量分别为88.97、76.25、54.53 mg/kg.吸附数据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有较好的拟合,反应速率常数为11.59-225.70g/(mg·h).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符合Henry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沉积物对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附能力较强,对恩诺沙星的吸附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黄河沉积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光降解过程中抑菌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任红蕾 张蓬 +3 位作者 李凯 葛林科 那广水 姜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3-759,共7页
本文采用体外抑菌实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受试菌种,比较研究了模拟日光(λ>290 nm)照射下,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等4种不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在纯水、淡水、海水中光降解过程抑菌活性的变化及作... 本文采用体外抑菌实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受试菌种,比较研究了模拟日光(λ>290 nm)照射下,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等4种不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在纯水、淡水、海水中光降解过程抑菌活性的变化及作用机制.发现恩诺沙星和二氟沙星在光解初始阶段(0—t1/2),光解溶液的抑菌活性没有出现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这是因为其光转化分别生成了抑菌活性更大的产物环丙沙星和沙拉沙星,且这两种产物在0—t1/2不断积累.区别于前两种FQs,环丙沙星和沙拉沙星光降解过程中抑菌活性呈明显降低趋势(P<0.01),表明其产物的抑菌活性相对于母体化合物可以忽略.纯水、淡水和海水中同种FQ光解过程中表现出相似的抑菌活性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光降解 抑菌活性 光化学转化风险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分析鸡粪中六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博 薛南冬 +7 位作者 杨兵 龚道新 李发生 张石磊 周玲莉 孟磊 陈宣宇 燕云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0-1056,共7页
通过对样品预处理过程优化、提取剂与洗脱剂的筛选和检测色谱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鸡粪中6种氟喹诺酮类(FQs)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选用Mcllvaine-Na2EDTA缓冲液∶乙腈(1∶1,V/V)(pH=2)作为提取剂,超声... 通过对样品预处理过程优化、提取剂与洗脱剂的筛选和检测色谱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鸡粪中6种氟喹诺酮类(FQs)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选用Mcllvaine-Na2EDTA缓冲液∶乙腈(1∶1,V/V)(pH=2)作为提取剂,超声提取时间15 min,经HLB固相柱净化,选用甲醇为洗脱剂,浓缩后用HPLC/FLD检测,采用乙腈/0.7%磷酸作为流动相。FQs在0.01~1.0 mg·kg-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为0.996 9~0.999 9。加标(浓度水平0.01、0.5、1.0 mg·kg-1干重)回收率达76.7%~106.7%,相对标准偏差0.7%~14.4%(n=4)。方法检出限为0.002~0.022 mg·kg-1,方法定量限为0.006 8~0.074 mg·kg-1。应用该方法对北京地区5个养鸡场内鸡粪样品中6种FQs进行分析,检出浓度为ND~1.13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SPE-HPLC FLD) 禽畜粪便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筛查环境水体中16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及质谱确证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玉静 陈志冉 王雪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7-241,共5页
利用HLB固相萃取柱对环境水体中16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进行富集、净化,经可变波长扫描紫外检测器测定,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筛查环境水体中残留FQs种类及其残留量;对于疑似FQs残留阳性水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进一步... 利用HLB固相萃取柱对环境水体中16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进行富集、净化,经可变波长扫描紫外检测器测定,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筛查环境水体中残留FQs种类及其残留量;对于疑似FQs残留阳性水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进一步确证。结果表明,16种FQs在5.0~100.0μg/mL范围内,FQs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9~0.999 9,检出限为0.9~7.3μg/mL,定量限为3.0~24.3μg/mL,平均回收率为89.3%~98.6%,相对标准偏差为0.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确证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小伟 李婧 +1 位作者 李毅 张兴磊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9-326,共8页
采用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DAPCI-MS)技术对5种氟喹诺酮类化合物进行多级串联质谱研究,获得了各化合物的多级质谱信息。通过比较各化合物质谱裂解途径的异同,发现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在碰撞诱导解离过程中均产生中... 采用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DAPCI-MS)技术对5种氟喹诺酮类化合物进行多级串联质谱研究,获得了各化合物的多级质谱信息。通过比较各化合物质谱裂解途径的异同,发现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在碰撞诱导解离过程中均产生中性丢失44u(CO2)、28u(CO)、20u(HF)、18u(H2O)的离子峰。如果结构中含有哌嗪环取代基,脱羧后可观察到哌嗪环的重排反应,生成丢失43u(C2H3NH2)和57u(CH3—CH2—N-CH2)的碎片离子,这可作为"诊断"其他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和结构类似物的特征。该方法无需样品预处理,不使用有机溶剂,分析速度快,是一种无污染、无毒、原位、无损的分析方法,可为痕量药物分析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DAPCI)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磁性石墨烯吸附环境水样中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琨 沙鑫鑫 +2 位作者 刘小燕 陆维青 姜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7-233,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IL@MG,以离子液体磁性石墨烯(IL@MG)为吸附剂,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环境水体中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10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5~1.02 ng/L和1.10~2.88 ng/L。将该方法应用于苏州地区...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IL@MG,以离子液体磁性石墨烯(IL@MG)为吸附剂,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环境水体中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10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5~1.02 ng/L和1.10~2.88 ng/L。将该方法应用于苏州地区太湖水水样的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在9.83%之内。此法操作简单、检测限低、灵敏度高,适用于实际水样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磁性石墨烯 磁性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喹诺酮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去除研究综评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亚军 陈甜婧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介绍了水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危害,分析了其在污泥吸附、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作用下的去除机理。综述了去除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常规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高级氧化和膜处理),以及新型处理技术(超声降解、... 介绍了水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危害,分析了其在污泥吸附、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作用下的去除机理。综述了去除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常规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高级氧化和膜处理),以及新型处理技术(超声降解、土壤渗滤系统和生物电强化)的研究进展与优劣,指出不同反应体系的去除机理和途径不一致,需要针对多相、多污染介质的复杂实际环境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去除机理 处理技术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同时测定污泥中7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莉 贾春虹 +4 位作者 刘冰洁 靖俊杰 赵尔成 余苹中 贺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共6页
为了监测污泥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的含量和水平,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污泥中7种FQs的分析方法。污泥样品选用乙腈∶磷酸盐缓冲液(1∶1,V∶V)(pH=3)提取,以亲水亲油平衡(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H... 为了监测污泥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的含量和水平,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污泥中7种FQs的分析方法。污泥样品选用乙腈∶磷酸盐缓冲液(1∶1,V∶V)(pH=3)提取,以亲水亲油平衡(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HLB)小柱净化富集,经甲醇洗脱、浓缩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检测,采用乙腈/0.1%的甲酸作为流动相并以外标法定量。FQs在0.005~1.0m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为0.9927~0.9998。添加量为0.05、0.5和1.0mg/kg时,污泥中7种氟喹诺酮类的加标回收率为78.3%~106.4%,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68%~12.06%(N=5)。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0.01mg/kg,方法定量限为0.0046~0.0384mg/kg。用该方法对北京地区3个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样品中7种FQs进行分析,检出浓度范围为未检出至1.09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fqs)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SPE-HPLC/FLD) 污泥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3
18
作者 佟育奎 胡月 +2 位作者 夏琴飞 黄玮 田苗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1-301,共11页
建立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同时检测环境水中4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研究方法。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合成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对... 建立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同时检测环境水中4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研究方法。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合成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对影响吸附实验的参数(包括吸附剂用量、吸附和解析时间、洗脱液种类、样品pH值)进行了考察和优化。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4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方法检出限为4.1~21.3μg/L,方法定量限为13.7~71.0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0.6%~103.6%。该方法快速、灵敏,能够满足环境水样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残留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吸附剂 喹诺酮类抗生素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及耐药基因污染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柳 穆迎春 +5 位作者 刘璐 张洪玉 徐锦华 杨臻 乔璐 宋金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4-95,共12页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人畜通用的抗生素。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和畜牧、水产等养殖业领域,然而其大量使用,造成在环境中的不断残留和累积,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现有研究表明,微生物降解是有效...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人畜通用的抗生素。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和畜牧、水产等养殖业领域,然而其大量使用,造成在环境中的不断残留和累积,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现有研究表明,微生物降解是有效去除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总结和介绍了近年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微生物降解单株菌和混合菌群、微生物降解酶、降解途径以及微生物降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实际应用,并对目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对未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微生物降解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降解菌 降解酶 降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钛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附去除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慊慊 高博强 +2 位作者 刘波 龙超 杨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80-2192,共13页
本文以一种绿色环保且来源广泛的天然高分子单宁酸(TA)为原材料,四氯化钛为改性剂,一步法制得一系列单宁酸-钛(TA-Ti)复合吸附剂.首先通过多种表征技术考察了吸附剂的分子结构及其表面微观形貌等;针对目前在地表水中已发现的氟喹诺酮类... 本文以一种绿色环保且来源广泛的天然高分子单宁酸(TA)为原材料,四氯化钛为改性剂,一步法制得一系列单宁酸-钛(TA-Ti)复合吸附剂.首先通过多种表征技术考察了吸附剂的分子结构及其表面微观形貌等;针对目前在地表水中已发现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以氧氟沙星(OFL)为代表,系统研究了TA-Ti对OFL的吸附性能,详细考察了溶液pH、污染物浓度、吸附时间及不同共存物等对TA-Ti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具有与OFL相似结构的FQs及其两种亚结构类似物的吸附效果进行对比,结合吸附前后吸附剂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谱图的变化,以及吸附动力学与等温吸附模型分析等,深入探讨了TA-Ti对OFL的吸附机制.TA可通过静电吸引、氢键、负电荷辅助氢键及π—π相互作用等与FQs作用;此外,钛离子不仅作为TA的交联剂,同时还可通过螯合作用协同吸附FQs,有效提高TA对FQs的吸附性能,对OFL理论最优吸附量为1.028 mmol·g^(−1).本文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的高效吸附剂材料,可有效地净化FQs有机微污染水体,提高用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沙星 单宁酸 钛离子 吸附性能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