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开放骨架结构氟化磷酸钛的水热合成及分子动力学辅助确定骨架中模板剂的位置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超 丁红 +7 位作者 李光华 毕明辉 伊卓 李乙 李守贵 孟河 刘丽 庞文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89-1193,M003,共6页
在水热体系中,制备了一个具有三维开放骨架结构的氟化磷酸钛化合物T i4(PO4)4(HPO4)2F2.[(CH3)2N(CH2)2NH3][H3O](简称TP-J3 J=Jilin un ivers ity).用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 在水热体系中,制备了一个具有三维开放骨架结构的氟化磷酸钛化合物T i4(PO4)4(HPO4)2F2.[(CH3)2N(CH2)2NH3][H3O](简称TP-J3 J=Jilin un ivers ity).用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 1空间群,晶胞参数a=0.635 3(1)nm,b=0.869 9(2)nm,c=1.106 9(2)nm,α=93.94(3),β=90.13(3),γ=107.96(3),V=0.580 4(2)nm3,Z=2,R1=0.039 1,wR2=0.095 9,GOF=1.052.TP-J3的骨架结构可以看作是由次级结构单元(SBU)[T i2(PO4)2(HPO4)F]通过氧桥共顶点相连构筑而成的,在a和c方向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八元环孔道,两种孔道相互交叉,形成了一种“类笼”结构.通过计算模拟确定双质子化的模板剂存在于“类笼”中,模板剂与骨架原子之间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可稳定骨架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氟化磷酸 分子动力学 计算模拟 模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掺杂二氧化钛空心球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雅泊 郑玉婴 刘阳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493-4499,共7页
以Ti F4为钛源、九水合硝酸铁为掺杂前体,采用水热法制备铁掺杂的Ti O_2空心微球。采用SEM、TEM、XRD、BET、XPS等技术对样品的形貌、结构、晶型、比表面积、元素组成等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为目标反应,评价其光催化活... 以Ti F4为钛源、九水合硝酸铁为掺杂前体,采用水热法制备铁掺杂的Ti O_2空心微球。采用SEM、TEM、XRD、BET、XPS等技术对样品的形貌、结构、晶型、比表面积、元素组成等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为目标反应,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160℃下水热反应生成的纳米Ti O_2空心微球晶型为锐钛矿,少量掺铁并不影响微球的形貌及晶体结构。光催化实验表明,160℃下水热反应12 h生成的Ti O_2空心微球样品均匀性好、光催化活性最佳;铁掺杂能显著提高Ti O_2空心微球的催化活性,当铁钛比为1.5:100时,所得样品粒径最小,比表面积最大,光催化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钛 二氧化 水热法 铁掺杂 光催化 空心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F_3对LiAlH_4放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淑生 孙立贤 +5 位作者 宋莉芳 姜春红 张箭 张耀 徐芬 张志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6-799,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等测试方法,对掺杂TiF3前后和不同TiF3掺杂量LiAlH4的放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TiF3存在下,LiAlH4在球磨过程中有少量分解.TiF3对LiAlH4放氢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随着掺杂... 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等测试方法,对掺杂TiF3前后和不同TiF3掺杂量LiAlH4的放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TiF3存在下,LiAlH4在球磨过程中有少量分解.TiF3对LiAlH4放氢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随着掺杂量的增加,LiAlH4的起始放氢温度降低,但放氢量会明显减少.掺杂2%(摩尔分数)TiF3的LiAlH4从80℃开始放氢,比未处理的LiAlH4的起始放氢温度降低了70℃,放氢量高达6.6%(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钛 氢化铝锂 放氢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lF体系的转动非弹性散射
4
作者 刘文剑 邓从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91-695,共5页
本文用一种新的方法求解A+BC体系的转动非弹性散射问题,即在径向耦合方程的势能耦合项中只取对角项,并用Morse势拟合Lennard-Jones势,从而可得去耦合径向方程的两个解集。渐近分析表明,此两个解集分别相应于入射波和出射波。将总波函数... 本文用一种新的方法求解A+BC体系的转动非弹性散射问题,即在径向耦合方程的势能耦合项中只取对角项,并用Morse势拟合Lennard-Jones势,从而可得去耦合径向方程的两个解集。渐近分析表明,此两个解集分别相应于入射波和出射波。将总波函数按总角动量的本征函数展开,展开系数为常数乘以上述得到的径向函数。再将总波函数代入Schrdinger方程,则可得到散射矩阵。计算结果表明,本法比IOS法更接近CC法,但计算量比后者少得多,且方法严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 非弹性散射 氟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