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氟酸沉淀法制备松装密度适度的大颗粒无水氟化镨钕的研究
1
作者 郑艳玲 蓝桥发 +3 位作者 邱小英 兰剑波 肖莉 葛刘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39,共6页
采用氢氟酸沉淀法制备无水氟化镨钕粉体,考察了草酸加入量、底水酸度、上清液循环利用次数、氢氟酸用量等条件对水合氟化镨钕晶体的形成和无水氟化镨钕粉体的形貌、粒度、松装密度、杂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草酸投入... 采用氢氟酸沉淀法制备无水氟化镨钕粉体,考察了草酸加入量、底水酸度、上清液循环利用次数、氢氟酸用量等条件对水合氟化镨钕晶体的形成和无水氟化镨钕粉体的形貌、粒度、松装密度、杂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草酸投入量为理论用量(RE^(3+)物质的量的1.5倍)的6%~10%,底水的酸度为1.6~2.0 mol/L,上清液循环利用次数≤3次,氢氟酸投入量为100%理论用量(RE^(3+)物质的量的3倍)。采用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的无水氟化镨钕中位粒径D_(50)可达到10~30μm,松装密度为0.7~0.8 g/cm^(3),非稀土杂质含量低,稀土收率达到9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氟化镨 氢氟酸 沉淀 松装密度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合成PrF3空心纳米粒子和氢氧化镨纳米棒 被引量:3
2
作者 马琳 陈卫祥 +1 位作者 李辉 徐铸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33-1837,共5页
用快速高效的微波辐射加热方法成功地合成了PrF3空心纳米粒子和氢氧化镨纳米棒,并以所制备的氢氧化镨纳米棒为前驱体通过热处理得到了氧化镨的纳米棒.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能谱(EDX)的表征.结果表明,微波... 用快速高效的微波辐射加热方法成功地合成了PrF3空心纳米粒子和氢氧化镨纳米棒,并以所制备的氢氧化镨纳米棒为前驱体通过热处理得到了氧化镨的纳米棒.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能谱(EDX)的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合成的PrF3为球形形貌的中空纳米粒子,并具有均匀的粒径大小.微波合成的氢氧化镨纳米棒具有高的结晶度和纯度.实验结果表明,较长的微波加热时间和较高的碱浓度有利于结晶度高的氢氧化镨纳米棒的形成.初步讨论了微波条件下合成氟化镨中空纳米粒子和氢氧化镨纳米棒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氟化镨中空纳米粒子 氢氧化纳米棒 氧化纳米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镨钕金属抛光废料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艳玲 邱小英 +1 位作者 葛刘生 肖莉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2,共5页
室温(5~35℃)下,采用筛选、湿法磁选、酸化、草酸沉淀和焙烧等工序对镨钕金属抛光废料中的稀土、氟和铁进行回收循环利用。此方法得到的氧化镨钕和氟化镨钕具有较高的纯度,且稀土、氟和铁均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稀土的回收率为96%以上,氟... 室温(5~35℃)下,采用筛选、湿法磁选、酸化、草酸沉淀和焙烧等工序对镨钕金属抛光废料中的稀土、氟和铁进行回收循环利用。此方法得到的氧化镨钕和氟化镨钕具有较高的纯度,且稀土、氟和铁均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稀土的回收率为96%以上,氟的回收率为90%以上,铁的回收率为93%以上。回收处理酸不溶物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和水洗筛上料的粉尘和洗水均可返回下批料的处理中得以回收利用。整套工艺既可实现二次资源的利用,又无废渣的产生,节省生产成本的同时解决了环保中的废渣问题。本工艺提供的镨钕金属抛光废料回收处理方法简单易操作,易于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金属抛光废料 回收 稀土 氧化 氟化镨 铁珠(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1310nm波长光放大器的掺P_r^(3+)氟化物光纤设计模型
4
作者 竺逸年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用P3+r 离子四能级系统的信号模型研究掺P3+r 氟化物光纤放大器的信号特性。模型考虑LP01模在阶跃型折射率分布单模光纤中的径向分布以获得激励辐射、信号激发态吸收和泵浦吸收截面,发现最佳截止波长为750nm 且与光... 用P3+r 离子四能级系统的信号模型研究掺P3+r 氟化物光纤放大器的信号特性。模型考虑LP01模在阶跃型折射率分布单模光纤中的径向分布以获得激励辐射、信号激发态吸收和泵浦吸收截面,发现最佳截止波长为750nm 且与光纤的数值孔径和输入泵浦功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氟化 设计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5 nm ultraviolet laser with 351 mW continuous-wave output in a Pr:YLF laser pumped by a blue laser diode at 444.2 nm
5
作者 ZHENG Quan XIAO Hui-dong +6 位作者 CHEN Xi WANG Yan WANG Yu-ning LIU Hui-zhen TIAN Dong-he WANG Jin-yan YAO Yi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1,共6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what is thought to be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 continuous wave deep ultraviolet laser at 275 nm by efficient frequency doubling of a blue-diode-pumped Pr:YLF laser at 550 nm.By employing a novel ... This paper describes what is thought to be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 continuous wave deep ultraviolet laser at 275 nm by efficient frequency doubling of a blue-diode-pumped Pr:YLF laser at 550 nm.By employing a novel fast-axis collimated blue semiconductor laser as the pump source,combined with a folded cavity and innovation coating technology,and utilizing a Brewster-cut BBO crystal for intracavity frequency doubling,TEM00 mode deep UV laser radiation at 275 nm with an output power of 351 mW is obtained.This marks the first report of achieving 275 nm laser generation based on Pr:LiYF4 to d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W ultraviolet laser 275 nm laser Pr:YLF frequency doub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3+)/Yb^(3+)共掺1-3μm锆系氟化物玻璃光纤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小 李承芳 +3 位作者 黄晓华 钟家柽 昝玲 黄玲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48,50,共3页
本文通过引入Yb3 + 离子以提高掺镨光纤的泵浦效率和改善高浓度掺杂下的浓度猝灭效应,阐述了掺Pr3 + 氟化物玻璃光纤的工艺并对掺Pr3 + /Yb3 +
关键词 共掺 ZBLAN玻璃 光纤 氟化物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样品的光声位相理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伍荣护 宛寿康 苏庆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8-701,共4页
在R-G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无辐射弛豫过程对位相信号的影响,推导出新的位相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位相(ψ)与吸收系数(β)、热扩散长(μ)、弛豫时的延迟时间(τ)和快弛豫与慢弛豫时的热量比(R)有关.并用此公式解释了稀... 在R-G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无辐射弛豫过程对位相信号的影响,推导出新的位相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位相(ψ)与吸收系数(β)、热扩散长(μ)、弛豫时的延迟时间(τ)和快弛豫与慢弛豫时的热量比(R)有关.并用此公式解释了稀土化合物PrF3和叶绿素b的位相谱.PrF3的位相由f-f跃迁的吸收系数决定,而叶绿素b两个吸收带之间的位相差是由快弛豫与慢弛豫时放出的热量比不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位相谱 无辐射弛豫过程 氟化镨 叶绿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F3化合物顺磁性的晶场理论
8
作者 张惠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晶场能级 顺磁性 氟化镨 离子 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二极管抽运Pr:YLF腔内倍频连续深紫外激光器 被引量:3
9
作者 牛娜 窦微 +4 位作者 浦双双 刘天虹 魏程亮 宋海龙 郑权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5-1399,共5页
为了探究波长200~280 nm内连续深紫外激光输出,本文采用输出功率为1.4 W、中心波长为444 nm和输出功率为1.5 W、中心波长为469 nm的两个蓝光激光二极管(LD)合光作为泵浦源,端面泵浦长度为5 mm的国产Pr:YLF晶体,再利用长度为7 mm的偏硼酸... 为了探究波长200~280 nm内连续深紫外激光输出,本文采用输出功率为1.4 W、中心波长为444 nm和输出功率为1.5 W、中心波长为469 nm的两个蓝光激光二极管(LD)合光作为泵浦源,端面泵浦长度为5 mm的国产Pr:YLF晶体,再利用长度为7 mm的偏硼酸钡(BBO)作为倍频晶体进行腔内倍频,通过优化腔镜膜系设计和加入全波片配合波长选择,实现了Pr:YLF晶体的弱谱线倍频输出,最终成功获得了最大输出功率为8.37 mW、中心波长为268.89 nm的连续深紫外激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连续深紫外激光器 氟化钇锂晶体 蓝光激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二极管双端抽运Pr:YLF晶体320 nm紫外激光器(特邀)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昕奇 曲大鹏 +2 位作者 陈晴 刘天虹 郑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3-197,共5页
设计了一种采用不同波长的蓝光二极管合光作为抽运源并采用双端抽运的方式抽运Pr:YLF晶体320 nm紫外激光器。该激光器结构采用V型折叠腔结构,使用波长分别为444 nm和469 nm、抽运功率分别为3 W和1.4 W的蓝光激光二极管作为抽运源,对12 m... 设计了一种采用不同波长的蓝光二极管合光作为抽运源并采用双端抽运的方式抽运Pr:YLF晶体320 nm紫外激光器。该激光器结构采用V型折叠腔结构,使用波长分别为444 nm和469 nm、抽运功率分别为3 W和1.4 W的蓝光激光二极管作为抽运源,对12 mm长、0.3%掺杂浓度的Pr:YLF晶体进行抽运,并且使用三硼酸锂晶体作为倍频晶体来实现倍频,匹配方式为I类相位匹配。通过对谐振腔参数进行优化,当5700 mW的抽运功率注入晶体时,输出了1005 mW最大输出功率的320 nm紫外连续激光,光光转换效率约为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 nm紫外激光器 双端抽运 不同波长 氟化钇锂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蓝光LD抽运Pr:YLF晶体倍频261 nm紫外激光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晴 浦双双 +2 位作者 牛娜 周阳 郑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11,共5页
利用不同波长的蓝光激光二极管,采用不同方式抽运掺镨氟化钇锂(Pr:YLF)晶体,利用I类相位匹配的偏硼酸钡(BBO)为倍频晶体,腔内倍频产生中心波长为261.37 nm连续紫外激光器。采用V型折叠腔结构,利用两支不同波长的蓝光激光二极管(444 nm和... 利用不同波长的蓝光激光二极管,采用不同方式抽运掺镨氟化钇锂(Pr:YLF)晶体,利用I类相位匹配的偏硼酸钡(BBO)为倍频晶体,腔内倍频产生中心波长为261.37 nm连续紫外激光器。采用V型折叠腔结构,利用两支不同波长的蓝光激光二极管(444 nm和469 nm)单独泵浦晶体,经过优化,将两支蓝光激光二极管合光后作为抽运源,增大泵浦功率的同时,保留了Pr:YLF晶体对其高的偏振吸收效率。Pr:YLF晶体的长度为5 mm,掺杂浓度为0.5%,在抽运光功率为2800 m W时获得了最大输出功率245 m W的连续紫外261.37 nm激光器,光光转换效率约为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紫外激光器 氟化钇锂晶体 双波长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